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结夏|九旬安居由兹开创,十方聚会从此进修



今日农历四月十六,是僧团一年一度结夏安居的日子。每年农历四月十六为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七月十五为安居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又叫僧自恣日(亦佛欢喜日,盂兰盆法会即由来于此)。

佛陀成道之后,最初并没有夏安居,全年内僧人只要觉得时机合适就外出化度讲法。然而印度地处亚热带,每年夏天的雨季很长,虫蚁繁殖迅速,草木生长繁茂,出家人出外托钵行化时难免会踩伤虫蚁与草木之新芽,以及农民们新种的稻苗;另一方面,瀑雨水涨,僧众往往在大水里漂失佛陀规定要携带的法衣、僧钵、卧具、针筒等资具。

有些不了解佛法的人见而诽谤:“沙门释子不羞愧,一年到头行走却不看季节气候,漂失衣具,踏杀生草。外道尚且有三月安居,连虫鸟也有巢窟安住,沙门释子为何这样做?”僧众听了很惭愧,其中有乐持比丘,以此请示佛给个办法。佛陀便明确了结夏安居的制度:规定出家人在雨季里避免外出,聚居一处,安心修道,在家人想听僧人讲法需要到寺院里来。

从此出家五众皆遵制安居。安居期间,比丘与沙弥可在一起安居;比丘尼与沙弥尼、式叉摩罗在一起安居。由于在此期间大众聚集,方便闻法,佛陀所有系统的说法也大都在夏安居的时候,后来大乘经典的结集大都是佛陀夏安居时所说的言教。

中国安居制度虽承袭于印度,但并非完全沿用,而有部分变通之处。古德按气候及风俗民情的实际状况,一般以每年农历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而此时期正值中国的夏季,故称夏安居。中国行安居的制度是开始于姚秦时代,其时由于《十诵律》、《广律》等的传译,都详细解说安居的作法,中国僧人乃依之而行结夏。唐宋以降,安居制度逐渐成为禅宗丛林道场的重要清规之一,于此期间或讲解经论,或读诵大乘,或学习教理,或加功用行,是一年之中十分珍贵的精进修持时段。

作为在家居士,我们应当了解结夏安居的由来及佛陀制定这一制度的悲心,可以为安居期间的僧团提供充足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护持出家人安心修道。同时,若非特殊因缘需要邀请弘法或提供修学机会,尽可能不要邀约出家人外出。待寺院恢复开放后,可以乘僧众云集丛林的好机会,多来道场请教佛法。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当阳玉泉寺

当阳玉泉寺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当阳玉泉寺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当阳玉泉寺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当阳玉泉寺。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