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二)


“康乾盛世”在历史上是有名的盛世,开创者康熙皇帝就是一位能够行孝道于天下的天子。康熙幼年丧父,后来母亲也病重。他母亲病重的时候,他朝夕陪伴在母亲的床前,亲自尝试汤药,但遗憾还是在第二年痛失母亲。他昼夜守护在母亲的灵堂,哀哭不停,不思饮食。未能承欢膝下,也成为康熙皇帝终身的遗憾。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尊孝庄为太皇太后。由于他年龄尚幼,所以孝庄太皇太后就与四大臣共同辅政。孝庄太皇太后专门作书告诫康熙皇帝:古往今来,为君一直是很难的,天子一人君临天下,要对百姓负责,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不论生养、抚育,都要尽职尽责。

在万事上都要成为天下人的表率,用自身的德行对百姓进行引领,要深思得民心之道,得民心才能得天下,使四海之内都能物阜民丰,要顺天理民,做到宽裕、仁慈、温良、恭敬,平日里 要注重自己的威仪,谨慎言语,昼夜勤奋,以敬奉祖先留下的功业,做到无愧于心。在孝庄太皇太后的教导之下,康熙皇帝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实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

一六六七年,十四岁的康熙皇帝亲政。他崇儒重道,以儒治国,深得民心。一六六七年,他在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中明确地宣布: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家学说作为治国之本。

一六六九年,康熙在宫中行斋戒之礼,与王公大臣一起乘车,亲自前往太学祭祀孔子。祭祀的时候,他怀着无比虔诚的心,在孔庙门前下了车,步行走过最后一道门—大成门,恭敬地站立于孔子的灵位之前,行三跪九叩首的礼。在亲自祭拜孔子之后,到彝伦堂听《易经》和《书经》的讲解,并且鼓励师生们要共同学习圣人之道。

一六七零年,康熙皇帝颁布《圣谕十六条》,用来教导百姓。《圣谕十六条》的第一条是“敦孝悌以重人伦。”它在《前言》中这样写道:“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盖父母生我,有罔极之恩。兄长先我而生,有同气之谊。”意思是说能够善待父母,就叫“孝;能够善待兄长,叫作“悌”。父母生养我们,有罔极之恩。

故侍奉父母兄长者,必内尽其诚,外将其敬。显而饮食奉养之间,微而意念思虑之计。亦应深爱曲体,以求得其欢心。”所以侍奉父母、兄长的人,应该从内心竭力地表达出对父母的诚心,从外表上,容貌、言辞之间都要对父母、兄长表示出恭敬。这种对父母的恭敬、照顾、耐心不是伪装出来的,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很孝敬而夸奖自己。是因为深深地体会到父母的恩德,而从内心发出来的。

对父母的诚敬心表现在对父母的饮食奉养之中,隐微之处体现在儿女对父母的思念顾虑之际。心里要常常牵挂着父母、深深地关爱父母、想方设法地体会父母的需要,包括要体会父母对儿女真正的期望是什么,以求得父母的欢心,这是做到“养父母之心。”

康熙皇帝将《圣谕十六条》在全国颁布,通行晓谕八旗,以及各省、州、府、县、村等地区,还于每月的初一、十五对百姓进行宣讲,以推动在百姓中形成孝悌的风气。正是因为康熙皇帝秉持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念,所以才缔造了一代盛世。

康熙皇帝特别重视强调“孝悌为本”的儒家教育,多次祭拜孔子的灵位,希望天下人都明白他尊重儒家的道统、并且以儒家思想来治国的理念。为招揽重用通达儒学的志士仁人,一六七八年,康熙皇帝总结以往的科举考试制度,首创并特别开设博学鸿儒科。采取考试与举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德才兼备的学儒的贤士。他下令不论出身贵贱,凡是通达儒学经典的才华之士,都可被举荐。通过这些方式,他强化了国家对儒家经典的学习、传播与应用。

康熙皇帝还颁布了《御制学校论》,其中提出治理天下首先要端正人心、敦化风俗,而方法就在于推行教化。他还规范各个地区的学校教育,将民众对儒家经典的学习纳入正轨,使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孩子,都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规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接受不同的教育:八岁以上的孩子入小学,十五岁以后的孩子则入大学。通过普及学校教育使全国上下,无论是孩童还是年长者,都能处于不断学习儒家经典的状态之中。

康熙皇帝颁布这样的措施,充分体现出他对儒家经典的学习、教化,以此实现“大一统”的理念的信奉和认可。康熙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为了实现民族融合,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例如,汉族有遵照儒家文化进行乡饮酒礼的习俗,就是把地方德高望重的人聚会在一起同聚共饮,通过这种方式和礼仪,形成尊老敬贤、劝善惩恶、举荐贤才的风气。康熙皇帝很认同这一礼仪,并且下令满汉一体举行,同时他还尊崇并推崇汉族为父母守丧的习俗,规定满人文武百官遇到父母丧事,也要为父母守丧二十七个月,以此来落实孝道。

除此之外,他还下令对明朝时期的皇陵进行保护。有一次,他在南巡过程中遇到了明太祖的孝陵,于是下车向陵墓行三跪九叩首礼,并赏赐守陵人,这一行为正是《孝经》中“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的具体体现,此举令汉族百姓非常感动。

康熙皇帝通过一系列崇儒重道的举措,推动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的儒家教育。有效地缓解民族矛盾,统一边疆地区,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英国崔瑞德曾在《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中,这样评价康熙皇帝:康熙帝是中华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的统治时间不仅是最长的,而且也是最具有活力的,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更是最复杂的。康熙皇帝以自身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了《孝经》中“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的天子之孝,实现了孝庄太皇太后对他的期许和愿望,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伟大的帝王。

《吕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吕刑》是《尚书》中的篇名。“一人”是指天子,“一人有庆”,“庆”是“善”的意思,指天子一人行善,兆民赖之。天下百姓,皆赖其善。意思是:《吕刑》说,天子一人为善,天下百姓都仰赖于他,特别是天子有孝敬的美德,能够敬爱自己的父母,进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能对人民有仁爱之心,并做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爱之心是相同的,是从孝敬父母的身上培养出来的。

历史上的汉文帝之所以能够开创“文景之治”,使天下太平,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孝子,并且以孝道来教化百姓。他的生母薄太后生病三年,汉文帝在旁边照顾,可以说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时时侍奉在母亲的身旁,困的时候,只能打一个盹儿,甚至衣服都没有解开就去睡觉。

每次给母亲进奉汤药的时候,他一定要先尝一尝温度合不合适,才敢给母亲进奉。汉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下面的奴仆非常多,只要他吩咐一声,哪一个人不会尽心尽力地去侍候他的母亲?但是作为一个孝子,他能够从内心表达出对母亲的关爱,做到事必躬亲,并把这种爱心推广到爱护天下百姓的身上。

汉文帝过世时,特意颁发了诏书。诏书中这样写道:我听说天下万物出生之后没有不死的,死是天地的常理,万物的自然规律。如今世人都喜欢生而不喜欢死,于是厚葬以致破产,长期服丧以致伤害身体,我很不赞成这种做法。我很不贤德,没有什么可以帮助百姓的,现在过世了,又让他们长期服丧痛哭,使百姓、父子经过几个寒冬酷暑依然哀伤,伤害老幼的心灵,减少饮食,断绝祭祀,从而更加重了我的不德,怎么对得起天下人?

我有幸承继帝业,以渺小之躯依托于天下各诸侯王之上,已经二十多年了,依赖于天地的神灵,社稷的福祉使得四海之内安定、清静,没有战争;我因为不够聪敏,经常战战兢兢,害怕做错事辱没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年长日久之后,害怕不能始终保住帝位,现在竟然有幸尽享天年,又得以被供奉在高庙之中,以我的不圣明,已经觉得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

命令天下官吏和百姓,诏令到后,只哭悼三天,就都除去丧服,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祀等活动,还要通告天下使大家都明白我俭葬的心愿。霸陵的山川保持原样,不要有所改变,而后宫的妃嫔从夫人以下直到少史都遣散回家。

汉文帝在世的时候生活就很俭朴,做事恭敬。到过世之后还特地下诏书来实行俭葬,不劳烦百姓,这都体现了他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正是因为汉文帝力行孝道,上行而下效,使整个社会兴起孝悌之风,实现天下大治。可见,天子如果能够率先垂范,力行孝道,并进而在天下提倡孝道的教育,使人人都知道孝敬父母、赡养父母,能使老有所归,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是社会和谐,天下太平的根本,这就是“天子之孝”。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