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素食餐厅推荐:特色小吃、台湾素食、寺院素食
一个城市的小吃如同一个城市的名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作为东南沿海重镇,厦门历来以小吃著称。据统计,厦门有200多种小吃,较有名的有沙茶面、五香、土笋冻、芋包、韭菜盒、芋枣、炒馃条、面茶、烧豆花、花生汤、炒面线、炒米粉、油葱馃、卤豆千、花生汤等,其中多数为素食,这也是厦门人历来喜好素食的一个力证。
本善小吃
位于斗西路的本善小吃,前身是爱心家园饺子店,最早由一对年逾七十的老居士商老伯夫妇创办。商老伯是位高工,退休后开始茹素,至今近二十年。这对在厦门工作了逾三十年的东北老夫妻吃素后身体越来越好,于是发心在有生之年弘扬素食,2010年新年伊始,就在斗西路寻址开了素饺子店,自己动手做手工素饺子。他们的诚心感动了很多素食朋友来捧场;他们精湛的擀皮手艺,也吸引了一批吃货朋友。开张不到三个月,当地晚报记者连续做了报导,一时间大批食客纷沓而至,很多人手上拿着晚报按图索骥而来。饺子店红火起来了,商老伯夫妇却由于年事已高,体力不支,最后由原天荷素食姜大厨接棒经营,改名为本善小吃店。
姜大厨发挥长处,扩大经营项目,增加了素沙茶面、药膳面、卤面、卤豆腐、三鲜面、蔬菜饭等风味小吃。其中素沙茶面最受欢迎,汤头由姜大厨亲自制作,选用台湾进口素沙茶酱,加以磨碎的炒花生、芝麻等经过独家配方熬制而成,吃起来很正宗,饶有风味,成为本善的招牌小吃,常常供不应求。
盘子与饺子
与本善仅几步之遥的“盘子与饺子”,是一家很小资的瑜伽素食饺子店,被导报记者誉为“有态度的饺子店”。开业不到半年,人气相当旺,时常被包场。老板娘珠珠是位舞蹈瑜伽老师,其态度就是将饺子文化、盘子文化、素食文化、瑜伽文化进行到底。“盘子与饺子”设计出自其合作伙伴潘明居士之手,风格独特,简约精致。
整个店仅布置一张大桌子,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对面挂着二十四节气表,似乎是提醒人们要按照不同节气吃不同馅儿的饺子;节气表的字也出自潘明居士之手,清新婉约,秀“字”可餐,功力不同凡响。旁边的大黑板用粉笔写着些瑜伽活动的公告;侧墙一面挂满各式各样的盘子,一面是很有特色的手绘地图及菜单。装饰品也颇具个性,点缀着纯手工的扇子、大箩筐,一派文艺青年复古范儿。
“盘子与饺子”特色是只供应全素饺子。胡萝卜、高丽菜、四季豆、香豆干、香菇、黑木耳等十五种全素水饺,绿色的是菠菜饺子皮胡萝卜豆干馅,紫色的是紫薯饺子皮芹菜土豆泥馅,个头都不小,一个一元。饺子皮有嚼劲,虽然馅料和蘸料都不复杂,吃起来很舒畅,别有风味。
“盘子与饺子”的另一态度就是提倡DIY,因此常有家长带着小孩包场,进行DIY包饺子亲子活动,边教边学,边包边吃,其乐也融融。
由于店主的瑜伽背景,店里常聚集些瑜伽人士,边吃饺子,边弹唱瑜伽歌曲。你要是有幸遇上了,那就悄悄坐在一旁欣赏吧,因为这类弹唱活动,犹如一场免费的瑜伽文化音乐会,可遇不可求。
爱素小吃
南普陀、厦大一带一向是素食的风水宝地,聚集了七、八家颇具规模的素食餐厅,爱素小吃刚开业不就,在厦大西村大学城后面大桥头巷子里,颇有几分“躲在深闺人未识”的味道。由原天荷素食陈大厨掌勺,经营煎饺、汤饺、干饺、素海蛎煎、扁食、沙茶面、盖浇面以及有着天荷传承的菜包、芝麻包、花生包等特色小吃。
这家躲在巷子里面由民房改造的小店,家庭式风格,布置得很温馨,墙壁上有很多创意手绘涂鸦,很有特色。爱素小吃承诺经营无蛋、无奶、无五辛的纯素饮食,使用非转基因植物油,食材真、用料足,经济实惠,因此吸引了一批厦大学生。
尼泊尔素食休闲小屋
另外一家是新近开业的隐藏于南华路顶澳仔小广场最角落的尼泊尔素食休闲小屋。老板娘妙大姐十年前曾在厦大漳州校区经营过一家藏式素食餐厅,后来辗转北京、南京、上海经营素食,闯过大江南北,历经沧桑。经过这些年的闯荡,妙大姐积累了一些的经验后,又折回厦门经营素食小吃店,不得不让人感叹岁月蹉跎,而成熟总在繁华落尽、洗尽铅华后。店面虽小,条件简陋,但妙大姐手艺不凡,开张不久,就深受一群学生及出家师父好评。
总之,厦门素食小吃,门面很不起眼,周遭环境也很一般,却往往有自己的绝活,滋味大不同。这些素食小吃真材实料,讲究精工细作,做的是街坊生意,品的是地方的风味,图的是口碑,来的都是回头客。店家虽小,却天天门庭若市。其实,这些素食小吃店经营的是人生,因为吃的开心,卖的高兴。就像老舍笔下的茶馆,来的都是客,这近距离的一来一往,慢慢地生人也就成了常客,甚至是一生的朋友。在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这些街头巷尾的素食小吃店,无疑是一片传承素食文化和地方风俗文化的绿洲,正在记载着厦门本地日益增多的素食群体平凡而又真实的点滴生活。
寺院素食——香火袅袅中的素心素味
自古以来,闽南地区早已形成一股持斋茹素的风气,并积淀成为一种浓厚的佛教素食文化。每年大年初一,闽南人相信这一天吃素胜过一年吃素,可保全年平安,所以有举家到素食餐馆吃素的习俗。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素食餐馆相当火爆;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生日、得道、出家三大香会,南普陀寺人山人海,香客如涌,附近所有素食餐厅也都门庭若市。
南普陀素食馆
新春佳节,一定有很多朋友喜欢到寺庙祈福,那么号称“天下第一素宴”的南普陀素食馆应该是最佳选择。南普陀素食馆历史悠久,属佛教名刹中的高档素食餐厅,也是厦门的一张烫金名片,常常接待各国政要及国家领导人。菜式为传统佛家素菜,具有浓郁的寺宴风味和闽南烹饪手法。南普陀素食馆有两处,普照楼主要是宴席菜,负责宴会及接待;海会楼则面向散客,可以单点。
南普陀素菜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坚持素菜素作、素料素名,独树一帜,命名雅致,烹饪技法,博采众长;加上清静优雅、宽敞舒适的独特环境,已形成诗情、景意、禅味、时尚的健康、科学的素食文化。南普陀素菜多次在全国烹饪技术比赛上荣获了金、银、铜牌及优秀奖;在中国美食节上荣获“中国名宴”、“中国名菜”及“中国名点”称号,并获中华美食最高奖“金鼎奖”;在中央电视台的全国烹饪电视擂台赛上获金牌菜称号。
传统寺院素食的一大特色是“色香味俱全”,这方面南普陀素菜尤其见长。像“白果香卤”,金黄色的银杏,配上青绿的蔬菜,鲜红的番茄,深黑的香菇丝,洁白的冬笋丁,构成色彩绚烂图案似的盘菜,看了叫人眼馋!南普陀素菜馆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菜,如“绿叶水晶”以鲜嫩味见长;“炒醋面筋”则以酸辣味取胜,使人食而不腻。特色菜有南海金莲、香泥藏珍、半月沉江、蜂巢雪莲等。
竹缘阁食素斋
坐落在风景优美仙岳山风景区的竹缘阁食素斋,是较新派的寺院素食。餐厅上下三层,营业面积居全国前列。
这家隐藏在山上的素食馆,采用清轻高雅的汉唐装修风格,设计质朴、自然,全部采用原木餐桌与座椅,极力突显实用与功能性。镂空屏断巧妙的划分出一个个静谧的空间,墙上挂着禅味十足的水墨画,为客人提供了朴素幽雅、闲寂自然的意境。有大小不同的18个独立包间;价格合理,服务周到。
竹缘阁同样坚持素菜素名,招牌菜有禅院藏宝、鼎湖上素、罗汉听法、佛光普照、金玉满堂等;主食竹缘乌米饭饶有风味,粤式点心萝卜糕非常地道。
白鹿洞素食部、太平岩寺素食部
如果您在厦门小住几天,不妨参观下植物园,还可以到植物园内的白鹿洞寺素食部、太平岩寺素食部品尝地道的斋菜。均属佛教的私房菜,口味丝毫不亚于正规餐厅。不过这些寺庙素食部仅周末营业,且需电话预约。
在佛教重大节日或庆典,许多寺庙常常举办免费提供斋饭活动。如果您有幸遇到,尽可以尽情享受。因为斋饭多由本地菜姑掌勺,而这些帶发出家修行的菜姑不乏烧素菜的高手,可遇不可求。品尝之后,一定会让您口齿留香、终身难忘。
台湾素食——闹中取静的他乡风味
“心素食坊”、“三摩地”是厦门两家典型的台湾素食餐厅,皆由台湾素食者经营、台湾大厨掌勺,用料讲究、做工精细,价格自然不菲。两家均位于繁华商业街区。
心素食坊
“心素”位于时尚商业街禾祥西路禾祥苑,虽不见华侨醒目的店招,但是故意朴实的外观,仿佛能唤起人们探访这家大隐隐于市的压制小馆。踏进店内,耳边是悠扬的古典乐,空间里交织着淡雅的艺术风及浓郁的咖啡香。中式仿古陈设与当代装潢交织,木质桌椅与精致文物相应,让人自然地放松下来,忘记都市的紧张与喧嚣。
“心素”崇尚天然养生的理念,没有油腻厚重、经过加工的素食品,也没有味精、化学添加剂的食物,搭配少油、少盐、少糖的烹饪方法,保留了食物的原汁原味。招牌菜有菩提素卷、药膳盅、肉燥饭、萝卜糕等。
“心素”具有慈济背景,旁边开有一家慈济基金会的静思书轩。品赏素菜之后,还可以悠闲驻足书轩,漫步灵性书海,细细品味精神食粮。
三摩地
而三摩地位于厦门最具小资的筼筜湖畔西提别墅区咖啡一条街,夜晚灯火阑珊,在餐厅二楼阳台就餐,可以观赏厦门十景之一的筼筜湖景色。约上三五知己,凭栏而坐,茹素品茗;且听风吟,且观湖色,人生几何?
老板信佛,从进门开始,每一处都可以看见礼佛人的用心,让顾客也感受到佛的普渡众生,心灵平静。
三摩地的饭菜同样少油清淡,招牌菜有五福布袋、地瓜烧和五谷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