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永明延寿大师(公元九○四年—公元九七五年),唐末五代临安府余杭(浙江杭县)人,大师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他一生著述巨丰,尤其是其佛学巨著《宗镜录》乃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有影响的典籍之一。

永明延寿大师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之后,呈现衰微的现象,已经见不到盛唐时期的八宗共荣的兴盛景象,永明延寿大师就是在佛法衰败等待重建的时代兴出于世。

大师在当时深受吴越王钱俶的礼敬,尊奉他为国师。有一天,吴越王想开个无遮大会——就是打千僧斋,只要是出家人来应供,皇帝是一律平等供养。虽然说是平等供养,摆设的桌位总有上下座的分别,上座的位子谁都不愿意坐上去,大家都谦虚地推来推去。在谦让不下的情况下,大家想既然永明大师是皇帝的老师,当然请永明大师坐上首席位子,但是永明大师也很谦虚,就是不肯坐这个首席位子。在这么推推拉拉,就来了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大耳朵和尚,大家都不认识,看到大家在那里推让,他老人家就不客气,往首席位子上一坐。这一坐下来,当然吴越王也不好意思赶,但是心里很不舒服,国师没有坐首席位子,却被一个不认识的和尚坐上去,但总算是出家人,也就不便说话了。

供完千僧斋,大家都散去了,吴越王就问永明大师:“我今天供斋,有没有圣人来应供啊?”吴越王认为如果有圣人来应供,他的福报就大了。

永明大师说:“有啊!”他说:“什么人啊?”“是定光古佛今天来应供。”“哪一个?”“坐在首席的那个大耳朵和尚就是。”吴越王听了之后心里就很欢喜,赶紧派人去追。

派去的人就一路到处去打听:“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耳朵很大的和尚,从哪一条路走了?”后来打听到长耳和尚是在一个山洞里面修行,找到之后,吴越王派的人就顶礼膜拜,请他到皇宫里面来供养。

长耳和尚说了一句话:“弥陀饶舌!”――阿弥陀佛多嘴啊,泄露我的身份!长耳和尚说完就圆寂了。

这些人看到长耳和尚圆寂,就呆在那边:“定光古佛是找到了,却圆寂了。”想想他刚才讲的“弥陀饶舌”,说长耳和尚是定光古佛的人是永明大师啊,那“弥陀饶舌”不就是在说永明大师,原来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赶快回去报告吴越王:定光古佛走了,阿弥陀佛还在。

吴越王听到定光佛圆寂的消息,当然很失望,但知道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下欢喜得不得了。就赶紧去见永明大师,快步往外走,走到门口,刚好一个报信的人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进来,几乎跟吴越王撞在一起。吴越王问他: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永明大师圆寂了!”

这是阿弥陀佛示现作永明延寿大师的一段公案,于是世人便把大师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定为阿弥陀佛的圣诞。

《永明延寿禅师全书》:“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饮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饮酒;若见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行淫;若见己财如粪土相似,便可偷盗。饶尔炼得至此田地,亦未可顺汝意在!直待证无量圣身,始可行世间逆顺事。”

现在许多人喜欢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济公和尚的这句话往往被他们拿来当挡箭牌,成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铁证”。实际上世人仅知有前两句,却不知济公还有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从而以讹传讹,误导了无量迷茫众生。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其实也有来历:明末的破山禅师,于战乱年间,在夔东十三家之一的李立阳营中度日。因李立阳嗜杀成性,为了救度一方生灵,禅师要求他戒除不必要的杀业。李立阳见禅师严持戒律、不食酒肉,就对他说:“你只要吃肉,我就不杀人。”禅师马上与李立阳订约,不惜大开酒肉之戒,使许多人得以活下来,一时传为美谈。

此外,明朝还有另一位和尚,也是为了救逃到寺庙里的难民,在山贼面前吃肉喝酒。当时山贼说,只要他吃了手中的酒肉,就可以放过那些人。于是他气定神闲地端起酒杯说:“我以酒代茶。”说完一饮而尽,接着拿起肉说:“我以肉作菜,请!”吃后面不改色,坦然自若。山贼见了为之一惊,鉴于有言在先,只好放了所有的人。

注:道济禅师有两句话一直流传至今,“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却不知道后面还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如果出家修行,就该恪守戒律、清规;即便在家修持,也有道德底线。真学佛人要到什么时候、什么境界,才有可能“示现”饮酒、吃肉、行淫、偷盗?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果如是乎!永明延寿大师之语,可与道济禅师所说先后辉映。“如果割心肝施舍众生像随手割裂木石那样,你才可以吃肉;如果喝酒就像吃屎喝尿那样,你才可以喝酒;如果看见俊男美女就像死尸一般,你才可以行淫;如果看见自家财富就像粪土一般,你才可以偷盗。即便你已达到此等境界,也不可以从心所欲去做这些!必须要等证悟无量圣身,才有资格去做世间逆顺之事!”世人若不深入了解,真是误解佛教、亵渎高僧!

一个学佛者,如果平常没有正知正见,没有缘起正见作基础,不从闻思下手去专研佛法、探究人生。等到病苦时,宿业现前,想要再振作精神,重新研究佛法,探讨佛法的真谛,已经太晚了,来不及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85年台湾中部。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老修行者,而且是修持禅宗多年的资深居士,曾经度化过许多人学佛。他生前经常在佛教杂志上投稿,写得一手好散文,我也曾经拜读过他的大作。

在他发病期间,我曾和别的居士去看过他数次,对于这位居士由发病到往生这中间的心态变化过程,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这位居士患的是淋巴腺肿瘤,起先是脖子上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长了一个不起眼的小疙瘩,颈部稍稍有酸酸的感觉,也没有特别去留意它。

过了几个月后,那个小疙瘩慢慢长大起来,影响到脖子的转动,这个时候,才注意到那块小凸点的动向。于是到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是淋巴腺肿瘤。这个突如其来的恶讯,犹如睛天霹雳般地震撼了全家的每一个人。为了保住宝贵的生命,这位居士便四处求诊,找遍了全省有名的中西医,也求遍了全省显、密的名山高僧。后来由于误听某中医的诊断,服用秘方,拖了两三个月,不但病情不见好转,反而那个小凸点,越变越大,严重时,几乎掩盖了整个颈部。人也逐渐消瘦下来,最后只剩下一身皮包骨,随时等候着死亡的降临。

当这位居士费尽了所有的心力、钱财,仍不见身体有所好转时,一下子就对佛菩萨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一生打坐修行,弘扬佛法,应该功德很大,消除了很多业障。但是在他最无助、最痛苦,对人生失去希望、失去信心的时候,全心全意地祈求佛菩萨,祈求出家僧众用各种方式加持他,为他做一切的努力,绝症却不见丝毫的好转,没有达到他内心的愿望,换不回他宝贵的生命。

照理来讲,像他这种学佛多年,通达佛理的老居士,应该不会有这种对佛教、对佛菩萨失去信心的心理出现才对,而他为什么会在痛苦的时候,对佛菩萨失去信心呢?我们现在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在他发病的时候才四十岁,尚算年轻,那种强烈的求生意志,强过他对佛菩萨的信靠,所以才会在极端痛苦、极端无助之下,失去理智,一心一意地求生存、求长寿,暂时忘失佛教的真理,对佛法的信心。而且在他知道自己患的是癌症之初,没有冷静下来,在恶因缘中得到佛法的启示,静心待死,死心念佛,求生西方。他仍然盼望会有奇迹出现,由于发心不正确,没有依照佛陀告诉我们的方法,在那个时候,去正观无常的人生,生命的缘起,把平常领悟修学的佛法,如实运用到病苦患难中来,因此才会有这种不应该有的心理出现,这也是一般的佛教徒常有的现象,也可以说一般人对佛法没有深入去思惟,深入去体悟,才会有这种错误、矛盾的心态发生。

我们通常说,缘起时就是修行时,尤其在一个修行者痛苦的时候,旁人更容易清楚地看出他平日修行的功力,对佛法的认识,真理的了解,到底到达什么程度?观念是否正确?是否从初发心学佛时,就踏上对佛法初步闻思的过程?是否经常去亲近善知识?在一人独处时,在夜阑人静时,在读经阅藏时,静静的、正确地去思惟、去研究经里深远的涵意?佛陀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告诉我们世间的真相?佛陀又为什么要从另一个观点阐释念佛往生的重要?佛的用意何在?我们真正学佛修行的目的又何在?什么时候才能考验出我们对佛法的认识与信心,是迷信还是智信?

像前面所说的这位居士,在还没有得病的时候,自以为对佛教是智慧的信孔之见仰,自以为对佛法、对真理有着很深的认识、很深的了解。却在患了无药可医的绝症之时,顿然对佛法失去信心,竟然那么不堪考验!

可想而知,佛法对他来说,只是日常休闲的一种兴趣而已,他只是当做一门学问在研读,佛法并没有深入他的内心,深入他的生命,并没有成为他唯一信靠的明灯。

一、闻而不思的学佛,经不起任何逆境的冲击与刺激

一个在家居士,于他的生活圈子里,因为事业、妻子、儿女以及许许多多接触的人事物,繁杂的琐事,不停地环绕在四周,因此很少有机会能够在阅读经典后,抽空去深入思惟佛法,探讨宇宙人生的真义。

只是知道佛经上有这样的记载;某位祖师说过这段话,某位师父叫我们如何去修行,却从来没有用心去体会过真理、发现过问题,参访过善知识,永远停留在闻而不思的阶段。这种闻而不思的学佛,是经不起任何逆境的冲击与刺激的。

从发生在这个居士身上的真实故事中,我深深地有一个感触,就是——没有经过对佛法闻思的过程,对人生闻思的体认,禁不起缘起时的磨练;没有经过种种人情、病苦、环境的变故与打击,是测验不出他对真理的认识与信心。可以说都是迷信的信仰,是十分靠不住的,不会坚固的,而且这种信仰是非常危险的。

在这个苦痛的人生中,一切的困扰,固然是我们踏上解脱之道最大的障碍,然而也是我们最好的“逆增上缘”。我所知道的另一位居士就是在妻儿反目的逆境中,力争上游,反而看破人生,死心念佛,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而现在这位居士,虽然在得病之前,是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但由于一念之间,求生的意志强而将佛法置之脑后,忘失了他以前所花多年心血学习的佛法,实在是可惜!后来听说他在过世前一个星期,神智比较清醒,得到一位明师的帮助,安祥往生了。

二、任何修行法门都以“正见”入门

因此,对每一个学佛者来说,“正见”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佛说无论哪种修行法门,倘若没有正见作依据、作向导,那么行持就好像没有双眼为指引一样,极可能会脱离正轨,偏离佛法,或者是停留在某种相似浅见的起步修学中。象之前所说的一位居士,便因为在生病期间的逆增上缘,体悟到人生无常,获得正见,又得到善友的鼓励,对极乐世界生起向往之心,心有所托,才能够在短短的一两年间脚踏实地的死心念佛,蒙受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接引而往生西方!可以说是他的妻儿、绝症救了他的慧命,也是他前世有善根,才能够在最危险的患难中,彻底地抛弃情爱,一心向佛。

而这位染患淋巴腺肿瘤的居士,虽然平日专研佛理,但忽略了观察大苦聚集的幻相人生,没有时刻对佛陀开示给我们的无常苦空真谛保持警醒,未能将生死置之度外,唯佛是赖,念佛为乐。因此一旦面临生死大关,不能坦然自在,身心放下,仍然怀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只要有一线生机,也要和死神拼斗到底,这样贪生的学佛与一般没有学佛者求生的心态有什么差别呢?

话又说回来,如果这个活生生的现实病例,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平常自己学佛的知见又不深入,不知道培养正见,就很难说有善根觉悟人生,舍弃情爱,死心念佛了。倘若我们平日不知道用功念佛,到了被病魔折磨时的极端痛苦中想要提起正念来念佛,是相当不容易的。

一个学佛者,如果平常没有正知正见,没有缘起正见作基础,不从闻思下手去专研佛法、探究人生。等到病苦时,宿业现前,想要再振作精神,重新研究佛法,探讨佛法的真谛,已经太晚了,来不及了!就是连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念头恐怕也因宿业的牵缠,而提不起信心,终像这位居士一样的临阵失智,贪生怕死,迷失佛道了。

忆佛、念佛是我们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我们要“净念相继”地,就是二六时中不间断地执持“南无阿弥陀佛”,无时或忘。虽然我们行、住、坐、卧在做种种事务,但身心里面还要牵挂这个佛号,还要思惟、忆念佛对我们无量的功德,忆念、思惟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所以,念佛法门的宗旨就是要让我们把这句佛号作为命根子,作为本命元辰,尽形寿去念。我们平时的念佛就是在练兵,临命终最后神识出体的那一刻就是打仗。千念万念成就临终纯净的一念,如果那一念是在忆念阿弥陀佛,自然感得西方三圣现前接引,弹指间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一个人生命的长短或者死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为众生的业力,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怎么死亡,什么时候死亡。但关键的是你能不能在死亡的当下,很镇定地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是最关键的。

所以我们要把忆佛念佛作为生命当中重大的一件事情,在我们的众生心里面建立了一个确然不拔的信愿,相信极乐世界的存在,相信阿弥陀佛大慈悲父决定能够救我。能够感觉到这个五浊恶世没有一点值得留恋的地方,三界都是火宅,都是牢狱,要有这种深刻的厌离心。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本有的家园,我们要一往情深,这种心要发得起来。现在我们就是很难把这个信愿建立起来,口头上说要求生净土,内心还是在留恋世间的五欲。想一想,西方极乐世界好像也存在;或转念一想,大概是乌托邦。这个东西就麻烦了,这就是我们忆佛念佛功夫很难上路的一个原因。所以信愿是非常重要的。前面讲的两个喻,实际上是让我们产生信愿,阿弥陀佛是跟我们这样的关系——亲友的关系、母子的关系,一定要相信阿弥陀佛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我们凡夫业障深重,有时候想:“阿弥陀佛是不是真的存在?是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这个世界,还真的有四十八大愿的力量在我们这里吗?还真的有阿弥陀佛光明过来吗?临命终时真的有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吗?”这些都是他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他很容易怀疑的,这种怀疑他不经意的就会冒出来的。如果这个怀疑占了主导地位,你说他怎么去忆佛念佛?他没有忆佛念佛的动力呀!这个动力是靠信愿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了信愿的动力机制,你忆佛念佛就能得到“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的果报。它是一环扣一环的。

佛教讲的结善缘,是超越了善恶的善缘。通常我们经常会说,未成佛广结众生缘,当步入社会的那一天开始,就意味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支持你的,也有反对你的,有赞叹你的,也有毁谤你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呢?或者如何广结善缘呢?这就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看开接受外在所发生的一切。

善缘一个是彼此都珍惜接受对方,尊敬对方,留下了很好的结果。更重要的是面对,一些反对我们的,毁谤我们的要如何看待。实际这些才是真正的贵人,是来成就我们的,不但不能抱怨对方,反而要真切的感恩对方,尊敬对方,因为有这些人才历练了我们坚强的毅力,平静的心态,强大的承受力。这的确是我们的恶缘,但是心里面不能树立敌对,要明白是曾经我们对不起人家,伤害过对方,内心要把他们当成贵人,当成善缘。这样的广结善缘,才符合佛法讲的,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障碍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识得积福时机 , 珍惜工作勤培福

大家工作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要为他人服务、效劳,所以为什么不把这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也看成是自己积累福德的途径呢?

工作中多替别人解决问题,让人对生活有欢喜和希望,这是积德的事,利人利己。同样早出晚归地辛劳,却往往是在增添别人的挫折苦恼,让人怨恨,何必?

哪怕明明看到的是庸俗虚伪、是非颠倒,遇到恶意挑衅和欺侮,心里还是要记得一个道理:爱护自己最好的办法是对人对事豁达和宽容。

我们的身体不仅因为细菌、病毒才生病和加速朽坏,更重要还有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悲伤、愤怒、忧虑在破坏内心安宁的同时也伤及内脏经脉,血肉之躯哪里经得起这样频繁的损伤?

单纯未尝不是好事,尤其在缺少规则的环境中。相信凡事都有因果,自己努力向善,诚实而为就好,不去担心、权衡结果。人生失落有时,保有有时,事事皆有时。

有人说:“如果我不饮酒、不妄语……不做一些损人的事,就会失去工作、业务发展的很多机会。”其实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中,如果你坚持诚信、包容地对待别人,心地善良正直,别人就会愿意跟你交往,跟你合作。

广结善缘, 心中愿望容易实现

《华严经》讲,“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与我常生欢喜心。”这就告诉我们要广结善缘。

善缘慢慢地聚拢到你身边,恶缘远离,你的想法很顺利就能实现,不需要伤害自己,也不用损害他人。

人要能够看破眼前。一时一事的得失好坏放到整个人生中看,都显得渺小短暂。很多事情,当时觉得多么重大,而隔着时间空间回头看,就知道人生充满选择和可能性,不走这条路,可以走那条路。

若心态和见地不改变,那么尽管过程不同,生命的品质,也就是你的幸福感、满足感、人生的修养和境界不会有大的不同。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塑造者和负荷者。关于一个时代的劫运,其实无须问别人,看看自己和周围人们的行为就能知道。

共同的因缘,唯有大家一起在思想、行动上改正、净化,才能慢慢扭转。解铃还须系铃人。

成群栗树鸭现身水库,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执勤路上,森林消防员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

素食早餐,让你每天从健康开始!

珍贵画面!红外相机捕捉到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清晰影像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