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点赞排行
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信愿行,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没有丝毫怀疑。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书,这部经上没有一个字怀疑,没有一句话怀疑,真信。
第二个条件,真正想去,对这个世间没有任何留恋,这个世界跟我没关系,全盘放下,这第二个条件。第三个条件,一向专念,我只有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方向西方,目的极乐世界,专念阿弥陀佛,其他的法门统统放下。
究竟乐里头有个最明显的,我们人人都有分的,就是阿弥陀佛在西方建立的极乐世界,这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去往生的。它的条件非常简单,不要断烦恼,不要消业障,只要具足信心,相信真有西方极乐世界,相信真有阿弥陀佛,一丝毫都不怀疑,这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真正愿意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是第二个条件。第三个条件,认真去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看多简单。这三个条件具足,你决定得生。
所以说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这句话是唐朝净土宗第二代的祖师善导大师说的,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漏掉。真正想去的人,你要常常想着这三个条件,真信、真愿、真念佛。真信,决定没有疑惑;真愿,那是万缘都放下了,我只有这一个愿望,就是求生净土;真行,我一天到晚就这一句佛号,除这一句佛号,什么念头都没有,真行。
只要具足这三个条件,修多久就能往生?大概不出三年,你的问题解决了。三年,三十年连个消息都没有,那是什么?这三个字里头出了问题,就是信里头有怀疑;愿里面不纯,愿意往生,但是这个地方还放不下,舍不得离开;行就是念佛,念佛有夹杂,有妄念、有夹杂,不纯。如果真正念到纯一,就不会超过三年,决定成功。自古以来,就在我们眼前,例子就很多,人家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这不能不知道,要不知道,这一生学佛叫白学了。
修道要反过来。人世人以为,我一贯为自个极力,我就可以得到。但要修道,刚好相反,先学会为他人时,自个啥都不要,这时分即是得到了。许多人问业障,啥是业障?怎么消业障?是要念多少经才干消业障?为自个想的多,即是业障。多为他人想时,业障就消除了。
人要能为他人想,不简略。尽管我屡次讲为他人想,正本是劝诫自个啊。凡夫嘛,有我执,就会为自个想得多。我也是一样为自个想的多。正本思考自个太多的人,就很苦楚。所以先要少为自个想。
在家修行的哪一种人,比照趋向摆脱。即是有些老太婆,一辈子循规蹈矩,养家育子,受了一辈子苦,到了晚年,觉得使命现已完结了,对家庭,对儿女,感触也尽到职责了。她去念念佛,没有牵挂了,临终很简略慈祥往生。
不要小看这个境地,他一辈子苦,为儿女苦,也是破我执的进程。咱们许多人都想着自个摆脱,啥都不论的,太有自个的主见,家庭或许落发的职责又没有尽到,到了老了,翻出良知来,才发现都为自个自私了一辈子。一辈子都为了自个,这个即是业障。
长命经一贯以来,对以下几类人来说,十分有用:
1、有堕胎史的人,用来超度婴灵;
2、想用来消除宿业,早得贵子;
3、想消除自个以及家人的疾病,取得健康的人;
4、想消除业障,取得各种作业作用的人;
能看到此文,你的善根福德无量,
能依教奉行,是你今生成佛的机缘成熟
修净业者,首要的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究竟成就固然重要,但对于末法时代的众生而言,不能往生,成佛往往就成为一句空话。至于往生的品位高下,与能不能往生相比,就是次要的问题。因为往生之后无论品位高下都是不退成佛,而不往生,就不能了脱生死,不能永出轮回。因此印光大师要我们下定决心往生西方,即使是人王天王身也不愿更受。黄念老也一再叮嘱,“当前首要是决定往生,。”
净宗的殊胜就殊胜在此地,博地凡夫都能往生。四十八愿里头讲得很清楚,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说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的,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这是净宗最根本的依据,就是四十八愿。
明明讲,五逆十恶临命终时能够忏除业障,能够忏悔、能够认错,能忏悔,后不再造,发愿念佛求生净土,阿弥陀佛都来接引,这还有什么话说!这个法门才真正圆满到极处,上面度等觉菩萨,下面度阿鼻地狱众生。只要你具备这三个条件,你能信、你能发愿求生、你肯念这句佛号,就成功了。就这么简单,就这么容易,再重的罪业都能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罪业消了没有?我告诉你,消了,烦恼破了。为什么?这一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你天天念这个名号,烦恼不断自然断了,业障不消自然消了。怎么消的?就这一句名号把你消掉了,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这一句名号是自性的德号,自性本具一切功德,都在这一句名号当中。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一切法身大士,他们所修的无量无边功德,也在这一句名号里头。没人把它讲清楚,大家不知道。其实,断烦恼、消业障最猛利的无过于念这一句佛号,所以古大德讲暗合道妙,这句话讲得好。所以真正是世尊出世本怀,本怀里头第一经,决定能叫众生一生圆成佛道,只要你相信,你不相信就没法子。具足三个条件,老实、听话、真干,没有一个不往生的,这是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
有个别年轻人总觉得:“离开了他,我就活不下去。”其实,佛陀在《无量寿经》中早就讲过:“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言。
佛陀认为,爱情是无常的,更是烦恼之因,故对此不要过于沉迷,不然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痛苦。
其实,除了佛陀以外,汉地的古圣先贤对爱情也有一些认识。比如,庄子身上就发生过这样一段经历:
一天庄子出门,看到一座新坟,一女子手执扇子,正对着那座坟连扇不已。问她为何这样,女人说:“坟中埋的是我丈夫,他死时有遗言,如果我要改嫁,必须等坟土干了才行。我现在急着改嫁,所以用扇子扇坟,让坟土尽快干。”
听到这番话,庄子心中很不是滋味,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妻子。庄妻听后,先是数落那妇人没良心,然后发誓说:“如果你离我而去,我绝不会如此无情。”
天有不测风云,没几天,庄子突得急病死了。入棺后,庄妻一身素缟,每天哭哭啼啼地为庄子守丧。不久,有个翩翩少年来到庄家,自称是楚国的王孙,想来拜庄子为师。得知庄子刚辞世,少年很伤心,表示要为庄子守丧百日。
守丧期间,因王孙气度不凡,庄妻慢慢对他生起爱意,遂托人向其求婚。王孙同意了,不过提了一个条件:“庄子乃我老师,我千里迢迢到此,如果一面未见,就太遗憾了。希望你能打开棺材,容我见老师最后一面。”
按彼时习俗,入殓后再开棺,这对逝者极为不敬。但为了尽快成亲,庄妻一口就答应了王孙。但万万没想到,一劈开棺材,庄子竟然坐了起来。此时,王孙也倏忽一下不见了。庄妻这才明白:原来,王孙乃庄子的幻化。此时她羞愧难当,没多久就悬梁自尽了。
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世间的恩爱,是十分无常的。
有个别年轻人总觉得:“离开了他,我就活不下去。”其实,佛陀在《无量寿经》中早就讲过:“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言。
看世间,每个人莫不如此,来到这个世界是独自一人,最后离开也是孑然一身,所以,没有谁真正离不开谁。
许多人在年轻时,为了爱情、财富,一直就像蚂蚁一样忙忙碌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开始去考虑:“我死后,生命会不会延续?如果会,下辈子是什么样子呢?”但这时候再思索这些,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男女之情,表面看海誓山盟、轰轰烈烈,似乎是人间最美好不过的。但实际上,只要有爱,就会患得患失;只要有爱,就会有担忧、害怕。诚如佛陀在《涅盘经》中所说:“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曾经,一个没结婚的人和一个已结婚的人谈论爱情。
没结婚的人极力赞美爱情,他说:“古希腊有一个叫皮格马利翁的国王,他用象牙精心雕塑了一个少女。由于这个‘少女’太美了,国王深深地爱上了她,天天在‘少女’面前祈求,并且拥抱她、亲吻她。后来,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的真情打动,将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跟皮格马利翁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我觉得爱情是多情的海洋,是迷人的画卷。”
听了这番话,已结婚的人摇摇头:“年轻人,爱情并非如你所说的那样美好。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南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刘瑱,他妹妹是鄱阳王的王妃,夫妻之间非常恩爱。后来,鄱阳王因故被齐明帝所杀。因为思念亡夫,鄱阳王妃终日不吃不喝,最后奄奄一息。
为了救妹妹,刘瑱请人画了一幅画--在画中,鄱阳王正跟一个宠妾在一起恩恩爱爱地照镜子。看到这幅画,鄱阳王妃醋意大发,咒骂道:‘他真应该早点死。’就因为这件毫不存在的事,她对亡夫的万千爱意当下消失,随后身体也很快康复了。”
在后一则故事中,为什么女主人公原来热气腾腾的爱,一瞬间就变成了咬牙切齿的恨呢?原来,这就是佛教所讲的“爱恨无常”。
所以,对于爱情,我们任何人都要记住这个规律,否则,无论你学了多少知识,在遇到世间的爱恨情仇时,还是很难面对。
佛教中有部论典叫《四百论》,其中讲过:“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意思是,无常的法一定会坏灭,有坏灭的则非真正的安乐,因此,凡属无常的一切法,皆是痛苦的本性。比如,两个人关系本来很好,后来一方慢慢变心了,这种无常就会给对方带来痛苦。
所以,爱情犹如一件弱不禁风的易碎品,极不可靠。佛陀也曾提醒弟子阿难:“慎勿信汝意,意终不可信;慎勿与色会,与色会即祸生。”就是告诉他:千万不要信赖你的分别心,你的分别心根本不可信;千万不要贪执美色,否则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祸患。
遗憾的是,佛陀虽然早已开示过了,但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还是不懂这个道理,以至于在爱情中,经常遭受各种不明不白的折磨。
“爱可生爱,亦可生憎”
对每个人来说,爱情只是帮助自己快乐的外缘,虽然它暂时可以带来快乐,但是靠不住、不长久。
许多人在没有爱情、婚姻时,认为得到了就一定幸福。但真正达到目的之后,却发现当初的快乐在逐日递减,身心也在渐渐麻木,甚至还有说不清的苦,成天缠绕着自己……
我曾看过林肯的传记,他说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就是长达23年的婚姻。他的太太脾气暴躁、喜怒无常,对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看不顺眼。每当林肯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就会喋喋不休,嫌他的头太小,手脚太大,鼻梁不直,下腭突出,看上去像只猩猩。
她最讨厌的,就是林肯的走路姿势,成天逼着林肯在房间里学她的步法。甚至有一天,在林肯跟别人一起用餐时,因为没有及时答她的话,她竟然将一杯热咖啡泼到了林肯头上……
当然,这是林肯在步入婚姻之前,绝对不曾想到的。
无独有偶,托尔斯泰的婚姻也是悲剧的典型。这位俄国着名大文豪,有无数的人崇拜他,在他那个年代,只要他说一句话,马上成了头条新闻。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家庭生活极为不幸,甚至成了他致命的导火索。
他结婚之初,对妻子非常温情,两人经常一起许愿、祈祷,希望这恩爱的日子能天长地久。但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婚后一段时间,两人就开始争吵不休,昔日的爱意每况愈下,最终变成了怨恨、敌意。
在经历了漫长的猜疑与痛苦之后,晚年的托尔斯泰热衷于人类和平,并将大量稿费捐去做慈善。但这与妻子的想法完全相反,因为她的虚荣心太强,守着钱财不愿意行善。终于,在每日不断的争吵之后,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于一场大雪中弃家出走,离开了共同生活48年的妻子。在俄罗斯寒冷的冬天,他颠簸在四处漏风的火车车厢里,最后患上肺炎,死于一个小车站的木屋里。
而且,在临死之前,所有子女都来到他膝下,但他唯独不想见妻子最后一面。
如今许多年轻人,认为爱情至高无上,相恋时总以为:“他就是我永远的幸福!”可时间一久,无常变化上演时,才意识到“永远”原来并不远,于是开始怨天怨地:“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为什么他这样没良心?……”
其实,与其到时候这样怨天尤人,还不如早点了知:自己的快乐要靠自己掌握。有了这种认知,当他带给你快乐时,你会感激他;即使相反,也不会太执着。否则,爱得太深,纠缠太紧,最终肯定会自尝苦果。
当然,上述那种悲剧的婚姻,并不是人人都会遭遇的,但即使在一般的婚姻中,无常的变故也随时在发生着,这是不争的事实。了解到这点以后,你就会明白,把快乐建立在一个人身上,是相当不明智的选择。
所以,我们应掌握好快乐的主因--自己的心,并通过修行开启心的宝藏,以获得真实的快乐。
大多数人的爱情,都是一种自私
爱有两种:一是占有,只要自己快乐,不考虑对方如何;一是付出,只要对方快乐,不考虑自己如何。
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口口声声说爱,朝朝暮暮谈情,但仔细观察,多数人的爱不过是一种自私的占有--对方让自己快乐,才爱他;一旦他背叛了,就因爱生恨。
这样的爱,只会让自他苦不堪言,又有什么可津津乐道的呢?
世间人总以为,恋爱结婚是人生最快乐、美好、令人向往的事。就像我坐出租车时,司机一看我是出家人,就不禁生起“大悲心”:“你很痛苦啊,不能结婚,怎么能受得了呢?”同样的情景,我在香港、广东、沈阳等城市都值遇过。
但是,恋爱了、结婚了,就能把自己锁进幸福的保险柜吗?从很多人的经历来看,也不一定。
前不久,我和一位校长聊天时,随口问他:“有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会不会因为感情问题,借机对学生发泄?”
校长连连点头:“有啊有啊!有些年轻老师一天到晚都在打电话,有时就像发疯了一样,突然跑到教室里,把所有学生都痛骂一顿。”
类似的待遇,以前我也碰到过。曾经我在一家医院住院,有个护士因为男友三天没来电话,自己打过去也没人接,心情特别坏。即使给我们配药,她也一直在按对方号码。病友们都特别担心,生怕她一不小心就配错了。配完药,她过来给我们打针时,也是恶狠狠地,“啪”一下就使劲扎了进去……
其实,大多数人的爱情,都是一种自私,只为了自己的需要和快乐;而且,这种爱也是有条件的,建立在对方爱自己的前提下,一旦这个前提变化了,自己的情感也会随之改变。
可叹的是,许多人没有认清爱情的本质,或者,就算道理上明白了,但遇到迷人的对境时,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深陷进去。
也许,只有等你到了花甲之年,才可能明白所谓的爱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一直死死追求的爱情童话,究竟在现实中存不存在?
爱情真的值得“生死相许”吗?
世间很多人都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成爱情的最高境界。那么在佛陀眼里,爱情的本质是什么呢?
芸芸众生都耽着情爱,正如一首流传已久的词中所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这句话出自元朝词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当年,16岁的元好问赶赴并州应试,途中遇到一捕雁人,他说自己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杀死后,但见另一只在其周围悲鸣不已,久久不离,最后竟从空中直冲而下,撞地殉情。
元好问听后心绪难平,便从他手中买下这两只雁的遗体,将其合葬于汾河岸边,命其冢为“雁丘”。
看了这个故事,不少年轻人可能要问:无始以来,人们非常憧憬的爱情,果真有那么美好吗?真的值得“生死相许”,令人沉迷至此吗?佛陀与世人眼中的爱情,又有哪些不一样呢?
其实,在世人的定义中,“情”就是一种互相缠缚、同生共死。
而佛陀,对男女间的爱情、婚姻也没有全盘否定。如在《善生经》中,就教导夫妻之间理应相敬如宾,丈夫应以五事爱敬妻子,妻子应以十三事敬顺丈夫,如此才能夫妻异体同心,家和万事兴。
但与此同时,佛陀又会提醒大家:爱情归根结底是一种执着。当自己特别执着一个人时,虽然会带来短暂的快乐,但到头来,终究是苦大于乐。
或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觉得爱情无比甜蜜,怎么可能是一种痛苦呢?当然,假如你没品尝过爱情的滋味,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但若是过来人,对于个中的辛酸,相信定有特别深刻的体会。
爱情为何残酷,因为“爱别离”“求不得”
无始以来,许多人总以为爱是永恒的,所以,一旦它有了点滴变化,就会感到巨大的挫败……
爱情的痛苦虽然千差万别,但仔细观察,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爱别离苦”,即所爱的人离开了自己,由此便痛不欲生;还有一种是“求不得苦”,因为得不到所爱的人,没了这个“皈依境”,就认为自己活得无依无怙,了无生趣。
不过,假如你明白了无常之理,纵然无法跟最爱的人在一起,也不会那么难以面对。
藏地曾有位上师叫吉丹松贡,一天他的邻居过世了,悲痛的寡妇来见他想寻求慰藉。
她刚踏进上师家中,就碰到了上师年迈的母亲。她扯着头发,语无伦次地向老妈妈倾诉着自己的巨大痛苦。当时,老妇人抱着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她有关无常的教言。慢慢地,她的悲痛之情得以舒缓,忘了要见上师这件事,然后起身回家了。
几个月后,上师在传大手印时给弟子们叙述了此事,并特别开示说:“无常的教言非常殊胜,连刚失去丈夫的寡妇都能很快明白,知道不要把每一件事都执记在心头,由此很快脱离了苦痛。”
还有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女人死了丈夫,她每每想起与丈夫生前的恩爱,就痛不欲生,于是天天做很多精美的饭菜拿到坟前,一边痛哭一边说:“亲爱的丈夫,你吃一点吧。”
有个牧童看到这种情况,很想帮助她,就找了一头死牛搬到坟地,然后割了许多嫩草放在旁边,也是一边哭一边说:“亲爱的牛,你吃一点吧。”
女人看到后,不屑地对牧童说:“牛已经死了,又不可能活过来,你在这痛哭有什么用呢?真是个傻孩子!”
牧童回堪布答:“我才不傻呢!我的牛刚死,它的样子还没变,身上还是热的,多叫它几声也许还能活过来。你的丈夫死那么久了,都已经火化了,你还哭着让他吃东西,那才傻呢!”
听牧童这么一说,女人想想也对。从此,她的生活恢复了正常。
可见,人的心若专恋于某个对境,一旦失去了,就很难从痛苦中拔出来。但如果明白一切皆无常,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那很多事情也就想得开了。
佛陀说:对爱情别太执着了
无始以来,人们都沉迷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幻境中,看看我们周围,因情而苦的人前仆后继。其实,你若能懂得一点佛教道理,比如万法皆为无常,缘合则聚、缘灭则散,以及一切都是空性,就会明白“情”也不过如此。
现在有些年轻人挺可怜的,虽然学识不错,但由于从来没有学过佛法,无法洞察爱情的真相,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可能失魂落魄,甚至有时因无法接受失恋而踏上一条“不归路”。
其实,世人歌颂的伟大爱情,只是一种分别妄执,假如过于执着,痛苦必会接连不断地降临。诚如《正法念处经》中所说:“若人贪着欲,众苦常现前。”
前不久,某大学就发生了一幕惨剧:一对恋人在考研之前,女生对男生说:“如果我们都考上了,关系就保持下去;如果你考上而我没考上,爱情也可以继续;但若我考上而你没考上,那就分手。”
也许是造化弄人,最终女生考上了研究生,而男生落榜。于是女生提出拜拜。男生特别伤心,因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就冲到女生寝室,先将恋人掐死,然后自己也跳楼了……
与这种自私自利的爱相比,佛陀所提倡的爱,不附带任何条件,所以,绝不会因付出得不到回报而痛苦。
当然,若有人问佛陀:“应该如何对待爱情?”佛陀并不会劝所有人出家,也不会让所有人学佛。佛陀只会说:对爱情不要太执着了,否则一定会活得很苦,而且,这些苦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完全是自作自受。
所以,且不谈佛教的甚深境界,仅就现实生活来讲,年轻人若能懂得一些佛理,内心也会变得比较豁达,这对未来会有不可思议的帮助。
爱一个人,就要给他自由
爱一个人,就要给他自由。如果以“爱”的名义,把他盯得死死的,根本不给他自由的空间,只会让他的心离你越来越远。不仅是恋人之间如此,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如此。任何一种爱,若建立在控制别人的基础上,自己一味地付出,却完全不顾对方的感受,那你越爱他,他越累。
有些人的嫉妒心特别炽盛,认为自己所爱的人只为自己独有。别人无意中看一眼,或者稍微与其接触、谈话,自己就会妒火中烧,生起极大的嗔恨心,甚至不惜一切想毁了对方。
我的家乡有个人,他曾对妻子说:“其他什么事你都可以做,唯独有件事我不许,你要注意啊!”现在他已七八十岁了,但年轻时的这句话,一直被大家传诵着,“流传百世”。可见,有些人对爱人有着强烈的占有欲。
《百业经》中有一个残忍的故事:
从前,有个国王叫丑陋者,嫉妒心极强,性情十分残暴。他为王妃制定了极其严格的禁令,尤其是禁止别人仰望王妃的姿色。所以,他每次带王妃出游时,街道两旁不能打开门窗,若有人打开后无意一瞥王妃,他会立即剜掉此人的眼睛。
一日,他与王妃们去森林游玩。当时有位独觉在那里禅修,几个王妃见他身相庄严,生起无比欢喜心,于是纷纷取下面纱,在其面前恭敬顶礼。国王闻知此事后,当下嗔心大起,命人立即剜去独觉的双目。
因前世恶业感召,独觉被害时没能显现神变。之后,他飞入虚空示现种种神变。见此情景,国王非常害怕,顿时跪在地上忏悔,乞求清净罪业。
然而,因果是不虚的。由于在嫉妒心的推动下,国王曾剜掉过成千上万人的眼睛,一旦业力成熟,他仍无法避免果报--多生累劫成为没有眼睛的众生,直至佛陀在世时,他还是一个盲人。
佛经中说过:“增上贪欲者,不知理非理。”
有些人在嫉妒心或贪心生起时,做事情根本不讲理,好像发疯了一样,过段时间冷静下来,才知道自己特别过分。
其实,嫉妒只是分别心在作怪。假如你真的贪着爱人,那他去世之后的遗体,别人再怎么看、怎么焚烧,这时候为什么你无动于衷,不像以前那样妒火中烧了呢?仔细想一想,你到底爱的是什么?
青春可以回忆,不能迷恋
当你拥有令人羡慕的青春时,请不要忘了,这一切迟早会变成鸡皮鹤发……
不少年轻人总觉得自己青春无敌,整天花大量心思忙于打扮、美容,希望以此讨得恋人欢心,而从不愿想自己有一天满面皱纹、白发苍苍的样子。这无异于自欺欺人。
实际上,我们如果了解身体的本质,便不会迷恋自己的身体,更不会贪执别人的。
《法句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
往昔佛陀在世时,有位王后长得娇艳动人。国王要带她到寺院礼拜佛陀,但她非常珍爱自己的容颜,不喜欢听佛陀“不执着美色”的论调,所以经常找借口不去寺院。
一天,国王为了让她到寺院去,下令诗人为寺院写赞歌,主要歌颂寺院的宁静、安详和伟大。王后对此很感兴趣,便和国王一起去了。
当王后来到寺院,佛陀观察到了她的根基,于是变化出一位绝色美女,站在她身后并替她扇风。王后一看,顿时觉得自己逊色多了,但她还是忍不住,一直望着那美女。没多久,美女的容貌竟在渐渐改变:先是变得衰老;然后死去;慢慢化为白骨……
至此,王后觉悟到美色并非永恒,执着这些毫无价值。
佛陀觉察她的根基已成熟,便对她说:“对美貌极为贪恋的人,是相当愚痴的。因为所执着的东西,只不过如此而已。”接受了佛陀的开示,王后当下证得圣果。
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哪怕长得再惊为天人,也阻止不了无常的侵蚀。若认为自己的爱情建立在一张脸上,而从来不懂得从心上着手,那实在愚蠢之至。这样的爱情,也绝对挡不住岁月的考验!
不负如来不负卿
表面上看,呆在寺院里的他,仿佛一直在思念远方的情人,世间人可能也觉得奇怪:“这样的诗,怎会出自一位藏地着名大德之手?”
经常有人问我:“您读过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歌吗?对此有什么看法?”
其实,我还未出家时就在甘孜师范学校读过,出家后也看过。我认为,仓央嘉措深谙诗学精髓,其用词之美,一般人无法望其项背。
他的诗有外、内、密三层涵义。从外义而言,阐述了男女之情,但其内义和密义,多数人却无从了知。
比如,他在一首诗中写到:“白色的仙鹤啊,不会去远方,有一天,它会从理塘归来。”当时人们并不知其中密意,只把它当成一首情歌。直至后来才发现,这是仓央嘉措对未来的授记,他的转世就降生于理塘。
他还有一首诗,如今可谓脍炙人口:“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表面上看,呆在寺院里的他,仿佛一直在思念远方的情人,世间人可能也觉得奇怪:“这样的诗,怎会出自一位藏地着名大德之手?”但事实上,他的这种特殊显现,对世人具有殊胜意义-- 欲界男女难免都贪执感情,通过读他的情诗,迷惘无助之人将被接引入佛的境界,依此因缘,缓缓种下解脱的善根。
就拿这首诗来说,字面意思是:世间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既对得起佛陀,又对得起爱人。但这也间接说明了,如果你是个在家人,可以一边过世间生活,一边做对佛教有意义的事情;但若是个出家人,就必须勘破情关,放下对爱人的执着,如此才能荷担如来家业。
其实,他的情歌,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外义是世间的男女感情,内义折射了当时的历史状况,密义则揭示了修行的心态和方法。而且,有些诗篇还隐含着对藏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透视,并对未来的变迁作了预言。
世间万般皆苦,唯情执最苦
如果明知道佛在世时的提婆达多比丘是个邪师,谁还会愿意去皈依、顶礼他呢?如果在没有正见的情况下错误地皈依了提婆达多比丘这个邪师,还能算是佛弟子吗?以此,作为一个思考题,请大家好好去读读佛经吧。
皈依三宝中的皈依僧宝,根本上指的是皈依圣者,即所有在家和出家的四双八辈,而不是一般世俗人认为的皈依现出家相的人,完全分不清这一点的所谓三宝弟子,其实连基本的三皈依都不能成立,根本就不能称为是真正的佛弟子。
佛陀对此在佛经中也反复强调,譬如:
“大德!我归依世尊!归依法与僧伽。大德!唯我欲于世尊之处出家,得具足戒。”《杂阿含经》
“我归依世尊,归依法及僧伽。愿世尊摄受我。”《长阿含经》
“今日已往。誓归依佛。归依正法。归依僧伽。近事世尊。乃至尽寿。奉持佛法。如护身命。”《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皈依僧宝绝对不是只皈依某一位具体的僧,而是皈依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四双八辈,当然也包括同时皈依任何一位具体的圣者。如果有人说,除了不皈依某一具体的(也可能是在家的)圣者以外,皈依一切的四双八辈,该人同样没有成就皈依僧宝。
由于佛法是由现出家相的人来(专业)住持的,其中一些人即使没有得道却已经入于僧数了,终究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僧,更何况出家众之中必定是有圣者的,就如佛说的若比丘(悲智注:比丘,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能行正道,则世间不会缺少阿罗汉。因此,在方便说、通俗说的情况下,也可以说全体的出家众(包括凡夫僧和圣贤僧)都是皈依的对象,只要皈依了出家众自然也就算是皈依了僧宝,故而也就有了归依佛、法、比丘僧之类的说法。而那些虽然现出家相,却因破戒、宣扬邪说等原因不入僧数的人(比如台湾的清海、净空之流),他们不仅不是得圣道的,甚至连真正的出家人都算不上,更不是皈依的对象。从根本上讲,究竟皈依之处就是真正的僧——所有在家与出家的四双八辈。
想要成为圣者也是一样,必须皈依、净信于真正的僧——四双八辈。
佛陀对此在佛经中同样反复强调,譬如:
“四预流向支(悲智注:想成为向初果要做的四件事):亲近善士、听受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也。四预流果支(悲智注:想成为得初果要做的四件事,即佛、法、僧、戒四种净信成就),友!于此有圣弟子,于佛陀成就信不动、即:如是彼佛陀是应供者、正等觉者、明行足者、善逝者、世间解者、无上师、调御丈夫者、天人师、佛、世尊也。于法成就信不动,即:世尊善说之法,现见而超越时,言近观而能知见,引导、唯智者亲所谅知也,于僧伽成就信不动,即:世尊之圣弟子僧伽,具足妙行,具足质直行,具足如理行,具足正行,所谓四双八辈,世尊之圣弟子僧伽,应恭敬、尊重、布施、合掌礼拜、是世间之无上福田。成就圣所爱之戒,此非所坏,无败秽、非所渎、无所损、自在、智者所赞叹、无染污,导于定。”《等诵经》
“阿难!圣声闻对佛陀具足正信,[信彼世尊是:]阿罗汉、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对于法具足正信:世尊所善说之法,是现益、应来见、明了、导至解脱,令智者各自体证。对于僧伽具足正信: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善正行、正直行、奉法、具足净戒。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四双八辈,值得供养、恭敬、礼拜,为世间之无上福田。圣声闻是圣者所喜爱,其戒行不缺、不坏、不瑕秽,令人解脱,为圣者所赞叹,不为其他所污而于三昧增长。阿难!次第于此法镜之法,具足此之圣声闻,即可预期各自之未来:于我地狱已灭,畜生道、饱鬼道及其他恶趣灭,我证须陀洹果(初果阿罗汉),住不退转,必到达正觉。”《大般涅槃经》
白腰杓鹬(学名:Numenius arquata)57~63厘米,保护级别:Ⅱ级,中国分布于内蒙古、西藏南部、长江下游、福建、广东、海南岛、台湾
发现素食的美好
要减肥了?教您如何做好吃又健康的素食小吃
随着野生动物的品种越来越少,保护濒危动物对所有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今天奥德修斯号带你看看,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是怎样保护动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