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记第八讲


宏圆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记第八讲

诸位法师 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来学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大家请看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是临终接引愿。

我们前面讲的第十八愿,侧重于十方众生当中,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往生的,无论是上尽形寿,还是临终一念、乃至十念都是念佛往生。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众生,都能一开始修行,就遇到念佛法门。这一愿所被之机,也是十方众生,但是侧重于,修行其他法门发愿往生的众生。阿弥陀佛发愿说,如果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以至诚心发愿,欲生我国。这样在临寿终时,假如我不与诸圣众围绕,现于此人面前来接引,我就不取正觉。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发菩提心有两种:一种是随事发心;第二种是随理发心。随事发心就是和四弘誓愿是一致的。烦恼无边誓愿断,这是如来断德的正因;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如来智德的正因;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如来恩德的正因;因为众生对我们有恩,这断德、智德、恩德合起来,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菩提之果,无上佛道誓愿成。这是第一种随事发心。第二种是随理发心,这个发心非常的不容易,要明理,要真正的相信和理解,一切诸法都是梦幻泡影,要明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比如我们得到一笔钱,不能把他当做是梦幻泡影,而是当做命根子,那就没有真正的相信。这里不能着有,也不能着空,空有不着。发愿度一切众生,但是心里又不能存着能度和所度,这就是顺理发菩提心。随事发菩提心的人,遇到逆缘有可能退失菩提心。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舍利弗尊者,他已经修到了六住位了,因为遇到天人的考验,跟他乞要他的眼睛,还把他的眼睛踩到地上,他就退失了菩提心,这种发菩提心叫做不定性人。顺理发菩提心的人,就不会退转了,但是,只有决定成菩萨的人才能发起。那我们这里面讲的发菩提心,就包括这两种,有理上的,也有事上的,只不过他们将来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品位不同罢了。既然发起上求下化的心,那自然就会生起大行,修诸功德。诸功德包括很多:奉持斋戒,起立塔像,悬幡燃灯,做种种的功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可以说所有法门的修行,所有的善事的实践,都叫做修诸功德。修诸功德是我们佛弟子都应该做到的。至心发愿,欲生我国。就是把所修的功德回向极乐世界。对这个修行净土法门来说,修诸功德回向极乐世界,称为杂行,这里大家一定要明白,修诸功德回向极乐世界,称为杂行。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把净土宗的修行分为正行和杂行。正行包括正定业和助业。正定业就是指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这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本愿,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第十八愿所说的,一向专念,这个称为正业。助业包括读诵净土三经,观想净土依正庄严,礼拜阿弥陀佛,赞叹供养阿弥陀佛。这个就是正行当中的正定业和助业,这是一类。还有,就是杂行,其他的善行就都属于杂行了。比如,为了往生极乐,而读诵三经以外的经典,以及称念阿弥陀佛以外的诸佛名号及咒语,供养弥陀以外的诸佛菩萨,这称为杂行。

那为什么把这一类称为杂行呢?善导大师说:“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因此,发菩提心,修行其他法门,虽然他也求生净土,但是因为在称诵其他经典或者其他诸佛名号菩萨时,心与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是间断的,这都是属于杂行。因为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所以世尊讲八万四千法门,来帮助众生断烦恼、了生死,每个法门都是好的,都是平等的,但是末法时期众生的根机陋劣,想靠我们自力修行,断烦恼、了生死,是非常难的了。印祖说:“若欲以通身业力之凡夫,现生即得了生脱死,离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这是印祖他老人家对净土法门的赞叹。以我们现在的业力,要想再说出比他好的法门,也没有第二个了。况且,我们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当中看到善财童子,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已经证得了等觉菩萨,在参普贤菩萨的时候,普贤菩萨还都让他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圆满佛果,何况我们现在末法的凡夫。无论是你修密还是参禅,无论你是持药师经也好,金刚经也好,虽然从净土宗的角度来说,属于杂行,但是你只要至心发愿,欲生我国,就和阿弥陀佛这个大愿相应了,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率领圣众来接引你,就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做阿惟越致不退转菩萨。蕅益大师说:“又禅者,欲生西方,不必改为念佛,但具信愿,则参禅即净土行也。”你只要回向西方极乐世界,你修任何的法门都可以往生。

临终接引,也是我们净土宗最殊胜的地方,因为人在临终的时候,是我们这个心最乱的时候,是颠倒的时候。师父昨天,我们有一个居士,他家有人往生了,让师父们去给助念,因为师父要讲经,就让别的法师带队去了。去了以后,别的法师一说,往生极乐世界的希望不大,他家的亲属就问师父,怎么往生极乐世界的机会不大呢?师父就跟他说了,每天到寺庙里来不是念佛,心里没有往生极乐世界的念,你没有这个念头,没有这个信愿,阿弥陀佛也接不走你。他这个时候根本放不下,放不下贪爱,放不下这些家亲眷属,临终的时候是最颠倒的时候,也是最痛苦的时候,要想靠自力正念分明,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现在就要时时刻刻提起这个正念,提起这个信愿往生的心,到我们临欲命终的时候,才有这个机会。宋朝的灵芝大师是当时有名的高僧,他说:“凡人临终,神识无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生系恋,或生猖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就是正当临欲命终的时候,人的神识已经昏乱了,做不了主。就像蕅益大师说的,“业道如称,重者先牵”。我们临欲命终的时候,你哪一个念头重,你平常熏修的种子最重,他就先现形,先显现出来,你这一生所做的恶事恶业都会出现,你自己根本做不了主。佛住世的时候,阿耆达王是佛的大护法,他造塔立像无数,供养三宝,护持正法,功德很大,本来以他的功德可以往生天道的。但是,在他临欲命终的时候,他的侍者给他扇扇子,这个扇子一不小心,刮到他的脸上了,他这个时候生起了瞋恨心,就这一念瞋恨就堕落到蛇道去了。堕落到畜生道,报蛇身,身心不宁,日夜受苦,这就是心生起了恶念。也有的,是因为对亲人贪爱而堕恶道的。这个《法句喻经》中讲,有一位清信士,生平他也深信佛法,奉持斋戒。临终的时候,他的妻子在旁边啼哭,他就生起了贪恋之心了,命终的时候他的魂神舍不得离开他的妻子,最后化作他妻子鼻子里的一条虫子,幸亏遇到一位得道的高僧,为他说法,最后舍报,往生了天道。

通过这两个公案,我们就明白,在临欲命终的时候,我们自己很难做得了主的,只有靠阿弥陀佛的大愿力来加被我们,才能不失正念。幽溪大师说:“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乘大愿船,而来救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我们这些凡夫见思烦恼,如同浩浩荡荡的洪水一般,别说断了,我们连伏住都很难,单靠自己的力量。所以全靠阿弥陀佛来拔除业障,来救拔我们。《悲华经》中说:“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前,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阂,即便舍身,来生我界”。临终人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心生欢喜,就高高兴兴的跟着阿弥陀佛,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在这一愿当中,这些修其他法门的人,他们的能感之机,就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把这个修诸的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所修的功德都去回向极乐世界,这个就和阿弥陀佛相感应了,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自然现在其前,慈悲加佑,令这些众生心不贪恋,心不乱,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好,下面看第二十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这是系念必得往生愿。

十方众生,闻阿弥陀佛的名号,系念极乐世界,对阿弥陀佛的名号,对极乐世界都生起向往之心。系念就是思念在心、念念相续不息,系念我国,就是一心想念极乐世界,向往极乐世界。植众德本,因为一心系念极乐世界,善根萌发,修供养三宝,净业三福等功德。这里非常重要的,他把自己宿世以及今世所修的善根,至心回向极乐净土。至心就是真诚心,回向就是使自己的功德,有明确的方向,不至于散失。这里是把自己的善根功德,都回向极乐世界,都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这个称为至心回向,系念我国。师父曾经遇到这样的居士,师父叫他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极乐世界去,他说师父我回向一半,还有一半留给我的儿女用,这个就不能称为至心回向。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发愿要满足这些众生的愿望,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也体现了净土法门摄机之广。众生的善根有厚有薄,所修功德有大有小,但他只要能够系念极乐世界,至心回向,发愿往生,跟大家说,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不退成佛。关键是至心回向,系念我国。就是蕅益大师说的,“往生与否,皆在信愿之有无”。从这一愿当中,从这十八、十九、二十这三愿,真的能看出阿弥陀佛的这种接引众生的广大,度化众生的慈悲广大,可以说真的是一个众生都不遗漏的。十八、十九、二十这三愿,相同之处都是欲生我国,都能以真实心发愿往生,而这愿中就已包含了信、愿在内了。所以蕅益大师说嘛,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只是这三愿所被众生的根机有侧重。虽然有侧重,但是可以跟大家说,大家如果要是细细的品位的话,真的是把我们各行各业的众生,十法界所有的众生都给包含在内了。不管你是专持名号的,修净土法门的,不是说净土法门以外的众生,我不来接引,阿弥陀佛的心胸广大,利益一切的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甚至你修其他法门发菩提心的;还有你有一切善法,回向极乐世界的,求生净土的;乃至一丝一毫的善,你只要能够回向极乐世界,愿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临终都来接引。你看第十八愿,侧重于摄取专修净土法门的众生,哪怕临终你才听到善知识的开示,十念乃至一念都来接引你往生。

第十九愿侧重于摄取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众生,不管是发菩提心,修任何法门做任何善行,只要是至心发愿,也都能往生的。也就是可以说,你修其他教派的,佛教以外,你只要发心求生净土,也都可以往生的。因为在你的信愿之有无,就是这么的广大。所以我们这个佛法,佛菩萨真的是平等的度化众生,慈悲从这里面就可以体现的到。所以,我们众生千万别把佛法给传小了,你是修净土的,我是修密的,我就排挤你,你是修禅的我就不理你,不是这样的。因为众生本来是佛,最后都可以成佛的。所以佛菩萨看到了我们的本来,透过我们的现象,看到我们的本质了,而我们都是站在分别心,怎么能和佛菩萨相比呢,不能的。所以我们见到任何的人,一定要恭敬他们,我不敢轻汝,汝当来必定成佛,本来是佛。

第二十愿则侧重于能够一心系念极乐世界、植众德本、至心回向的众生。极乐世界是大涅槃的境界,他是实相,如果能在平时我们行住坐卧当中,内心都是系念极乐世界,心里就会生起智慧,充满光明,修诸功德,增长善根。把这些善根都回向极乐世界,他所修的这个功德,都能成为往生的资粮。这样就把有漏的功德,转为无漏的功德。因为回向西方极乐世界,求生净土就是无上菩提。不管你是士农工商,你把你所学的用到社会上,这也是修诸功德,去回向求生净土。你是农民,把你所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是工人,生产出来好的产品,做好的工人,做先进工作者;商人,做个商人菩萨,利益社会。你把你所做的一切,都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这里面说了,阿弥陀佛在你临欲命终的时候,一定会来接引你往生极乐世界,一生不退成佛。看看阿弥陀佛的这个愿多博大,一个都没有漏掉,我们一丝一毫的善,甚至我们的行住坐卧的这种威仪,这种动作,这种心念,就是都回向到极乐世界。皆在信愿之有无,跟大家说,人人都有往生的份。讲这三愿,师父的心都跟着博大了,真的感觉阿弥陀佛的这种博大。就像父母无条件的关心儿女一样,无条件的来利益儿女一样,没有任何的条件。不论你是有能力还是没有能力,不论你是听话的还是造恶的孩子,我都要来接引你们,就是一个,你们一定要愿意让我来接引,你们一定要愿意往生,只要你们愿意,我一定可以把你们带到极乐世界,我们就可以这么来理解,真的特别博大。在讲这个的时候,师父的心感觉都跟着博大了,没有分别了。所以我们讲经也是一种快乐,通过古圣先贤的心量,通过他们修证的路子,把我们的光明也引发出来了。在唐译的《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中说:“若我成佛,无量国中,所有众生,闻说我名,以己善根,回向极乐,若不生者,不取菩提”。把你所做的丝毫之善,只要回向极乐世界,愿意往生,准可以往生。所以把靠自力所修善根回向极乐世界,也能往生。

我们今天通过这个第十九愿、二十愿我们也要学到一些知识,虽说念佛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但是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修功德、来利益社会。佛法是积极的,绝不是消极的,我们学了佛法以后是什么?是利益社会,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随缘去做一些功德,随缘去做,不要攀缘去做。只要你攀缘去做,说明你修的功德是带着目的性的,还有目的想去做,想达到个人目的,那这个善就是丝毫不善间杂其中了。我们修任何的善法随缘,三轮体空。对社会上、对身边上,我们需要帮助的,我们要尽心尽力地去帮助,这样不但利益众生,也通过帮助众生,我们与他们结了法缘。讲到这,师父也想到师父的一个座右铭:付出就是收获,尽心就是圆满。只要我们尽了心了,不要管任何的结果,我们的心圆满了。我们用这种三轮体空的心,和众生去结佛缘结法缘,也给他们种了往生之因。这样,我们都能有情无情同圆种智。印祖说:“念佛之正行,再加以种种功德助之,则如船遇顺风,又加高挂风帆,则一日千里,速登彼岸”。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所修的种种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回向往生极乐世界,那我们所修的这种善因,只是享人天福报。回是回转,有决定不随世情走的意思;向就是决定出离三界的方向。极乐世界是大涅槃,是不生不灭的实相,回向极乐世界,这些功德才能成为净土的助行,成为往生的资粮,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往生到极乐世界不退成佛。

好,我们下边看第二十一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这里是具足三十二相愿。

阿弥陀佛发愿,如果我成佛,国中天人,不成就圆满三十二大人相,不取正觉。三十二相是佛陀的庄严德相,由长劫修习善行而感得。《大乘百福庄严经》中说,每修一百福,才得一相好。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庄严。那怎么才叫一福呢?比如三千大千世界的盲人,你把所有盲人的眼睛都给治好了,都能够重见光明,这叫一福,你才修到一福。三千大千世界这些人的腿不好,我们过去叫什么小儿麻痹症,让他们这个病永远没有了,你这个才叫一福。可见,修一福很不容易,何况百福才庄严一相。

《大智度论》中说,三十二相有两种。一种具足,也就是我们愿文当中说的成满,成满就是具足的意思。这个成满三十二相,还包括八十种好,这八十种好非常细微难见,就是我们不容易觉察,能使人生起喜爱之心,是随着三十二相而有,所以也叫做八十随形好,这种相好是佛陀才具有的。另一种称为不具足三十二相,像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但是要比佛的这种具足三十二相,要逊色的多。这是因为佛是用般若智慧修布施而得来的,而转轮圣王只是修布施,所以他没有具足三十二相。像佛陀的弟弟难陀,也有三十相,有的比丘未得道眼,从远处看,就误把难陀认为是世尊了。阿难尊者也有三十相,长相英俊,文殊菩萨曾赞叹阿难尊者,相如秋满月,眼似净莲花。还有提婆达多,他也是佛陀的堂弟,也有三十相,但是出色的相貌、显赫的身世,以及特殊的出家因缘,却未能使他和别的王子一样证入圣果,反而处处想和佛作对,想作新佛,做了很多害佛的事,最后生陷地狱遭受苦果。难陀、阿难、提婆达多,这些都属于不具足三十二相。阿弥陀佛怜悯众生福薄、少德、不具妙相,甚至有些众生,相貌丑陋受人蔑视。比如,我们在讲《弥陀经》当中的憍梵波提,因为宿世做了五百世的牛,到了今生证阿罗汉果了,还有牛的习气,佛陀为了避免大家造口业,轻慢他,把他放到天上的尸利沙花园,去受天人供养。因为众生种种的这种相貌遭人蔑视,于是阿弥陀佛发愿,让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和佛一样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靠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而不用像菩萨修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以后,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来修相好了。所以我们现在,虽然相貌不够庄严,但是你只要信愿持名,生到极乐世界都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和阿弥陀佛、和这些极乐世界的诸大菩萨,都是平等一相,这个愿非常的殊胜了。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三十二相。我们都经常说三十二相,那到底是哪三十二相呢?我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三十二相的第一相,是足下平满相。佛的足底下平直、柔软,能够安稳地踏在大地上,脚底和大地没有一丝的空隙。这是佛陀在因地行菩萨道时,坚固地劝助他人,令其不退转,不曾藏覆他人之功德而感得的,表示引导利益众生之德。第二相是千辐轮相。就是佛的足底下,出现一千辐轮宝的肉纹相。不知道大家去没去过大雁塔,大雁塔里面就有一个佛的脚印,

上面就有这个宝轮相。这个宝轮相能够摧伏怨敌、恶魔,表示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我们前面讲过提婆达多,他是三十相,他唯独没有这个千辐轮相和金色身相,他非常想和佛一样有三十二相,但是他不是靠自己植众福德来修相好,而是投机取巧,他用铁做了一个千辐轮相的模板,烧热了之后压在脚底下,像我们现在说的做个印,来印到脚上面,想用这个虚妄的行为来蒙骗世人,他想立新佛嘛,你要证明你是佛,你三十二相你要具足嘛,他不是靠修行,他靠这种方法,结果把自己给烫伤了,疼的大叫,他的弟弟阿难听到之后,心里非常难过,就去求佛去救他,佛给他摩身,他当天痛苦就没有了。佛给提婆达多治好病以后,他不但没有感恩佛,而且还嘲笑佛,说净饭王子以此医术足自生活,意思说你可以不做佛,你靠这个医术你就可以生活了。佛就跟阿难说了,用心如是,云何可度?所以想想我们修行,看我们用的是什么心,是不是,你用的是贪嗔痴的心,念佛喊破喉咙也枉然,你用的是求生净土的心,回向极乐世界的心,一念皆可往生。第三相是手指纤长相。就是佛的手指纤细圆长,非常的润泽。第四相是足跟广平相。足后跟非常的圆满。第五是手足指缦网相。就是佛的手指和脚趾之间,有一个像网一样的东西,就如同我们见的这个鹅王的足一样,缦网交互连络,手指脚趾在张开的时候可以看得到,并拢起来就看不见了。这是因为往昔,未曾破坏他人眷属所修得的,表示离烦恼恶业,至无为彼岸之德。第六是手足柔软相。佛的手足非常的柔软,就像我们世间人,手柔软的话,说明这个人非常有福报的。这个是孝养父母,尊重师长所感得的。第七是足趺高满相。佛的脚背高起圆满。第八是腨如鹿王相。这个腨就是我们说的腿肚子,就是说佛的腿肚子的肌肉,像鹿王一样,渐次纤圆。第九是垂手过膝相。佛的手垂下来是超过膝盖的,这种相是离我慢、好惠施、不贪着所感的,表示降伏一切的恶魔,怜悯一切的众生这个修的果德。据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是两手过膝的,这就是有慈悲心。第十是马阴藏相。就是男根密隐于身体内部,就像大象和马一样,此相是由于断除邪淫,救护怖畏大众而感得的。表示寿命长远,得多弟子之德。第十一是身广长等相。佛的身体纵广左右上下,面积都非常的均等,我们今天说体形非常的平等的。第十二是身毛右旋相。佛的一切毛发都是向右旋转,这是过去生中尊敬师长,听从善友的教化而感得的。表示能令众生心生欢喜,获益无量之德。第十三是一毛一孔相。佛的一个毛孔里面,就生一根毫毛,一点都不杂乱,一一毛孔都能散发出微妙的香气。这是远离大众喧闹集会而感得的。第十四是身色金黄相。我们说的紫磨真金色身相。第十五是身放光明相。我们看释迦佛,身上有常光一寻,这一寻我们今天的八尺,阿弥陀佛有无量光,这都是因为前世的愿心所感得的。第十六是皮肤润泽相。第十七是七处隆满相。指佛的两手、两足、两肩、颈部这七处之肉,都是隆起圆满的。我们现在说人两肩圆满,能挑重担,能利益众生。后背圆满是说明有福报,表示能为众生做依靠。第十八是两腋下隆满相。佛的两腋下也是隆起圆满的,是佛给众生治疗疾病,布施饮食所感得的。第十九是身如狮子相。就是佛行走坐卧威容端严,就像狮王一样,表示威容高贵,慈悲满足之德。第二十身形端直相。就是佛的身体,不像我们今天驼背了,塌肩了,身体非常端直,有威仪。第二十一是两肩圆满相。第二十二是四十齿相。我们人的牙齿是三十二颗,而佛是四十颗牙齿,非常的整齐洁白,这是以平等仁爱之心对待大众所感得的。第二十三是牙齿紧密相。第二十四是四牙白净相。上两颗大牙、下两颗大牙,我们叫大牙,上两颗大牙、下两颗大牙,都是洁白干净的。表示能够摧伏一切众生强盛坚固的三毒,这个是佛把微妙可意之物,布施于人感得的功德。我们有时候也是把东西布施给众生,但是我们是用的傲慢的心。其实这个布施,第一是与人分享,叫别人和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果实,非常愉悦的事情;还有对一切的众生,要像佛一样的去供养,不要用布施的心,用供养的心,这样就能感得这种果报。第二十五是两颊隆满相。佛的两颊隆满,像狮子颊,见此相的人,能够灭除百劫生死之罪。第二十六是常得上味相。佛的口里分泌的津液,能把吃到嘴里的食物,转为上妙美味,如同甘露一样。第二十七是广长舌相,佛的舌头广长薄软,伸出舌时如莲花叶,上至发际,能把整个脸给盖住。《大智度论》中说:若人舌能覆鼻,言无虚妄,何况乃至发际,我心信佛必无妄语。佛能把整个脸盖住,是因为无量劫以来,修不妄语这个功德所感得的。《阿弥陀经》中,就是六方诸佛现广长舌相,来给我们证明极乐世界。第二十八是梵音深远相。佛的声音清净洪亮圆满,如天鼓,又如迦陵频伽之音,这是柔和语、和众人说话注意言辞、让所听到佛语言的人都能够心情愉悦而感得的。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各个随类解。第二十九是目绀青色相。佛的眼睛如青莲花,这是生生世世以慈眼看众生所感得的。第三十是眼如牛王相。佛的眼睛睫毛整齐而不杂乱,如同牛王一样,这是观一切众生,如父母爱护众生而感得的。第三十一是顶上肉髻相。头顶上有个肉髻,佛头顶上这个骨肉隆起,自然成髻,这是敬奉贤圣和尊长所修得的。有的经中说,自己受持并教别人受持十善法,也能感得此殊胜的相好。第三十二是眉间白毫相。佛的两眉之间有白毫,像兜罗绵一样柔软,宛转右旋,常放光明。世尊的两眉之间,有柔软细泽的白毫,伸展开有一丈五尺长,右旋卷起,犹如旋螺,鲜白光净,好像真珠一样,能放光明,所以称为白毫光。众生遇其光,可消除业障,身心安乐。这种相是称扬赞叹,修习戒定慧三学的众生而感得的,表示灭除百千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罪之德。在《观佛三昧海经》中说:“如来有无量之相好,然以此相为诸相中最殊胜的。”在《弥陀赞偈》中说,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就是说阿弥陀佛的白毫,可以宛转五个须弥山那么大。当然何止,只是用这个来做一个说明、一个比喻罢了。见到这个胜相的人,自然得见八万四千相好。人们在塑造佛像的时候,在佛的两眉之间镶嵌一颗白玉、或者水晶、或者珍珠,来表示此相,表示白毫相,这是三十二相。佛的三十二相,也包含着八十种随形好,这个八十种随形好,就更加的微细,更加微细的相好。比如,佛的眉毛形状像初月,像月牙一样;佛的鼻子高而且直,鼻孔不会外露;眼睛大而且长,细长;头发香洁细润,光滑殊妙;佛的耳朵非常的厚,广大、修长、圆轮耳垂,这个耳垂是圆的;佛的顶骨坚实圆满;手纹深长、明直等八十种好。总的来说,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从通途来说,是要坚持佛净戒,精进不懈,广修一切善法,饶益有情,普度众生才能得到。

通过这三十二相,我们对照自己,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这种种的优缺点。我们今天遇到了净土法门,你只要信愿坚固,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到了极乐世界,你就具足这三十二相了。《观无量寿经》中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所以我们现在一心念佛之时,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以这种念佛之机,与阿弥陀佛的大愿相应,不仅生到极乐世界你是三十二相,当下就转凡心为佛心了,相由心生的嘛,我们现在的面相、身相,就会发生变化了。我们看现在的化妆品,美容技术,都是从外相上来改变的,而且现在的化妆品都是含铅的,当时涂上去非常的白,时间长了里面发黑。师父就见到过一次,有个居士来找师父,从外面穿着高跟鞋,踢踏踢踏来了,脸特别白,师父再一看脖子特别的黑。我现在特别明白,过去晚上托钵是怕打扰大家,怕我们别把大家吓着了,现在不是了,现在是大家别把我们吓着了,真的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念佛就是由心性上,来改变我们自己。师父自己就有这种体会的,我们念佛就是改变人的内心,而使人的皮肤等外貌发生变化,越来越庄严。虽然我们念佛是为了求生净土,普度众生,不是为了人天福报,但是持名念佛就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我们的这个依正二报,自然发生了变化,让见到我们和我们有缘的众生,生起欢喜心,帮助更多的人去求生净土,大家一起往生极乐世界。

好,今天时间到,谢谢大家。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入门知识

入门知识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入门知识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入门知识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入门知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