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诵背诵是以意识心为主的心识活动


有些学佛人,经文很熟,张口就来,好像是明白其中之义,其实是没有真正明白。因为经文太熟了,不容易再去思考其中的真正含义,就停止在对表面意思的理解上。读经背经,是意识用心,比较省力,不用深思,不累脑不累心。而深思,就要动用意根,牵动大脑神经细胞,耗费大脑能量,身体要源源不断的为大脑提供气血资源,心里感到累,于是众生就挑选比较轻松的事情做,只是读读经,背背经,再加上定力和慧力不足,就不能作以深思。

读经念咒,都是以意识心为主的心识活动,意识作用突出。背诵经文和楞严咒,也是以意识心为主,意识作用突出。背熟以后,意识就能快速背诵,也能背得很熟练,像行云流水一样,非常流利,不用思惟。如果背诵得稍微慢一些,意识的作用就减小一些,意根的作用就突出一点;如果再慢一些,意识的活动减弱,意根的作用就增强,越慢越能突出意根的作用。结果就是,意识活动越少,背诵越不流利,最后就想不起来要背诵的内容。

因为意根不能回忆,不会背诵经文,回忆属于意识的功能,意识活动减弱,功能发挥的就小,背诵就困难。在清醒的状态下,意识的活动越少,定越深;而定越深,意识越少于现行。当意识的活动小到一定程度,干脆就不能背诵经文了,口不能动,一个字也吐出不来,甚至心念要停止,心里也不能默诵了。

因此,要修习好禅定而能参禅,身口意行都要慢、慢,减少意识的活动,意根的功用增强其直觉作用就突出。当意根的直觉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在行走坐卧中直接感觉到色身的机械化,从而能断身见,或者断我见,或者明心,这都说不定了,定就是起这种作用的。

没有定,或者是定浅时,意识的了别作用很活跃,那就起读诵、背诵的作用,起学知识的作用。虽然意识的思惟非常活跃,非常聪明伶俐,但所学较浅,属于理解范围和知识层面,内心深处还没有深解其义,因为意根没有证得。意识所学得的,都是他人的思想观点,也许都是佛说佛所证得的,但是自己并没有实际证得,都属于知识层面的东西。这样学来的知识,不可以对外说是自己证得的,自己已经证明了是正确的;因为自己毕竟暂时还没有证明,也没有找到证据。只有在意根配合意识,深深的思量过后,真正的证得了,所思所想,才是自己的观点看法,是自己的见地,才可以对外说:我认为如何如何,否则就不可以说我认为我觉得。如果非要说我认为我觉得,那仅仅是意识的认为和觉得,与意根不相干,还不是真知灼见。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最新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最新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最新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