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佛法里讲忏悔,忏悔的根即是惭愧心。有惭愧心才有真正的忏悔。惭愧之心是修法的根本。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人要有惭愧之心。如果有惭愧之心,这个人一定会有改变,他的人生会很圆满。从修行的角度来讲,解脱的障碍是什么?就是业障。若是有惭愧之心,业障会很快消除,成就也会非常容易。

人不可能没有过失,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内心必须要有惭愧之心。佛法里讲忏悔,忏悔的根即是惭愧心。有惭愧心才有真正的忏悔,若是没有惭愧心,即使你每天念得再多,修得再精进,每天念几千遍百字明,每天念一百、一千遍《地藏经》,也不是真正的忏悔,你的业障或者过失肯定忏不掉,无法清净。

惭愧之心是修法的根本。你今天有过失或者犯错了,知道自己有过失,心里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对自己感到厌烦:“我怎么还会有这些过失,怎么还会犯这种错误。”心里生起惭愧:“我不应该犯错误,但是我犯错误了;我不应该有这些毛病,但是我还是有这些毛病,我什么时候才能改啊?”如果心里能有这样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有一种愧心,尽管无法立即改掉这些毛病、错误,但是慢慢地一定会改掉的,那时你也就圆满了。所以惭愧之心很重要。

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人要有惭愧之心。如果有惭愧之心,这个人一定会有改变,他的人生会很圆满。从修行的角度来讲,解脱的障碍是什么?就是业障。若是有惭愧之心,业障会很快消除,成就也会非常容易。

我们可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惭愧心?也许有些人根本没有惭愧心,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已经很不错了。这叫什么?这叫傲慢。有傲慢就不会有惭愧之心,有惭愧之心就不会有傲慢。

除了佛,谁都有过失,谁都会犯错。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有过失,不知道自己犯错误,就还是没有惭愧之心。连自己犯错误、有过失都不知道,这种没有愧心的人是非常可怕的,这种人不会有改变,不会有成就。作为凡夫,我们怎么能不犯错呢?可以说时时刻刻都在犯错,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该怀着惭愧心,这样去做事,去修持,才是正确的。

在生时,欢喜嫉妒、障碍、贪小便宜、爱漂亮等等,来生就做女人。

节录自 宣化上人《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

这女人身,是最麻烦的,有很多的麻烦──先有个客尘来,过几天又有个主尘来,你说这多么麻烦?一阵间,不知为什么就哭了起来;又一阵间,不知为什么又笑了起来;也不知为什么发脾气了,也不知为什么生了烦恼。你说,这有多少麻烦?

为什么说女人身有麻烦呢?你不要以为我是故意这么说,叫你们讨厌女人身,好出家做比丘或比丘尼。女人的身体实在麻烦很多,因为很多麻烦,所以就有的女人不愿意要这女人身。

为什么做女人身?

我们研究研究这道理:因为在生时,女人的习气重,例如嫉妒、障碍、贪小便宜、爱漂亮等等,所以来生就做女人。但你要是恭敬地藏王菩萨,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如果不解决问题,那么女人有五障十恶,这不是好好玩的。

什么是女人的五障呢?

(一)女人不能做大梵天王。为什么?因为大梵天王要由净行修成。梵,就是清净的意思,而女人的身体多染污。因为女人身不干净,所以不能做大梵天王。

(二)女人不可以做帝释。帝释,就是天主。那你说三十三天的天主,不是女人去做的吗?不错!但她女转男身,所以是男的,不是女的。因为帝释少欲,没有什么欲念;女人多淫欲心,所以不能做天主。

(三)女人不能做魔王。不可做魔王,这是最好了。因为魔王是最刚强的,女人很软弱,一有了什么事情,自己就没有主宰,就要找人帮忙的,所以不能做魔王。

(四)女人不能做转轮圣王。轮王就是金轮圣王、银轮圣王、铁轮圣王、铜轮圣王。女人身不可以做转轮圣王,为什么?因为转轮圣王是最慈悲,有仁慈的心,他教人行五戒十善。女人的心,慈悲心很少,嫉妒心很大,什么都妒嫉,看见人家好就生妒嫉心,这是女人的本领;女人善于妒嫉,所以就不能做转轮圣王。

(五)女人不能成佛。因为佛身有万德,而女人身有诸恶,有很多恶处,妒嫉障碍,心量又小小的,像芝麻粒那么小,所以女人身不能成佛。

虽然女人有这五种障碍,但是你要是没有妒嫉心,没有淫欲心,没有软弱的心,没有一切诸恶,没有染污心,也就可以转女成男,还是有希望的。就好像龙女,舍利弗尊者说她不能成佛,那么她就拿着一粒宝珠──这宝珠是她最爱惜的,怎么样都舍不了──但她把宝珠献给佛,佛就接受她这宝珠。她说:“你看!我拿着宝珠供养佛,佛接受了,这快不快呢?”舍利弗尊者说:“很快。”她说:“我现在成佛也就这么快,就好像我拿这粒宝珠献给佛一样快。”说完这话,果然即刻证得佛身,成佛了。

做女人的也不要自暴自弃,不要怕因为女人有五障,自己就没有希望了;其实只怕你发心发得不勇猛,发心发得勇猛,一样可以成佛的;就像龙女献珠即刻成佛,因为她把她最爱的宝珠献给佛了,所以立刻就成佛了。

关于女人十恶,现在简简单单地讲一讲。

(一)这女人一出生出来,父母亲一看见,就不欢喜,不高兴是个女的;如果是个男的,就很高兴。虽然不能说各个父母都是这样,但是可以说每个国家都有相同的风气,都是欢喜男的,不欢喜女的;所以一出世,就给父母一个不好的印象。

(二)父母养女儿,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不感觉有兴趣。

(三)女人的心,常常有一种怕人的心;男子就不怕丑,很多女子都怕丑,怕人。

(四)父母为她的婚嫁很担心。有些国家的风气,像中国人,对女儿将来找个怎样的丈夫好呢?就会很忧愁,尤其是婚嫁。不像美国人不管,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五)生离父母,将来一定要离开父母。

(六)结婚之后怕丈夫,对丈夫的喜怒很小心翼翼的。丈夫欢喜,她就跟着欢喜;丈夫发脾气,她就吓得战战兢兢。

(七)到了怀有小孩,临产又很困难,觉得很恐惧。

(八)她做坏,人家都说她父母亲生了个坏女儿,旁人都会指责她的父母。好,当然就好;不好,父母亲都受影响。

(九)被丈夫来管着,不准你做这个,不准你做那个,很多规矩限制着,如果不守规矩,就要离婚。你说这多麻烦,是不是呀!这是年轻的时候。

(十)等到年纪老了,又被儿女、儿孙所轻视。自己的儿子,或者自己的孙子,或者女儿,就想:“老得这个样子,还不死!”老而不死是为贼,连子女也骂她,你说可怜不可怜?所以女人有很多麻烦。

以上是十种恶,还有二十种,讲起来太多了,讲也讲不完。

为什么呢?因为娑婆世界众生的个性太刚强了,你跟他讲他也不听,是不是!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从地踊出大菩萨,跪在佛前说:这个声闻人习气没有断,他不敢承当这件事,娑婆世界由我们来承当。

所以这个地方,是十方诸佛经常提到释迦牟尼佛修行的一个特质,就是他特别的精进,他经常能够完成别人不能完成的甚难希有之事,这个是十方诸佛对本师的一个赞叹。

经论上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生生世世做弥勒菩萨的弟子,按照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弥勒菩萨先成佛;因为释迦牟尼佛特别精进,所以他早弥勒菩萨先成就佛道。

弥勒菩萨的特色是慈悲,所以福德特别大。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人寿很长,二万岁,而且衣食自然,不用耕种。弥勒菩萨在龙华三会时,讲经只有三会;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不过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每次讲经都度化很多人。

释迦牟尼佛的特点在精进,他敢在娑婆世界成佛、敢在娑婆世界弘扬难信的法门。《法华经》的流通分,有一品叫〈从地踊出品〉,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等小乘的声闻人,回小向大是菩萨了,佛陀跟他们说:你们这些声闻人都是依《法华经》而得度、回小向大,我灭度以后,你们是不是愿意来弘传《法华经》?

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都不敢说在娑婆世界,他们说:我宁可在他方国土弘扬《法华经》。因为娑婆世界众生的个性太刚强,你跟他讲他也不听!这个时候,从地踊出大菩萨,跪在佛前说:娑婆世界由我们来承当。

十方诸佛经常提到释迦牟尼佛修行的一个特质,就是特别精进,经常能够完成别人不能完成的甚难希有之事,这是十方诸佛对本师的赞叹。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特色,在六度当中,他的精进波罗蜜特别的殊胜,很少有一个菩萨像释迦牟尼佛这样精进的。

你看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经论上说:他生生世世做弥勒菩萨的弟子,按照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弥勒菩萨先成佛的;因为释迦牟尼佛特别的精进,所以他早弥勒菩萨先成就佛道。你看弥勒菩萨,他的特色是什么?慈悲,所以你看弥勒菩萨的福德特别大。

诸位要知道,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人寿是很长的,而且那个时候是衣食自然,不用耕种的。弥勒菩萨在龙华三会的时候,讲经只有三会;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不过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每次讲经都度化很多人。

所以释迦牟尼佛的特点在精进,他敢在娑婆世界成佛、敢在娑婆世界弘扬难信的法门。

“自他依靠此实执,周而复始入有海”,直接点出了一切众生流转在轮回当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众生为什么会流转轮回呢?主要是依靠实执或者我执。

讲我执的时候,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无我为代表宣说,然后这个我执实际上也包括了二无我的执著,所以遣除我执的道理主要是通过二无我的方式。在根华仁波切的科判,还有《新月释》的科判当中,都是通过耽著二无我的方式来进行修持的——就是对于法无我和人无我两方面的单空必须要信受。

我们应当弄清楚,我们今天流转轮回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谁让我们流转轮回的?除了佛教之外,其他世间的学问——包括东方与西方的哲学与科学,都对外面的世界产生过许许多多的怀疑,但却从来没有对自身的存在有过一丝一毫的怀疑。比如,笛卡儿认为:“我思故我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外面的东西是否存在可以怀疑,但对自己的存在却不能有怀疑,因为“我”在思维,所以“我”必定存在。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打算要否认自己的存在,但佛陀却并不是这样,他不但否定外境的存在,同时也反过来否定自我的存在。这个观点,是从古印度最原始的宗教直至现代宗教从来没有提出过,也从来不愿怀疑的。不但这些宗教没有对这些问题产生怀疑,而且还通过种种错误的逻辑、理由来证明、推断出“自我的存在”,从而使“自我”的观念进一步得到强化。

正因为释迦牟尼佛尚未成佛的时候就对此产生了怀疑,所以才会去观察所谓的“自我”,并由此证悟了“自我”的不存在,从而推翻了长久沉积的我执。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必须要有出离心。令我们流转轮回的主因,既不是上帝、造物主之类的神灵,也不是无因无缘的偶然,而是我们自己固有的错误观念。从佛教的平台往下看,世间所有的“文明”,都建立在愚昧、错误的基础之上。因为我们从根本上已经错了,所以不想老也得老,不想死也得死,不想病也得病,想要的求之不得,不想要的却不得不去接受,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麻烦。

这些错误观念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最严重的,就是对轮回的贪着、迷恋。尽管大家都清楚地看到轮回中充斥着各种苦痛,却始终执迷不悟,宁可自讨苦吃,也不愿放弃迷惑、放弃轮回,而只想在轮回中过得好一点、健康一点、长寿一点。这些贪执、留恋,就会将我们紧紧地束缚在轮回当中。只有抛弃了这些贪恋之情,才能切断流转轮回的第一个因缘。

也就是说,流转轮回最关键的原因,是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将吃喝玩乐等等误以为是最终极的人生目标,全身心地投入,死活也不肯丢开而导致的。

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可以说明这一点:春蚕是怎样被缠在蚕茧当中的呢?是春蚕用自己辛辛苦苦吐出的丝线,将自己关押在自己编织的牢笼之中的。同样,我们也是用自己心里所产生的错误观念,将自己捆绑在自己制造的轮回樊篱之中,并不间断地遭受轮回之苦。

现在应该怎么办呢?既然让我们流转轮回的因素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我们自身,我们就应当回头往内寻找解决这一切的方法。第一个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出离心。

有人会提出疑问:是否一生起出离心,就必须不管家庭、不管儿女,不管父母,独自一人前往深山去修行呢?

也不一定,释迦牟尼佛也没有这样要求。因为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这些长久积存的牵挂,并不是说放就可以放下的,因而很难一刀切。

我们需要把握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将生存目标与生存方式划分开来。只要有了明确的生存目标,只要对修行没有影响,也不会为了生存而去造作恶业,我们就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既有上等的,也有中等与下等的,我们既可以生活得朴素一点,也可以生活得舒适一些。为了自己与家人的生存,还是需要去上班挣钱,但无论如何,我们在生存之余,还应当将寻求解脱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一旦能将生存方式与生存目标划分得泾渭分明,在寻求解脱方面就算是培养出了一定的出离心。从此以后,虽然我们尚未彻底远离轮回,还在轮回的红尘当中徘徊,但却对轮回世俗产生了排斥与反感之心,从而与轮回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如果我们不想再流转轮回了,一定要遣除实执。遣除实执的对治是什么呢?就是无有我的执著相。佛法中有很多对治的方式,有些通过修慈悲观、不净观等方式来对治烦恼,有些通过修无我的方式来对治烦恼。其中慈悲等方式是一种间接的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方法,它是为了压制相续当中的贪心和嗔心。但如果真正想要从根本上对治我执,必须要修实执的对立面。比如要断除实执,修持它不存在的空性就可以。

如果认为有一个我,必须要修持无我,也就是说必须要修持和它相矛盾的法,就像灭火必须要用水一样。因为水和火二者之间是不能并存的相违方式,所以水的力量很强,火的力量就不会增长,乃至最后可以完全消灭。如果想真正打破实执,必须要修持空性;如果要打破我执,必须要修持无我,遣除执著的对治就是无有我的执著相。慈心和悲心等因为是可以和我执并存的缘故,所以并不是一种根本的对治法。

无我的单空恰恰是它的对立面,是最直接的对治法。如果我们要打破实执,最殊胜的修法就是修持单空。而且实执是第六意识上粗大的执著状态,修持单空也是在第六意识上修一个实有不存在的单空。单空、无我可以通过分别念修持,而且无我和单空就是实执的直接对治。如果我们要真正地把实执对治掉,修持无我是非常重要的。

释迦牟尼佛经过六年多的修行,在静坐了相当于人间的四十九昼夜之后,仔细地观察宇宙生命的缘起,细看一切法如何生,如何灭,众生如何生死轮回,如何能得到解脱。

在他完全明白了这一切以后,他见父王派来侍侯他的比丘憍陈如等五人根器堪受佛法,便对他们说:“世间所有的人,都不能免除生老病死之苦,为什么这些苦恼会出现呢?这都是因为有了‘我’想,而有所贪欲、瞋恚、愚痴,都是从‘我’生,如果灭掉了‘我’想和贪、瞋、痴,那么,苦根就断了,而这就是通过勤奋的修行,才是求得解脱的唯一的办法,也是成道的真谛。”

憍陈如五位比丘听了佛陀的话后,都顶礼佛足道:“我们都深深敬服您的教义,愿意跟随世尊,学习无上之法,求世尊慈悲,收我五人作为弟子。”世尊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于是,世间才有了佛、法、僧。

佛陀处于禅定之处,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道,宁可碎是身,亦终不起于此座。”他参透了世间欲乐的虚幻。虽然人性的贪、瞋、痴、种种欲念与执着,都化作幻境,但他却无动于中。他的智慧的定力,彻底摧毁了对世间爱、欲、苦、恼的执着,他感到与万法合一,与宇宙浑然一体。

我们应该认识,佛陀不是创造真理,而是发现真理者,人生和宇宙的实相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佛陀只是发现了这个真理。佛对众生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般若智慧。不应该因为贪、瞋、痴、慢、疑、见和无明的烦恼,覆盖了自己本有的智慧。学佛不是消极厌世,逃离世间,而是要求我们先出世再入世,然后再到这个世间证得果位。学佛更是为了度化这五浊恶世、烦恼世界的众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爱吃素的宝贝们看过来!这家素食餐厅一定要去打卡! 赛螃蟹真的绝

藏在云南深山里的素食餐厅,20元一大碗,吃不完还要罚跪一炷香的时间?

一个保护动物宣传片:善待动物 动物也会善待你 对任何生命都保持敬畏之心 全球热门搜罗的微博视频

素食钵钵鸡,口感爽脆还特别香,美女吃的停不下来

保护动物人人有责,它们也是有感情的!动漫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