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法容易和众生打成一片,令众生对于佛法发生兴趣,深信佛法。

(一)布施:要想令人相信佛法,必须布施财和法给他,令他对你发生好感。

(二)爱语:就是不违背人情,不违背佛法,说些慈爱的话。

(三)利行:随起身口意行,令众生各沾法益。

(四)同事:对于应度的众生,与他做同样的工作。

用四种法化导有情的众生,可以使众生生欢喜的心,善知识放下了,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真理,放下的人就无我了,人无我了就有对一切众生的大慈,就有对法界有情的大悲,这大善知识就是佛菩萨,佛菩萨用慈悲、喜来华导有情,所以大善知识他大公无私,他就会对法界里的一切有情的众生都能够包容,都能够平等的摄持,大善知识能够严持禁戒,以身作则,给我们法界里的一切有情的众生表好修行的法,也就能够做好真正意义上的人天导师了。大善知识把所有的一切都放下了,所以他对一切的事物以及一切法的的法相都不执著了,所以说大善知识不住行持的相了,他苦行也不住吃苦的相了,成佛、度众生等等都不住了。所以我们普通人很难鉴别也。

大善知识讲的经合乎佛菩萨的正确知见,所以大善知识能度众生。因大善知识能做好一个佛菩萨的样子,它能够给我们众生行持表好放下修行的法,所以善知识用四摄法能够感化法界里一切友情的众生,众生被佛菩萨的言行和德行感动了,这些众生自然而然的相信他所说的话,他所讲的法是究竟了义的,是对众生机宜的,所以善知识是度生死海的宝筏。

大善知识所说的法都是自行菩提流露的般若智慧,因大善知识证得了绝对的空性,悟道了根佛菩萨一样的法性,大善知识已经断尽了一切思维分别的智慧,大善知识不但讲经说法,是菩提般若,是真理,就连平常的讲话咾闲磕也都是真理啊,因大善知识有大智慧,所以大善知识能够善巧方便的来接引法界一切有情的众生,所以我们就愿意接受大善知识教,接受大善知识给我们开示的佛法正教来修持,因大善知识的摄受之力,智慧之德,菩萨之行,就会摄持我们能够真正的信奉受持善知识的教法。

大善知识就是菩萨道修行圆满获得究竟解脱涅槃的人,修道之人证得十地菩萨以上的人,他才真正称得上是大善知识也,这大善知识有大威力,有大威德,他才真正的能度众生啊,大善知识一切都放下了,一切都不执着,凡所有相他都不会住了,大善知识就是修成的大菩萨了,菩萨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在自己觉悟的同时去觉悟一切法界里有情的众生,所以大善知识他能度众生,大善知识在度众生的同时亦不住度众生的相了。大善知识证得了佛菩萨一样的般若智慧了,大善知识讲经说法能够上契诸佛之理,下对众生的根基。

师兄吉祥,我算是有佛缘的,从很久之前就已经接触了佛法,开始学佛,但是感觉学佛那么久却一点精进都没有,怎么办?

阿弥陀佛,首先感恩对【佛学日历】的信任与支持,有时候善舍遇到师兄们提出的佛学问题,也不敢贸然解答,都是咨询各个精进师兄得出来的,【佛学日历】不是善舍一人的平台,是所有佛弟子的平台。

亦红师兄听到这个问题,表示很疑惑:“为什么有的人喜欢用学佛多久来衡量学佛是否精进呢?“

学佛的时间长短不代表自己修行程度的好坏,学佛几十年的师兄也会向学佛不到一年的师兄请教,这都是很正常的。

那为什么学佛很久,却一直不精进?

问这个问题的同时,先问问自己:我们真的深信因果吗?我们真的不造恶业了吗?我们真的有按照佛陀说的那样去坚持、去做吗?我们真心忏悔过往的罪业了吗?

学佛是一种学习佛陀智慧的过程:学习经文中的智慧,学习佛菩萨的慈悲等等;学佛就是一种在人生中的修行:修行人生的苦,修行放下烦恼等等。

”精进“二字不只是代表学佛的时间长短,也不只是每日念佛而已。

举例,每日坚持念佛,坚持每日功课,这的确是精进的表现,但是如果只是木讷念佛,却不思考经中智慧,思考佛法的真谛,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佛法慈悲等等,那我们只会止步不前。

南无阿弥陀佛!

善知识是念佛达到一心不乱,系心一处的境界,比如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他的心里只有南无阿弥陀佛的一念,他的心没有第二念了,只有一念,说话只有说话的念,讲经只有讲经的念,骂人还有骂人的念。所以善知识他还执着度人,执著行持,执著持戒,执著给我们众生表一个修行人的样子,善知识既不要钱,又不要名,也不要利,更不会要权,这佛教的方丈也不会相当了。

1、告诉你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是善知识,是大善知识。莲宗十三位祖师是大善知识,具足正知正见,以他们的行持修行万无一失。佛号是宇宙能量的总枢纽,是阿弥陀佛的法界身,阿弥陀佛的名号名招万德,名具万德。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以阿弥陀佛的万德庄严庄严自己,念佛成佛。念佛宜念六字,有佛力加持。

2、具有正知正见,依教奉行,言行相应,弘扬正法的都是善知识。

3、宣传十善业,践行十善业,遵守佛戒,善巧方便教化众生的都是善知识。

4、能以佛为师、以正法为师、以清净梵行僧伽为师、以戒为师、以苦为师的人都是善知识。

5、言顾行,行顾言,言行相应,表里如一,诸恶不做,众善奉行的都是善知识。

6、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自觉觉他,自度度人,利他无我,施恩不求回报,有过真心忏悔改过的都是善知识。

7、护持正法,续佛慧命,弘法演教,能折摄应时应机而用,法相具足,悲智双运,把人从迷途导入正途的都是善知识。

8、弘扬孝道,弘扬中国儒道释传统文化,爱国守法,遵守公德,劝人向善,挽救世风颓气,弘扬正气的人都是善知识。

9、启发人万事不离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果,善恶有报如影随行,如响应声,因果通三世的人都是善知识。

10、群居防口,独处防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见善随喜赞叹,助人善行,见恶能阻止,不助长恶习蔓延的人是善知识。

11、意思善,口言善,身行善,存好心,说利人的好话,做好事,当好人,别人有长处有欢喜心而无嫉妒心的人都是善知识。

12、告诉你不宣传色情、暴力、不玩不良游戏如色情、斗地主、偷菜、带有打斗暴力血腥等游戏的人都是善知识。人思善,必有善随,人思恶,必有恶缠,善恶源于起心动念,不可不慎!

13、弘扬正法的人是善知识,功德无量。佛经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弘扬佛法要以佛制定的“四依处”为准则: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祈愿正法久住!祈愿佛日增辉!祈愿人人成为正法的传递者!祈愿世界和平!

修道之人见不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也,是你不认得自己,不晓得自己每天都干过什么,修行的关键要清楚认识我们自己,我们每天的所作所为都要审查,修行人先要识得自己的虚妄思想和不正确的行为,要常常警惕自己,莫要犯错毁戒。我们若能够识得自己,对镜觉照,精进念佛或持咒等,自可是自本源真心,见自本性,佛性现前,那就是善知识了。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三宝!顶礼天下所有弘法利生的善知识!

何为大善知识?

修行人证道了菩萨的果位才能够称之为大善知识,这四摄法就是大善知识(佛、菩萨)教化众生所行所使用的方法。 大善知识修行圆满了,究竟解脱了,他已经证得佛菩萨的无余涅槃的境界了。

修道证悟圆满得道放下了,就无我了,大善知识心里装着的都是法界里一切有情的众生,大善知识能够放得下世俗的一切,所以大善知识有对一切法界里有情的众生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善知识还有佛菩萨的大愿、大行、大力、大善巧方便、大智慧般若等神通力也。所以大善知识能度众生。

大善知识是能用“四摄法”来教化人。大善知识用“四摄法”来教化人。何谓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摄能给人们友爱,快乐,接引众生亦於沟通,善知识经常给众生布施法财,乃至利及於人身体也能给众生布施,善知识讲经说法,以及为人处世,能够做到更好的摄受大众,善知识容易和众生打成一片,因为善知识有四种摄受众生最好的方法,能令众生对于他产生欢喜,善知识修成了,开悟了,证得圆满的空性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此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类,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

清明节的习俗大约始于周代,是一个充满祥和惬意气氛的节日,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现时的清明节,是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最宜扫墓祭祖、春游踏青;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活动,增添情趣。二零零六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谈到清明习俗的由来及演变,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寒食节相传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十九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后来重耳返国即位为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不求名利的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隐居。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样也找不到,于是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不已,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因此,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

而在寒冷的冬天,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同时也为了防止寒食伤身,于是就定了郊游、踏青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以增加抵抗力。

汉代以前,在这个春意盎然的三月里,还有一个“上已节”,节日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则固定为农历三月三日),其日子正与寒食及清明重迭。“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这首唐朝羊士谔所写的诗,就画意般地歌咏了人们在清明这一天走出家门,到青山远村折柳、踏青的情景。“上巳”,指的是农历的阳春三月。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开始流行,《论语》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今天,上已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到了唐玄宗时,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由于寒食节的日期,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两天,所以,后世便逐渐把寒食扫墓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节与清明节已合而为一了。所谓“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诗人高菊卿诗句),其实“祭扫”(拜祭、扫墓)只是清明其中的一项活动,真正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时令乐趣的是“踏青”、“春游”、“折柳”、“拔河”、“蹴鞠”(踢足球)、“放风筝”和“荡秋千”等重要内容。由是,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提升为重要的大节日,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节中的若干习俗仍传承下来。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怀,还融合了踏青赏春的欢乐;是一个极富民族特色,别具意义的节日。

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代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深层的文化意义。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国传统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落实了中国圣人孔子与佛教始创者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六世纪所提倡的孝道。人们会在当天前往祖先或亡者的坟墓、骨灰塔祭拜打扫,并以亡者的名字做功德。

孔子与佛陀虽分别住在中国和印度,但两者却生存于同一时代;孝道是两者为促进人间和谐,共同提倡的教义。孔子所提倡的孝道已根深蒂固地融入中国人的社会体系,以致每个人都明白到自己在清明节对祖先所应尽的义务;其文化意义正是中国社会数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文内涵所在。

在佛教的《善生经》中提到,为人子女的义务就是时常做功德回向给已故的父母。因此,身为佛弟子者应在清明节追思怀念已故的祖先,并以亡者的名字做供养来帮助他们解脱。是故清明之际,佛教各大道场都会举行清明思亲法会,超度十方六道亡灵,而居家佛弟子则可以实行以下的项目:

一、到祖先灵位的坟墓、骨灰塔等地做打扫和拜祭。

二、到寺庙为往生者做超度法会,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三、为亡者受戒,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四、为亡者做任何功德,如供僧、点灯等,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五、为亡者做一切善行,如放生、布施等,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

因此,在清明节的时候,除了扫墓及祭祖以外,应遵循祖先的教诲、发扬祖先的美德,并且将一切善行功德回向给他们,令他们早生净域,离苦得乐,这才是实践孝道最具体的表现。

人要学会知足,要学会满足现状,唯有知足才能够真正的快乐。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知足,所谓知足常乐啊。世人都有欲望,都有贪心,世人都不会满足现状;偌大的世间能有几人能够真正的满足现状啊。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啊”。若大的一头大象,你区区一条蛇是如何能够吞得进去的,大家想想看,一条蛇把一头大象吞进他的腹中,那可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啊。我们做人应该学会满足现状啊,做人学会满足现状,你的人生就不会有太多的压力啊,也不会很辛苦啊。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少欲;人生最大的富裕是知足;人生最好的良伴是爱心;人生最好的明灯是智慧;幸福和快乐不存在于外境,而来源于内心的宝藏,如果你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不要向外寻求,应当从内心中发挥和挖掘。人生没有满分,就像背着一个永远也装不满的箩筐,因为装不满,我们才会不停地采摘,收获才会越来越多。所谓的完美,其实只是来源于我们的心灵。只有真正懂得包容不完美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完美。

人生的境界,说到底,是心灵的境界。若心乱神迷,无论你走多远,你皆捕捉不到人生的本象,领略不到有韵致的风景。唯有心灵的安静,方能铸就人性的优雅。这种安静,是得失后的平和,是诱惑前的恬淡,是困苦中的从容,是笑对这个混浊的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个漫长且难捱的过程。成功失败只是人生的一个点,活着,重要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名利、地位只不过是我们行程中的过眼烟云,清爽做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幸福,需要平常心去承载;人生的修行,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学会控制欲望,谁都会有欲望,但超过自己承受范围的欲望,只会让自己陷入痛苦中的泥淖;学会满足,就是掌握了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修炼一颗平常心,痛苦就会越来越淡,幸福就会越来越浓。只有笑看才能拥有海阔天空的心胸;在生活中,面对失去的,我们淡然处之,保持平静如水的心情;面对得到的,保持一颗平常心,备加珍惜;平凡之人自有平凡之人的快乐幸福,既然你不是别人,就不必羡慕别人,更不该无视身边点滴的快乐。

人生如棋局,因为落子无悔,所以步步惊心。有人落子如飞,有人举棋不定,只为了一个结局。胜者,坐拥江山,人间万物为之俯首称臣。败者,归去做个隐者,闲钓明月清风,怡然自得。我们时常会感觉到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我们总说生活繁琐,其实是自己不懂得品味;我们时常业务繁忙,只是自己得不到满足;我们也总是争强好胜,其实是自己虚荣心太强;人生就那么简单,做个单纯的人,走一段幸福的路。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少欲,最大的富裕是知足。

这满足现状也不是不让你去为实现你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奋斗,是想告诉大家人要有自知之明啊,你开公司或做企业,若想兼并某某大企业财团或公司,首先要考虑的是你的企业的身段。你是一条小小的蛇,你怎么能够吞得尽一头巨像呢。人活着要学会满足现状,要知足,所谓知足者常乐也。

有的人家庭不富裕,日子过得很紧吧,但他知足,他知道自己没有太大的能力,就只有满足现状,勤俭节约过日子,由于多年来的勤俭节约,也少有积余,虽过不上大富大贵的日子,但是一生清清淡淡衣食无忧的小日子还是有滋有味的。因为清淡寡欲的生活,家庭的事情就少,就没有有钱人家族的是是非非、尔虞我诈的窘境。这是多少富人想往而做不到的清福啊。

女嘉宾从业模特十年,常吃素食看重细节,小哥哥偷笑都被她发现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