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点赞排行
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大家知道,人类社会刚开始是一个原始的社会,原始的社会慢慢进入一个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慢慢变成了一个工业革命,后来的时候就慢慢变成现在,像21世纪那样的,可以说是科技时代,或者说是应该是一个后工业文明时期。这个时候我们所有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变。有什么样的改变呢?原来在农耕社会时候的生活方式,人的起居、言行举止完全跟今天不相同。
今天这样非常复杂的社会当中,我们的心态需要什么呢?需要有一种安静。这种安静来自于什么才好呢?依靠物质吗?也需要物质,物质对我们的幸福、对我们的快乐有没有作用呢?的的确确也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不是我们原来想的,如此美满、如此圆满呢?也不一定。大家都知道,当你没有财富的时候,你很拼命的去寻找财富,但是当你拥有财富的时候,你却不一定那么快乐。当你没有感情的时候,你会觉得如果获得感情一定非常幸福,但你真正有了以后,虽然你在其中可能会有一些快乐,不过也许执着它、追求它的过程中,它带来的压力、不幸和痛苦可能更多。原来你向往的和后来你真正所得到的结果终会有所差距。
因此对内心的认识,也就是佛教讲的感悟,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因为现在众生的这种感觉、这种执着,实际上和事物的本质有很大的差别。为什么这么讲?刚才讲了,我们有两种错误地执着,人我执和法我执。现在所有的人,对物质特别执着的人,对身体特别执着的人,大家根本都不知道“我”不存在。而佛教里面说万法都是空性的,甚至“我”也不存在。这些人很多时候会产生怀疑。不要说我们一般的人,甚至佛教里面的人也会有这样的错误执着。佛教有小乘和大乘,小乘里有声闻十八部,声闻十八部里有一个犊子部。他们也认为有一个“我”。如果“我”没有的话,谁解脱谁堕地狱?那我应该存在。他也不承认“我”的不存在。他说所谓的无我,只是在我上面,五蕴的其它的法是空的,不存在而已,他这样认为的。
佛教的宗派安立中,第一个宗派是有部,然后是经部,再上来叫唯识宗,再上来是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每个宗派有各种不同观点。小乘个别人认为“我”是存在的,而唯识宗认为有一个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又叫依他起识。他们也认为一切万法的遍计法,是虚假的法,都是空性的,唯一不空的是我们意识的本体不空而存在。到了上面的中观宗的时候,中观应成派认为,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他能抉择一个空性,但是对心性光明,众生即是佛,烦恼即是菩提,我们在实相当中跟佛陀是无二无别的,这样的道理他都没办法了解。因此,现在大家都认为事物实际存在的这些道理,并不符合事实真相。实际上佛教的道理并不是说说而已。佛教的这些理论,我们可以一个一个的去观察。比如说我认为这个花非常美,这是我带有主观色彩一种观察。我认为这是很美,但实际上我们这里很多的人不一定这样认为。,有人因为过敏,或者其他原因,他有另一种说法。同样,我觉得这个花它的本质是存在的,而且它一直是没有变化的存在,这其实是我的一个错误感觉。从时间上,刚才开始到现在,虽然看不出来它有很大的变化,但实际上它一刹那一刹那一分一秒都在变化,所以这是我们的一个错觉。第二个错觉,其实这里有很多的微尘。像我们宇宙虚空当中的星星,每个星星都不是接触在一起的,每个花瓣里面所有成分也是分开的。可是我们眼睛根本发觉不到这样的道理。
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所认为的世界的真相都是不符合实际的,包括对自我的认识。人类认为“我”是存在的,真正用智慧来观察的时候,所谓的“我”的确也是找不到的,最后佛教小乘中犊子部的观点也是不得不破,一切万法在这些理论当中都是空性的。
这些理论我特别希望我们在座的人学习《中观根本慧论》以及相关的般若法门,这不是一天两天就会明白,也不是说一个小时或几分钟跟大家能交代得清楚的。因此很需要用一种细致的观察、系统的闻思,到时候才会明白佛教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非常合理的。也可以说我们在世间当中特别特别执着的这些道理,到一定的时候,会发现原来我们这个世界确实有很多错觉,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们所想象的美好也好,丑恶也好,我们所追求的这些应该有一定的错觉成分。那佛教是不是什么都不承认?也不是。佛教没有那么极端,什么好的不好的,都认为是一切皆空,善业也不用做,恶业也不用制止,也不是这样的。
因此当我们真的懂得了世间一切真相的时候,会明白我们在生活当中所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偶然的,应该是一种必然。而且所发生的这一切,不只是由于外在的因缘,也有自己内在的因缘,包括你的心态,包括你的前世,包括你各方面,其它的因和缘的作用。如果你懂得了这个道理,在你生活中发生任何一件事情,你会很冷静、很稳重。否则,有些人在生活当中遇到一些事情时,实在面对不了,就非常的痛苦,非常的伤心,这样对自他不是有很大的利益。
很多信佛的人都有一个心愿,很想让家人朋友都信佛,得到佛菩萨的保佑。如果周围的人不信佛,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你以前脾气坏,就把脾气修好;你以前不勤劳,就要变勤劳,用利益众生的心态对待你的家人朋友,他们早晚会信佛,因为你变好了。
我们每个人都与佛有缘,差别只是佛缘是否成熟。“佛”指的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善良、最慈悲、最智慧的一面,人人都有,每个众生皆有佛性,但是这个缘分成熟没有呢?有的已经成熟了,有的还没有成熟。所以,改变我们自己,学习慈悲地发出菩提心,努力精进闻思修佛法,回向十方一切众生,回向给你们家人为首的十方众生,希望他们的佛缘早点成熟,这是最好的方法。
有很多女弟子皈依以后,一天到晚都想着把功德回向给老公,因为老公不信佛,想让他尽快信佛。一年不信,两年不信,突然有一天老公信佛了,有的还叫着要出家。这个时候她们就慌了,跑来求师父:“求求您劝他别出家,不要那么虔诚。”
女众的心比较软,信佛的速度比较快;男人的心比较硬,有时候顾及面子,他们不会轻易表露对信仰的渴望,但他们比较专一坚定,一旦相信就不会给自己退路,很多人都特别虔诚;女众往往比较情绪化,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退转或反复。所以,我们看到佛教信徒好像女众多,但出家的基本都是男众。
自己改恶修善,一心念佛。凡一切亲故并有缘之人,亦当以此教之。其反对之人,当作怜悯想,不可强制令行。按牛头吃草,万万做不得。若曰我一心念佛,诸事不理。不唯与世法有碍,亦不与佛法相合。素位而行,方为得之。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当劝之。倘不能于家庭委曲方便,令吾亲属,同得不思议即生了脱之益。便为舍本逐末,利疏而不计利亲。其可乎哉?(增广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须心极诚恳,方有实效。为人子者,曲从世礼,为亲所制,不得不行,持酒荐腥,亦无不可。但须心中常为亲忏悔宿业,冀其回心。有机可乘,婉言劝谕,是为真孝。若只知从世礼,不发度亲之心。则是见亲落井,随之下石,以期立即殒命也。是故亲无信心,当曲从以行世礼。亲有信心,宜依法以益慧命。相宜而行,庶两各有益也。(文钞三编卷四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所言令慈在堂,固宜以此理奉劝,令其生信念佛,以期出生死海,何可谓为过傲。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彼若知其有益,岂有不肯赞许之理。彼若不知其益,尤宜多方启迪。俾生我者,得佛法之实益,是之谓孝。如彼固执己见,不肯生信,但当代为忏悔罪业。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况母子天性相关。汝果真诚为亲忏悔,亲必有蒙三宝加被,转生信心之日。(文钞三编卷三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若父母天性与佛相反,当至诚代父母持念回向,消除宿业。久而久之,自会生信修持。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况父子天性相关,而有不能转移之理乎。(文钞三编卷三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彼等不能如法,一须以言劝谕,二须于佛前代为忏悔,祈其加被令其回心转意也。当以平心和气说世间富贵人逸乐致苦,贫穷人勤俭致富等事,当作闲话说。久久或可以动心。若加以严厉声色,则便成抵抗矣。不唯无益,且致更甚。……但用劝喻祈祷二法而已。(《佛光社刊》第四期印光大师与念佛居士书二)
又上海黄涵之居士之母,不能食素,且不信食素为学佛要事。黄涵之函询其法,余令其于佛前朝夕代母忏悔业障,以母子天性相关,果能志诚,必有感应。涵之依之而行,月余,其母便吃长素矣。时年八十一,日课佛号二万声,至九十三岁去世。(三编卷四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1、自己断恶修善,老实念南無阿弥陀佛。对一切亲人及有缘人,也用这个方法教导对方。对家里的长辈、同辈、晚辈都应劝导断恶修善老实念佛。对反对的人作怜悯想,不可强制对方。
2、家里有长辈小孩,暂时断不了酒肉的,又对因果佛法不能生信的,可暂时随顺,但自己应常常念佛代亲人忏悔业障,希望亲人回心转意。此外,利用种种机缘劝导亲人念佛,这才是真孝。如果只是顺从世间吃肉喝酒等礼节而不发心劝导亲人念佛往生,与落井下石没什么区别。
3、在劝导父母断杀生断酒肉方面,可以从多方面启迪,让父母知道断恶修善老实念佛的好处,比如讲讲因果故事、感应录,聊聊听闻的或身边的因果案例,对方固执己见仍不相信,就好好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并回向他们早日生信念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天性,必然蒙佛加被他们,总有一天会他们会认识到之前的错误做法,转而断恶修善老实念佛。
4、总之,一是劝导,二是代亲人忏悔,两者结合相得益彰。跟父母聊闲话家常时,可以把一些佛法道理、因果道理巧妙的插到家常话里面,慢慢就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劝导时只能好言相劝,心平气和,万万不可以命令、呵斥的方式,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激起他们的对抗甚至远离佛法。
5、比如上海黄涵之居士的母亲,虽劝导但仍不信吃素说法,黄涵之居士来问我怎么办,我就让黄涵之居士早、晚在佛前念佛代母亲忏悔业障,母子连心的原因,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个多月后母亲就改吃长素了,而此时母亲年纪有81岁了,每天念佛号两万声,直至93岁去世。
真诚是爱,感恩是情,用真诚和感恩的心创造出人间大爱;慈悲是心,佛法是根,用慈悲的心去弘扬佛法,就是照亮你的心灯。
学佛就是让我们想通想明白,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没有长久的,今天的你并不代表以后的你,今天的我并不代表过去的我,一切都会过去,学佛修心才不会浪费慧命。
在这个世界上,要学会有了能接受它、失去了能承受它,接受有和承受无都是一种心态。学会良好的心态,一切随缘,随缘的人才能团圆,随顺就能万事皆顺,随喜才能在烦恼的人间放下自在、法喜充满。
人要想平安,就要学会感恩,每个人一生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但是现在很多人对过去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只记住别人的缺点,而忘记别人对自己帮助的优点。我们的父母、老师、医生、好朋友、过去的恋人,都要感恩他们曾经帮你走过人生的一段路,学佛人一定要学会感恩,才能慈悲。
人都是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抛弃一切,而是让我们不要有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的毛病就是不停地追求,吃喝玩乐、放纵自己就是纵欲,让自己不停地享受人间的一切就是欲望之罪。无欲则刚,无欲才能快乐,人如果没有欲望会非常快乐,如果一个人天天不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就会万般苦恼。对自己过不去而忘不掉自己的过去,从而拿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不断折磨自己,这就是忧郁症的基础。人性的弱点在于,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很快忘记;和你结过怨的人,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样不停地伤害自己。学佛后要忏悔,如果你相信佛法的存在,一切事情都是缘分;如果不相信佛,以为这个事情都是自己造。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是一种缘分,人和人之间任何一种关系都是缘分。在人间,对讨厌你的人最好的处理就是保持微笑,一切随缘,因为学佛人是不争的,佛法是无争的法门。
夫妻之间为什么会吵架?因为先生认为他是对的,太太认为她是对的,所以才会产生矛盾。人甚至愚昧的认为,没钱的时候带着一条金项链,你会觉得别人认为你是假的;有钱的时候带着镀金的假项链,你会认为别人认为是真的金项链。凡人转境,圣人转心,自己的心不要给自己找麻烦,用自己的心走出自我,才能看到明媚的阳光。
我们学佛人要学会感恩。我们到今天的成功、到今天的平安,都是靠着小学的老师、医院的医生、朋友和父母亲,我们都要感恩他们。可是我们人,自己好了,有几个能够真正想到自己父母亲,多多的对他们孝顺的?感恩这个世界的一切,不管发生什么变化,都能控制好自己,不会陷入忧郁的情绪当中。感恩的人能够得到别人的喜欢,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
要懂得感恩有多么重要,一个感恩的孩子会感激人生中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珍惜他所得到的一切,他知足了,就会快乐。不要让孩子有受之无愧的感觉,觉得爸妈为我们都是应该的,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父母常感恩,孩子才会常孝顺。
“五树六花”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六种花。五树是指菩提树、高榕、贝叶棕、槟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莲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和地涌金莲。这些植物因独特的形态被赋予了深厚的佛教内涵,关于它们的传说也流传了千年。
五树之菩提树,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
五树之高榕,榕的果子虽然较小,但结得特别多,果熟时枝头无数小果如同红色的珊瑚,引来了多种鸟兽争食,热闹非凡,真是“动物的天堂”难怪西双版纳傣族的历史长诗《厘俸》中说它是“附有神灵”。
五树之贝叶棕。其叶片可代纸作书写材料,在印度和我国云南(傣族)有用贝叶刻写佛经的,俗称“贝叶经”。
五树之槟榔。佛教高僧认为,吃槟榔可治病。玄奘当年在印度那烂陀寺留学取经,可以享受瞻步罗果一百二十枚槟榔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并供给大人米一升。
五树之糖棕。糖棕的羽状叶片常年油绿,巨大而稠密,犹如天然的华盖,遮挡住热带炽热的阳光;又好似一支支绿色的大绿伞,给人们一片凉爽的绿荫,可作庭院成片栽种。
六花之荷花。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印度的国花,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相传释迦牟尼佛是在金刚莲花座上修成正果的,佛教信徒将它视为成熟、神圣的花朵,寄托一种信念。
六花之文殊兰。文殊兰”是供奉之花,代表一种虔诚的理念,是神佛公用的花。
六花之黄姜花。由于佛教对香气十分重视,常常用它来比喻修行的德性,供奉佛祖和菩萨时也必须用香,所以气味馥郁的黄姜花能跻身五树六花之列也就顺理成章了。
六花之鸡蛋花。在我国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而广泛栽植,故又名“庙树”或“塔树。
六花之缅桂花。不仅代表香与美,更能代表队佛的尊敬,象征着和平与幸福,显示出人民信仰小乘佛教的虔诚。
六花之地涌金莲。地涌金莲丛生,植株矮小,一般高1米以下。因其假茎低矮而粗壮,先花后叶,于早春开花时忽从地下涌冒而出,悄然绽放,使人惊奇,故有地涌金莲之称谓“地涌金莲”。
[1] 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事予自己”。舍弃小我,完成大我。
[2] 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
[3] 修行就是要“养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么也不知,一点妄想也无。
[4] 我们修行,群居防口,独坐防心。
[5] 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6] 真正修道人,“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不要做镜子,专照人家,不照自己。
[7] 有所执著,就是人心。无所执著就是道心。
[8] 欲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现在把自己当作死了一样,也就是不贪、不瞋、不痴。
[9] 切记!不要一天到晚,想神通,想开悟,那是修道的绊脚石。
[10] 我们在修道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争”,不争是不和任何人争长论短,争是争非。
[11] 修道人就是不为自己讲道理,不狡辩,不谈是非。
[12] 修行更不要争权夺利,争做领袖,支配别人,在师父前求表现。
[13] 修道人住在一起要少讲话……修行人的秘诀,就是要少吃,为什么?因为少吃少生欲念,少欲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
[14] 凡有所求,即是污染。
[15] “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办?睹面若不识,须再从头炼。”……可是我们一到考验的时候,往往就考不上,就落选了。
[16] 修行人,主要能忍骂、忍打、忍冷、忍热、忍风、忍雨、忍饥、忍渴。
[17] 修道人无论用什么功,念佛,念咒……都不要贪求快,你想很快成功,就是一种贪心,有了贪心,就障碍智慧、灵感与自性光明。
[18] 舌有说法的功德,也有说是说非的罪过,若是不说法,而说是非,或说邪言邪语,那就是一万二千的罪过。
[19] 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万事都能了。
[20] 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让人所不能让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饭,要穿人所不能穿的衣,总而言之,需要受人所不能受的。
[21] 我们无论什么也不能贪,要知足,要能忍,但这个无上妙法,人人都把它忽略了,所以不争、不贪就能福寿无边,你要是争、贪、搅、扰,就罪孽不少,要想出离三界,也是无有是处的。
[22] 就算活到几百岁,碰见的人都是掉牙的,没有掉舌头的,舌头就因为它软,能忍辱,所以忍辱的力量最大。
[23] 我们人不能挨骂,若有人骂我们,我们能受,这就是有德行。[24] 布施于人,就等于布施自己,功德是不落空的。
[25] 众生为什么没有福报?因为不种福田的缘故,那么到什么地方去种福呢?就在佛、法、僧三宝面前种。
[26] 你念佛,佛也就念你,就如给阿弥陀佛打一个无线电报,这叫感应道交,这才是老实念佛。
[27]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
[28] 持名念佛就像拿著东西似的,总也不把它放手,故天天都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29] 我们这儿一念佛,阿弥陀佛那个地方的电话就响了。
[30] 大家拿出真心来念佛,念一句佛,虚空里便有一道光明,若能恳切至诚地念佛,这光明便遍照三千世界,令三千大千世界的空气化为吉祥,把污染、暴戾、灾难的空气改变过来。
[31] 每一个出家、在家学佛的,不要以贪心来学佛,不要以争心来学佛,不要以向外驰求的心来学佛,不要自私自利的心来学佛,也不要打妄语,不要说我有世智辩聪,可以说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这是没有用的,所以必须要躬行实践。
[32] 这个“肉”字,就是一个被吃的人与吃肉的人,吃肉的人在外边还是个人,被吃的人已经变成了畜牲了。吃肉的人与被吃的人就有一种关系,解不开冤结,互相罩著。
[33] 古人说:“君子造命”。有道德的人,正人君子,是可以改造命运,超出命数之外。为何不吉祥,就是心里不吉祥,种下恶因,当然有恶报。若能改过从善,便可趋吉避凶。
[34] 吃斋是活着吃亏,因为未能满足美食之欲,不能享口福,可是若不吃斋,吃了很多肉,死后便要到地府算账。我是凭良心向你讲真话,大家不要贪口欲,贪享受,死后就不会上大当。
[35] 为什么人那么暴躁脾气大?就因为吃肉,因吃肉会增加欲念,使人瞋恨,没有慈悲。
[36] 贪求名,就被火烧死,贪求利,就被水淹死,这是水火二灾。再贪求荣华富贵,就会死在风里。
[37] 若好色,肾就会有病,贪财多了就会有心病,脾气大,肝就会有病,生恼怒,肺就会有病,尽怨人,脾就会有病。
[38] 我们学佛就是不恼害别人,故佛教徒要吃素,因为吃肉会伤害其他众生的生命。
[39] 爱吃好东西,这里头都有一股冤业牵着。令你欢喜牺牲其他生命而来补助自己的生命。
[40] 所谓“见吾过者是吾师”。能说出我们毛病的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善知识,应该感谢他,不可仇视。
[41] 你有过,若不能改,那过是永远存在的,你若能改过自新,罪就消灭,没有了。
[42] 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就是恶人。
[43] 绝对不发脾气,这是最主要的关键,不发脾气,就有智慧,只爱发脾气的人,多数是愚痴,无明很重,没有涵养的功夫。
[44] 学习佛法,目的为求智慧,是一天比一天有智慧,不可一天比一天糊涂,有的人越学越贡高,越学越我慢。
[45] 不应该占方便,硬要去占方便,这是亏本,若本应占方便,而不去占方便,这就是存款。
[46] 世间的聪明是世智辩聪,这种人也很聪明,可是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聪明,就帮助自己做了很多糊涂事。
[47] 佛教的宗旨,是人人可成佛。现在众生是我们过去的父母,是未来的诸佛,如果对众生发瞋恨的心,等于瞋恨父母和诸佛,成为大逆不孝之人。
[48] 大公无私的便是正法,若是自私自利的便是邪法。
[49] 我们现在在娑婆世界旅游,不是自己的家乡,应该赶快回到自己的本来的故乡,与诸佛菩萨为伴侣,所有十方诸佛菩萨及一切历代祖师,都在等着我们,就像父母盼望子女归来一样。
[50] 舍不了死,换不了生,舍不了假,成不了真。
[51] 无私无我,大慈大悲,愿将法界众生所有一切苦难皆与我一人代受。
[52] 一切法皆是佛法,皆不可得,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说法,都在讲经,我们把每一个人自己那一部经念好了,背熟了,不要错因果,那是真经、真典。
[53] 你尽看人家不对,就是自己有苦,你若没有苦了,见到谁都是佛。见到人人都像佛似的,很简单,很浅显,就是你做不到。
[54] 真正的快乐是无求的,到无求处便无忧。你无所求,这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自性的稳定、平安。
[55] 在万佛圣城,谁也不可给人戴高帽,说此谄媚流俗拍马屁的话。
[56] 修道的敌人是谁?非魔王,而是自私心,若用自私心,万事无成,就算有成,也属虚妄。
[57] 佛教徒要注意因果,凡事要小心谨慎,不能随便毁谤他人。
[58] 谁能不发脾气,谁能对佛教的道理相应,谁就能很顺利地成佛。
[59] 我们人都是舍本逐末,把修行放在第二位,把赚钱放在第一位,把根本的道理忘了,在末梢上用功夫。你赚钱,只能维持你的生活,学习佛法是养你的法身慧命,增长你的智慧。你应选择一部经,对机,你就研究下去,不要天天只挂着去赚钱!
[60] 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想,这是最有效的修行方法。
[61] 财欲令人颠倒,财、色、名、食、睡,这是地狱五条根,可是我们人人都把这个根扎得深深的。这个善根他不往深的扎。财色名食睡这五条根,他往地里头扎啊!扎了觉得还不够深,还往地里头扎。
[62] 谁对自己不慈悲,或不讲道理,都是自己的善知识,能逆来顺受,对横逆能处之泰然,才见出你忍辱的功夫。不要因为别人一句话就动了,你要修得不动,能忍人所不能忍,这才是真功夫,否则还须从头练起。
[63] 修行要天天保持像个称似的,平衡下来,怎么叫平衡下来呢?平衡就时时都平平静静的,自性一点波浪也没有,这就是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64] 我们学佛法的人,首先要去脾气,你脾气若不去,学多少佛法,都是种修罗因,将来结修罗果。
[65] 修道人,要行所无事,积功累德,不可执著。
[66] 学佛的人,先要学吃亏,不占便宜,任何事物都要舍离,因为能舍方能得。
[67] 人人皆知忍辱能到彼岸。但境界来了,就忍不住,无名火高三丈,将多年所积聚的功德,焚烧一干二净。
[68] 念不生气的经,念不骂人的经,念不发脾气的经。有这三种经,很快就成佛了。
[69] 发脾气是恶,不发脾气是善。
[70] 肝中若无火,何病都能躲。即此妙伽陀,亦被置高阁,娑婆诃!
[71] 你要知道“名利”两个字,把世界上所有人都害死了。
[72] 有脾气的人就是苦,没有脾气的人,就是快乐。有脾气的人,就有烦恼,没有脾气的人,常常欢喜,这个脾气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好像人生种种病,为什么生呢?因为有脾气,一切事情不顺利,为什么?也因为有脾气。所以人若能没有脾气,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快乐的,都是平安的。
[73] 魔是四面八方来考验,在人我是非,喜怒哀乐上用功夫,魔便乘虚而入。
[74] 我所懂的知识是什么?就是多吃亏,不占便宜,你若真明白了,便知道吃亏即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
[75] 各位注意!凡是从外来的境界,不要注意它,不是理会它,听其自然,不随它转。
[76] 愁一愁,地狱游一游。笑一笑,就老返少。哭一哭,地狱有个小黑屋。
[77] 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学好,则冤孽不会来找,愈想学好,冤孽愈来找,欲把债务算清。
[78] 福不可享尽,享尽就没有福了,苦可以受尽,受尽就没有苦了。
[79] 你们谁也不要终日闷闷不乐,愁眉不展。凡事要看得淡泊,如梦如幻,应该轻轻松松地处之泰然。世上一切皆是虚妄,只要尽自己本份就好了。
[80] 不要尽管他人闲事,所谓他不好,他不对,不要只看他人的错处,应除掉自己心中的妄想。
[81] 房要小小的,钱要少少的,人要好好的,业要了了的。
[82] 人能孝顺父母,就是天地正气存在,不孝顺父母,天地间便充满邪气。孝顺父母要诚心诚意的,念兹在兹的,毕恭毕敬的。对于父母要恭恭敬敬。父母就是堂上活佛,所以人能供养父母是最幸运的一件事情。
[83] 电视摆在每个家庭里,等于是一个无形的妖怪,把小孩子教坏了,把他们的精神也吸去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多,受这个毒素却比什么都深。
[84] 你们一天不发脾气,就是一天的修行,十天不发脾气,就是十天的修行。你们要发脾气,就是没有修行。
[85] 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宇宙是我的身体,虚空是我的大学,我的名字了无形相,慈悲喜舍是我的功用。
[86] 事情来了,应付一下,不要存攀缘的心;事情去了,不留痕迹,心净如洗。要晓得三心了不可得的道理。明白之后,依法实行,才是真正懂佛法。
[87] 切记!切记!无论做什么事,要有始有终,不要为外境所动摇,而退失自己的志愿。发愿立志如金石,不要为逆境和不如意所动,而忘失菩提心。
[88] 修道人绝对不可动肝火,一切忍于心,所谓“无明火烧功德林”。大家千万记住这一点。
[89] 要是有人骂我,你要向他叩头。无论谁毁谤我,不要为我辩护。
[90] 若遇到是非人,专造你的谣言,无论如何冤枉你,说些无中生有的话,要忍!这是往昔的业债,今生来讨债,不可抗债不还。债还清之后,自然海阔天空,无烦无恼,无忧无虑。
[91] 自大就是臭。臭气熏天,谁敢接近你,大家都掩鼻而过,不敢接近。
[92] 我们要养气,不要生气。
[93] 相会是有缘人,何必争争吵吵,多没有意思。
[94] 脾气大的人,一天到晚好像头顶上冒烟,气冲冲的,这是缺德之表现。
[95] 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什么要诀呢?就是在紧急关头的时候,保持镇静,不可紧张,将生死置于度外,一心念观世音菩萨,一定会化险为夷,度过难关。
[96] 所谓“不生烦恼莫疑心,总要管己少客人,多认不是少争理,安然清净智慧生。明心没有碍难事,见性哪有忧愁心。佛光不是不普照,忧思恨怨心搅昏”。能按照这几句话去做,一定得到特别的感应。
[97] 诵持《大悲咒》的功德,不但能退盗贼,更能消除百病,平诸魔难,所以我们应该诚心诵持。
[98] 做父母是还债,做子女是讨债,众生都不明白,还以为这很好玩的。
[99] 无论什么人有何病痛,都有冤业债主来找你,为什么人生病?它也是给人说法,叫你能知这身体是苦的,生老病死苦,随时都会来找你,给你打一个电报,打一电话,或给你一封信,告诉你,不单病,将来还会死。
[100] 我们修道人,要用电波把空气消毒,什么是电波,就是静坐。从静坐中放出的智慧光,这个智慧光就是电,这种电波放到空气中,有杀菌的作用,把混浊的空气变成清洁的空气,这叫电疗世界之病。
[101] 修道人若是不能改过,就等于没有修道。
花1200块体验米其林素食馆,结果“像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