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排行榜
超2万人次游客福严寺品素食
豆腐、香菇这些寻常食材能演变出多少千变万化的滋味?能不能把桐乡的特色美食一次品尝齐了?这个“五一”小长假,2015第二届福严寺景区(国际)素食文化旅游节在桐乡市凤鸣街道福严寺景区开幕,在禅宗圣地感悟一花一世界的佛境,品尝独具匠心的素食。三天来,共吸引了超过2万人次游客前去感受素食文化魅力。
各地素食文化荟萃
西藏青稞饼、台湾铜锣烧、韩国薯旋风、芽麦塌饼、胡蜂窟、金镶玉嵌……光听名字,就让吃货们欲罢不能了吧。据了解,这是凤鸣街道连续第二年在福严禅寺举办素食节,和去年相比,参展阵容更强大,文化活动更富内涵。“本次文化旅游节以汇聚各地素食美食文化为亮点,还结合桐乡本地民俗素食文化和佛教养生文化。”凤鸣街道党委书记张建根说,三天的文化旅游节内容丰富,参与性强,活动以“参与、感受、体验”为特色,将素食展销、素食表演、民俗表演融为一体,给广大游客提供一通高品位的素食文化大餐和视觉享受盛宴。
今年素食展销摊位设在进入禅寺的路两侧。5月1日当天上午10点左右,素食摊位前已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几乎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美食,左手一包,左手一袋,根本来不及吃。
一侧汇集的都是外地美食。四川的糖人师傅靠着一锅糖浆,一把竹签,一个小铲子,吸引了无数小朋友的目光。借着手腕的力度,在大理石板上落下一笔一划,再轻轻一抖,用小刀刻上眉眼,就是一只栩栩如生的老虎,粘上竹签,也唤起了很多大人的童年记忆。
两个皮肤黝黑的印度人熟练地甩着飞饼。“要什么味道?甜的咸的都有。”在中国甩了8年飞饼的印度人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油光光的面团瞬间在印度人手中飞转起来,面团成了一张柔韧的面皮,淋上蛋液,简单地一折叠,入油锅。面皮“吱吱”膨胀的同时,香气也弥漫开来。
湖南臭豆腐也到了现场,和江南的臭豆腐相比,多了一份实在,黑乎乎的,块头更大。经过油炸,臭味醇厚。
满是记忆的胡蜂窟最火爆
外地美食卖得风风火火,本地素食自然不甘落后。
这不马上就要立夏节气了,吃麻球的习俗可少不了。同福集镇信用社旁卖茶点的张师傅带着麻球和萝卜丝饼来到现场,滋味就是最传统的。不少游客都是10个一买,说要带回去让家里的老人尝尝。
洲泉的沈阿姨和两个小姐妹一起卖麦芽塌饼,做法就是老底子一直延续的传统。好不好吃呢?沈阿姨点了点上头一张奖状,赫然写着麦芽塌饼制作比赛第一名,那口味自然差不了,可现在已经过了草头的生长季节,那原料又从哪来呢?
沈阿姨告诉记者,为了参加素食节,她和小姐妹提早挑好草头冻了起来。本来想现场制造,无奈场地不大,摆不开阵势,只好在家做好,一个个单独包装后再卖。“第一天做了300来个,老早卖完了。”
其他如镬糍、满桃片、高桥糕、桂花年糕、青团、鹅头颈等这些桐乡人耳熟能详的美食都能在素食节上找到踪迹。
不过人气最旺的当属胡蜂窟,制作人是组办方多方寻觅来的凤鸣街道西牛桥村的姚海龙,边上卖镬糍的大姐帮着姚师傅装袋,一脸“羡慕嫉妒”:“三天下来,没有一刻停过。”
与火爆生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姚师傅的笃定,动作步骤并没有因为人多而加快,在他看来,传统美食就是这么慢条斯理酝酿出来的。
七孔的模具内沾上油,放入面粉,添上洗沙赤豆,盖上平铁板烘烤熟。再在平铁板上撒上白糖,扑上一个个蛋糕,至表面呈焦糖色,咬一口又甜又脆。对于很多桐乡人来说,吃胡蜂窟是一个乐趣,看师傅做海棠糕则是一番童年回忆了。
但是经过七八分钟才烤出7个胡蜂窟,实在不经卖,有些游客甚至是一锅两锅一齐买走。“老爷子用料、做法很实在,就是小时候的感觉,值得等。”一位40多岁的女士表示。
在最里面还有一个临时搭建的素食餐厅,里面有12个桌位提供点餐,烤素对虾、全素鸡、小炒素牛肉、素东坡肉、素鲍鱼等,在灿烂的阳光下,被制作成大虾、红烧肉等模样的豆制品泛着诱人的油光,完美演绎素食的万般变化,让所有人都惊奇不已。
多样文化活动打造宗教旅游品牌
文化体验也是本届素食文化旅游节的重头戏之一。除了领略福严寺千年古刹深厚的文化底蕴,活动期间,福严大戏台滚动上演文艺节目,每天上下午两场文艺演出,内容涉及传统戏曲、武术、杂技等。一把1.5米长的长嘴壶在年轻的茶艺人手中,仿佛生了灵气,配合着转身、劈叉、倒钩等武术动作,长嘴壶在身体上下自由游走,却滴水不洒。四川的变脸艺人在一遮一挡中变换出各种造型。桐乡三跳和花鼓戏也引来不少本地戏迷,台下叫好声不断。
同时,现场还设置了素食文化展示区,展示丰富多彩而又底蕴深厚的素食文化。
景区内首次亮相的护生画集长廊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该长廊选址于景区东苑九曲长廊,蜿蜒曲折,长约300米,挑选了丰子恺先生《护生画集》中的近百幅作品,邀请漫画家谭森泳亲自手工绘制,格调与丰子恺倡导的爱生敬养思想一致。
此外,在景区佛教文化体验中心开设了陈蜀平佛画展,共展出陈蜀平20多年来创作的其中36幅佛画作品。“之前在普陀山、九华山等地举办过画展,这是第一次在家门口办佛画展,通过这样一个素食文化旅游节的平台,希望能更好地传播佛教文化的正面能量。”陈蜀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