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点赞排行
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有弘扬文化的机缘,我们的初心就是念念利益众生,没其他的欲求,也不要求什么果报。世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什么好求的,也求不得。
我们有志于弘扬传统文化,一定要把自己的德行根基扎稳,不是急着去利益他人,要厚积薄发。师长常讲,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者,无有是处。扎好三个根,有德行的根基,才能一门深入,十年有所成就。假如德行的根基不牢,名闻利养心还很重,傲慢心还很重,又不用干事,十年就在那里读书,在那里讲学给人听,哪有不贡高我慢的道理?
孟子讲,“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古代如此,我们这两三代人没基础的,更是如此。不可好高骛远,我们要回到对治自己的习气上,这才是根本之根本。弘扬传统文化,一定要建立在格物这个根本上。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了,在一切处事待人接物之中,“善观己心”,真的对治习气。所以修学一定要打破最重要的一关,就是不自欺,念头错了,一定要对治,不可得过且过,不可找借口。
我们接着讲俞净意公的故事,俞净意公的道德学问,在我们之上很多,他都得打破自欺一关,不然也改变不了命运。灶神提醒他,“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意念恶,做的都是表面功夫,做给人看,要人赞叹的。师长一直提醒我们,要修十善业。十善业分“身、口、意”三业,最根源的还是意业,身、口都是随着意念发出去的。所以俞公的修学提醒我们,一定要克服习气使然、浑然不知。怎么克服浑然不知呢?读经、听课的时候要想着,那是针对我的,不是针对别人的,不然我们边听边想着别人的过失,就很难受益了。
别人直言给我们劝谏,一定要接受。“旁观者清”,能给我们很多提醒,心胸要大,要接受得了忠言。不能人家讲几句实话批评我们了,就难过好几天,那就很难修道了。《了凡四训》讲,“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批评几句就很难过,那个太好面子了。那个面子把我们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机会,都给丧失掉了。一个真正为众生着想的人,没面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人家指出我们问题,感恩戴德啊,让我不能误了众生,这是我唯一的心愿啊!
有句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指有慧无福。什么也做不成的。又如:三岁孩童私自初煮饭。虽有米、水、锅子等,那是属有福,但慧不足所以很难煮成功的。但总不会饿死的。因此,从以上两个比喻来看,有慧无福,英雄无用武之地。有福无慧,做事难圆满。因此,修福修慧都很重要,而其中修福更重要。因为福是慧的资粮。现在举经典的例子来证明:昔有二人同修行。一人专修福。一人专修慧。经数世后。专修福者因受福而作恶堕于象中。以有余福。人乘之以战。有胜敌之功。国王赐以璎珞。其专修慧者得阿罗汉果。以不曾修福故。为僧而乞食。多不得之。故偈云。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现在就是说明如何修福。修福,就是学习“种福田”。第一、众生及我们自己,都是我们的福田地。我们要学习好好的种福田,才会有好的收成。
第二、如果我们认为不用种,就会自己长,那么我们将会一无所成,徒自苦恼的。
第三、一切众生的心念及我们自己的心念,就是我们种福田的种子。我们要好好护念众生的心念种子,及我们自己心念的种子,这就是选好的种子。
听上去很抽象,但只要举个例子,你一下子就能明白!
当我们曾帮助某一个人后,这个人,心中很想要帮助我们,只是没有说出来。这就表示,我们第一次的种植成功,好的种子已经种下去了。
如果下次再遇到时,当他很感恩的谢谢我们时,如果我们说:您客气了,这也没什么,我相信换成是您,我相信您也会同样帮我的。这时他的心会更起增上心,那就表示我们又种对了,适时的给了水及料。
但是,如果本来他想将来帮我们,可是当他再谢谢我们时,我们就自以为了不起的说:是呀!您是要谢谢我的,如果没有我,则您今天也不知会死得多难看了!这时因为我们的自傲,他助我们的心可能就减弱了,那表示我们把种子给弄死了或换成不好的种子了。
所以,我们才说:“护念众生心,让众生的心念会往好的、解脱的、成佛的方向发展,就是种福田。”
说起念佛的方法,很多人都能说出来几种,据统计,念佛的方法有几十种,十念法,十念记数法,追顶念,高声念,金刚念……,但是这些方法对于普通的佛教信徒来说,念佛的方法都不太适用,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念佛的三个常用的方法,大家可以挑选一个合适自己的,按照这个念佛方法去执行。
第一种:叫做瑜伽念佛,就是心默念,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自己培养了清静的心情,在那里默念。念佛思念要集中在胸膛以下,肚脐以上,差不多在心下胃上的位置,不在前面,而在中间,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另外有理由,不去管它。你总要把思念集中在这里,耳不听外边,要听这里在念佛的声音;眼不看外边,要看这里:本来看不到,好像看得到,这时心情安静,只听到内在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字字听到清楚,慢慢的念,而都听得到。如果听不清楚,便是心跑到外边去了。便要重新念起,念到一字一句都听清楚,连念到一百零八句,也都能够听得清楚,这样虽没有得定,但与定也差不多了。因为念到一百零八句,能没有妄想杂念,做到一心不乱,是很不容易的。你尽管念下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久而久之,突然间念佛念停了,念不起来了,你再想念,还是提不起来。这时候你感到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这时候就是定。此后更需勤加练习,愈练习愈好,能做到这一步,是千难万难的事。
第二种念佛为微声念佛。坐着念,念的声音只有自己的耳朵恰恰听到,旁的人如果没有挨得很近,是听不到的。嘴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字字清清楚楚,耳听得到,眼好像仿佛也看得到。每连续念了十句,暂停一下再念。当念的时候,当然没有妄想杂念,偶有妄想,这是初学的人常有的事,不去管它,还是十句的念下去。念了十句,休息一下再念。念时必需听得清清楚楚,到后来连自己身体都忘记了,到了这境界,既不散乱,也不昏沉,也可以得定。因为散乱和昏沉,多半为身体所障碍。
第三种念佛为大声念佛,但也不要大喊大叫,把气叫开来,因为这样不但不会得定,而且没有好处。所以要把声音归纳到身的内部,一口气一口气地念。等这口气念完了,闭起嘴巴,等一会儿,由鼻子吸气,待气吸得充满了再念。这样念上一百天,保你身体都会健康起来,一切内病外病都会好。不但如此,因为这是配合气来念,便是无上气功,所以念过一百天,把膀子一拉,可以发出劲来。这种方法不但内心得清静,身体也会好。但要注意一点,念时绝对要用鼻子吸气吸得饱满,如果念得上气不接下气,用嘴吸气,那不但不会得定,而且反有害处,身体会搅坏的。所以特别要注意,当气不足,念不下去时,就得停,进行吸气后再念。照这样念法,心身才会得到益处,而且容易得定。念到最后,你不想念了,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这就是定。这种念法采取大声念佛,同时会发出金刚之声,那是念的声音好像金石之声,这种声音,可以影响旁人,他们听到了也会清静,有这样大的好处。还要注意一点,初步练习时,应当静静的念,嘴唇不过很轻微地动,牙齿不动,只有舌头在弹着,气由体内发出,这样身体才有益处,也容易得定。
有意放生则是着相,不杀,不放,一切无心,方为合道?
【此是之言,佛家所谓无记空者也。】佛教人发大愿力,救众生苦。若无大愿力,则一切利众生事,皆不能成就矣。昔宝文王敏仲,七世不杀,亦好放生。至敏仲,【有邪见者,教之曰:不杀,不放,付之无心为妙,不必着相。】敏仲生疑,乃问法华禅师。即厉声叱曰:【公大错岂!可落空见耶,面前木头,皆是无心,这几个木头能救得苦众生?汝急忏悔邪见之罪。】敏仲骇污,再发心放百万命。因岁饥,遇蛤蜊数十斛,悉以粟易之,诵经持?投之中流。夜梦文殊菩萨现金色身,慰谕之曰,我忆往劫亦曾生蛤蜊中,但坚汝心救众生苦。敏仲大加信异,乃着劝世文。
这个随缘放生必须得强调,什么叫随缘呢?就是随力,随你的力量,你有多大力量放多大生,这个叫随缘。并不是说我有钱,我高兴我就放生,那不行,那绝对不好使的。你必须得真心实意地去找、去放生,不能说我遇着我就放生,遇不着我就不放生,这不好使。
因为消业,你必须得主动去找众生而难放能放,到处去找众生、去救众生。因为这个业力在不显现的时候,你必须得提前把这个门打开,硬打,你不硬打不好使。你说:“我碰着我就放生。”等你碰着的时候,因果都已经晚了,必须得主动去。就像我们的种子识在里面,你说等种子识出来的时候我才处理吗?那不可能的事。所以说你得想办法,打开这个门往里去,把种子识拿出来。
放生也是一样,就是找我们的种子识,你看没有放生,就到处去找。发现饭店或是哪个地方不如法的,你赶紧去。应该有主动性,你主动去放生,你的业力也主动地消除,它俩都同是一个果报。那你何不这样做呢?你若不这么样做,所谓的“随缘”——我碰着我就放生,那你等着吧,你这一辈子,恐怕时间过去了,到时候业力成熟了,现前的时候都晚了,来不及。业力它不允许你随缘。
一居士:师父的意思就是说,你要想改变因果,是在平时,在果未现前时?
对,在因时。尤其要主动,还有一个主动的问题。我们现在往往被一句什么话骗了呢?“随缘。”有时候我们理解的那个随缘是堕落。说“不动随缘”,但是我们的心还是动的,所以在动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去打住,难做能做,这才叫真正往随缘那里走了那么一点点,这才行。
一居士:这是可以改变的,是不是?
不是改变不了,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主动心,就是由于我们的懒惰,由于我们的懈怠,然后又找一个好的名声“随缘”,所以就把我们耽误了。你耽误了今生,还耽误来生,还耽误了后人,没完没了地耽误,害人就害在这个地方了。所以什么事情别等、别看,在能做时马上就去做,这就是宝贝。
所以说,现在学佛并不是复杂的事情。复杂在哪个地方?就是我们有时候“随缘”——等,这个“等”就把你害坏了。知不知道学佛的道路呢?也知道了,有这么条道路,好。好呢,等几天……那果报一点不饶人,生死不饶人,一旦现前的时候,你想讲理,跟谁讲都不好使。你跟旁边的亲人讲啊?你就跟自己的身体讲理,它都不理你,你还跟别人讲吗?更没法讲了。所以说,什么也别想了,赶紧地放下,赶紧主动去做就完事了。就这么一句话,就是老实去做,主动去做。
所以佛说“随缘随力”。随缘随力,有的一听“随力”——我有多大能力呢?我看看吧,有一块钱,我花五毛吧,我留一半。那都不好,随力就是全心全力,尽心尽力。你尽心尽力去做,这才符合随缘随力呢。随你的力量——有多大力量,我使多大力量,这叫随力。
一居士:刚才师父说,就是说要出于自己的真心,真的目的就是想救命,出于自己的悲心真诚去做,这个真心是非常重要的,真心换来的果才是正的。
我们有时候真心不现前。我们说真心,可是你找不到真心,哪个是真心?哪个都不是。怎么办呢?我们就主动去做,难做去做,从这里提出我们的真心来。
一居士:就在事上去体现去?
哎,对。从我们的积极主动里去找我们的真心,这才能找出来点儿。否则的话,我们如果是懈怠心,永远也找不出真心。虽然往道上走了,走没走呢?走一点儿,但是离佛还挺远挺远。
对于佛教,大多数人还是怀着敬畏之心的,同时也有很多的人在笃信佛教,对于这些信佛的人来说,有三种人,也可以说是怀着三种目的信仰佛教,那么你是哪种信佛的人士呢?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得平安。此乃消灾祈福,解怨释结。
第二种人,是为了人间苦多乐少,生命危脆,所以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待至位阶不退,再入娑婆,广度众生,成就无上佛果。
第三种人,相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此如禅宗四祖道信大师所说:「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五祖弘忍门下诸师,则多用「齐速念佛名,令净心」。他们念佛,都没想到求生西方,但是每次念佛,都感到身心宁静,烦恼减少,而且自己的心力越来越能与佛的慈悲愿力相应。此正是[无量寿经》所说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体现。这种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自己能得到利益,其他有关的人亦能因他而获得利益。这就是因为念佛恒常不断,最後必得念佛三昧,必发悲智愿行。这一等人,虽不求生净土,但亦不得不生。得到念佛三昧时,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不一不二,那时,时时处处都能见佛在说法,时时处处无非极乐国土了。
在佛教来说,三种人有不同的根性。
第一种人,仍属於人天善法,所谓民间信仰的层次;
第二种人是正信的佛子;
第三种人则是上乘的利根。由於众生的业深障重,在修行净业时,一开始即以第三种人自居,是不安全的,也是不切实际的;然而仅以第一种人的立场来念佛,所求又太少了。以第二层次来修念佛法门,是最落实可靠的,既可深植善根而臻於上乘,又能兼得消灾植福的现世利益。
成群栗树鸭现身水库,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执勤路上,森林消防员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
素食早餐,让你每天从健康开始!
珍贵画面!红外相机捕捉到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清晰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