看慧律法师最全开示,敬请关注公众号:正见录
佛教社会”如何可能?——中国佛教公共形象的社会建构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李向平一.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社会变迁,使中国佛教的发展从中获益良多,同时亦使中国..
法脉——教派:法相唯识宗之中国命运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内容提要:法相唯识宗作为中国佛教哲学的一大宗派,曾在南北朝时期初传入华,接着由唐玄奘自印度..
中国当代佛教经济的“社会性”刍议李向平一、佛教经济之问题缘起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佛教大受其益。中国当代的佛教经济[①]就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之下得以逐步兴..
综说中国佛教断肉食蔬之意义严耀中普遍的社会行为是“文明”的最主要标志之一,因为人的行为不仅影响着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也影响着天人关系[1],而这两种关系正构成人类文..
中国佛教世俗化的一个标识――关于唐宋文献中“肉身菩萨”的若干分析严耀中在唐宋的佛教文献中,有相当数量的“肉身菩萨”称号出现及其在形象上的具体化。这是该时期佛教发..
突现佛教思想的基本点——评业露华《中国佛教伦理思想》严耀中宗教之所以能在社会上展示自己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是提供社会道德的源头之一。直至十九世纪后期,佛..
试论中国佛教戒律的特点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严耀中建立对人的约束与规范是宗教的普遍特征。前者就精神而言体现着宗教间的共通性,后者,包括由此订立出来的仪轨,却是把不..
树立中国佛教形象之浅见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吕有祥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文化的繁荣,以及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在广大佛教人士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佛教出现..
略说弥勒菩萨中国化及其精神内涵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吕有祥一、印度佛教经典里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是佛教诸多菩萨中最主要的菩萨,其名其事出现在印度佛教众多经典里。被..
刘珂矣火遍网络中国风歌曲《风筝误》,词里满满的意境令人陶醉
日本禅僧中国修行体验谈杨笑天根据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关于加强三国佛教交流的精神,由中国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联络委员会和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共同发起,由河..
十年来中国佛教研究述略(1987—1996)吕有祥[成都]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4期85~96页--------------------------------------------------------------------------------【..
中国文化的瓶颈与出路——以佛教文化破解历史怪圈杨笑天内容提要:近代,当中国打开国门学习西方时,所遇到的最大困惑就是文化的差异,而历史上制约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因素..
佛教学第六章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在第四章中已简略地介绍了佛教在中国汉地流传的情况,介绍了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布朗族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及我国藏蒙族地区..
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文史知识1986年第11期作者:李富华佛教在我国的传播,是与佛教经典的翻译同步进行的。传说最初见于东晋成帝时的《支敏度录》中的《四十二章经》是..
宗炳的《明佛论》——公元五世纪初的中国佛教观念宋立道一、宗炳与《明佛论》《明佛论》是五世纪时的一篇杰出佛教论文,写作者是宗炳(374—443)。宗炳所以在历史上名,主要..
中国佛教伦理的形成及其如何能为和谐社会出力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宋立道本文想讨论和说明的是:中国佛教伦理本身就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佛教伦理只能间接地服务于当代和谐..
中国净土理论的开山者昙鸾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宋立道一、昙鸾的行历昙鸾,山西雁门(代州,一说并州汶水)人,俗家距五台山很近,十余岁时,因闻五台灵感化迹,登临..
苏轼故意把歌女留在高僧房内,高僧写下首坐怀不乱诗,成千古名作
学习中国佛学院的办学经验做好西园寺的佛教教育韩廷杰中国佛学院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汉传佛教高级佛学院,直属中国佛教协会领导,已经经历了四十多个春秋,其办学方针具体..
古代浙江籍佛教学者与中国文化文章转自浙江学刊(杭州)1988年第3期作者:华方田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一直存在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击撞、冲突与调..
关于新世纪中国佛教发展的几点思考华方田今天,我们已经踏人了21世纪的门槛,经历了两千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佛教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怎样适应急剧变..
试论中国佛教禅定的特质※作者:华方田-中国社科院太虚大师曾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那么,禅的特质又是什么呢?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本文认为,中国佛教禅定的特..
二十年来中国大陆佛学研究现况与未来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华方田鉴往知来:两岸佛学教育研究现况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2002.04)页65-692002中华佛学研究所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