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愚法师:没有闹情绪的佛


首愚法师:没有闹情绪的佛首愚法师:没有闹情绪的佛

1 修行主要的方式就在平常的做人做事,平常的做人做事其实就是佛法所说的菩萨行愿的落实范围。菩萨的行愿就在实践怎么做人做到让大家都欢喜,做事情做得对大家都有利益。在佛的三身里头这叫化身境界,起心动念唯有想怎么样来利益众生,拿起扫把是想把环境打扫干净,让所有来山上的,一看就生欢喜心,这就是菩萨行,这也是正念所在。画一幅好画,让大家看了都生欢喜心,写一篇好文章,让人家得到启发有所省思,这都是菩萨行,也都是正念所在。菩萨行最简要、最具体的,莫过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普贤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身口意表现都是尊重别人,尊重过去佛,尊重现在佛,也尊重未来佛的一切众生。过去佛,是我们景仰的对象:现在佛,大家有没有看到?未来佛,大家认识吗?所有人都是未来佛。礼敬诸佛等于要我们对人对事起一切恭敬的心,这是不是修行?当然是大修行。修行那里只是盘腿而已!在家庭、在工作岗位,在在处处都可以予人一种尊重恭敬之感,这个世界就不一样了,而你自己本身更是不一样了。二者称赞如来。多多赞叹别人,口业就清净,这个不对,那个不对,鸡蛋里面挑骨头,那你一天到晚等于都在生闷气,都在发脾气,别人不好,你也好不到那里去。三者广修供养。扫地是供养,可以供养,整理环供养,可以供养,因为让大家来看了生欢喜心嘛!我们夏安居以来,大家每天出一点坡,我们环境就愈来愈洁净庄严,环境愈来愈绿化,随着树木、花草的青翠色新,大家在此愈感精神清爽,兴起超脱尘世之感,这便是出坡供养的功德。四者忏悔业障。自己恭敬心不够,供养心不够,称赞的心不够,那就是业障。做事情生不了欢喜心,这是我们个人的业障,我们一天到晚结斋偈念的:“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真正以欢喜心在做,随时随地都在欢喜中,那就对了。做这个生闷气,做那个生闷气,业障深重啊!五者随喜功德。看到别人做一些事情,自己也高兴起来,赞叹不已,这个是随喜功德。随喜功德的反面就是嫉妒心。嫉妒心多可怕啊!有嫉妒心能修行吗?六者请转法论。要谦虚多多请教,懂得请转法轮,代表你的心希望开 展,不想故步自封,因此你的智慧也就会愈来愈开窍,不懂的你懂了。不懂装懂,永远懂不了,而心能开启智慧,那是多么可喜可贺的一颗心啊!七者请佛住世。这个是顺着请转法轮来的,能够请转法轮,等同请佛住世,有正法就有佛,你能请佛住世,佛便等于都住在你心中,心中有佛,这心岂会有任何不良之念呢?八者常随佛学。起心动念,生活中都在佛法领域中,所有观念、所有做法都跟佛法相应,一切皆善,一切皆清净,情绪在哪里?九者恒顺众生。能够恒顺众生,便能降伏自己的执着,化去自己因执着而生的烦恼。同时恒顺众生,你缘才能够结得广,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人缘好,彼此无诤无怨,能够和平相处。十者普皆回向。你将前面每一项的所作所为都回向菩提,不居功,只希望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证得佛果,这是无相布施,心量至大,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普贤十大愿通俗一点说,就是修行要把人做好,把事情做好,不要做事情都让人家皱眉头,搞来一堆后遗症叫别人头痛,这个比起那一点腿功,岂只是天壤之别呢? 2我们每一个人检查自己的身心状况,谈用功,要降伏两条腿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两条腿要完全听你的话,要相当一段时间,这要苦练才有办法。两条腿慢慢熬熟了,由于它关系到我们的气血与五脏六腑的身体健康,一熬熟了些,这四大所成的肉体就会平和些,当然就比较能坐得住。你气血不通畅当然坐不住,所以这两条腿好比温度计的度数一样,算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一个标竿一样的。但是,光这两条腿熟了以后就够了吗?还不够的。自己在个性、心性方面是不是很调柔?这个更难。这一方面就要以奉行普贤十大愿来降伏自己、庄严自己了。外在环境再怎么变动、怎么恶劣,你的心还是如如不动,还是保持那样的欢喜心,那样的心平气和,这才是更难的修行。普贤行愿是要尽未来际的,并且每一项是否合乎行愿的标准都时时刻刻直接跟我们的起心动念有关系。起心动念如果不好的都摆不平了,那我们更不要去谈什么见道了,你还能见什么道?自己的情绪忽明忽暗的,有时晴朗,有时阴雨,反反覆覆的,那是掉在情绪中而已!佛法的修行免谈。我们的心地要能够像太阳一样常明太不容易了,心像太阳常明常照,那就要能够做到万里无云万里天的不闹情绪的境界。一切难就难在我们的情绪,情绪的对象离不开人跟事,这个一定的。所以修行必须藉助奉行普贤十大行愿来对佛对众生,时时以之为警策,在日常生活中把我们这个心磨练到干干净净、服服贴贴。你有棱有角的地方都要磨掉,磨得非常圆融,什么人跟你来往,你都一一能够与他处得非常融洽,言语态度你都随时予人有如春风抚面的感觉,能够磨到这个程度,那差不多了。这个修行的重点是不分男众、女众,不分出家众、在家众的,也跟年纪的大小无关。你修行或出家或在家,这是个人的因缘环境和意愿的不同。但这个心都一样要使之纯善清净,不因为你是什么身份。所以佛法就是那样地平等,人人有份,只要你肯用功,肯走普贤行愿的路子,佛法不是什么人的专利品,那个人插头插对了,那个人就成就了,那个人的心量打开了,那个人就成就了。看法与做法关系到我们解脱不解脱,所以真正修学佛法的,除了要行普贤十大愿外,善财童子参五十三员善知识的公案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别人的长处就是我们的善知识,能够谦虚到这个程度,那你的吸收能力更强了,把每个人的长处你都吸收过来,那你的见地、你的智慧、你的福德就不得了。普贤行愿是你做法方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属建立见地的看法方面。修行要解行并重,要修练到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包天包地的,那心胸气度就不同了。所以普贤行愿品中给我们很重要的两句话:“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在任何境界里头,都不会被黏着,不会被干扰而烦恼,自心清净美妙,自由自在,这是多么实际的解脱境界。 3大部分人都随着自己的情绪、好恶,跟着外境走,当然这样是堕落的。学佛修道要有一个清楚目标,有了目标,看着目标,情绪好也好,坏也好,环境好也好,不好也好,都要记得坚持以目标为主,这是一种愿力的展现,并且愿力要坚固,这样才不会随着情绪起伏而被外境拉着走。我们凡夫顺着情绪被外境拉着走叫流转门,在生死中轮回。我们修道,看准目标之后,再怎么艰难都要熬下去,所以修道是反其道而行,这叫还灭门。还,回到我们生命的本家,这叫还,回来了,不去流浪,让我们的生灭心,“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达到清净无为,这是我们修道的一个目标。一个人顺着情绪走,那没完没了,只有永远在那边生生灭灭,但只要回到修道的路线,便可逐渐回转来接近不生不灭的心地,依之而得到解脱。我多年来的观察,真正够得上法器的不太多,因为一般凡夫是凡夫,总顺着自己的情绪走,大家若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法器,学佛修道的法器,那关键处很简单明了,不被情绪的习气拉去便是,不被外境一个风吹草动卷去便是。只是一般人不明白这点,明白了又耐不住,儿女一来看,本来好好在禅堂用功,两三下就跟着儿女下山去了,不但度不了自己的儿女,反而被儿女度去了。我们修行不管出家在家都一样,出了家更要注意情绪会障碍一个人佛法的慧命,良马见鞭影而驰,就这么简单,大家都应该一点就醒悟啊! 4这是一个不断薰陶的过程,像一个礼拜短期的佛法讲座夏令营,乃至三年、五年的佛学院课程你读下来,往往也还是理论上面的探讨而已。整个佛法的重心,是在怎么把所有佛学、佛法的理论,回归到我们身心上面来,如果不回归到我们身心上面来,那些理论变一个空洞。所以古德告诉我们,这叫说食不饱、画饼充饥,讲得那么多,这东西多好吃、多好吃,结果你一口也吃不到,滋味尝不到,肚子还是那么饿。从这一点来看,信心蛮重要的。你具备了信心,道理虽然你还不一定了解多少,但好比说你因为有信心而就听善知识叫你老实念佛,老实持准提咒,你只要念了,在心中好好念,那就会有相当的效果,这总比光谈理论好。所以实践太重要了,而只要你有了信心那就好办,就可去做去行了。拿了一个地瓜说:“某人,这地瓜味道不错,可以充饥喔!”他相信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它吃下去了,吃了果然好吃,吃了果然会饱,这不就是所谓信心的力量吗!讲了老半天、听了一辈子还吃不到,多冤枉!这是老生常谈,但往往说食不饱、画饼充饥不都是老生吗?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禅堂

禅堂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禅堂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禅堂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禅堂。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