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点赞排行
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佛教文化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一种,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喜欢佛学,但其中很多人,只是通过阅读经论、书本,以及查阅网络上的资讯,然后自己去修行。太桥旦曾堪布认为,虽然这是一种时代变化,不得不接受,但依靠这种方式修行还是很不够的。
修法门也是一样,可以修法门多,但是宗旨一定要明确。不要分别计较,这个菩萨好,这个咒语比较灵。学佛人的痛苦,也是分别太多了。因为贪心,贪这个好,那个好的。这个贪本来就不对。要有信心,有信心,你用什么都灵。信心在灵啊。没有信心,很难。
我们来分析一下,在当今这个时代,为什么修行人无数,获得成就者却寥寥无几?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一、没有依止具德的上师或善知识。因此,修行之初,缺乏具德上师的引导;修行之中,没有具德上师的护佑;修行之末,自然会毫无收获。
二、没有接受正规法脉的传承,无法得到历代传承上师的加持力。
三、不依靠上师传授的修行窍诀,不闻思高僧大德宣讲的法教,而依靠自己的辨识,直接阅读经论,然后盲修瞎练。
佛法浩瀚无边、深广无涯,八万四千法门中的每个法门都可以令我们成就。然而,我们身处末法时代,智慧微浅,福报薄弱,寿命短促,而且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要为家庭工作而奔波。即便有缘接触诸多珍贵的法脉,也无力辨别哪一种是了义法,哪一种是不了义法,哪一种适合自己的根器,哪一种能对治自己的烦恼。
如果只靠自学经论,然后勤修苦练,这样的修行人出问题的很多。他们不但难以依靠佛法获得成就,有些甚至会误入歧途、走火入魔。这不是佛法的问题,而是学佛人自己的问题——缺乏对佛法的正知正见,导致了适得其反的结果。
所以,我建议当今的修行人:不要依靠网络信息或自学经论去盲修瞎练,这样修行基本上都会出问题,一定要慎而又慎。
此外,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在内心浮躁散乱的状态下,挤出时间研究广博深奥的经论,也难以获得太大的收益。所以,修行不一定要阅读大量经论,也不一定要持诵很多心咒,只需要以信心为基础,依止一位具德上师,专心修行,一门深入,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例如,藏地的修行人非常重视六字真言——“嗡嘛尼贝美吽”,连三岁小孩都会念。古代大德们曾说:“六字真言是万咒之王,是八万四千法门之精髓,是一切成就之根本。”很多前辈修行人只靠虔诚念诵六字真言,就获得了成就。
总之,如果能依止具德上师,如教奉行,坚持不懈,将佛法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点滴中,那么,即便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修行也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生活会变得轻松快乐,烦恼渐渐平息,慈悲、智慧等内在功德逐步显露,最终获得解脱,成就圆满的佛果。
我们常常沉迷于爱情,却往往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凡夫对爱的态度是情绪化的、自私的、要回报的,有时我们自以为对别人很好,其实里面掺杂了很多虚假自私的成分。而真正的爱是慈悲,是无私付出的爱心。这种爱不要求丝毫的回报,没有掺杂丝毫的情绪,正如佛菩萨对众生的爱一般。
真爱不是自私,而是奉献;不是染污,而是清净;不是狭隘,而是包容;不是冷漠,而是温暖;不是愚昧,而是智慧。有了真正的爱,婚姻就会幸福;有了真正的爱,家庭就会和睦;有了真正的爱,人生就会美满;有了真正的爱,前途就会光明。
我们要尽量去平等对待,如“四无量心”最后一句所说:远离亲疏爱憎,住大平等舍。
其实,我们所爱的人就像旅途中的旅伴,虽然大家一路同行,但谁也不知道旅伴什么时候就会到站、什么时候就会离去。在这短暂无常的相聚中,彼此之间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相处,否则一旦离别,你一定会非常后悔:在相处的时候为什么没能善待他?为什么没能包容她?……
因此,我们要努力观修无常,这样我们对爱人的关爱才是真的,才会没有无明、我执、贪嗔痴的掺杂,才会充满了智慧和慈悲。
1、佛家不讲爱情,佛讲慈悲。
2、佛法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悲?因为爱里面有感情,慈悲这个爱里面没有感情,它是纯粹的理智。
3、慈悲跟世间所讲的爱情是一桩事情,一个是觉悟,一个是迷惑。
4、爱情与慈悲在事相上没有两样,在起心动念上不一样,一个心迷,一个心觉。
5、迷了的时候叫做爱情,觉悟了就叫慈悲。
6、佛菩萨这个爱心叫做慈悲,是永恒不变的,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
7、佛菩萨为什么能够舍己为人?慈悲心在那里推动。
8、世间人带着感这个爱是假爱,靠不住,为什么?它会变化,爱到最后会变成怨家、仇敌,所以那种爱是假的,不可靠。
9、凡夫的爱情,这个爱里面不平等,这个爱里面没有真诚。为什么没有真诚?那个爱会变的,靠不住。
10、我们中国祖师大德们常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11、你为什么在娑婆世界受苦受难,在这里搞六道轮回呢?就是你的爱欲没断,这是六道轮回生死的根本。
12、世间人把爱欲看得很重,认为这是正当的,这个都是迷惑颠倒。
13、惟独佛菩萨看得清楚,知道六道轮回怎么发生的,就是在这一念错误。
14、果然能把爱情看破、放下了,你决定超越六道轮回。
15、念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如果爱情这一关看不破,还是不能往生。
16、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哪里?就是爱欲不断。
17、爱情这条绳索捆住你,阿弥陀佛拉都拉不动,没有法子,一定要把这个断掉。
18、把爱情断掉绝对不是绝情无义,跟诸位讲穿了,你那个爱情是假的,不是真的,是骗自己又骗别人,虚情假意。
19、怎么知道是假的?今天爱得不得了,明天又吵架了,后天又离婚了,你看这不是假的吗?哪里是真的!
20、多青年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多甜蜜!过了不久,变成仇敌,变成冤家。可见得那种爱情不是真的,假的。
21、诸位冷静去想一想,爱情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你就会觉悟。
22、古人结婚是为道义,为人伦,为家族幸福,不是为爱情。
23、现在人结婚是为爱情,爱情是脆弱的,爱情会变,所以婚变的事情层出不穷。
24、有一人不懂佛法,听说佛法要永断情爱,于是乎他就反对了。他说人与人之间要没有爱情,那还有什么意思?
25、佛是不是情与爱不要了呢?不是的。你要晓得,他这个“断”实在是转变,把情爱转变成智慧。
26、佛经上常讲:“转烦恼成菩提”。情爱是烦恼,佛教给我们,要把烦恼转变为般若智慧。
27、般若智慧里面有没有爱呢?有。那个爱不叫做爱情,叫慈悲。
28、世间人所讲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不是真的;转变成智慧,那就是真的,永恒不变。
29、一定要转烦恼成菩提,你才能够悟入佛法,你才能脱离六道轮回。
30、你看古以来,中国、外国的文学作品里面,写的是什么东西?都是情与爱,所以他永远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
31、佛法讲“慈悲”,佛菩萨是真正爱世人,他是真正有爱有情。
32、慈悲是真正的爱情,永恒不变。
33、慈悲是从自性真心里面流露出来的,它那个根源不变,所以流出来的作用、现相也不变。
34、六道凡夫都没有真心,都没有真情,也没有真爱。
35、凡夫那个心靠不住,全是虚情假意,不能相信。
36、你如果相信别人会对你好,那你是糊涂,你是迷惑颠倒。
37、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说的话都靠不住,不要当真,你要当真,决定要上当。
38、你不但不能相信人,对自己都不能相信,为什么?自己的感情都会变化。
39、今天我对这个人好,明天我又对他不好了,自己都靠不住,还能靠别人吗?
40、佛给我们讲,没证得阿罗汉以前,别相信自己。自己都不能相信,怎么能相信别人?
41、这个世间人,全都是虚情假意,全都是用妄心,你要当真,你亏可吃大了!
42、世间种种的境缘,一切人事物,平常看得越淡越好,不要认为看得这么淡,好像这个人绝情寡义,但是往生容易。
43、你爱情太重,往生就发生障碍。
44、你爱情重了,就要搞六道轮回,就要搞三恶道。
45、爱情不是好东西,生生世世害我们;害得这个样子,还舍不得离开它,这是太愚痴了,一定要觉悟。
46、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当然要把爱情放下,还有留恋,还有牵挂,还有放不下的,那就去不了!
47、这个事实的真相,你要看破,你从此以后,这一切恩恩怨怨要把它舍弃。
48、不要想爱情,想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就好。
自己学佛并没有真正的真诚心、恭敬心。自己并不老实,没有听老法师的话,更没有真干。虽然知道老法师的讲解很好,听了之后有很大的启发,但真正在平时的生活中,却将老法师的话抛诸脑后,由烦恼习气做主。事后听经醒悟过来,明白自己的不对,心中发露忏悔,下次遇到同种情况时,还是如此。我知道这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努力,没有真正的相信佛菩萨,没有真正的相信老法师说的话。如果对佛菩萨、对老法师具足真正的信心,就会牢牢记住老法师的教导,不会被周围的环境所欺骗,生出无尽的烦恼。
不仅如此,自己也没有真正的静下心来学佛,即使在听经时心里也是十分浮躁,希求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有很大的进步。不肯一门深入,在注册了共修网站后,又请了老法师的讲解的《净土大经解演义》,便不肯老实按照网站的学习课程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十分懈怠,没有真正的将学习放在心上,没有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辜负了老法师和各位同修大德。
在生活中,自己也有许多不好的习气,例如贡高我慢、自私自利等等。学佛之后虽然自己的习气有所改变,但还远远不够。在平时与同学相处时,喜欢与同学争辩,说话刻薄。看到同学某些地方不如意时,便会当面指责同学,即使没有当面指责,也会心怀怨恨。喜欢争名夺利,十分看重自己的面子,常常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会为他人着想。经常对有才能的同学坏有嫉妒之心。我现在已经知道自己做错了,自己还有许多缺点有待改进。
现在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初学者非常虔诚,皈依以后发心勇猛、决心很强,有些人甚至非常渴望放弃俗世、出家修行。实际上,这个想法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学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冲动的决定,也不是外在形式的大幅变化。
学佛要注重内在的进步、精神的提升。外在形式则要尽量保持正常。学佛以后,头发不一定要剪短,手上不一定要拿佛珠,在公共场合也不一定要出声念佛,这些行为很容易引起非佛教徒的反感。如果一个佛教徒素质很高、乐于助人、智慧高、悲心强,而外表完全看不出是一个佛教徒,这才是值得称道的修行人。
佛教也称为“内道”,意思是“内心之道”,内心要信仰三宝、坚信因果,经常祈祷、观想,提高慈悲与智慧等,这些都跟外表没什么关系。
学佛以后,为了避免不良影响,跟一些喜欢造恶业的朋友保持距离是很需要的。但与其他朋友则不必减少来往,该聚会就聚会,该聊天就聊天,该吃就吃,该玩就玩。
学佛越久越要会玩。玩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看我们的心态——是贪心的玩?还是保持觉知的玩?在形式上,要随顺朋友们;在内心中,要保持觉知。比如说,化妆、打扮、旅游等等都是可以的,并不是浪费时间,但做这些事的时候要保持觉知,这就是修行。修行不一定非要坐在佛堂里,拿着佛珠和法本,在生活的任何点滴之中,都可以修行。
在当今时代,有一个最好的佛堂。在这个佛堂里,我们既可以念经、持咒、做功课,也不会引起家人、朋友的反感,更不会影响他人。这个佛堂就是手机!现在,拿着手机的人随处可见,我们也可以利用手机来做功课。如果别人问:“你在做什么?”我们可以说:“我在玩游戏呀。”这样修行多么方便啊。
很多学佛人的修行难以进步,原因就是过于注重修行形式,却忽视了实质。比如说,佛堂布置得很庄严、供品很丰富、功课做的也很多。但是,该发脾气还是发脾气,该自私还是自私,对他人不够包容,喜欢观察他人的缺点、议论他人的是非,这些都没什么改变,修行当然就止步不前。
尤其学习密宗的人更要注意,因为社会上对密宗有很多误解。比如有些人说学密宗必须要有钱,很多女性喜欢学密宗,就是因为密宗有漂亮的佛像、特殊的法器、配有珠宝的佛珠,以及各种稀奇的宝物等等,于是她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形式上,花费了很多钱财和时间,反而忽视了密宗真正的本质——虔敬心、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观等等。
所以,修学佛法,尤其是修学密宗,外在形式要尽量简单,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在实质上,这样修行才能有所进步。
大家都希望得到佛菩萨的加持,那么,如何才能得到加持?下面从三个方面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首先,心诚则灵。
当我们祈求佛菩萨的加持时,常常会说一句话:“心诚则灵”。那么,什么才是“心诚”呢?我们有了庄严的佛堂、供上了昂贵的供品,或是千里迢迢去参加了很多法会,这就是“心诚”吗?这样一定会得到加持吗?
这些行为虽然也有功德,但不一定能得到加持。
从浅层次来说,“心诚”是指心态很真诚;从深层次来说,这里的“心”指的是“利他之心”。《入行论》说:“悦众令佛喜。”意思是说,唯一让佛陀欢喜的事,就是让众生欢喜。所以,“心诚则灵”的真正含义是:如果以真诚的利他之心来经常利益众生而向佛菩萨祈请,加持必定会迅速降临。佛菩萨的慈悲加持就像阳光一样平等地照耀世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如果我们举起一块纸板挡住阳光,阳光再灿烂,我们也无法沐浴其中。我们的自私之心就像这块纸板,会挡住佛菩萨的加持。这不是佛菩萨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这样祈求佛菩萨的加持:“请加持我赚到很多钱,有钱之后,我会修缮寺庙、做很多善事。”这种祈求是为了利益他人,也是可以的。但要记住:一旦发了财,请你“不忘初心”。很多人贫穷之时这样祈愿,发财以后往往把“初心”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很不如法的。
其次,加持需要因缘具足。
佛教中常说一句话——“佛度有缘人”。如果因缘不具足,即使我们付出很多,也感受不到加持。当年无著菩萨为了亲见弥勒菩萨,闭关苦修了十二年,不仅没有见到弥勒菩萨,甚至连一个好梦都没有做。最后,由于他发起了强烈的悲心,才终于亲见弥勒菩萨。因此,如果我们的因缘未到,没有感受到加持,不要沮丧气馁,也不要怨天尤人,要坚持到底,主动去创造因缘。从因果不虚的角度说,得到并不重要,付出才是最重要的!付出才能创造因缘,有缘才能得度,瓜熟才会蒂落。如果因缘未到却急于得到加持,这叫“拔苗助长”,反而会导致稚嫩的苗芽夭折而死。
最后,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建立起对“加持”的正确观念。如果观念不正确、言行违背佛法,我们永远不会得到加持。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赞助、流通、见闻、随喜一切有缘善信之功德,悉皆回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愿佛菩萨威德加持、皈依三宝。依 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勤修经典,开智慧门,无诸病苦,常得安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 正路。六时吉祥,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普行,众生安乐,天下太平。报四重恩,济三途苦。生生 世世断一切烦恼之缠缚,永离恶道,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
每个人在平时都可能做过不少错误、邪恶事,甚至犯下重罪。万一世界末日真的来临,面对终极审判,如何能够自我拯救呢?忏悔是否还来得及?答案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况我们还有机会自我反省,痛改前非。圣经故事中说,回归的浪子会得到父亲最热烈的欢迎,上帝的任务就是寻找迷失的羔羊并帮它们重返正路。好了,下面透露最简易、最直接的救赎心法:就是不可再对任何人有恶念,不可轻视任何人,要对所有众生包括你的仇敌、你最讨厌的人,都怀抱善意。爱一切人,就是爱耶稣、爱上帝。我佛如来也是如此教法:欲得无上正等正觉,应当发愿普度一切众生,而心不执著,无我无欲。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无始轮回以来,我们一直在三界六道中流转,经历了无数的生老病死、苦痛悲哀。我们千辛万苦地经营事业、照顾眷属,可是当死亡来临时,又只能无奈地永离财富、诀别亲人。
我们在轮回中流下的眼泪,可以汇聚成海;我们在六道中遗留的尸骨,能够堆积成山。我们就是这样一世一世地重新开始,又一次一次在死亡面前全部归零,然后在迷茫恐惧中,孤独地走向黑暗的未来。这样的生命有什么意义呢?
要想改变这个现状,只有依靠佛法。佛法是不可思议的真理,是超越一切的无价之宝,能指引我们取舍善恶、解脱轮回、登上涅槃彼岸。可惜的是,无始以来,我们不懂得佛法的珍贵,为佛法的付出微乎其微。
现在,我们有幸遇到了佛法,有机会听闻和实修,首先一定要做到专心闻法。如果觉得佛法没什么可贵,听闻时心猿意马,依旧沉迷于爱欲荣华、世间八法,依旧追逐此生的利益,这样的人生将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一旦死亡来临,一切就都来不及了。死亡之后,即使我们不愿在中阴中漂泊,也只能去漂泊;即使我们不愿投胎于三恶道,也无力逃避。到了那时,生命已经不由我们自己掌控了。
所幸的是,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虽然我们从小到大伤害过很多生命,吃过很多动物的肉,还欺骗过很多人,造过很多恶业,幸运的是,这些恶业的果报暂时还没有成熟,我们还没有死,还没有堕入恶道,解脱的一切条件依然在我们手中。所以还有机会痛改前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那么,我们该从哪里开始做起呢?专心闻法就是最好的开始。我们能否得到佛法的加持,完全取决于闻法时的心态。
传说中,雪山狮子奶是稀世之宝,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如果用普通容器来储存,不仅容器会损坏,雪山狮子奶也会漏光。唯一能保存雪山狮子奶的就是钻石制作的金刚容器。
佛法就好像雪山狮子奶,昏沉散乱的心态就像普通容器,以这样的心态闻法,不仅佛法会漏光,自己的心也会受损。而专注心、虔敬心、菩提心就像金刚容器,只有以这样的心态闻法,才能把佛法融入自心,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产生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最终获得解脱。
佛法的智慧不可能凭白无故就获得。世间的任何目标——事业、家庭、健康等等,哪一样不要付出很多辛劳?更何况解脱生死这样的大事。佛陀在《遗教经》中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只有制心一处地闻法、全心投入地实修,佛法才能融入我们的内心,去除烦恼无明,显露我们本具的佛性。
大家能从繁忙的生活中抽出时间听闻佛法,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因此更要做到专心,在每一个当下争分夺秒,力争用所听闻的佛法解决一点烦恼、开启一些智慧,这样听法才有意义,才会让我们的生命走向光明的未来。
WCCF是野生动物保护电影节,该组织致力于保护动物的多样性。最近他们委托纽约DDB广告公司推出了这支动画广告,广告中出现了犀牛、鲸鱼、海豹、鹈鹕等四种动物,这些动物们唱着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的主题曲"I dreamed a dream",动物们唱着“我梦见在梦境中过往的时光,抱持著崇高的盼望,生活充满了生命力,我梦见爱永不止息,我梦见了上帝的宽容,那时我年轻无惧,梦想被打造也被消磨”
明星家伙食都如何?刘德华素食之家,陈松伶家富裕的一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