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佛教相信,除了已经解脱生死(如小乘的罗汉)或已经自主生死(如大乘的圣位菩萨)的圣者之外,一切的众生,都不能不受轮回的限制。

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并不真的像轮子一般地回环。轮回的范围共有六大流类,佛教称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罗(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狱道,这都是由于五戒十善及十恶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恶,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僧团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称为五逆)而有的类别,五戒十善分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罗的三道,十恶五逆分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狱的三道。作善业,生于上三道,作恶业,生于下三道。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开始,就这样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称为轮回生死。

不过佛教特别相信,众生的生死范围虽有六道,众生的善恶业因的造作,则以人道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业并兼受报的双重道,其余各道,都只是受报的单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报,无暇另造新业,下三道只有感受苦报,没有分别善恶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乐,也能分别何善何恶。佛教主张业力的造作薰习,在于心识的感受,如若无暇分辨或无能分辨,纵然造业,也不能成为业力的主因。所以,佛教特别重视人生善恶的行为责任。

正因为造作业力的主因是在人间,所以上升下堕之后的众生,都还有下堕上升的机会,不是一次上升永远上升,一次下堕永远下堕。

人间众生的造作业因,是有善有恶的,是有轻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种种的业,或善或恶,或少或多,或轻或重。因此受报的机会,也有先后的差别了。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结束之后,朝向轮回的目标,有着三种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随重:一生之中,善业比恶业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业比人业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恶业比善业重,便先生于恶道,恶道的地狱业比傍生业重,便先生于地狱道,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第二是随习: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恶,但在生平有一种特殊强烈的习气,命终之后,便随着习气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处所,所以,修善学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随念:这是在临命终时的心念决定,临终之时,如果心念恶劣,比如恐怖、焦虑、贪恋、嗔恼等等,那就很难不堕恶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张人在临死或新死之时,家属不可哭,应该代他布施修福,并且使他知道,同时宣说他一生所作的善业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并且大家朗诵佛号,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及佛的净土;若无重大的恶业,这种临死的心念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堕,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应了诸佛菩萨的愿力,往生佛国的净土——这是佛教主张临终助念佛号的主要原因。

民间的信仰,以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这在佛教的轮回观中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鬼道只是六道轮回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后,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于鬼道。

皈依三宝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无法以世间的词汇来形容,也无法以世间的任何珍宝来比拟!然而为了初学者比较容易理解,举一个现代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皈依像是上户口一样,有了户口你才能做这个国家的公民,这样你才能得到国家的福利和保护,同时你也拥有了公民的权利。因为有了户口,你才可以办身份证、办护照、办签证等相关的证件。而签证、护照、身份证等也都必须在有户口的基础上才可办理。那我们向三宝皈依也是同样的道理,皈依以后你才能成为三宝的弟子,才可以得到三宝的护佑,才能获得修法的权利,才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你有了像上户口一般的皈依戒,就能够像办理身份证一样的获得别解脱戒,像办护照一样的获得菩萨戒,像办签证一样的获得三昧耶戒。

没有皈依三宝,即使拜佛烧香,也只能算是佛教的尊敬者,不能算做佛教徒,如果是佛教徒,第一具备的条件就是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究竟有什么功德利益呢?总结经典中的功德利益有下列十点:

1.找到了宇宙间第一伟大的圣者释迦牟尼佛作为老师,成为正式的佛弟子。

2.经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畜生;皈依僧,不堕饿鬼。”故一旦皈依三宝以后,立刻可以恶道除名,人天有份。

3.如顶戴宝冠,身着华服,人身立刻庄严;而皈依三宝,则道德、人格、信仰因而提升。

4.佛陀指示护法龙天、一切善神,在末法时代,要保护、加被所有皈依的三宝弟子。

5.能够获得世间大众的尊敬,并以为模范。

6.消灾免难,平安吉祥,一切好事,都会成就。

7.能积集广大福德,得大富贵,如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

8.减少烦恼,得遇善人为友,到处都能得方便。

9.有受戒的资格。皈依三宝的人可以受持五戒,参加八关斋戒等。

10.终有一天,必定得度。即使没有修行,只要皈依三宝,将来弥勒菩萨龙华三会的时候,也能得度。

皈依之功德(普贤上师言教)

皈依三宝是一切正法的基础,何人仅仅皈依就播下了解脱种子,能够远离不善业增上善业,成为一切律仪之根本,一切功德之来源,暂时也能受到善法方面护法神的保护,并且一切所愿称心如意,经常不离三宝的光明而且能忆起宿世,今生来世安乐,究竟获得佛果等有无量功德。如《皈依七十颂》云:“虽众皆可受戒律,然未皈依不可得。”别解脱中比丘戒、沙弥戒、居士戒所有律仪也都依靠皈依,所以皈依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一切大乘发殊胜菩提心、密宗金刚乘的灌顶等之前必须具足真实皈依,甚至仅仅受持一天的布萨戒(八关斋戒)之前也必须皈依,同时皈依可作为一切戒律功德之根本。不用说了知三宝功德后生起信心而皈依,甚至仅仅耳闻佛号或对佛的身语意所依中任何一种结上少许善缘,也将在其相续中播下解脱的种子,最终得到涅盘,律藏中说:“曾经一头猪被狗追赶而转绕了一座佛塔,因此在它相续中播下了解脱的种子。”此外也有“依靠一泥像,三人得成佛”的公案。从前有一个人在路边看到一尊小泥像,他想:这尊小泥像如果这样放着,很快就会被雨水淋坏,不能让它被毁坏。看到小泥像前面有一个被扔掉的鞋垫,便将鞋垫盖在它上面。又有另一人看到这种情景,他认为这么肮脏的鞋垫盖在小泥像上面很不好,于是将鞋垫扔掉了。盖鞋垫和扔鞋垫的二人以贤善意乐的果报,后世获得了王位。如颂云:“善意将鞋垫,置于能仁顶,他人舍弃彼,二者得王位。”所以最初造小泥像的人、中间盖鞋垫的人、最后扔鞋垫的人三者都暂时得到王位等善趣的乐果,究竟播下了解脱的种子,逐渐也已成佛了。

远离不善业也是同样,如果内心深处以强烈的信心恭敬心皈依三宝,那么往昔所造的恶业也将会减轻或消尽。从此以后,自相续也会得到三宝大悲心的加持,一切行为都会成为善法,也不会(再去)造恶业。譬如,佛经中说:未生怨国王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后来诚心皈依了三宝,因此(死后)仅仅在地狱中感受了七天(的痛苦)就解脱了(此观点于不同的经典中有不同的说法);提婆达多造了三种无间罪,活活地感受地狱烈火烧身时,才对佛语生起了诚信,并说:“我从心坎深处皈依佛”。(以此因缘)他将成就缘觉的果位,名为具骨。

如今,我们这些人从大恩上师、善知识那里听闻到殊胜正法,并生起少许修持善法断除恶业的念头,这时如果从内心深处精勤皈依三宝,则三宝定会加持自相续,即自己的信心、清净心、厌离心、出离心、诚信因果等一切圣道功德将越来越增上。相反,若即不念修皈依也不祈祷上师三宝,则无论现在的厌离心、出离心多么善妙,但是因为外境善于蛊惑人心,自己又智慧浅薄、无有主见,分别念很容易被诱惑,所以,现在行善法也很容易转成造恶业,因此应当了知今生断除不善业也是没有比皈依更殊胜的(方法)了。

趋入三宝的庇护之下,今生不会出现任何不愉快之事,并且一切所欲如愿以偿,还会得到善法方面天众的护持,而且黑法方面的诸魔障也不能靠近。譬如,从前一个盗贼被主人逮住,主人一边念皈依偈一边用棍棒打他,(每念一句打一下)如念一句皈依佛,打他一下,(这样四句皈依全部念完后)将他释放了。盗贼想:释迦牟尼佛恩德很大,幸好皈依偈只有四句,如果皈依偈有五句的话,我可能已被打死了。在他心中好象皈依偈的声音与疼痛成了无二无别,并且脑海中一直回响着朗朗的皈依偈声。他到一个桥下躺了下来,这时,桥上来了许多鬼魔,它们说:“这里有一个皈依三宝的人。”而不敢过桥害他,便嘈嘈嚷嚷地逃走了。

我们佛教徒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学佛会接触到小乘、大乘和密宗,有很多名称。那是不是说佛法有分别呢?不是的。佛陀发很大的慈悲心来教导我们,可是每个众生的智慧都不一样。所以,你的智慧有多高,佛陀就给你传怎样的一个法。智慧较低的,就传小乘的法;智慧较高的,就传大乘的法;很有智慧的,就传金刚乘的法。不是说佛陀有分别心,实际上是因为众生智慧不同、心里想的都不同,所以佛法有许多宗派。

想要开悟、解脱只有得到一个提供修行的基础时才能达到,这个基础就是皈依。要学佛修行一定要皈依,皈依很重要,你皈依后就真正成了佛门弟子,就是金刚上师的弟子,也可以说是一个修行的人。所以,我们必须知道皈依的重要性,了解归依的功德。说到皈依的功德,就是最有智慧的文殊菩萨来讲,也是说之不尽的。因为皈依的功德实在太大了。没有皈依,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是学不了的。就象有一座高楼,不得其门而入,皈依就是打开所有佛法大门的钥匙。

简单来说是这样的:未皈依前做善事的因缘是落在轮回中的。善事做得极为殊胜的话,落在天道;然后是阿修罗道,最后是人道,这三界是比较快乐的。如果做坏事就落在三恶道,一切众生都是做过坏事的,就容易落入恶道。没有皈依前,你就在轮回中流转。轮回是没有开始和结束的,上一辈子的因缘带到这一辈子,这一辈子的因缘带到下一辈子。可是,如果我们觉悟的话,就会这从个无始无终的轮回中解脱出来。比如说,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很久以前和我们一样也是凡夫,遇到了很好的金刚上师,就皈依上师和三宝修行,所有的业障都清净了,脱离轮回而成佛。我们现在开始皈依,然后修行,也是可以得到解脱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总的来说,没有皈依的众生在六道轮回中,就象做梦。比如我们昨晚上做了个梦,醒来才知道都是假的。但我们有福报和佛缘,这一世得到人身来皈依学佛。就象一个人得了病,就得找医生看,病就治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得了最严重的一种病,这是什么病呢?就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业障——贪嗔痴。我们要治病,就要找一个最好的医生。也就是必须依靠一位很有成就的根本上师,依靠三宝的加持,好好修行,就可以治好贪嗔痴这个业障的病。

我们没皈依之前,诵经念咒是有很大功德的,但还不是真正解脱的种子,都是轮回的功德。你看现在世界上,有的人不知道学佛,也不懂因果,但他很快乐、很有钱、做大官,这些都是他们没有皈依、没有发菩提心时做功德的果,这些功德都落在轮回中了。大家都很羡慕这样的生活,但你要清楚,他也是要死去的,轮回中是要受苦的。没有皈依,没有发菩提心,虽然做了很多功德,很有善心,很快乐,但这个果还是落在轮回中,没办法解脱,没办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皈依后,我们做善事和修行,就变成脱离轮回的功德,所有的功德就成了解脱的种子,都是解脱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消除自己所有贪嗔痴的方法。

要解脱就必须修行,修自己的心,必须消除自己的贪嗔痴。怎样消除呢?是不是用世间法就可以消除贪嗔痴呢?完全不是的。世间法都是贪嗔痴的工作,用贪嗔痴来消除贪嗔痴是绝对不可能的。比如洗衣服,用脏的水来洗是洗不干净的,必须用干净的水。因此必须学佛法,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对治贪嗔痴的,用来消除所有的烦恼和痛苦的。只有佛法,没有第二个方法来消除。但是要学佛,一定要皈依,没有皈依的话,八万四千法门你是学不了的,因为你还不是佛门弟子,不是真正修行的人。大家先要清楚皈依学佛的意义与的修行方法,然后再去修行就会很快获得解脱。

生起菩提心,成办佛道,要依靠佛及众生。发菩提心的对境应是所有众生,如果没有众生来帮助我们成就这样的资粮,我们是无法成佛的。我们必须缘念众生成就我们的利益,而逐渐生起慈心和悲心,然后生起大悲心,最后因由大悲心圆满而证悟成佛。没有众生,我们无法成办佛道。当我们了解了众生对我们是如此珍贵时,就不该再对他们起嗔恨心,渐渐修习下来,就能对众生升起慈悲心。虽然众生常有烦恼,但无一不曾是我们的父母。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生起的,先要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十法经》中开示的生起菩提心的四种方法:

第一,了解菩提心的功德。

第二,对如来生起虔敬心。

第三,看到众生的苦难。

第四,得到善知识的引导。

第一,了解菩提心的功德极为重要。

必须经常思维菩提心的功德,才能产生实修的动力。一切大乘经论都从各个角度宣讲了菩提心的功德。其中,既独立又全面的论著,当属寂天菩萨的《入行论》。《入行论》的第一品就详细阐述了菩提心的功德,以及菩提心在所有善业中最为殊胜的原因,《入行论》是这样说的:

以是善行恒微弱,

罪恶力大极难挡。

舍此圆满菩提心,

何有余善能胜彼。

诸佛菩萨经过多劫的深思和实践,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菩提心对众生获得成就是最有利益的。如《入行论》所说:

佛于多劫深思维,

见此觉心最饶益。

无量众生依于此,

顺利能获最胜乐。

《入行论》还提出了菩提心的三大意义:

欲灭三有百般苦,

及除有情众不安,

欲享百种快乐者,

恒常莫舍菩提心。

系缚在生死牢狱中的苦难众生,只要能生起一刹那的世俗菩提心,在誉上,立刻可被尊称为“诸佛之子”;在意义上,世间的人天都应该向他顶礼。如《入行论》所说:

生死狱系苦有请,

若生刹那菩提心,

即刻得名诸佛子,

世间人天应礼敬。

《入行论》又以多种比喻来说明菩提心的利益:

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

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

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智者弥勒谕善财,彼心利益无限量。

虔诚心(资料图)

第二,对如来生起虔敬心。

佛弟子可以经常阅读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传记,譬如: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地球上示现了“十二相成道”来弘法利生。所谓“十二相成道”,是指佛陀所示现的一生中的十二件大事:兜率降世、入住母胎、圆满诞生、少年嬉戏、受用妃眷、从家出家、行苦难行、趋金刚座、调伏魔军、成正等觉、转妙法轮、入大涅槃。

第三,看到众生的痛苦也是极为重要的。

虽然我们凡夫没有神通,无法亲眼看到地狱道及饿鬼道众生的痛苦,但我们可以借助佛教经论中的描述来加以体会,比如《地藏菩萨本愿经》。

我们还应该常常观察畜生道众生的痛苦,既可以通过影视节目,看到动物界的相互残杀、弱肉强食,也可以去屠宰场或海鲜市场,亲眼目睹它们的惨状,畜生道的痛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作为人类,我们更是无时无刻不在目睹和感受生、老、病、死各种痛苦,比如衣食无着的乞丐、饱受煎熬的病人、身心不全的残障人、无依无靠的老人等。很多高僧大德常常会去医院看望重病患者,就是在从病人身上修持菩提心。

第四,依止具德上师或善知识,更是生起菩提心的关键。

因为善知识们具备了修持菩提心的窍诀和经验。例如:古印度的阿底峡尊者,他当时虽然已经获得了很高成就,但还没有生起圆满的菩提心。后来尊者在绿度母的指导下,为了寻求菩提心的传承,历尽千辛万苦去寻找金州大师,坐了十二个月的海船,经历了各种严峻考验,最终见到了金洲大师,在大师身边整整学习了十六年,最后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成就。

所以,身为凡夫,我们如果想生起菩提心,更应该去依止具德上师、亲近善知识。

我们人要知道,我们供香、供花,供养诸佛菩萨,诸佛菩萨不是像我们那么贪心、饥渴,想要吃东西,贪着人来送一点饭,送一点菜,或者请饮茶,请吃斋,不是那么样子的。

我们用这个种种的香,种种的花来供佛,这是表示众生一种的心意,一种的诚心,并不是诸佛菩萨一定就享受这个,以这个为乐了。我们给他烧香,他就欢喜了;不给他烧香,他就生烦恼了,没有这个道理!

诸佛是无所求于人、无欠无余的,不需要人间这一些个东西。那么我们对诸佛菩萨无所表现了,不知道怎么样拿出我们这个真心诚意来对佛菩萨,所以只好就用一点名贵的香、名贵的花来供养佛。

我们供佛不必像那一些个迷信的愚夫愚妇那个样子,拿着一大把香在佛前,给佛上香了。本来佛在那个地方好好的,放光要保护众生;你烧那么多香,把佛的眼睛熏得也睁不开了,光也不放了,也不保护众生了。这是我凡夫的知见来揣测佛的境界,当然是不对了,可是这里头有这么一个很浅显的意思。

所以我们吃饭,譬如我们就算最馋、最愿意吃好东西,你把桌子上都摆了十几丈那么多的菜饭,一个人一餐,怎么会吃得了那么多东西?你这不是要命吗?

所以我们供佛最多是三支香,或者前边再上一支护法香,这四支。若普通呢?就上一支香已经够了,只要你有个真心,有个诚心,你不上香,那菩萨也一样来护持你。只要你能念佛、念经、念法、念僧,佛就欢喜了,不是说一定要烧香,佛才高兴了。

佛不像我们人那么小气,你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他就生了烦恼了;你赞他一句,他就高兴了,不是那样子的。所以我们不要以凡夫来测圣智,以为佛也像我们那么贪,哦!这个钱越多越好,这个佛,烧的香越多越好,这是错误观点。

所以不要学这一些个八卦婆、八卦公那么到庙上,那种迷信的色彩,磕迷糊头,烧迷糊香。结果你问他:「你为什么要烧那么多香?」他说:「这香烧得多就好了嘛!」究竟有什么好呢?他不知道了。你看这个胡涂不胡涂?所以我们佛教徒,是讲一个真理的,讲一个智慧的,不要那么迷信了。

暇满人身除了不转生于八无瑕,十圆满也是在必要的范畴内,主要包括五种自圆满和五种他圆满。

自圆满,指的是我们个人方面具有五种圆满——所依圆满、环境圆满、根德圆满、意乐圆满、信心圆满。

第一,所依圆满。

指的是我们获得了人身,“依”意为获得成就需要依靠人身,因此人身具有无限的价值。

第二,环境圆满。

指我们生在能接触佛法的环境,包括了地区环境和佛法环境两个方面。

怎么来理解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呢?譬如说,在印度的菩提迦耶地区,由于佛陀的成道、传法,使众多弟子证悟,所以那里的地区环境便是圆满的,佛法环境也是圆满的,从而印度菩提迦耶是真正的环境 圆满之地。而对于汉地、藏地而言,佛陀虽然没有亲自来过,但佛陀的法教早已由获得成就的弟子们传播过来,所以藏地、汉地虽然没有地区圆满,但佛法环境却是圆满的,这也是一种环境圆满。

第三,根德圆满。

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皆是健全。六根健全从而眼能见得佛像,耳能听闻佛法,身能大礼拜等,如果不圆满,便成为八无暇里所说的喑哑,也就不具备学佛的因缘了。

第四,意乐圆满。

意思是说我们没有从事越界颠倒的行业。我们出生何种职业特性的家庭,如猎人、屠夫等以此类推,便注定要继承这些行业。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加入了黑社会,或是成为盗贼、妓女或恐怖分子等,则都属于意乐没有圆满,皆是学佛的障碍。

第五,信心圆满。

是我们指对三宝有信心,对传承有信心,对上师、本尊、护法都有坚定的信念。

上述五种自圆满,都是针对我们自身特性而言。由此,我们可以对照着自我检视一下,看看自身是否具备五种自圆满。学习佛法,切忌把所有专注力都仅仅放在书本上,或是只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一定要回归到自我之身。

那么,什么又是他圆满呢?他圆满,是指依靠他人来圆满自己,同样包括五种,分别是如来出世、佛已说法、佛法住世、自入圣教和师已摄受。

第六,如来出世。

在佛法中,佛陀出世的时代被称为光明时代,没有佛陀出世的时代叫做黑暗时代,光明时代很短暂,黑暗时代极其漫长,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光明时代,被称为贤劫。

贤劫时代,将会有千位佛陀出世。第一佛在人寿八万岁时出世;第二佛在人寿四万岁时出世;第三佛是迦叶佛,在人寿二万岁时出世;第四佛,也就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两千多年前在印度出世,当时人寿一百岁,佛陀住世八十年,佛法经历的果期为一千五百年,修行期为一千五百年,教期为一千五百年,唯持形相期为五百年,共五千年,而现在则是末法,人的寿命将来会降到十岁,再复又往上升,再次到达人寿八百岁之时,释迦牟尼佛的传法就此结束,尔后将要经历几十亿年,直到第五佛弥勒佛出世。贤劫千佛皆是如此循例,所以我们能遇到如来出世是相当不易的。

第七,佛已说法。

正如我们所知,纵然释迦牟尼佛已经出世,并且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证悟了甘露一般的殊胜大法。然而佛所证悟的大法极其深奥,是众生所无法理解的,因此佛陀证悟以后说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说完后便保持沉默,在森林里打坐四十九天没有说法。后来,帝释天、大梵天等带着成千上万的天众,以右旋的海螺、黄金的法轮供养佛陀,恳求佛陀说法,将证悟的经验传授给众生,否则芸芸众生还将只能在痛苦的轮回中不停流转。佛陀终究答应了天众的祈求,开始说法。

佛陀三转法轮,第一次传授了四圣谛,第二次传授了中观,第三次传授如来藏。第一次转法轮的时候只有五个比丘,他们接受了四圣谛。四圣谛是小乘之法,主要讲因果,讲断恶行善。佛陀无法一开始就传授中观空性、大圆满、大手印此类深奥的佛法,因为初学者的根器还不足以接受,只能像给小孩喂药一般,把药混着糖水让他服用。佛陀的传法会根据众生的根器,以众生最能接受的方式来进行,然后慢慢引导、慢慢提高,最后再传授大手印这样的了义法。

第八,佛法住世。

佛陀虽然已经圆寂,但他传播的八万四千法门,都由获得成就的弟子们继承和弘扬,得以继续留存世间,普度众生,这便是佛法住世。在佛陀圆寂以后,印度陆续出现了八十四位大成就者,在藏地也出现了各教各派的祖师们和数不胜数的伟大成就者,还有莲花生大士的二十五位成就大弟子,同时汉地也出现了很多大成就者,佛法便是由这些大成就者传承下来的。

文殊菩萨传法给龙树菩萨,龙树菩萨开创了深观派佛法;弥勒菩萨传法给无著菩萨,无著菩萨开创了广行派佛法。深观派和广行派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把佛法的光明带给了黑暗中的众生。不论是印度、藏地还是汉地,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传承弘扬的下来法都被广泛传播。正因为有了他们,佛法才能住世于今。

金刚乘传承中,噶举派的传承便是从金刚总持传给印度八十多位大成就者之一的帝洛巴、那诺巴,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份,耕地、榨芝麻或是织布等,借以普通人的身份来传播佛法,使众生易于接受。尔后藏地的玛尔巴大师去印度求法,寻找上师,历尽千辛万苦,取得诸多深奥大法,从而开启了噶举派的法脉。再到米勒日巴尊者、冈波巴大师,再到噶举四大八小的传承,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举派殊胜的传承,深奥的佛法之所以能够住世至今,普度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众生,都是承恩于他们。

第九,自入圣教。

我们虽然已经处在了佛陀出世、说法以及佛法住世的时代,但如果自己尚未进入圣教,没有皈依、受戒,也没有接受口传、灌顶,学佛的条件也尚不具足,因而自入圣教也是一种圆满。

第十,师已摄受。

学习佛法必须要依止善知识,善知识能够促使我们接受皈依,在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我们指导和加持,这是学佛异常重要的条件,自然也是一种圆满。

当然,我们在学佛的时候若是能避免他人的障碍,得到他人的支持,这也是他圆满的一部分。以上五种他圆满,我们已经一一释义,在这里大家可以对比自查一下,看看自身是否已经具备。

日常用品缺这少那,素食包子竟也失踪,业主和警方一脸懵!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