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点赞排行
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现今社会上信佛的人比较多,但是问起他们为什么信佛,回答最多的就是信佛能够让我多挣钱,升官发财,保佑我一生平安,有好的命运等等。还有一些人在工作压力大,失意不得志,心灵空虚的时候,开始信佛。无非是想求佛保佑或给自己找一个精神支撑。面对扑朔迷离,而又无法主宰的命运,人们有着太多的渴望与困惑。看相,算命的人充斥着大街小巷,个卦摊前都有虔城卜卦之人。遗憾的是,算命之人,自己的命尚且不明白,怎能为人指点迷津?
为什么现在信佛的人多,而真正学佛修佛的人少呢?除了上面所说的以外还有一种是确实对佛法感兴趣,因缘巧合让他们接触到了佛教,但是并不知道究竟什么是佛,什么是学佛,什么是修佛,学佛的目的是什么,世上法门林林总总,究竟哪一个才是适合自己的?如果不明白这些,哪怕是念了一辈子佛,诵了一辈子经,也不得要领。虽然有学佛的心,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真正学佛,修佛。
究竟什么是佛呢?佛是古印度的词语,翻译过来就是具备大智慧,大觉悟的人。这里所说的智慧并不是人们所说的聪明机灵,而是超出知识,学识,思维限制的对所有事物最根本的认知,所以才称之为大智慧。大家都知道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是印度的一位太子,深感世间苦难后发心为众生找出一条解脱之路,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修为证果——千百亿化身佛果,并把自己修为的方法,途径告诉了后来的学佛人,而且一再的说“芸芸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为后世学佛人指明了方向。
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他觉得人人都应该走他那一条路,人人都可以走上他那一条路,人人都可能和他一样,这就是释迦牟尼佛要人们学习的地方。所以学佛不是学释迦牟尼佛那个人,不是个人崇拜,而是学他之所以能成佛的修行方法,和他那样的人格标准,释迦牟尼佛通过验证真正认识到了人人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种子。所以说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佛是大公无私的,没有把这个方法据为己有,而是通过佛经,佛典,法脉,西方二十八祖,中华六祖,各宗各派等把这个成佛的方法世代流传了下来,告诉了所有的众生。并且希望所有众生都象自己一样成佛。那么什么是信佛呢?总结起来就是相信佛不是神,并非神通广大,无所不能。而是由人修成的,是通过自己的诚心,诚信,坚定心,勇猛心,努力,精进,慈悲,行持得到的。所有的众生如果也这么做,同样可以成佛。信佛是真心相信佛所说的经典,对佛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对佛告诉我们的方法深信不疑,相信自己同样也有成佛的种子,相信我们依照佛所说的方法去进行也可以成佛。佛经就是自己成佛的方法途径和工具。并且要善于真正理解佛的比喻说法,运用这些方法工具。那么什么是学佛呢?学佛是在信佛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就是不着住于文字,真正理解佛所说经典的含义而且落实到行动,依靠佛的经书,宗门的支持,师父的传授,学习佛的精神,佛的行为,佛的精进,佛的大公无私,佛的宽广容纳,佛的慈悲救度,佛的乐善好施等等。最终成就自己的佛。就象上学一样,有了自己的老师后,逢人便说我有一个老师了,但从来不去上课,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他能从老师那里学到东西么?学佛也是一样的,只有真正按照要求去做才能真正改变自己,圆满自己,成就修为证果。而不只是嘴皮子上说说而已。
怎样才能真正开始学修佛法呢?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尤其是现在的人。心里充满了烦躁,焦虑,为了工作,家庭,不公平事,怨天怨地,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们的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欲望,不择手段的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一旦达不到就会烦恼,郁闷,终日郁郁寡欢,这样怎么能有好心态呢?长期下去还会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这时就需要智慧的认识和及时的放下了,这里所说的放下不是放弃,逃避,不是不工作了,家庭也不要了,什么都不干了,而是放下,解脱自己的那颗心,不再去追求红尘中的金钱,名利,虚荣等等。红尘中的东西既然有得到就会有失去,得到时欢天喜地,失去时郁郁寡欢。就在这一得一失的过程里,你的心就会陷在其中,不得解脱。整天围绕着想得到又得不到,得到后又怕失去过日子,你能快乐么?真正的快乐不在于金钱多多,名气高高,而是欲望少少,心态平平。少欲知足时时在天堂,欲望缠身刻刻在地狱。这个天堂地狱并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自己把自己推进去的。无尽的烦恼来自于无边的欲望。所以要想解脱烦恼痛苦,关键是管住自己的那颗心。修的也是这颗心,最终成就的还是这颗心。
佛说众生平等,皆有佛性。六祖慧能也说过“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由此可见人人都有成佛的种子——自性,人一生下来都有一颗本来清静,至善无染杂的心。但是随着在红尘中生活长大,逐渐沾染了后天的习气,眼向外看鲜艳的色彩,耳向外听嘈杂的音乐,鼻分别气味,舌品尝味道,身体感受外在的接触,心中欲望横流。渐渐地让自己那颗本来清净的心追逐红尘色相而远离,丢失了本来的清静自在。人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不知足,挨饿受冻的时候希望吃饱穿暖,等到吃饱穿暖了又想要更多的积蓄,有了积蓄还想得到的更多。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随着环境生活的提高会越来越升级,追求各种各样的东西。得到了是喜,失去了是悲,过程是苦。人生短短几十年就是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得失么?到这一期寿命到头的时候却什么也带不走,反而让自己这几十年陷在痛苦与折磨中。这还只是其中的一种,其他的比如,生离死别苦,爱不得苦,奔波劳碌苦,疾病苦等等。世人无知红尘苦,醉生梦死在迷途,临机悟得真实意,自修自见自真如。能够有所感悟的人就要寻找方法,想要脱出这种苦恼牵绊。如果是与佛有缘的人就要寻找这方面的帮助了。
第一次接触佛法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寺院,僧人。认为寺院,道场,僧人就是佛法的全部。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首先,前面说过学佛,修佛,修的是自己的这颗心,使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合于佛道,帮助天下众生。寺院,道场,僧人只是佛法的表象,一个固定的场所,修佛人所运用的工具。每个寺院大殿上供奉的佛像是佛么?那只是佛像,但具备佛菩萨的灵息。通过这个表象可以让人们有一个方便门户,容易理解,不落于空亡,所以有一个形式上的过程。可以让人们在每天的礼拜恭敬行持过程中,引动自心内在的对佛的感触和共振,从而培植自身修为的诚信,基础。僧人穿的袈裟,僧衣等等也是这样。现在的人们往往重视外在的形式,建造辉煌的寺院,穿上亮丽的袈裟,每日早晚课诵经。但是自己是不是在真正学修佛法,是否严格约束自己的虚妄心念,是否时刻在依照佛的言行去做呢。严格地说起来寺院不一定有真正的佛法。红尘民间也不一定就没有正法传承。寺院的僧人不一定是学佛人,修佛人,如果披上袈裟就是修为人,就是合格的僧人,就是佛真正的弟子的话,那么,一截木桩子披上袈裟也是佛弟子了?大家都要去顶礼膜拜了?修为人除了上面说的寺院的僧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外,还有一类在家的修为人(优婆塞,优婆夷。也就是男女居士)他们与僧人的的一个区别就是一个在家,一个出家。一个身在红尘,一个远离红尘。随然身份不同,但都是佛的弟子,都有成佛的种子,修的都是六度波罗密(忍辱,精进,持戒,般若,布施,禅定)只要是真正修为,本质是一样的。至于在家出家真正的含义,就是你的这颗心是在家还是出家,是红尘逐鹿,还是心向佛国。身在寺院,心在红尘的僧人,同样也不是修为人。身在红尘,但心已出家的居士也是真正的佛弟子。所谓出家,是说一心脱出红尘牵绊,三界火宅。而不是家庭。抛家弃子也不是佛法所提倡的,不符合佛的教育。第二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在寺院的僧人,由于远离红尘,有一个相对清静的环境,并受人供养,尊敬,于忍辱法不得周全,得不到全部的红尘磨练。而在家居士身在红尘,有亲属家眷,事事操心,必须经历所有磨练,所以对于六度法可以行持周全。也就是付出的多,经历的多,磨砺的透彻,最终的成就也会更高。所以不能迷信寺院僧人的所说,说得对,同修共进。说得不对,不必理喻。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众生平等”。为什么僧人穿上袈裟就要高人一等呢?就要对居士呼来喝去呢?就要求居士言听计从呢?究其万般,只是僧人心中不平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罢了,不是在真正的学修佛法。现在新起学佛大众,人为的将佛弟子分出了三六九等。使本来清净的佛法学习沾染上了俗法,于佛学修为是不相宜的。比如居士要无条件的服从于出家人的,而且要礼节周到;尼姑要无条件的服从于和尚的,而且也要礼节周到;这样的服从,无论对错都不许有反对的意向和行为。由此可见,人为欲望的划分比封建皇权还要霸道专制,已经不是佛法了。
释迦牟尼佛在《佛说法灭尽经》中说到:“吾涅槃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啖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但贪财物积聚不散不作福德。贩卖奴婢耕田种植。焚烧山林伤害众生无有慈心。奴为比丘。婢为比丘尼。无有道德婬妷浊乱男女不别。令道薄淡皆由斯辈。或避县官依倚吾道。求作沙门不修戒律。月半月尽虽名诵戒。厌倦懈怠不欲听闻。抄略前后不肯尽说。经不诵习。设有读者不识字句。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间地狱。五逆罪中。饿鬼畜生靡不经历恒河沙劫。水旱不调五谷不熟。疫气流行死亡者众。人民勤苦县官计克。不顺道理皆思乐乱。恶人转多如海中沙。善者甚少若一若二。劫欲尽故日月转短人命转促。” 这是释迦牟尼佛描述的末法时代的情形,魔做沙门比丘,坏乱释迦正法。所以说真正的修为不分在家出家,只在于自己的心意在什么地方。
心中向佛的人如果要学修佛法,首先应对佛法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就要皈依,皈依的意思是皈投,依止。皈依后就是在家居士了,就有了佛弟子的身份。就像进入学校成为学生一样。皈依,是佛教的一个受持礼仪,也称为三皈依。所谓的皈依,不但善男信女需要皈依,佛门弟子也要皈依,即皈依三宝。三宝是说的皈依的内容,佛为一宝,法为一宝,僧为一宝。对于三宝佛法僧,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其一佛是佛祖,法是佛法,僧是僧尼,就是说要皈依寺院修为。
其二佛是自性佛,法是无上法,僧是自身完善,就是说皈依自性修为。
由于现在佛教出现了泛滥式的发展趋向,许多不足表露无遗,并且出现了许多人为的弊病。最常见的弊病,就是皈依。在过去,要皈依佛门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首先皈依人要对佛教有所了解,其次皈依人要对佛比较尊敬,最后要有一颗诚心,这样才可以通过师父受戒皈依三宝门下。到现今就不同了,只要有二十块钱和一张相片就可以办理皈依,甚至有的地方相片都不要。至于皈依的人是不是诚心,了不了解佛教等根本不重要,学佛修真称之为形式上皈依。
形式上皈依,是现在佛学中的弊病,现代人群迷信佛教活动的必然产物。从佛学信仰的角度讲,形式上的皈依不足以成为佛教的信仰。大家都知道,佛教的信仰有三个最基本的要求条件:其一是心中有佛;二是要皈依三宝;三要接受佛的教育。在这三个条件之外,还要进行佛事活动,使身心得到洗礼。所以,不要认为有了皈依证就是居士了,就是诚信佛法了,就已经完成佛法修为了。如果是这样,是自欺欺人,犹如儿戏一般,实在不是学修佛法应该有的态度。俗话讲: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这是对俗事的描述,佛法得实比之更难,岂是二十块钱能买来的呢?有学佛之心的人们呀,切切不要被现在的二十块钱假象迷惑了呀!
皈依之后,就要寻师,寻到真正明了佛法的师父才能有系统地进行佛法学习和修为。也就是自己真正的传法师。许多人认为,我每天念诵佛号,参悟佛经不就是在修为么?没有师父也可以修啊!这是他根本不了解什么是修为,修为过程中会有什么变化,那些磨难?,具体成就的方法等等。念诵佛号,参悟佛经只是基础,并不是真正的修为,根本不会成就佛果的。当今世上法门林林总总,但是大部分都不具备成佛的具体方法,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往生罢了,换个说法也就是往去投生,根本就没有解脱生死,得到自在,更不用说成佛了。自古以来佛法核心的,不立文字的,口传心授的内容都是掌握在宗门宗主手中,只有投到相应的宗派中,才能接触到真正上乘的佛法精粹,传法师会根据你的特点,把最相应,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告诉你,而你不用担心法的真假好坏,是否适合自己,只管诚心去做就可以达到。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短时间内完成别人几十年都完不成的修为,由于师门的护持,帮助,灵息,物质,方法,修为人可以省去很多力气,少去很多的危险,不会走弯路而直达彼岸。从而成为修为有力的保障。否则也只是改变自己,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师父呢?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认识到了红尘苦厄,不想再这么迷失下去,就应该通过学习佛法知识,佛经佛典,多接触一些这方面的真修为人,来寻找自己真正的师父。什么是真呢?这里要从两方面来说。
第一:你要从事学习的师父是不是具备真正修为人的素质。师父不一定就必须是佛,也可能是菩萨,罗汉修为,但是他只要有可以让你真正成就的方法就可以为师。作为师父永远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由于人心的欲望作用,并不是所有的修为人都是真修实证,有许多人修为是为了追时髦,显示自己学识广大,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人云亦云。其实并不具备传授佛法的能力。以下列出几点可以作为分辨是否是真修为人的标准:
1.是不是已经放下了红尘名利,不去追求满足金钱,权力,名望,欲望。时刻修改自己的心念和行为。
2.是不是对待一切事物都能有一颗平常,平和,平等的心,和包容的意境。
3.是不是有自己的宗门,并且本身有一定的修为高度,具备核心的正法体系和具体的行持方法。
4.是不是有慈悲济世,不求回报并积极帮助众生脱离苦难的心,并且已经在这么做。
第二:是自己是否有真诚的心要学修佛法。真正学修佛法要达到的第一个内容就是真诚。真诚一词,几乎每个人都理解,也普遍用于世法。在佛法里面,其意思更为深刻一些。先说真,就是从心底感触到历代祖师,佛菩萨的慈悲,不遗余力的来帮助世间受苦的众生,给与众生所有的方便,希望所有众生能够相信佛菩萨所教授的方法,并切实地去做,不留有余地,最终所得到的成就是必然的。佛法说一真一切真,只有修为人一念成真,为真行持,就可以处处得到验证,不会出现差错。如果做不到这个真,那么你不会得到。哪怕有0.1%的不真,也不可以得到,这个就是佛法中的绝对性。对于真的衡量,自己完成可以清楚自己具备了多少,自己的心骗不了自己,投入了多少真心才可以得到多少结果。古往今来,无数的圣贤,修为成功的人都会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在真的行持上做到不自欺欺人,这样的原则,也是下面的一个字:诚。
诚心待人,诚心做事,诚心听佛的教育,诚心得到佛法,诚心去行持佛法。这些都是诚的内容。首先佛向内求,是自己内在具备的。一个人也许可以侥幸的骗过别人,但是没有办法欺骗自己,可以说对人的诚也许含有水分,哪怕是少许的。对佛的诚,不可以有半点水分在内。否则不以佛见是好的,倘若以魔见就情况大为不好了。许许多多的人都会说学佛下种,关键在于下种,一片土地无论它的好与恶,如果没有种子,它就永远只是一片土地,不会长芽扎根,抽叶开花的,诚心的敬意是得到种子的关键,诚心到了,种子落地生根。诚心不到,种子是种子,地是地。种子得不到土地,以至干涸死亡,土地因为没有种子,以至于荒芜。种子就是由真诚得到的,土地就是自身的心地。在这里引用五祖的一首偈语: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希望所有的学佛修佛人,用真心诚意找到自己的真情佛种,并把他下到心地中。种子落地,是修为的真正开始,以后每走一步,也离不开一个诚字。比如种地,你对庄稼的管理到什么程度,庄稼就会长成什么样子,是庄稼应该有收获。可是如果管理的不善,也会长疯长坏,就会出现非庄稼该有的收获。对庄稼的管理是世人所行持的生存之法,就修为人而言,就是佛法修持的行持,行持无差,才可以得证果证。所以一个诚字是少不得的。
烧香来供养佛菩萨是很好的,喜欢烧香的佛友可以经常进行烧香。但佛菩萨更希望世人自度度他,行善积德,他们希望更多人放生、印经书、施食、供灯,度化更多有缘众生,功德无量。
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教的创始人,被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养佛、菩萨一定要烧香吗?
不一定。供养佛、菩萨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
三、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的无私奉献。
第四、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的戒、定真香。
四、烧香求财可以得到吗?
不可以。佛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关键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无私的奉献,即佛门所说的“布施”。这启示我们:人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烧大香就发大财吗?这纯属“以凡夫之心,度诸佛之腹”。大彻大悟、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又怎会像凡夫众生一样,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别赐富呢?当然不会。
五、有人一定要烧香怎么办?
寺院是公共活动场所,一般会限制烧大香,加上节假日人流量多,烧大香稍为不慎就会灼伤他人,浓烟滚滚,不利环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无边罪业。一定要烧大香的信众,可将大香交给寺院管理人员,同意安排焚烧,焚烧时,寺院里的法师也会为你们祈祷。
六、烧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
烧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是也。
七、礼拜佛菩萨,上几支香为宜?
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萨很多,给每个都要烧三支香吗?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它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当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中不超过三支香为宜。
九、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
不正确。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现在有人将一把香点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烧伤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烧坏拜垫和器物,更造成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实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十、什么方法供养佛菩萨功德最大?
佛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如理如法受持诵读,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修佛心得、念佛修心忘我,见性花开我生。利人自然利己,不求自得圣名。一声佛号妄无生,三毒已去自性明。自性本性是空寂,“净空”何须老修行。 念而无念心寂净,无念而念见自性。自性本来是净空、无为念佛即是圣。心净土净是极乐,何须临终求往生。自性清净法无生,般若生心自性空。精进修心离四相,利益众生法无争。 阿弥陀佛,念佛成菩萨还求什么! 大势至老人云, 佛号一声般若生,达理明心唤智能。 万里之因解苦难,净莲花开宇宙行。 无住生心、无住是什么呢,是相法无住,对念佛来说,净念相续,即是外不住相,内一念不生,只有一句佛号由心而生,心佛不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有一句话念佛我念我,佛性即是佛,由此可知,得佛的正知正见,破我识我见,发菩提心,行菩提路,与佛相应,开发智能。智是般若智,了解宇宙人生真相,认识自己,回归本性。五宗八万四千法门,总归禅定法,关键无智亦无得。
即是说:初级禅定法:外不著相,一法不生,心地净空,即是本性,见到真我。高级禅定法、外无世界、内无身心、觉知还在、佛来结缘。久之得心、心相印、感应道交,理事通达、凡事有成!禅定共分五步、止净定安虑外不住相,内妄念不生。而得净心。净后而得定,是一片寂静法无生,此时得见本性空。定而后安,心生快乐自在。安而后虑,虑得无相般若智,佛菩萨来加持,是虑而后得。以内养而言:炼养心性,得超凡入圣之功。以内景而言、得天禅二机。即是定中生慧,妙法横生。即是空生妙有,不求自得。正所谓无虑而知,不思而明。至诚者,天人合一。天之道与从容中道而道合。到此时,不知之知方为大知、不虑之虑方为圣虑,无有之有方为大有,无得之得方为神得,一无所虑则无所不虑。无所不知,无所不觉,神通妙用,光照大千,因自性神通,与天地接通。一通一切通,一化一切化,一得一切得。当下菩提!阿弥陀佛!
特别提示;灵界的事可不是学来的!学不好容易走火入魔!以防上当受骗!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当前中国讲有八个佛教宗派,在世间人们了解比较多的是禅、密、净、般若法,修法传承各有不同。 禅宗讲参禅顿悟见性成佛, 密宗讲传承密法当下活佛, 净宗讲一心不乱,往生可靠, 般若讲心光照大乾,修的般若智。 人无情见,即生道心。三台已去,贪嗔痴三毒已消,以道心率人心。普度众生是大本大根之法。 修佛修道苦能行,至诚发心与佛应。利生无求又无得,觉字当头菩提成。这即是发菩提心,行菩提路,念佛得道心,也在其中。修法各异不同,手段不一。总的目标是心达净空,目的是把自性引出来之后,见性成佛非易事,还作到五蕴皆空。才能天人合一,神通再现。这是佛经而言。色受想行识。修的五蕴空非是易事。此五蕴一空,人不能生存,世界变空了。不空不能入圣界,常住六道,不得解脱。首先必得通达佛理,找出对治方法。个人认为:色若空掉,用无为法。受若空掉,用忍耐法。想若空掉用正知正见法。行若空掉用菩提法,利益众生而利己。识若空掉,用般若法,精华为我所用。 普度人生,报答佛恩,反的空掉,免的害人害己,这即是金刚经的精华: 无住生心得佛之真谛不必别有所说!天人合一,当下菩提。心智不开,相法所困,执法有生,何来成就。
当前诸多的修佛人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心智不开,相法所困,执法有生,何来成就。简单讲就是人们不理解,也不知道得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心智没有开,没有通达佛理。简单的抓住一个法门,然后执着于法门所讲的,种种相与种种法之上而不能脱离,比如念佛要求每天多少声佛号就能成就。他们认定修佛是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有为法而成就的,这样的错误认识之下又怎么可能成就呢!一念利生佛,论非即是魔。无为菩提路,有为黑暗多。 很多的修佛人,自己选定了一个法门之后,开始认定自己的法门如何好,然后大肆攻击其他的法门如何如何。这样的修行还不如不修,佛陀共讲八万四千法门,要的是我们通过修行成就自我,而不是去互相攻击,造下谤法的恶业直接下地狱,以后想要再听经闻法,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看好自己的心,不要卷入争论之中。争辩的分别心一起,那一刻已经等同于魔王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知道修行达佛理,凡夫是非多。学子行三宝,争斗阿修罗。我们时常要看看自己是凡夫,还是阿修罗,还是修行的学子。学佛容易行者难,是事依我总是凡。心地无非性本空,度生无为极乐园。 修佛修知识很容易,把相上的东西做到也很容易,但改变自己,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动刀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却非常不容易,如果不能去除我执、我慢、我见,那么修佛终究只是积了点人天福报而已。修佛敢于坦诚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世上修佛人有几个是大丈夫呢?念佛法门要怎么修行、修炼?
净土宗念佛法门在当前是比较流行而普遍的,很多人会选择念佛法门。但当前的念佛法门中有些现象导致修学念佛法门不得力,下面会一一解说。出离心非常强烈,而把现实生活放在一边。 有人通过修行佛理,或者亲身感受,认为这个世界很苦,于是认定念佛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自己的家,抱着这种心态的念佛人不少,但是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寿命未到,抱着这种心,而不去实际解决自己身边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脱离了现实,把现实生活仍在一边,整天念佛而后求,菩萨我要走,你让我快点走。我不想见家人,我不想上班了,我不想生活下去了。念佛修正心,不做痴迷人,现实要面对,脱离是罪人。出离心不强烈,而把希望放在求佛菩萨身上 也有人没有上面那么迫切的出离心,反正念佛好,我就念佛吧,求阿弥陀佛最后接我去西方境土。阿弥陀佛都会念,一年四季终不断。朝山建寺求功德,明心见性终来见。以上两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总体说来是犯了一个毛病,不懂得修佛修心,修的是自己的心。念佛求净土,天真纯一难。总纲觉正净,核心自性空。 念佛求净土,这个“求”字,是说求自心的意思。
为什么呢? 佛在心中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在灵山塔下修。 心外求法,有攀缘心是不对的。要消除妄想心,执着心,分别心。三心一灭,贪嗔痴自除。即得清净心。 天真纯一即是一心不乱。纯一即是本性。 心净土自净,心外无净土。乐在心中土,可以求净土。 所以讲念佛往生西方净土,是这个人修行把自己的心修清净了,自己当下就可以往生西方净土,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我到临死时阿弥陀佛来接我。 如果平时没有去除秉性,并养成心净念佛,净念相继的习惯,那么到临终时要你念十句阿弥陀佛,恐怕业障现前,一句也念不出来。要从平时的修心上下功夫,不是事相上我非常精进,我一天一万声佛号,可是秉性未除,怒、恨、怨、恼、烦依旧时时来找自己,那么喉咙喊破也枉然。
佛的宗旨佛光普照,普度众生。
很多人选择念佛法门时,光看到了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却没有看到西方净土去了,还要分好多种不同情况的。 有的人没有发菩提心,反正是念佛了,阿弥陀佛接到了那个地方,不知道要多少劫才能花开见佛。 有的人修佛,知道修心从当下开始,一样念佛,在尘世中做利益众生,普度众生之事,这样的菩萨往生直接到实报庄严土,有九品莲台。 念佛,普贤菩萨云、一声佛号成菩提,还求什么?证明八万四千法门,只要真心念佛,成就菩提! 因“南无”二字,是佛法僧。佛:觉而不迷!法:正而不邪!僧:净而不染。变通法:是正心,正念,正行,正果。 “阿”是无量!无量光,无量法,无量寿!总的是功德无量,长住乐永恒,不灭之理。核心即是自性,空性成佛,即菩提, 老实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通达佛理,得佛正知正见正觉,而得成就。说明了不破我识,我见,身见,难得成就。为什么?识:世间经验身见:人之感受。不能带到修行中来,否则障道,难得成就。更不能把各人的坏脾气、秉性,恶习,过错存在心性中。必须通过真心忏悔解决。不然会出现偏乘,偏见,脱离佛道。牢记佛门宗旨、佛光普照,普度众生。与佛相应,名曰学佛。 净心至一处,即是一心不乱。即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即是心佛不二。念佛而得成就往生极乐可靠。
佛陀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无一法即是如来。 佛陀讲八万四千法门,流传于世的不多,八万四千法门,修佛诵经,持咒念佛,参禅六度法门学说不同,现今中国大概是八个宗派,这些宗派里有相同的东西,也有不同的教授,但是选择不同宗派没有关系,归根到最后的目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我们明心见性,即是净空二字。什么是明心见性,明白那个佛陀讲的真我本性是什么样子,领悟到佛所讲的,人人具有佛性是怎么回事!人人懂的其义:修起来很专,认真,就说念佛经吧,很多门派如此。为什么,修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呢?我个人认为对佛理不通达。对经典上法语应用上不会变通,被法所困,心智不开,不得自在。比如说:只要不断念佛经,克已无私。正心、正念、正行、心中有佛得成正果。 很多人修佛理论修了一大堆,修到最后就成了一个面貌,这个世界太苦,我要早点走,我要早点到西方境土去,这里我是一刻也不想呆了。抱着这样心态的很多人,就成了一个别人眼中的怪人,他可以一天花非常多的时间去念佛,去做佛事、去念经,家里的人完全不管,不关心,修佛修成了孤家寡人。佛陀教业里从没有讲这个,虽然是出家的功德非常殊胜,有殊胜愿力的大丈夫,愿意以身表法,可以去出家。可是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男居士、女居士)是要和睦家庭的,是要照顾家庭的,佛陀从没有让修佛的,在家居士完全放弃家人不管的。相反很多佛陀的经典中都有,关于佛陀如何教传授在家居士们,处理家庭问题的教诲,包括如何处理钱财,如何做一个好女人,如何做一个好丈夫,如何念父母的恩情。六祖有句话: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把修佛的心态,修佛的表法过程弄错了,那么不是修佛人,因为这样违背了佛陀的教诲,不能称之为修佛人的。修佛要学习佛的知见,还要按照佛陀的教导去做。修佛不要被相法所困,修用结合,得成正果。关键:不要执著、妄想、分别、攀缘。欲望全无。心怀苦难利众生。与佛相应,当下菩提, 上根人修佛、缘起性空、达理见性、触境逢缘、我自空净。 中根人修佛,法有传承,明心见性,一门深入,理事圆融。下根人修佛、礼佛万头,心咒无数。诵经有为,性在何处? 我们问问自己是上根人、中根人还是下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