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点赞排行
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为什么我们为人越来越小心?为什么我们处世越来越谨慎?生活处处是陷阱,不知哪一次就陷入绝境;现实次次是深坑,不知哪一回就再无翻身。
做人大方可以,但要遇到知恩图报的人,不然你的一片好心就是白费;做人善良可以,但要碰到通情达理的人,不然你的良苦用心就是浪费;做人包容可以,但要给予有心有肺的人,不然你的一直忍耐就是白给。
善良给对了人,会对你感恩;善良给错了人,会让你寒心。心软给对了人,会对你情深;心软给错了人,会让你痛心。宽容给对了人,会对你热忱;宽容给错了人,会让你窝心。
人选择善良,不是因为傻才选择;人选择容忍,不是因为笨才去做。有时候可以装傻,不要以为真傻;有时候不是不懂,只是不想说出来。
善良是天性,学不会视而不见,见死不救;人品是底牌,一辈子做好人,用真心 !
愿这个世界:
善良,永远不过期;
好心,永远有好报!
薄薄的阳光,微馨的空气,伴着窗外小鸟清脆的鸣唱和悠悠扑鼻的花香,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无论你在哪里,无论天气多么坏,记得带上你自己的阳光。
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都有全新的内容。不要满足于昔日的成绩,不要沉湎于往日的苦难。放下过往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新的生活,去学习新的知识,去结识新的朋友,去做好新的工作,去吟诵新的诗篇,去聆听新的乐章,去发现新的光彩。每一日,都是这么每好。及细碎,而喜爱。
生命本身是纯粹而干净的,而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都有许多不可避免的遭遇,或勇于面对,或仓皇逃离,全在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只要活在这尘世里,谁也无法逃离爱恨情仇的纠结;微笑着、忧伤着、快乐着,也疼痛着,这就是多味人生。
就这样吧,这样变老。只是,放下了一些东西,日子也可以变得简洁单纯。但依然可以活得自在而不乏味,依然可以忙忙碌碌。最重要的是,心底依然温暖,依然有爱。
爱这个世界的一点一滴,爱一个生命的涓涓细流,每一段路都不会放过,细细密密的将它们打扎成花朵。
今天,是新的一天,阳光,雨水,空气和心情,都是新的,在新时光里,过着温暖的老日子。给生活一个微笑给自己一个笑容,带上阳光,走在新一天的路上。
随喜别人,就是造善业,积累福报。
每一种性格的背后都有因果,每一个缺点的背后都是苦难。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说出抱怨的话。其实,所有的怨语,不管是自怨自怜,还是抱怨别人,在佛门里,都被称为恶语,都属于嗔心所致。
常常抱怨的人,实际上是在损害自己的福报。
抱怨别人,会产生什么果报呢?
内心会越来越阴暗。内心阴暗,就会坏事不断,好事无缘。
有一些人,当遭遇事业、生活不顺之时,他们会抱怨同事,抱怨家庭,甚至抱怨国家,抱怨社会。只有一个人没有想到去抱怨,那就是自己。
那么,怎么消解抱怨的心理呢?
多说感恩的话。另外,一定要学会随喜,用随喜的心去取代嗔心,取代嫉妒的心。
有人会这样想:我也知道这些道理,但就是看不惯这个人。他没有我努力,方方面面都不如我,凭什么得到这些不该得到的东西?
我们看不惯别人,是因为别人的某些语言、行为、性格,让我们不适应。但是,我们忘了每一个性格的背后都有因果,每一个缺点的背后都是苦难。因为我们没有慈悲心,面对别人的苦难,我们没有产生悲心,都是嗔心。
比如,在一个公司里,大家在一起,某个人可能能力方面差一点,或者毛病习气多一点,我们就不愿意包容他,甚至排斥他、讨厌他,欲除之而后快,其实就是嗔心所致。你不知道,他可能家庭很贫困,可能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够,本来就活得够苦了,何必再去伤害他?像这样的情况,更应该给予他更多的爱和关怀。
一切都是因果。别人今天得到的,是他过去造的善业;你没有得到,是你过去没有造这个业。你今天得到了,也不用得意,那是你过去造的善业,现在感果。
如果想让未来更好,去嫉妒别人,未来肯定不会好;去随喜别人,随喜功德,那么这份功德你也有,你也造了一份善业,你的未来也会更好。
佛门认为,随喜别人,就是造善业,积累福报。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像总是站着的,为什么呢?
阿弥陀佛接引像都是站着,为什么不是坐像?佛看到众生马上就要堕到三恶道火坑里面去,这时候援手救拔是不容一刻的迟缓,马上就要举足伸手过去拉一把,不可能那么安逸地坐在莲座上。
佛的大慈悲心里面偏怜三恶道六道轮回的罪恶受苦生死众生,因为对断了见、思惑的圣人阿罗汉――已上岸者,佛可以暂时放点心;对于还在水里面挣扎的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众生,如果不赶紧救他到岸上来,就不知道他要漂流到什么地方去了。佛偏怜即将面临灭顶之灾的众生,这是符合慈悲心的。
比如做父母的,家里有几个孩子。父母对于那些身心健康很聪明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有好工作、能在社会上很好地站稳脚跟的,就比较放心一点。如果家里还有一个残疾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对他的关心就会更多一些,要为他考虑好一切;就算自己过世了,还要预先安排好他生活上所有的一切。这就是偏怜,对最没有本事的、最造孽的、最没有生存能力的子女,更加了一份关注。
我们就从理解父母亲的心开始,去理解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实际上,佛对我们的慈悲心要远远超过父母。
第一,从时间上来说,父母对我们的慈爱也只有这几十年,百岁的父母也保不了身后的子女;而佛对我们慈爱是无量劫,时间上没有尽头,生生世世都倾注关爱。
第二,从性质上来说,佛对众生的这种慈悲极为深厚,比父母还深厚。父母可能对比较乖巧孝顺的孩子,他很关爱;如果这个子女非常顽劣,不听话,常常忤逆,做父母的可能心理上就很讨厌,就很排斥,甚至要断绝跟他的关系――我不管你了,可见慈爱还是有限度的。而佛对这些六道轮回的罪苦众生,没有一念的厌弃,乃至于五逆十恶下阿鼻地狱的众生,哪怕他原来诽谤佛,甚至出佛身血,只要他能够最终有一念的忏悔,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佛也不舍任一众生,都慈悲地摄受,接引往生。可见佛恩浩大,无与伦比。
世上没有一种生气是值得的
一位老妇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有一天她去找高僧求教。高僧听完她的讲述,把她领到一间禅房,落锁而去。妇人气得破口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便开始哀求,高僧还是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
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来到这个鬼地方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肯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妇人说:不生气了。为什么?气也没办法啊!高僧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高僧笑道:你还知道值不值得,看来心中还有气根。再过一会,当高僧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道:大师,什么是气?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我们的生命就像高僧手中的那杯茶水一样,转瞬间就和泥土化为一体。光阴如此短暂,生活中一些无聊小事,又哪里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去生气呢?
相信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过为琐事生气的经历,无非是为了争高低、论强弱,可争来争去,谁也不是最终的赢家。你在这件事上赢了某个人,说不定会在另一件事上输给他,输输赢赢,赢赢输输。当你闭上眼睛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你和普天下所有的人是一样的:一无所有,两手空空。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不要把时间耗在争名夺利上,不要总把就争这口气挂在嘴边。真正有修养的人会把这口气咽下去。只有不生气你才能做好事情,才能健康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