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文达公笔记摘要》2、孝感神佑
请点击蓝字“觉道妙行”关注公众号。
2、孝感神佑
【译文】
乾隆甲辰(1784)年,山东济南常常闹火灾。这一年四月末,南门内的西横街又发生了大火,火势自东而西。这条街巷路面狭窄,再加上风急火猛,整个住宅区很快就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有位张某,他家的三间草屋就座落在这条街巷的路北。当大火还没扑来之前,他原可以带领妻子儿女转移到安全的处所,只因家中还安放着他母亲的灵柩,火势蔓延之际,他们还在筹措如何把灵柩移离火区。瞬息之间,大火逼近,其势已不能逃出火海了。张某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儿女抱着棺材大哭,誓死要以身为老母亲殉葬。
当时济南巡抚的属下抚标参将,正在现场指挥军队士兵救火。隐隐约约听到街北有哭声,就命几名标军登上后巷屋顶寻声救人。标军找到张家六口人,便从房上垂下一根大绳,让他们系住,好一一营救上来。张某夫妇却大喊:“母亲的灵柩在这儿,我们怎能弃而不顾?”那四个儿女也不肯上,哭喊道:“爸爸妈妈要殉身奶奶,我们也要陪同爸爸妈妈死在一块儿。”犹豫之间,烈焰掩至,标军们只好跳上邻居的房屋,才得以脱身。当时人们都以为张某一家六口,连同那三间草屋,必定化为灰烬。众人望着熊熊烈火,只有长叹而已。
大火熄灭之后,人们巡视现场,意外地发现张家三间草屋依旧巍然独存。原来,当火势将要扑向张家时,忽然刮起一阵暴风,把火势卷而向北,绕过张家屋后,烧掉邻居的一座仓库,又转而向西。这种现象若非鬼神的呵护,哪有可能?
这个故事是乾隆癸丑(1793)年七月,德州书院山长张庆源先生,把当时的情形记录下来邮寄给我。这和我在《滦阳消夏录》中记载某寡妇的故事相类似。然而能做到夫妻、子女六人齐心同德,誓死殉孝,实在是难而又难了。常言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何况他们是父母子女六人同心呢?《淮南子 览冥训》中,记载齐国一位寡妇因蒙冤受屈不能自解,呼天作证,顿时雷电大作,击毁景公的台榭,为她洗雪冤枉。何况张家六口皆是至孝啊!精诚之至,必能感通天地神灵。即使命数有定,神鬼也不得不给予挽回。这也是人定胜天的一例吧!这个故事听来奇异,但说它顺乎情理也是可以的。
我和张庆源先生并不相识,而张先生却把此事记录下来辗转邮寄给我,务必使它流传。张先生的志趣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把原文加以润色着录于此。
【原文】
孝感神佑
乾隆甲辰,济南多火灾。四月杪,南门内西横街又火,自东而西,巷狭风猛,夹路皆烈焰。
有张某者,草屋三楹在路北。火未及时,原可挈妻孥出。以有母柩,筹所以移避。即势不可出,夫妇与子女四人,抱棺悲号,誓以身殉。时抚标参将方督军扑救,隐隐闻哭声,令标军升后巷屋寻声至所居,垂缏使缒出。张夫妇并呼曰:“母柩在此,安可弃也?”其子女亦呼曰:“父母殉父母,我不当殉父母乎?”亦不肯上。
俄火及,标军越屋避去,仅以身免。以为阖门并煨烬,遥望火息而已。乃火熄巡视,其屋岿然独存。盖回飙怱作,火转而北,绕其屋后,焚邻居一质库,始复西也。非鬼神呵护,何以能然?
此事在癸丑七月,德州山长张君庆源录以寄余。与余《滦阳消夏录》载孀妇事相类。而夫妇子女,齐心同愿,则尤难之难。二夫人同心,其利断金,况六人乎?庶女一呼,雷霆下击,况六人并纯孝乎?精诚之至,哀感三灵,虽有命数,亦不能不为之挽回。人定胜天,此亦其一。事虽异闻,既谓之常理可也。余于张君不相识,而张君间关邮政,务使有传,则将君之志趣可知矣。因为点定字句,录之此编。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
此书是从清朝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昀(纪晓岚)所作之《阅微草堂笔记》中摘录百余篇汇总而成。纪昀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再加上多年宦海生涯,阅历广泛。所见所闻所历的因果报应之事颇多,纪氏一一记录,并伴以评论,这就是现在流通于世的《阅微草堂笔记》。
此书是从清朝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昀所作之《阅微草堂笔记》中摘录百余篇汇总而成。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河北献县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谥“文达”。
民国年间,陈荻洲居士从《阅微草堂笔记》中摘录百余篇因果故事,编辑成《纪文达公笔记摘要》,以期遍界流通。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曾为此《摘要》撰写序文,举凡驳斥因果之祸,倡导因果之要,已作详明精要之发挥。序中说“只此记录,殊有大益”,又说:“使因果之理,家喻户晓,父母以是教子女,师长以是训生徒,谁肯灭理乱伦,现丑态于明镜之前乎?”由此可见此书的利益了。
福建佛学院的演莲法师,悲心广大,博闻强识,就《纪文达公笔记摘要》百篇加以整理充实,增为160则,内容愈加丰富详实。又译为白话,方便我等阅读。无限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