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仁之道
第二百四十四句: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出自《群书治要》卷九《论语》。
子张向孔子请教为仁之道。孔子说,能实行五种品德于天下,便算是仁了。子张请问是哪五种,孔子说,恭、宽、信、敏、惠。然后分别解释了恭、宽、信、敏、惠的含义。
“恭则不侮”,“不侮”,孔安国注,“不见侮慢”。恭敬人,就不会被人侮慢。邢昺疏,“言己若恭以接人,人亦恭以待己,故不见侮慢”。自己恭敬地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恭敬地对待自己,所以不会被人侮慢。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敬人者人恒敬之”。恭发自内心,对他人不可以心存侮慢,这是人们必须学习的。
孟子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一个人为什么会受到侮辱?一定是自己先侮辱了自己,自己先对别人不恭敬,别人才会对自己不恭敬。自己没有了恭敬心,生起傲慢之心,需要克服慢心,才能自卑而尊人。
所以《曲礼》开篇就说“毋不敬”,对一切人事物都要平等地恭敬,一切恭敬,才是真恭敬,否则那个恭敬是假的。所谓的假,就是会变的,唯有真的才恒常不变。
“宽则得众”,宽厚待人,百姓就会对自己有感情,就会心悦诚服,就能得到众人的支持。在《群书治要》中记载,梁国曾经有一件难以判别的案件,群臣之中有一半人认为有罪,另外一半人坚持认为无罪,梁王不知道该如何判决。
这时梁王说,陶朱公虽然是一个普通百姓,但是富可敌国,他的财富与整个国家的财富相比,相差无几,此人一定有非凡的智慧。于是就派人,向陶朱公请教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陶朱公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不懂得判决案件。尽管如此,我家中有两块白色的玉璧,这两块玉璧色彩一样,尺寸一样,色泽也一样,但是这两块玉璧的价格却相差悬殊,一块价值千金,另一块却仅值五百金。
梁王听后感到奇怪,便问道:“既然两块玉璧尺寸、色泽、大小完全相同,为什么一块值千金,另外一块却只值五百金呢?”陶朱公回答说:“因为从侧面看,一块比另一块要厚一倍,所以价值千金。”梁王很有悟性,他立刻便明白,于是说:“说得好。”从此梁王判案,凡是罪证不足而有疑问的,就免去处罚;凡是立功证据不足,行赏有疑的,仍然给予奖励,结果梁国的百姓大为欢喜。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正如墙壁太薄就会毁坏,丝绸太薄就会破裂,器物太薄就容易打碎,酒味太薄就容易发酸一样,凡是刻薄却能旷日持久的,大概从来没有过。
所以国家要养活百姓,实行政教,只要宽厚就可以了。宽厚能够得到众人的支持,得到人心。可见,任何事情都有因果在其中。
“信则人任焉”,言而有信,就能够得人信任。古人说,君无戏言,天子没有开玩笑的话,一旦说话,史官就会记录下来,还要用礼仪来完成它,用乐章来歌唱。
虽然这是对领导者提出的要求,但是对普通百姓而言,也要信守承诺,不能言而无信,否则人民也会不知所从。《弟子规》中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人言为信,人所说的话必须守信用,不能话刚出口,又将其推翻,久而久之就会失信于民。
“敏则有功”,“敏”是应事疾,做事敏捷,就能够有成就。做事不能拖拉,今天可以做好的事,就要今天把它做好,不能拖到明日。今日事今日毕,这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否则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所以有效率的人就是手边不留工作,事情传达下去,立刻就会有回馈,事情接到后,立刻就能将它完成。
“惠则足以使人”,予人恩惠,人必感恩图报,能够深得人心,所以足以使用人。比如周文王的恩惠泽及枯骨,所以天下归心。反之,不能予人恩惠,使人也就无从谈起。
当然这个惠不是仅仅满足人欲望的小恩小惠,而是能够帮助人提升道德学问、为人处事的能力,甚至提升灵性、明明德的大恩惠。而要得到这些大恩惠,恰恰需要将欲望、利益这些东西放下。放下得愈多,得到的恩惠愈大,这也体现了教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