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点赞排行
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心经》开篇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民间俗称“观音菩萨”。顾名思义,无论“观世音菩萨”还是“观自在菩萨”,都有其特殊之蕴意。那么,“观自在菩萨”究竟有哪些“自在”?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是用眼去观,但这里不是以眼睛的眼,而是以心眼、慧眼的眼来观察这世间的一切法。“自在”即是“自由”,我们说他自由自在地生活,或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但这并不是佛法上所说的自在;佛法讲自在是指一个人摆脱了种种烦恼的系缚,内心没有执着。
不但如此,大乘经论里举出菩萨有十种自在:
一、寿自在:三明六通的阿罗汉在入灭前,能够随意住世一劫,但只限一生而已。菩萨的寿命要长可长、要短可短,不但随自己安排,而且是随机示现的,已无生死寿夭之相。延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不短,这就是寿自在。释迦牟尼佛也是寿自在,只要众生请佛住世,佛可以住世间一劫来度化众生。
二、财自在:菩萨所要一切所须之物,不用经营,自然可得到,这并非以神通力得到,而是过去世所修的果报殊胜,所须之物应有尽有,这就是财自在。天人心想要进食,其所想要吃的食物就现前,这也是财自在,只是其自在力有限。
三、业自在:众生随业力所转,随业力去投胎,随烦恼业习去造业,但佛和菩萨摩诃萨就不被业力所转,他们能够知道过去世的某些业因缘,跟某地区的众生有缘,可应机设化,利济自如。这与阿罗汉不一样,阿罗汉称为无生,这一生了结了生死,就进入涅槃,不再出生了。
四、受生自在:菩萨能随愿入胎,在六道中随愿到任何一道去度化有缘的众生。他的受生,并不像众生愚痴般的入胎。有些菩萨入胎不迷,住胎就迷惑了;有些入胎、住胎都不迷惑,但一出胎就迷了;只有不退转菩萨是入胎、住胎甚至出胎都不迷惑。悉达多太子就是如此受生自在,从兜率天观机缘,再决定到净饭王家中受生。
五、愿自在:凡夫有愿,难得自在做到,就成虚愿;而菩萨要做的事,必得圆满完成,随心想而做,随愿而成,没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六、心自在:凡夫通常心猿意马,妄想纷飞,心随境转,没有办法给予切实的控制;菩萨则不一样,能掌握自心,不被外境所转,不被贪、嗔、痴等烦恼所迷惑,于任何境界,内心自由自在。
七、如意自在:也叫做神力自在,菩萨具大神通,威力难量,要变化什么都能,要到哪里都可到,无障无碍。
八、法自在:菩萨能修行一切法,亦能演说一切法,普令众生,受法圆满。
九、胜解自在:菩萨于佛法中自得胜解,了彻胜义;亦为他说,令他普得胜解,了彻胜义。
十、智自在:菩萨具大智慧,善说法要,辩才无碍;众生爱乐,欢喜受化。
观自在菩萨即般若观慧已得自在的菩萨,这主要是指菩萨以慧眼观察世间的真相,心不再迷惑,身心自由自在。用经文来解释,照见五蕴皆空即是观,度一切苦厄即是得自在,所以凡是能观察真理获得痛苦解脱者,都叫观自在菩萨。
问:参加助念,应如何穿着较为适宜?
答:参加助念本意为帮助亡者,生起净念,蒙佛救度,故穿着任何服饰,皆无碍念佛。但是奇装异服、短裙短裤,甚至浓妆艳抹,时髦打扮,很容易令亡者感觉不受尊重,故应朴素端庄。最好穿海青搭缦衣,比较容易令亡者敬重信受。或是莲友穿着相同的居士制服,也很庄严整齐,容易令人肃然起敬,认同赞赏。总之,穿着对亡者的影响是正面的就好。穿着不当也是失礼的行为,世法尚且看场合穿衣服,何况助念!
穿着对亡者有正面的影响,当然就好,如果是负面的影响,就不好。如果穿制服,大家都穿青一色的居士服,很庄严,对亡者绝对不会有不当的影响,非常好。那如果没有制服,要穿海青搭缦衣,让人家觉得这个团体非常和谐、非常团结。你看慈济,慈济的委员为亡者助念或参加告别式,服装穿得很整齐,甚至女众的头发都梳妆一样。证严法师的教导实在很成功。人家看到慈济的委员去为亡者助念或参加亡者的告别式,穿得这么整齐,会去批评他们吗?不会。会看轻他们吗?不会。只有赞叹、只有肯定对不对?有修行或没有修行,外在的威仪让人起欢喜心,就成功了;让亡者起敬重心,就成功了;不用说念佛的功德,他成功了嘛。所以,我们为亡者助念,一定要穿着很整齐,大家青一色穿制服、穿居士服,很整齐,人家一定会对你肯定赞叹,也容易让没有学佛的人起赞叹的心,认为佛教很团结,非常的和谐,容易引度人家进入三宝门中。
因为师父在家居士时,曾经参加一个助念团,就很不喜欢穿制服,也不喜欢鼓励人家穿海青搭缦衣。女众去助念,有的穿热裤,有的穿没有衣领、没有袖子的很单薄的衣服,尤其是夏天,那这样去为亡者助念好不好?不好。师父将来临命终,若快要死了,你们女众若穿热裤来为我助念,我一定会爬起来说:“不好意思,你回去换件衣服再来。”我若死了,也会再爬起来,跟你叮咛一次。你穿热裤,那个亡者会想要念佛吗?所以穿着一定要妥当。
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
斯人有业障惑故,于大乘经不能记。
供养地藏以香华,衣服饮食诸玩具,
以净水安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
发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淫及妄语,
三七日内勿杀害,至心思念大士名,
即于梦中见无边,觉来便得利耳根。
应是经教历耳闻,千万生中永不忘,
以是大士不思议,能使斯人获此慧。
——《地藏菩萨本愿经》
据《缁门崇行录》记载,慧远大师的师父——道安大师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记忆力,能日诵万言,堪称过目不忘。“晋道安法师,十二出家,神性聪敏,而形貌甚陋,不为师所重。驱役田舍,至于三年,执勤就劳,曾无怨色。数岁之后,方启师求经,师与辨意经一卷,可五千言。安赉经入田,因息就览,暮归更求余经,师曰:“昨经未读,乃复求耶?”答曰:“即巳成诵。”师虽异之,而未信也。更与成具光明经一卷,将一万言,赍之。如初,暮复还经,师令诵之,不差一字,方大惊叹。赞曰:“安清庙之圭璋也,置之耒耜而服勤不怨,今弟子才负寸长,礼貌衰则去矣。况田役耶?况久于田役耶?吾于是三叹。”
本师释迦牟尼佛曾在《地藏经》中宣示,吾等劣根众生仰靠地藏菩萨的加持亦可获得如道安法师一样的智慧。佛告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生殷重恭敬心来修学大乘经典,并发弘法利生的菩提心。但因根机陋劣,记性不好,对于大乘经典无读诵性,纵遇明师教导,旋得旋忘,动经年月,不能读诵(读是朗读,诵是背诵)。
一般来说,对大乘经典没有读诵性,是因有宿世业障,未得消除。或往昔对佛法很生疏,没有亲近过;或对讲经法师不恭敬;或障碍人说法、听经、书写读诵;或喜欢喝酒而断智慧种;或作法师但吝法。这些原因都会障碍人的记忆力、理解力和智慧力。
学佛的人,往往会碰到一个问题,每部经都讲功德最大,最消业障。咒语也是,大悲咒,楞严咒。佛都宣扬功德第一,好像没有听过有第二的。每个都第一,就反而麻烦了。但实话说,应该是什么病对什么药,什么业障对什么经。这样子讲比较合理。
就像有些人很迷茫,修观音好,还是地藏好。普门品说,念观音圣号功德等于六十亿恒河沙菩萨功德。地藏十轮经又说,拿种种的衣服饮食等供养文殊普贤观音弥勒的功德,不如一个人一顿饭来供养地藏菩萨。这样子就打架了。
每一种经,甚至佛号,都有他的性德在里面,医治众生不同的病苦。比如你缺少慈悲,对别人常提不起关爱,总觉的手脚冰冷。你应该去修一修普门品。观音菩萨具足慈悲的能量,这一点上观音菩萨排第一。
如果一个人生命中带着残缺,有的人因为婚姻不顺,乃至事业破产,乃至受到一些伤害后,带着很破败的心来学佛的人,都是人格不够健全,这类人适合修地藏经。你要知道,常没有安全感,学佛也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你还是修地藏经开始。地藏菩萨排第一,地藏菩萨有弥补你生命漏洞的功能。
我讲到地藏经很重要,因为目前有生命漏洞的人实在太多,尤其是年轻人,受了苦,才来学佛。对不对。这个苦让他学佛是好事,但这也是生命存在漏洞,你没有弥补,然后你修密法,修禅宗,都会走偏掉。
历代祖师大德说,修行人,身体要健康,心理也要健康。对不对。人格上要健全。出家人是做人天师表,巍巍堂堂,文才武略都要高。首先人格要健全,是最好的。
包括有的人,到社会上混了很久,一点财运都没有,常被人看不起,就来佛门学,期待发财。这也是危险,哪怕你发财了,仍然要注意,生命中有漏洞。你认为没有财富是可耻的,有财富是光荣的。有这个对比在,你都会有地狱。
如果一个人心态好,事业好,善心足,福报大,做许多善事,但执著心特别重时,这个人适合去修《金刚经》。《金刚经》是给发大心的人修的,不是给贫穷的人,不发心,到处说空空空的人修的。
如果要治疗悭贪嫉妒,不肯布施这一块。《药师经》是最好。药师佛有这个愿力,你知道吗,人悭贪嫉妒也是一种痛苦,但他无法解除这个结,药师佛来治疗这个病是最好的。
每个经要受持,都必须要受一定戒律,而每个经戒律不同。比如修药师法门,最起码要受八关斋戒。修地藏经,还没有那么高要求,你只要受持好五戒,最好不吃肉就好了。你要修《法华经》,戒律受持的要更多了。六根都要看护好,比八关斋戒还困难。
佛教人没有别的,无非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迷破了,悟开了,你就离苦得乐,所有一切苦难都是从迷惑裡头产生的,真正的快乐是觉悟。所以佛法它在世间终极的目标,佛教的目的是什么?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个大家听了欢喜。佛用什么方法帮助你离苦得乐?佛知道苦乐怎么来的,苦乐是果报,果必有因。苦的因是什么?苦的因是迷惑,乐的因是觉悟。
所以,佛从因上下手,果上不起作用。因上下手那就是帮助你破迷开悟,用什么方法?用教育、用教学。释迦牟尼佛叁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在鹿野苑度五比丘,佛教就是这么兴起来的。老人七十九岁圆寂,叁十岁开始教学到七十九岁,四十九年,这大家都知道的,讲经叁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这是释迦牟尼佛。
我们细心观察他的行谊,他给我们做觉悟的榜样,也就是说佛的榜样,我们本来是佛,他把这个样子做出给我们看。一生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境是物质环境,物质环境裡头有顺境、有逆境,缘是人事环境,有善人、有恶人。无论在什么环境当中他法喜充满,没有受到外面环境的干扰。为什么?他用真心。真心没有人能干扰你,能干扰你的是妄心,妄心受外面境界干扰,真心没有。所以,佛教导我们用真心不要用妄心,人人都有个真心,我们世俗人说良心。
真心是清净的,真心是不生不灭的,真心裡面有智慧、有德能、有相好,真心是不动的。我们会想西会想东,前头念灭了后头念生了,那是妄心,那不是真心,真心是不生不灭的。我们有念头起、念头灭,都叫妄念。由此可知,真心裡头没有念头起灭的现象,这叫自性本定。佛法修行如果从整体上来说,它就是修定,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统统修定。所以方法不一样,结果是相同的,你得定了,开悟了,完全相同。
好吃美味素食,开心运动
印度传说中的美食,好吃又便宜的素食汉堡,只要20卢比一份啊
好久没吃火锅了,今天小崔专门做个素食火锅,媳妇很高兴,但是小崔为啥哭笑不得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