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一)


《天子章第二》讲述天子如何行孝。天子把爱敬双亲之心扩展至天下百姓,让百姓都受到教化,这样人人都不敢怠慢、厌恶自己的父母亲以及天下的父母亲。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形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吕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出自《群书治要》卷九《孝经》。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这一章是承接上一章的思路而来,本章承接上章之文是孔子对曾参的教诲,自此以下的四章皆为孔子一次所讲的话,下边的经文中不再出现“子曰”两个字。


“恶”是厌恶,“慢”是轻慢、怠慢。孔子说,一个人亲爱自己的父母,就不敢厌恶他人,尊敬自己的父母,就不敢轻慢他人。因为一个人如果轻慢他人的父母,反过来他人也会轻慢自己的父母,所以有德行的君子不这样做。


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那他也就能够体会到天下为人父母者的不易,因此就会将自己对父母生起的爱敬和感恩之心推广到天下父母的身上。一个人对父母没有厌恶之心,那么厌恶之心就无从产生,换言之,他不知道什么是厌恶。


就像一个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父母对人发脾气,父母遇到问题都是以商量的对话形式、说理的形式加以解决,那么他也就不知道什么是发脾气。当他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以平心静气的方式、沟通的方式加以解决。这就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像一个人生长在楚国,他自然而然会说楚国的方言。


一个人尊敬自己的父母亲,他就不会轻慢他人,特别是他人的父母亲。因为你轻慢他人的父母亲,他人也会轻慢你的父母,就等于是自己的行为导致别人对自己父母的不恭敬,如同是自己对父母的不恭敬是一样的。


现代人,最怕别人指责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个人没有家教”。因为这一句话不仅指责了自己,也指责了我们的父母,这就是“德有伤,贻亲羞”。所以我们要修养自己,自己不轻慢任何人,也就不会因为自己有任何不道德的行为使父母蒙羞。


亲爱、尊敬父母在古人那里是天经地义之事,不需要问为什么。但是现代因为经历过对孝道的过度批判,导致很多现代人一提起孝道,就和“封建的”、“落后的”、“糟粕的”、“愚昧的”联系在一起,所以不免有的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父母恩重难报经》专门为我们讲述了父母的恩德。经的一开头记载着,佛陀带着弟子到外面出游,在路上遇到了一堆白骨,佛陀就派弟子把白骨分成两堆,一堆颜色比较白,看起来也比较重,另一堆的颜色比较黑,重量也比较轻,并冲着白骨进行礼拜。弟子们看了这样的行为觉得奇怪,为什么要冲一堆枯骨礼拜,而且还分成两堆?


佛陀说,分量比较轻、颜色又比较黑的骨头是女子的骨头,而颜色比较白、分量比较重的是男人的骨头。弟子们一听更奇怪了,人在世的时候,女子穿的衣服很艳丽,又涂脂抹粉。从外表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位女子,而男子和女子的装扮不一样,从他们的装扮上就能判断出,他是男、是女。可是人过世之后,如何能知道这个人是男人还是女人?


佛陀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因为女子有哺乳的义务,要哺乳儿女就需要把自己身体的营养通过乳汁输送给孩子。这样长期地哺乳孩子,她们的骨头就比较轻,颜色是黑的,而男子的骨头比较重,颜色是白的。凭这一点,就能够判断出这个骨头是男人的还是女人的。说完之后,佛陀又为弟子们讲父母恩重难报的道理,他说父母有十个重大的恩德


第一重恩,“怀胎守护恩”。儿女和父母都是有很深的缘分才成为母子。母亲怀孕的时候,怀胎一个月后,儿女的五脏才生出来;七七四十九天后,六窍会分开。这个时候,因为母亲怀孕在身,行动非常不便,身体重的像山一样,走路也非常的困难。但为了养育儿女,连好看的衣服、装扮也都顾不上,梳妆镜都惹上了尘埃。


第二重恩,“临产受苦恩”。十月怀胎已经很辛苦了,一朝分娩还不知道是否顺利。特别是在难产的时候(现在很多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剖腹产),这个时候痛苦更加严重,像得了重病似的,昏昏沉沉。这种痛苦只有生过孩子的人才能有所体会。有的母亲在生孩子的时候,把床上的钢管都拧得像麻花一样,可见生儿育女的不易。


第三重恩,“生子忘忧恩”。母亲生产之后,五脏张开,气很憋闷,血流的像屠宰羔羊一样多。但是听到孩子是健康的,她立刻就会忘记自己生产的痛苦,非常欢喜。但是欢喜一过,生儿的痛苦还是痛彻心肠。


第四重恩,“咽苦吐甘恩”。父母恩深重,照顾儿女时,宁愿自己挨冻受饿,也要让孩子的温饱得以满足。


第五重恩,“回干就湿恩”。父母经常半夜里醒来,专门看一看孩子的被子是不是被踢开了。特别是冬天的时候,经常半夜多次起床照看儿女,如果儿女把褥子尿湿,他们自己宁愿睡在尿湿的褥子上,也要把儿女放在干的、温暖的褥子上,使儿女睡得更加安稳。



第六重恩,“哺乳养育恩”。父母养育儿女,不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会对孩子非常关爱,每一天都要不知疲倦地照顾、爱护、叮咛、呵护、嘱托、嘱咐。


第七重恩,“洗濯不净恩”。本来父母是天生丽质,非常美貌,精神很好,脸色很红润,手非常细腻。但是因为经常要为儿女洗濯尿布照顾孩子,结果自己美好的容貌和身材逐渐改变,一天一天的衰老。父母为了让儿女能够渐渐成长、成才,自己不惜劳苦。


我们有时间可以看一看父母的双手,就能感受到长期劳作的人和不怎么干家务的人,他的手是有区别的。现在很多孩子都为父母洗脚,看看父母的脚,你就知道长期的体力劳动和操劳,让父母的脚也干裂了,不柔嫩了。


第八重恩,“远行忆念恩”。儿女要远行,父母非常牵挂,临行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看儿女已经走很远了,父母还驻足遥望,不愿意回家。


第九重恩,“深加体恤恩 ”。儿女受苦,父母都希望代儿女去受苦。特别是儿女有病的时候,父母非常担心,希望得病的人是自己,而非儿女。父母对儿女的体恤能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第十重恩,“究竟怜悯恩”。有一首诗说“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由此可见,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是无时无刻,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的。即使已经活到百岁高龄,还是经常惦念着他那八十岁的儿子。


从这十重恩,我们能够感受到父母的恩德确实是无以回报的。古人说,父母对儿女有罔极之恩。《诗经》中说,父母的恩德像天一样高,想报答都报答不尽,称之为昊天罔极。正是因为父母的恩德深重,无以回报,儿女孝敬父母、赡养父母,都是天经地义之事。


父母的恩德实际上是怎么报答都报答不尽的。作为天子,唯有力行孝道,宣扬孝道,并以孝道教化人民,使四海之内的人民都能孝敬父母,使孝道形成风气,才是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形于四海。盖天子之孝”。“形”根据郑玄的注解为“现”,有“显现”的意思,也就是道德教化普遍推行显现于四海之内。《释文》对这个“形”的解释为“法也,又作刑,意思是“形”字又写作刑罚的“刑”,又有“效法”的意思,就是能够让四海之民普遍地加以效法,成为他们的行为规范。


“盖”,根据皇侃的注疏是“略陈于此,未能究竟”。意思是天子的孝道内容非常广泛,在这里只是简略地陈述要点和关键,不能讲的究竟圆满,所以用“盖”这个字。


天子竭尽爱敬, 事奉双亲,对母亲要竭尽亲爱之心,对父亲要竭尽恭敬之心,并将这种道德教化推广到天下百姓,让四海之民都能起而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

爱敬尽于事亲。”“尽”强调即使是天子,治理国家日理万机、政务繁忙,也不能因此疏忽了对父母的爱护与尊敬,不能以公务繁忙为由,忽视了对父母的孝养。

《礼记》中记载着一个文王做世子时孝敬父亲的故事。文王在做世子的时候,每天要向父亲问三次安。早晨天刚刚亮,鸡鸣头遍,他就起床穿好衣服到父亲的房门之外,问内侍小臣说:“父王今天的身体健康吗?没有什么问题吧?他的起居和平常相比是正常吗?”问明父亲的起居是否有异样的地方。

如果这个内侍小臣回答说“安。”表明他的父王一切安好,他就会很高兴。到了中午和晚上的时候,他还会到父亲这里问安,仔细的程度都和早晨一模一样,没有丝毫的倦怠。

如果父亲身体有不适的地方,内侍小臣会如实地告诉文王。文王听闻之后,脸上会露出忧愁的神色,且“行不能正履” ,走路都与往日不同, 等到父亲王季身体恢复健康,才恢复正常。

文王侍奉父亲时,每一次用餐的时候,都要亲自看一看食物的冷热程度是是否合适,饭后,他会问父亲的用餐情况及喜好,叮嘱负责膳食的厨师,凡是剩饭、剩菜,就不要再进奉了,“恐过时,味变也。”恐怕时间长了,味道改变,父亲吃了有损健康。等负责膳食的这些厨师们都知晓、应诺了,他才离去。

文王做世子时,每日都要三次到父亲那里去问安,而且不是走形式,是确实了解父亲的需要,对他的饮食是发自内心的加以关心。像文王这样的人,虽然贵为世子(世子就是当时天子诸侯的嫡长子),可供使唤的人有很多,只要吩咐一下,下面的人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好,但是他仍然亲自去侍奉父母。

由此可见,古代的这些圣王都是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给社会大众做出孝亲的榜样。天下人都能接受孝的教育,使天下的父母都能够有所赡养,不会出现“老无所归”的现象。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