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谈性命双修的同一性与对立性!


性与命均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据〔易·乾彖〕载: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孔颖达“疏”曰: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性为天所赋予,而命是指一切自然运作与变化的道理。程颐说: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视性命为一体,三代之时,命也含有上帝之命的意思,称为天命。

上述天命的思想对儒家有深远的影响;但儒家论赞天命除接受殷周时代天帝之命不可勉强违逆的观念外,已将讨论的重点置于人事用功之上。孔子以了解天命、敬畏天命、顺天命为君子之修养,如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孔子也把追求理想、宣扬道统(人事)的成效归诸天命,所以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天命是客观的决定力量,非个人的努力、愿望可强求,但人类本身所有积极性的主观力量不但不应放弃,更应加以充分发挥,这便是存心养性、修身立命之说。孟子认为人类内在的主观力量便是人人所具有的、先验而纯粹的至善之性,亦即所谓仁义礼智四端。本善之性受自天命,是以顺天命之道在于发扬人性中至善的本性。

然而性虽受于天命却可以超越天命的价值,因此孟子进一步认为,为了实践仁义道德,甚至连生命也可以放弃。换句话说,发扬善性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命中的夭寿、穷达、贵贱、贫富。孔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论点可以说把人性的价值推崇到了极致。后世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中的道德哲学大抵承袭此一思想而加以发挥。

荀子对于性命之说另有发挥,荀子谓:节遇之谓命。是视命为环境中机遇而至的客观力量,人固然无法违逆天时自然之运行,但也不能坐俟天命改变。正因客观力量不足恃,只有奋起力行,把握主观的自我力量,才能克服环境限制,发挥人的价值。所以荀子主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但荀子对于性的观点和孟子有所不同。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又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而且断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因此人类社会应有严格的礼法规范,藉以约束人性中为恶的倾向,积善不息乃能成就道德人格,是为“化性起伪”。由此可见,相对于孟子强调性命的同一性,荀子则着眼于性命的对立性。

古人的思维里,人是由性和命组成的,性即性格、思想、七情六欲等一切看不见的因素;命即身体、发肤等一切看得见的因素。性与命相比,人的性变化很大,正似天气健运无常,时常风雨阴晴,用一句诗比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且性看不见亦象天无形,因此古人认为人的性是吸收天气而来,只要有呼吸,人就一定有性。命则与性不同,虽然变化,但不像人的情志一样变化莫测,相对比较稳定。

象地,人的身体必须通过吃大地生出的万物来充养,若人不吃饭,身体得不到充养便会消瘦,且人体是看得见的,象地有形。人身上的气血亦是如此。气无形,变动较大经常会因为人的情志活动而发生气的运动变化,“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素问·举痛论》)因此古人认为人体的气亦来自于天;血相对于气而言是有形的,运动规律是很难受人意识改变的,为吸收地气所得。在先秦诸子中,道家抱持着顺其自然、“安之若命”,墨家则对天命的命定论思想加以批判、否定。儒家人文主义中的性命思想,不论是孟子存心养性的“立命”之说,或荀子化性起伪的“制命”之说,总是抱持较为积极但不失其中庸之道的看法。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白云仙院

白云仙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白云仙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白云仙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白云仙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