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修道要反过来。人世人以为,我一贯为自个极力,我就可以得到。但要修道,刚好相反,先学会为他人时,自个啥都不要,这时分即是得到了。许多人问业障,啥是业障?怎么消业障?是要念多少经才干消业障?为自个想的多,即是业障。多为他人想时,业障就消除了。

人要能为他人想,不简略。尽管我屡次讲为他人想,正本是劝诫自个啊。凡夫嘛,有我执,就会为自个想得多。我也是一样为自个想的多。正本思考自个太多的人,就很苦楚。所以先要少为自个想。

在家修行的哪一种人,比照趋向摆脱。即是有些老太婆,一辈子循规蹈矩,养家育子,受了一辈子苦,到了晚年,觉得使命现已完结了,对家庭,对儿女,感触也尽到职责了。她去念念佛,没有牵挂了,临终很简略慈祥往生。

不要小看这个境地,他一辈子苦,为儿女苦,也是破我执的进程。咱们许多人都想着自个摆脱,啥都不论的,太有自个的主见,家庭或许落发的职责又没有尽到,到了老了,翻出良知来,才发现都为自个自私了一辈子。一辈子都为了自个,这个即是业障。

长命经一贯以来,对以下几类人来说,十分有用:

1、有堕胎史的人,用来超度婴灵;

2、想用来消除宿业,早得贵子;

3、想消除自个以及家人的疾病,取得健康的人;

4、想消除业障,取得各种作业作用的人;

能看到此文,你的善根福德无量,

能依教奉行,是你今生成佛的机缘成熟

修净业者,首要的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究竟成就固然重要,但对于末法时代的众生而言,不能往生,成佛往往就成为一句空话。至于往生的品位高下,与能不能往生相比,就是次要的问题。因为往生之后无论品位高下都是不退成佛,而不往生,就不能了脱生死,不能永出轮回。因此印光大师要我们下定决心往生西方,即使是人王天王身也不愿更受。黄念老也一再叮嘱,“当前首要是决定往生,。”

净宗的殊胜就殊胜在此地,博地凡夫都能往生。四十八愿里头讲得很清楚,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说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的,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这是净宗最根本的依据,就是四十八愿。

明明讲,五逆十恶临命终时能够忏除业障,能够忏悔、能够认错,能忏悔,后不再造,发愿念佛求生净土,阿弥陀佛都来接引,这还有什么话说!这个法门才真正圆满到极处,上面度等觉菩萨,下面度阿鼻地狱众生。只要你具备这三个条件,你能信、你能发愿求生、你肯念这句佛号,就成功了。就这么简单,就这么容易,再重的罪业都能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罪业消了没有?我告诉你,消了,烦恼破了。为什么?这一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你天天念这个名号,烦恼不断自然断了,业障不消自然消了。怎么消的?就这一句名号把你消掉了,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这一句名号是自性的德号,自性本具一切功德,都在这一句名号当中。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一切法身大士,他们所修的无量无边功德,也在这一句名号里头。没人把它讲清楚,大家不知道。其实,断烦恼、消业障最猛利的无过于念这一句佛号,所以古大德讲暗合道妙,这句话讲得好。所以真正是世尊出世本怀,本怀里头第一经,决定能叫众生一生圆成佛道,只要你相信,你不相信就没法子。具足三个条件,老实、听话、真干,没有一个不往生的,这是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

有个别年轻人总觉得:“离开了他,我就活不下去。”其实,佛陀在《无量寿经》中早就讲过:“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言。

佛陀认为,爱情是无常的,更是烦恼之因,故对此不要过于沉迷,不然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痛苦。

其实,除了佛陀以外,汉地的古圣先贤对爱情也有一些认识。比如,庄子身上就发生过这样一段经历:

一天庄子出门,看到一座新坟,一女子手执扇子,正对着那座坟连扇不已。问她为何这样,女人说:“坟中埋的是我丈夫,他死时有遗言,如果我要改嫁,必须等坟土干了才行。我现在急着改嫁,所以用扇子扇坟,让坟土尽快干。”

听到这番话,庄子心中很不是滋味,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妻子。庄妻听后,先是数落那妇人没良心,然后发誓说:“如果你离我而去,我绝不会如此无情。”

天有不测风云,没几天,庄子突得急病死了。入棺后,庄妻一身素缟,每天哭哭啼啼地为庄子守丧。不久,有个翩翩少年来到庄家,自称是楚国的王孙,想来拜庄子为师。得知庄子刚辞世,少年很伤心,表示要为庄子守丧百日。

守丧期间,因王孙气度不凡,庄妻慢慢对他生起爱意,遂托人向其求婚。王孙同意了,不过提了一个条件:“庄子乃我老师,我千里迢迢到此,如果一面未见,就太遗憾了。希望你能打开棺材,容我见老师最后一面。”

按彼时习俗,入殓后再开棺,这对逝者极为不敬。但为了尽快成亲,庄妻一口就答应了王孙。但万万没想到,一劈开棺材,庄子竟然坐了起来。此时,王孙也倏忽一下不见了。庄妻这才明白:原来,王孙乃庄子的幻化。此时她羞愧难当,没多久就悬梁自尽了。

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世间的恩爱,是十分无常的。

有个别年轻人总觉得:“离开了他,我就活不下去。”其实,佛陀在《无量寿经》中早就讲过:“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言。

看世间,每个人莫不如此,来到这个世界是独自一人,最后离开也是孑然一身,所以,没有谁真正离不开谁。

许多人在年轻时,为了爱情、财富,一直就像蚂蚁一样忙忙碌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开始去考虑:“我死后,生命会不会延续?如果会,下辈子是什么样子呢?”但这时候再思索这些,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男女之情,表面看海誓山盟、轰轰烈烈,似乎是人间最美好不过的。但实际上,只要有爱,就会患得患失;只要有爱,就会有担忧、害怕。诚如佛陀在《涅盘经》中所说:“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曾经,一个没结婚的人和一个已结婚的人谈论爱情。

没结婚的人极力赞美爱情,他说:“古希腊有一个叫皮格马利翁的国王,他用象牙精心雕塑了一个少女。由于这个‘少女’太美了,国王深深地爱上了她,天天在‘少女’面前祈求,并且拥抱她、亲吻她。后来,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的真情打动,将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跟皮格马利翁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我觉得爱情是多情的海洋,是迷人的画卷。”

听了这番话,已结婚的人摇摇头:“年轻人,爱情并非如你所说的那样美好。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南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刘瑱,他妹妹是鄱阳王的王妃,夫妻之间非常恩爱。后来,鄱阳王因故被齐明帝所杀。因为思念亡夫,鄱阳王妃终日不吃不喝,最后奄奄一息。

为了救妹妹,刘瑱请人画了一幅画--在画中,鄱阳王正跟一个宠妾在一起恩恩爱爱地照镜子。看到这幅画,鄱阳王妃醋意大发,咒骂道:‘他真应该早点死。’就因为这件毫不存在的事,她对亡夫的万千爱意当下消失,随后身体也很快康复了。”

在后一则故事中,为什么女主人公原来热气腾腾的爱,一瞬间就变成了咬牙切齿的恨呢?原来,这就是佛教所讲的“爱恨无常”。

所以,对于爱情,我们任何人都要记住这个规律,否则,无论你学了多少知识,在遇到世间的爱恨情仇时,还是很难面对。

佛教中有部论典叫《四百论》,其中讲过:“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意思是,无常的法一定会坏灭,有坏灭的则非真正的安乐,因此,凡属无常的一切法,皆是痛苦的本性。比如,两个人关系本来很好,后来一方慢慢变心了,这种无常就会给对方带来痛苦。

所以,爱情犹如一件弱不禁风的易碎品,极不可靠。佛陀也曾提醒弟子阿难:“慎勿信汝意,意终不可信;慎勿与色会,与色会即祸生。”就是告诉他:千万不要信赖你的分别心,你的分别心根本不可信;千万不要贪执美色,否则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祸患。

遗憾的是,佛陀虽然早已开示过了,但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还是不懂这个道理,以至于在爱情中,经常遭受各种不明不白的折磨。

“爱可生爱,亦可生憎”

对每个人来说,爱情只是帮助自己快乐的外缘,虽然它暂时可以带来快乐,但是靠不住、不长久。

许多人在没有爱情、婚姻时,认为得到了就一定幸福。但真正达到目的之后,却发现当初的快乐在逐日递减,身心也在渐渐麻木,甚至还有说不清的苦,成天缠绕着自己……

我曾看过林肯的传记,他说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就是长达23年的婚姻。他的太太脾气暴躁、喜怒无常,对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看不顺眼。每当林肯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就会喋喋不休,嫌他的头太小,手脚太大,鼻梁不直,下腭突出,看上去像只猩猩。

她最讨厌的,就是林肯的走路姿势,成天逼着林肯在房间里学她的步法。甚至有一天,在林肯跟别人一起用餐时,因为没有及时答她的话,她竟然将一杯热咖啡泼到了林肯头上……

当然,这是林肯在步入婚姻之前,绝对不曾想到的。

无独有偶,托尔斯泰的婚姻也是悲剧的典型。这位俄国着名大文豪,有无数的人崇拜他,在他那个年代,只要他说一句话,马上成了头条新闻。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家庭生活极为不幸,甚至成了他致命的导火索。

他结婚之初,对妻子非常温情,两人经常一起许愿、祈祷,希望这恩爱的日子能天长地久。但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婚后一段时间,两人就开始争吵不休,昔日的爱意每况愈下,最终变成了怨恨、敌意。

在经历了漫长的猜疑与痛苦之后,晚年的托尔斯泰热衷于人类和平,并将大量稿费捐去做慈善。但这与妻子的想法完全相反,因为她的虚荣心太强,守着钱财不愿意行善。终于,在每日不断的争吵之后,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于一场大雪中弃家出走,离开了共同生活48年的妻子。在俄罗斯寒冷的冬天,他颠簸在四处漏风的火车车厢里,最后患上肺炎,死于一个小车站的木屋里。

而且,在临死之前,所有子女都来到他膝下,但他唯独不想见妻子最后一面。

如今许多年轻人,认为爱情至高无上,相恋时总以为:“他就是我永远的幸福!”可时间一久,无常变化上演时,才意识到“永远”原来并不远,于是开始怨天怨地:“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为什么他这样没良心?……”

其实,与其到时候这样怨天尤人,还不如早点了知:自己的快乐要靠自己掌握。有了这种认知,当他带给你快乐时,你会感激他;即使相反,也不会太执着。否则,爱得太深,纠缠太紧,最终肯定会自尝苦果。

当然,上述那种悲剧的婚姻,并不是人人都会遭遇的,但即使在一般的婚姻中,无常的变故也随时在发生着,这是不争的事实。了解到这点以后,你就会明白,把快乐建立在一个人身上,是相当不明智的选择。

所以,我们应掌握好快乐的主因--自己的心,并通过修行开启心的宝藏,以获得真实的快乐。

大多数人的爱情,都是一种自私

爱有两种:一是占有,只要自己快乐,不考虑对方如何;一是付出,只要对方快乐,不考虑自己如何。

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口口声声说爱,朝朝暮暮谈情,但仔细观察,多数人的爱不过是一种自私的占有--对方让自己快乐,才爱他;一旦他背叛了,就因爱生恨。

这样的爱,只会让自他苦不堪言,又有什么可津津乐道的呢?

世间人总以为,恋爱结婚是人生最快乐、美好、令人向往的事。就像我坐出租车时,司机一看我是出家人,就不禁生起“大悲心”:“你很痛苦啊,不能结婚,怎么能受得了呢?”同样的情景,我在香港、广东、沈阳等城市都值遇过。

但是,恋爱了、结婚了,就能把自己锁进幸福的保险柜吗?从很多人的经历来看,也不一定。

前不久,我和一位校长聊天时,随口问他:“有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会不会因为感情问题,借机对学生发泄?”

校长连连点头:“有啊有啊!有些年轻老师一天到晚都在打电话,有时就像发疯了一样,突然跑到教室里,把所有学生都痛骂一顿。”

类似的待遇,以前我也碰到过。曾经我在一家医院住院,有个护士因为男友三天没来电话,自己打过去也没人接,心情特别坏。即使给我们配药,她也一直在按对方号码。病友们都特别担心,生怕她一不小心就配错了。配完药,她过来给我们打针时,也是恶狠狠地,“啪”一下就使劲扎了进去……

其实,大多数人的爱情,都是一种自私,只为了自己的需要和快乐;而且,这种爱也是有条件的,建立在对方爱自己的前提下,一旦这个前提变化了,自己的情感也会随之改变。

可叹的是,许多人没有认清爱情的本质,或者,就算道理上明白了,但遇到迷人的对境时,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深陷进去。

也许,只有等你到了花甲之年,才可能明白所谓的爱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一直死死追求的爱情童话,究竟在现实中存不存在?

爱情真的值得“生死相许”吗?

世间很多人都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成爱情的最高境界。那么在佛陀眼里,爱情的本质是什么呢?

芸芸众生都耽着情爱,正如一首流传已久的词中所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这句话出自元朝词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当年,16岁的元好问赶赴并州应试,途中遇到一捕雁人,他说自己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杀死后,但见另一只在其周围悲鸣不已,久久不离,最后竟从空中直冲而下,撞地殉情。

元好问听后心绪难平,便从他手中买下这两只雁的遗体,将其合葬于汾河岸边,命其冢为“雁丘”。

看了这个故事,不少年轻人可能要问:无始以来,人们非常憧憬的爱情,果真有那么美好吗?真的值得“生死相许”,令人沉迷至此吗?佛陀与世人眼中的爱情,又有哪些不一样呢?

其实,在世人的定义中,“情”就是一种互相缠缚、同生共死。

而佛陀,对男女间的爱情、婚姻也没有全盘否定。如在《善生经》中,就教导夫妻之间理应相敬如宾,丈夫应以五事爱敬妻子,妻子应以十三事敬顺丈夫,如此才能夫妻异体同心,家和万事兴。

但与此同时,佛陀又会提醒大家:爱情归根结底是一种执着。当自己特别执着一个人时,虽然会带来短暂的快乐,但到头来,终究是苦大于乐。

或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觉得爱情无比甜蜜,怎么可能是一种痛苦呢?当然,假如你没品尝过爱情的滋味,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但若是过来人,对于个中的辛酸,相信定有特别深刻的体会。

爱情为何残酷,因为“爱别离”“求不得”

无始以来,许多人总以为爱是永恒的,所以,一旦它有了点滴变化,就会感到巨大的挫败……

爱情的痛苦虽然千差万别,但仔细观察,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爱别离苦”,即所爱的人离开了自己,由此便痛不欲生;还有一种是“求不得苦”,因为得不到所爱的人,没了这个“皈依境”,就认为自己活得无依无怙,了无生趣。

不过,假如你明白了无常之理,纵然无法跟最爱的人在一起,也不会那么难以面对。

藏地曾有位上师叫吉丹松贡,一天他的邻居过世了,悲痛的寡妇来见他想寻求慰藉。

她刚踏进上师家中,就碰到了上师年迈的母亲。她扯着头发,语无伦次地向老妈妈倾诉着自己的巨大痛苦。当时,老妇人抱着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她有关无常的教言。慢慢地,她的悲痛之情得以舒缓,忘了要见上师这件事,然后起身回家了。

几个月后,上师在传大手印时给弟子们叙述了此事,并特别开示说:“无常的教言非常殊胜,连刚失去丈夫的寡妇都能很快明白,知道不要把每一件事都执记在心头,由此很快脱离了苦痛。”

还有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个女人死了丈夫,她每每想起与丈夫生前的恩爱,就痛不欲生,于是天天做很多精美的饭菜拿到坟前,一边痛哭一边说:“亲爱的丈夫,你吃一点吧。”

有个牧童看到这种情况,很想帮助她,就找了一头死牛搬到坟地,然后割了许多嫩草放在旁边,也是一边哭一边说:“亲爱的牛,你吃一点吧。”

女人看到后,不屑地对牧童说:“牛已经死了,又不可能活过来,你在这痛哭有什么用呢?真是个傻孩子!”

牧童回堪布答:“我才不傻呢!我的牛刚死,它的样子还没变,身上还是热的,多叫它几声也许还能活过来。你的丈夫死那么久了,都已经火化了,你还哭着让他吃东西,那才傻呢!”

听牧童这么一说,女人想想也对。从此,她的生活恢复了正常。

可见,人的心若专恋于某个对境,一旦失去了,就很难从痛苦中拔出来。但如果明白一切皆无常,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那很多事情也就想得开了。

佛陀说:对爱情别太执着了

无始以来,人们都沉迷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幻境中,看看我们周围,因情而苦的人前仆后继。其实,你若能懂得一点佛教道理,比如万法皆为无常,缘合则聚、缘灭则散,以及一切都是空性,就会明白“情”也不过如此。

现在有些年轻人挺可怜的,虽然学识不错,但由于从来没有学过佛法,无法洞察爱情的真相,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可能失魂落魄,甚至有时因无法接受失恋而踏上一条“不归路”。

其实,世人歌颂的伟大爱情,只是一种分别妄执,假如过于执着,痛苦必会接连不断地降临。诚如《正法念处经》中所说:“若人贪着欲,众苦常现前。”

前不久,某大学就发生了一幕惨剧:一对恋人在考研之前,女生对男生说:“如果我们都考上了,关系就保持下去;如果你考上而我没考上,爱情也可以继续;但若我考上而你没考上,那就分手。”

也许是造化弄人,最终女生考上了研究生,而男生落榜。于是女生提出拜拜。男生特别伤心,因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就冲到女生寝室,先将恋人掐死,然后自己也跳楼了……

与这种自私自利的爱相比,佛陀所提倡的爱,不附带任何条件,所以,绝不会因付出得不到回报而痛苦。

当然,若有人问佛陀:“应该如何对待爱情?”佛陀并不会劝所有人出家,也不会让所有人学佛。佛陀只会说:对爱情不要太执着了,否则一定会活得很苦,而且,这些苦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完全是自作自受。

所以,且不谈佛教的甚深境界,仅就现实生活来讲,年轻人若能懂得一些佛理,内心也会变得比较豁达,这对未来会有不可思议的帮助。

爱一个人,就要给他自由

爱一个人,就要给他自由。如果以“爱”的名义,把他盯得死死的,根本不给他自由的空间,只会让他的心离你越来越远。不仅是恋人之间如此,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如此。任何一种爱,若建立在控制别人的基础上,自己一味地付出,却完全不顾对方的感受,那你越爱他,他越累。

有些人的嫉妒心特别炽盛,认为自己所爱的人只为自己独有。别人无意中看一眼,或者稍微与其接触、谈话,自己就会妒火中烧,生起极大的嗔恨心,甚至不惜一切想毁了对方。

我的家乡有个人,他曾对妻子说:“其他什么事你都可以做,唯独有件事我不许,你要注意啊!”现在他已七八十岁了,但年轻时的这句话,一直被大家传诵着,“流传百世”。可见,有些人对爱人有着强烈的占有欲。

《百业经》中有一个残忍的故事:

从前,有个国王叫丑陋者,嫉妒心极强,性情十分残暴。他为王妃制定了极其严格的禁令,尤其是禁止别人仰望王妃的姿色。所以,他每次带王妃出游时,街道两旁不能打开门窗,若有人打开后无意一瞥王妃,他会立即剜掉此人的眼睛。

一日,他与王妃们去森林游玩。当时有位独觉在那里禅修,几个王妃见他身相庄严,生起无比欢喜心,于是纷纷取下面纱,在其面前恭敬顶礼。国王闻知此事后,当下嗔心大起,命人立即剜去独觉的双目。

因前世恶业感召,独觉被害时没能显现神变。之后,他飞入虚空示现种种神变。见此情景,国王非常害怕,顿时跪在地上忏悔,乞求清净罪业。

然而,因果是不虚的。由于在嫉妒心的推动下,国王曾剜掉过成千上万人的眼睛,一旦业力成熟,他仍无法避免果报--多生累劫成为没有眼睛的众生,直至佛陀在世时,他还是一个盲人。

佛经中说过:“增上贪欲者,不知理非理。”

有些人在嫉妒心或贪心生起时,做事情根本不讲理,好像发疯了一样,过段时间冷静下来,才知道自己特别过分。

其实,嫉妒只是分别心在作怪。假如你真的贪着爱人,那他去世之后的遗体,别人再怎么看、怎么焚烧,这时候为什么你无动于衷,不像以前那样妒火中烧了呢?仔细想一想,你到底爱的是什么?

青春可以回忆,不能迷恋

当你拥有令人羡慕的青春时,请不要忘了,这一切迟早会变成鸡皮鹤发……

不少年轻人总觉得自己青春无敌,整天花大量心思忙于打扮、美容,希望以此讨得恋人欢心,而从不愿想自己有一天满面皱纹、白发苍苍的样子。这无异于自欺欺人。

实际上,我们如果了解身体的本质,便不会迷恋自己的身体,更不会贪执别人的。

《法句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

往昔佛陀在世时,有位王后长得娇艳动人。国王要带她到寺院礼拜佛陀,但她非常珍爱自己的容颜,不喜欢听佛陀“不执着美色”的论调,所以经常找借口不去寺院。

一天,国王为了让她到寺院去,下令诗人为寺院写赞歌,主要歌颂寺院的宁静、安详和伟大。王后对此很感兴趣,便和国王一起去了。

当王后来到寺院,佛陀观察到了她的根基,于是变化出一位绝色美女,站在她身后并替她扇风。王后一看,顿时觉得自己逊色多了,但她还是忍不住,一直望着那美女。没多久,美女的容貌竟在渐渐改变:先是变得衰老;然后死去;慢慢化为白骨……

至此,王后觉悟到美色并非永恒,执着这些毫无价值。

佛陀觉察她的根基已成熟,便对她说:“对美貌极为贪恋的人,是相当愚痴的。因为所执着的东西,只不过如此而已。”接受了佛陀的开示,王后当下证得圣果。

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哪怕长得再惊为天人,也阻止不了无常的侵蚀。若认为自己的爱情建立在一张脸上,而从来不懂得从心上着手,那实在愚蠢之至。这样的爱情,也绝对挡不住岁月的考验!

不负如来不负卿

表面上看,呆在寺院里的他,仿佛一直在思念远方的情人,世间人可能也觉得奇怪:“这样的诗,怎会出自一位藏地着名大德之手?”

经常有人问我:“您读过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歌吗?对此有什么看法?”

其实,我还未出家时就在甘孜师范学校读过,出家后也看过。我认为,仓央嘉措深谙诗学精髓,其用词之美,一般人无法望其项背。

他的诗有外、内、密三层涵义。从外义而言,阐述了男女之情,但其内义和密义,多数人却无从了知。

比如,他在一首诗中写到:“白色的仙鹤啊,不会去远方,有一天,它会从理塘归来。”当时人们并不知其中密意,只把它当成一首情歌。直至后来才发现,这是仓央嘉措对未来的授记,他的转世就降生于理塘。

他还有一首诗,如今可谓脍炙人口:“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表面上看,呆在寺院里的他,仿佛一直在思念远方的情人,世间人可能也觉得奇怪:“这样的诗,怎会出自一位藏地着名大德之手?”但事实上,他的这种特殊显现,对世人具有殊胜意义-- 欲界男女难免都贪执感情,通过读他的情诗,迷惘无助之人将被接引入佛的境界,依此因缘,缓缓种下解脱的善根。

就拿这首诗来说,字面意思是:世间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既对得起佛陀,又对得起爱人。但这也间接说明了,如果你是个在家人,可以一边过世间生活,一边做对佛教有意义的事情;但若是个出家人,就必须勘破情关,放下对爱人的执着,如此才能荷担如来家业。

其实,他的情歌,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外义是世间的男女感情,内义折射了当时的历史状况,密义则揭示了修行的心态和方法。而且,有些诗篇还隐含着对藏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透视,并对未来的变迁作了预言。

世间万般皆苦,唯情执最苦

如果明知道佛在世时的提婆达多比丘是个邪师,谁还会愿意去皈依、顶礼他呢?如果在没有正见的情况下错误地皈依了提婆达多比丘这个邪师,还能算是佛弟子吗?以此,作为一个思考题,请大家好好去读读佛经吧。

皈依三宝中的皈依僧宝,根本上指的是皈依圣者,即所有在家和出家的四双八辈,而不是一般世俗人认为的皈依现出家相的人,完全分不清这一点的所谓三宝弟子,其实连基本的三皈依都不能成立,根本就不能称为是真正的佛弟子。

佛陀对此在佛经中也反复强调,譬如:

“大德!我归依世尊!归依法与僧伽。大德!唯我欲于世尊之处出家,得具足戒。”《杂阿含经》

“我归依世尊,归依法及僧伽。愿世尊摄受我。”《长阿含经》

“今日已往。誓归依佛。归依正法。归依僧伽。近事世尊。乃至尽寿。奉持佛法。如护身命。”《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皈依僧宝绝对不是只皈依某一位具体的僧,而是皈依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四双八辈,当然也包括同时皈依任何一位具体的圣者。如果有人说,除了不皈依某一具体的(也可能是在家的)圣者以外,皈依一切的四双八辈,该人同样没有成就皈依僧宝。

由于佛法是由现出家相的人来(专业)住持的,其中一些人即使没有得道却已经入于僧数了,终究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僧,更何况出家众之中必定是有圣者的,就如佛说的若比丘(悲智注:比丘,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能行正道,则世间不会缺少阿罗汉。因此,在方便说、通俗说的情况下,也可以说全体的出家众(包括凡夫僧和圣贤僧)都是皈依的对象,只要皈依了出家众自然也就算是皈依了僧宝,故而也就有了归依佛、法、比丘僧之类的说法。而那些虽然现出家相,却因破戒、宣扬邪说等原因不入僧数的人(比如台湾的清海、净空之流),他们不仅不是得圣道的,甚至连真正的出家人都算不上,更不是皈依的对象。从根本上讲,究竟皈依之处就是真正的僧——所有在家与出家的四双八辈。

想要成为圣者也是一样,必须皈依、净信于真正的僧——四双八辈。

佛陀对此在佛经中同样反复强调,譬如:

“四预流向支(悲智注:想成为向初果要做的四件事):亲近善士、听受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也。四预流果支(悲智注:想成为得初果要做的四件事,即佛、法、僧、戒四种净信成就),友!于此有圣弟子,于佛陀成就信不动、即:如是彼佛陀是应供者、正等觉者、明行足者、善逝者、世间解者、无上师、调御丈夫者、天人师、佛、世尊也。于法成就信不动,即:世尊善说之法,现见而超越时,言近观而能知见,引导、唯智者亲所谅知也,于僧伽成就信不动,即:世尊之圣弟子僧伽,具足妙行,具足质直行,具足如理行,具足正行,所谓四双八辈,世尊之圣弟子僧伽,应恭敬、尊重、布施、合掌礼拜、是世间之无上福田。成就圣所爱之戒,此非所坏,无败秽、非所渎、无所损、自在、智者所赞叹、无染污,导于定。”《等诵经》

“阿难!圣声闻对佛陀具足正信,[信彼世尊是:]阿罗汉、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对于法具足正信:世尊所善说之法,是现益、应来见、明了、导至解脱,令智者各自体证。对于僧伽具足正信: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善正行、正直行、奉法、具足净戒。世尊之弟子僧伽,是四双八辈,值得供养、恭敬、礼拜,为世间之无上福田。圣声闻是圣者所喜爱,其戒行不缺、不坏、不瑕秽,令人解脱,为圣者所赞叹,不为其他所污而于三昧增长。阿难!次第于此法镜之法,具足此之圣声闻,即可预期各自之未来:于我地狱已灭,畜生道、饱鬼道及其他恶趣灭,我证须陀洹果(初果阿罗汉),住不退转,必到达正觉。”《大般涅槃经》

「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恶道」就是叁恶道,也就是畜生、饿鬼、地狱。简而言之,就是此人过去的罪业,本应投生在恶道中,现在因受持金刚经,或者为人解释金刚经的不可思议功德,而将他应该投生至恶道的罪业消灭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大德解释为「重罪轻报」,重的罪可以消,轻的业当然更可以消了。一个人,如果过去的罪障能消得愈多,不但来生会更好,就是现世的生活情况都会改善的。所以就这一点来研究,如果有人能精进地念金刚经,研究金刚经,为人解说金刚经,不论是一句两句或是很短的一段经文,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是可以将他要成熟的重罪消灭的。在这种情形之下,有一部份罪障往往表现在为人轻侮,或者不如意。所以在这裡特别强调一下,各位如果遇到这种情形,要将欺侮你的人,或是要加害于你的人,视如帮你消灭重罪的朋友或善知识,甚至是恩人。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论述佛教般若思想的重要经典,也是禅宗的重要典籍之一。在现代比较流行的佛教经典中,《金刚经》以通俗易懂,涵义深刻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金刚经》是佛陀为常随千二百五十人讲说的经典。在本经中,佛陀特别为须菩提等诸大弟子讲说了持诵、讲说《金刚经》的诸种功德。经文中论说持诵、讲说《金刚经》具有以下功德。

首先,受持、解说《金刚经》胜于七宝布施

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与灵验在《金刚经》第一品“无为福胜分”中,佛陀向须菩提等诸大弟子讲说了受持本经,或者是受持经中的四句偈语,为别人讲说这部经典或者只讲说其中的偈语,这个人所得到的功德就远远胜于以恒河沙数的七宝布施的功德。经云: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也是印度人的母亲河,恒河绵延数千公里,其沙的数目不可胜数。在佛经中,佛陀常用恒河沙来比喻数目多得无法计数。在这段经文中,佛陀极言受持、为人讲说经中四句偈的功德胜于恒河沙数目的七宝作布施供养。佛陀运用这样的比喻能给人一种直观形象的感觉。

佛陀在经中亦云: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佛陀认为,受持、为人解说《金刚经》不仅胜于恒河沙数七宝布施,而且胜于以恒河沙数生命布施的功德。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当为了解救他人脱离险境,或是为了保护大众的安全,个人不惜舍己为人,献出自己的生命,很多人都难以从容的去做。能够这样做的人无疑是英雄,其功德也是很大的。而经中却说,为人解说经中的哪怕四句偈语,其功德远比以恒河沙数目的生命作布施的功德还要多。在本经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中,佛陀作了与前面相似的说教。经云: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其次,持诵、解说《金刚经》可得天人供养.

佛陀在经中告诉须菩提等弟子,如果有人能够讲说《金刚经》中的四句偈语,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会像供养佛陀和佛塔一样来供养这个人。如果一个人能够受持和读诵《金刚经》,这个人所得的功德会更大。佛陀在第十二品“尊重政教分”中说:

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佛陀在本经中,还强调了本经的重要意义——《金刚经》所在的地方就意味着有佛的存在,从而把《金刚经》等同于佛。佛陀还因此要求佛弟子应当和尊重佛陀一样来尊重这部《金刚经》。

第三、持诵、解说《金刚经》能成就无上菩提

佛陀在经中还告诉须菩提等众弟子,如果有人听闻到《金刚经》,不生惊恐之心,这个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功德。如果有人在佛住世时,或者是在佛灭度之后,能够以虔诚的心受持、读诵这部《金刚经》,这个人就能够入佛知见,成就佛果。并且还能够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本经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对此有详细的解说: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在本经第十五品“持经功德品”中,对于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金刚经》的功德有更为深入细致的说明。经云: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佛陀告诉须菩提等弟子,如果有人于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其功德已经算得上很大了,但是,还远远比不上听闻这部经典的功德,更不用说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这部经典的功德了。佛陀告诉众弟子,这部《金刚经》有不可思议、无量无边功德。如果有人能够受持、读诵此经典,并且广为人讲说,此人能够成就不可称量、无有边、不可思议的功德。此人也一定能够成就正等正觉,将来能够承担起如来家业。佛陀在此,进一步强调了这部经典的可贵之处,要求佛弟子都能够对此经恭敬作礼,以各种香花作供养。

第四,持诵、解说《金刚经》能够消除业障

佛在经中告诉众弟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金刚经》,能够消除无量劫以来的业障。读诵佛教经典,都能够消灾免难。但在其他经典中佛陀并没有指出,唯有在这部经典中,佛陀特别指出持诵、讲说本经消除灾障的作用。可见其持诵本经的消除灾障的功能要远胜于其他经典。本经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云: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佛陀认为,前世造作各种罪业应当堕落恶道的人,因为读诵《金刚经》的缘故,现世被人轻贱,就能够消除前世的罪业,而且还能够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佛陀还告诉众弟子,此经的经义不可思议,其果报也不可思议,其功德更不可思议。

不仅在经典中论述有持诵《金刚经》的功德,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持诵《金刚经》得到灵验的事迹:

南北朝时期,在梁代杭州招提寺有位僧琰法师,在他初出家做沙弥时遇到一个相面的人。那个人告诉他说:“法师您的面相聪明又有智慧,但却显露出短命之相,不知为何?”僧琰听完相师的话,便请教大德高僧,如何能够延长寿命。大德告诉他说:“佛陀有言,依法受持金刚般若,功德最大,必得延年。”僧琰便按照大德的吩咐,隐居深山受持、读诵《金刚经》。六年之后出山,见到以前的相面人。相面人说:“法师以前修什么功德了,现在得到如此的长寿之相!”僧琰便说:“以前你给我相面说面相短寿,我就隐居深山,专心持诵《金刚经》,别无它事。”相面人说:“真是不可思议。”

僧琰因为持诵《金刚经》的功德,成为一代高僧。最后年过百岁,方才寿终。唐代贞观年间,在遂州有一人死了三天又复活了。复活后告诉家人:我刚死之时,被人追逐,同伴数人到阎罗王宫。中有一僧人,阎罗王先唤来说:“师来,你一生修什么功德?”僧人说:“唯诵读《金刚经》。”阎王听后,称赞说:“善哉!既然是受持《金刚经》,应当升天,为何被错带到这里!”阎王话未说完,见到有天人下来,接引僧人上天去了。阎王又坐下来,问遂州人:“你过去做什么有功德的事情了?”遂州人说:“我过去唯好学习庾信的文章,诸子百家的语录,近来学习《金刚经》,还没有大的收获。”

阎王说:“你见识过大罪人吗?”遂州人说:“虽然读过庾信的文章,还未曾见过面。”阎王就派人将这个罪人带来。一会,遂州人见一只大乌龟,一身数头,押解的人说这个就是庾信。乌龟被带走后,阎王说:“这个人学诵《金刚经》,将他放出去吧。”刚出门,见到一人说:“我是庾信,活着的时候,喜欢引经据典,撰写文章,在文中经常有诽谤、辱骂经文之言,现在受到了大的苦报,受到龟刑。”现在活过来了,向你们说此因缘。众人都很伤心,都知道这一事实。遂州那里的人,都是移民,喜欢捕猎作为食物。当时之人知道庾信因为诽谤经典受报的事实,都不再捕猎,很多人都发心持诵《金刚经》,因为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他们都受到别人的尊敬。

渭州有个叫畦彦通的人,一生常读诵《金刚经》,他先于李密任武牢县令,被强盗攻破城池,这些强盗到处寻找畦彦通想杀掉他。彦通非常害怕,就越过城池,打算投河自尽。其河深百丈有余,彦通从高处跳下,好像有人在暗中接着他一样,这样一直落到河底,于一盘石上端然而坐,很久才起来,并无半点损伤。畦彦通当时惊喜异常,不停感叹。他知道是因为自己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威力加持于他,才使他逢凶化吉。从此,他更加信奉尊崇《金刚经》,并且努力受持,从不敢有半点轻慢,天长日久,他获得无量不可思议的果报和功德。

从以上对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和灵验事迹的介绍可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金刚经》具有无量无边功德,而且,受持《金刚经》的人往往还会因为持诵本经的功德,消除各种业障,得到各种不可思议的善报。现代的佛教信徒如果能够像前辈的祖师大德一样虔诚受持《金刚经》,相信也一定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利益。

素食恐龙捡了食肉恐龙抚养长大,食肉恐龙长大抚养了素食小恐龙,爱都是这样延续并传承下去!

坚持吃素食有什么好处?医生忠言:这4个好处会不请自来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堂而皇之“逛”村庄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