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学佛呢,首先要发愿,发愿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先做了,慢慢福报具足了。就会明白许多问题。那发愿了,要怎么做呢。建议大家先看看佛陀的做法。佛陀得道后,他去托..

有些朋友说,当内心统一调和,很安祥的时候,会觉得一想错或做错了,心就会不安;而如果做人做事想念都很正确的话,内心就很调合舒畅。这种现象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你最近修..

壹、认识准提菩萨准提菩萨汉译有准胝观音、准提佛母、七俱胝佛母等名。准提菩萨为显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萨,在禅宗,则称之为天人丈夫观音。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准提菩萨..

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四种方法被称为“四摄法”。1.布施摄,指以不怀任何回报的心向众生传授真理与施..

我们学了唯识学以后,我们看到我们无穷无尽的过去,我们发觉我们过去的生命虽然消失了,但是我们过去所造的所有的业力都保存下来。那么佛陀的意思,就是你没办法急着去把所..

一、闻思修三,不可脱节对每个希求解脱的修行人来说,闻思修三者,是不能相互脱节、有所偏废的。其中第一步,是闻思学习。因为初学者的知识不够、经验不足,很容易出偏差。..

没有正确方向的人生是盲目的、迷茫的。许多人忙了一辈子,到头来却一事无成,甚至苦不堪言,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从来没思考过人生什么最重要?这些自以为重要..

言语,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佛法传统中,正语是不做下面四种行为:第一种,不说实话,颠倒黑白。第二种,夸大其词,无中生有,将美的说得更美,将丑的说得更丑。..

如果你的烦恼轻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愿力坚固,可以,三个如果,因为你都不需要,你没有那个病,法门是治病的,你有那个病你就必须吃那个药,当然你没有那个病,..

凡人即将死亡,乃生命中最为微弱时刻,许多临终者面对死亡不知所措,此时助其正念,指引其焦虑迷茫的心灵回归本来清净快乐的西方家园。帮助一个即将堕落六道的人出离生死苦..

改变人世间不好的生活环境和遭遇,永远是人们最大的努力目标,也是人类文明、科学能不断进步的最大原因,只是很可惜的!能够真正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方法的人,却是寥寥可数..

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既因文钞而知佛法,从事修持,即是皈依。不必又复行皈依礼,方为皈依。不行皈依礼,不名皈依也。但愿汝能依到底不中变,即真皈依,又何须每日顶礼..

我们现有的生命体是五蕴和合而成,也是无明制造的一个产品。所以,这个系统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怎样才能改造这个有漏的生命系统?就要依法,要使自己成为合格法器。《道..

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每天系念佛号这很好,但有妄想、杂念、烦恼的干扰是正常的。凡夫就是有妄想杂念,没有了妄想杂念,你就不是凡夫,是圣人了。如果略一修行就..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世有行人,一向修..

我们经常说,发心重要,发心正确就行了。如果你有一个正确的发心,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我们上班工作的时候也是,发一个好心,跟周围的人结个..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的事业,但都只是在嘴上这么说说。没有看破没有放下的时候,真正要做到很难。如果你完全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的事业,这样你在精神..

问:我学佛五年,常听您的光盘,也皈依三宝。但受到家人种种阻扰,所以我更加精进,并在三年前受了菩萨戒。我总想一人去五台山住茅蓬,对往生可能更有利,请问我的想法是否..

问:在每年每月,佛的圣诞日、菩萨圣诞日、佛菩萨欢喜日,初一、十五,弟子愿请三十三层天,以及神仙、三恶道众生,并为其授三皈依,讲守戒、持戒、奉持修行。弟子的四弘誓..

问:有人说出家学佛是独善其身的作法,请问此说法正确吗?净空法师答:这个说法不正确,这是对于佛法完全无知、不了解。出家学佛是发愿弘扬佛法,也就是从事佛教教育的工作..

问:大陆的《禅门日诵》写着:‘收徒皈依有吉凶祸福之日’,请问是否正确?净空法师答:《禅门日诵》写的这句话,在佛陀经论里面没有依据。佛经说:‘境随心转’,如果心地..

问:卍字,有右旋,有左旋,请问哪一个是正确的?有何意义?净空法师答:卍字是如来三十二相之一,这个相代表‘吉祥’。这个相是在胸口,到底是右旋还是左旋,都有依据,不..

问:有些学人认为现世学佛没有办法得到解脱,唯有依靠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求证到一定的境界再回来,您认为这样的思想观念是否正确?慧律法师答:一句佛号,一部《无..

问:“做善事只是修福,跟解脱生死没有任何关系。”这个观念是否正确?慧律法师答:许多人弄错了,光听经闻法,开智慧,而福不修。诸位,没有福的人,是没有机会修慧的。今..

问:佛弟子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疾病?慧律法师答:不要用自己的观念解读病苦,有时会误了大事。佛教是理性的宗教,是科学的宗教,对待疾病要三管齐下:第一是医学;第二是科学..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