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说起念佛的方法,很多人都能说出来几种,据统计,念佛的方法有几十种,十念法,十念记数法,追顶念,高声念,金刚念……,但是这些方法对于普通的佛教信徒来说,念佛的方法都不太适用,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念佛的三个常用的方法,大家可以挑选一个合适自己的,按照这个念佛方法去执行。

第一种:叫做瑜伽念佛,就是心默念,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自己培养了清静的心情,在那里默念。念佛思念要集中在胸膛以下,肚脐以上,差不多在心下胃上的位置,不在前面,而在中间,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另外有理由,不去管它。你总要把思念集中在这里,耳不听外边,要听这里在念佛的声音;眼不看外边,要看这里:本来看不到,好像看得到,这时心情安静,只听到内在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字字听到清楚,慢慢的念,而都听得到。如果听不清楚,便是心跑到外边去了。便要重新念起,念到一字一句都听清楚,连念到一百零八句,也都能够听得清楚,这样虽没有得定,但与定也差不多了。因为念到一百零八句,能没有妄想杂念,做到一心不乱,是很不容易的。你尽管念下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久而久之,突然间念佛念停了,念不起来了,你再想念,还是提不起来。这时候你感到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这时候就是定。此后更需勤加练习,愈练习愈好,能做到这一步,是千难万难的事。

第二种念佛为微声念佛。坐着念,念的声音只有自己的耳朵恰恰听到,旁的人如果没有挨得很近,是听不到的。嘴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字字清清楚楚,耳听得到,眼好像仿佛也看得到。每连续念了十句,暂停一下再念。当念的时候,当然没有妄想杂念,偶有妄想,这是初学的人常有的事,不去管它,还是十句的念下去。念了十句,休息一下再念。念时必需听得清清楚楚,到后来连自己身体都忘记了,到了这境界,既不散乱,也不昏沉,也可以得定。因为散乱和昏沉,多半为身体所障碍。

第三种念佛为大声念佛,但也不要大喊大叫,把气叫开来,因为这样不但不会得定,而且没有好处。所以要把声音归纳到身的内部,一口气一口气地念。等这口气念完了,闭起嘴巴,等一会儿,由鼻子吸气,待气吸得充满了再念。这样念上一百天,保你身体都会健康起来,一切内病外病都会好。不但如此,因为这是配合气来念,便是无上气功,所以念过一百天,把膀子一拉,可以发出劲来。这种方法不但内心得清静,身体也会好。但要注意一点,念时绝对要用鼻子吸气吸得饱满,如果念得上气不接下气,用嘴吸气,那不但不会得定,而且反有害处,身体会搅坏的。所以特别要注意,当气不足,念不下去时,就得停,进行吸气后再念。照这样念法,心身才会得到益处,而且容易得定。念到最后,你不想念了,既不散乱,又不昏沉,这就是定。这种念法采取大声念佛,同时会发出金刚之声,那是念的声音好像金石之声,这种声音,可以影响旁人,他们听到了也会清静,有这样大的好处。还要注意一点,初步练习时,应当静静的念,嘴唇不过很轻微地动,牙齿不动,只有舌头在弹着,气由体内发出,这样身体才有益处,也容易得定。

有意放生则是着相,不杀,不放,一切无心,方为合道?

【此是之言,佛家所谓无记空者也。】佛教人发大愿力,救众生苦。若无大愿力,则一切利众生事,皆不能成就矣。昔宝文王敏仲,七世不杀,亦好放生。至敏仲,【有邪见者,教之曰:不杀,不放,付之无心为妙,不必着相。】敏仲生疑,乃问法华禅师。即厉声叱曰:【公大错岂!可落空见耶,面前木头,皆是无心,这几个木头能救得苦众生?汝急忏悔邪见之罪。】敏仲骇污,再发心放百万命。因岁饥,遇蛤蜊数十斛,悉以粟易之,诵经持?投之中流。夜梦文殊菩萨现金色身,慰谕之曰,我忆往劫亦曾生蛤蜊中,但坚汝心救众生苦。敏仲大加信异,乃着劝世文。

这个随缘放生必须得强调,什么叫随缘呢?就是随力,随你的力量,你有多大力量放多大生,这个叫随缘。并不是说我有钱,我高兴我就放生,那不行,那绝对不好使的。你必须得真心实意地去找、去放生,不能说我遇着我就放生,遇不着我就不放生,这不好使。

因为消业,你必须得主动去找众生而难放能放,到处去找众生、去救众生。因为这个业力在不显现的时候,你必须得提前把这个门打开,硬打,你不硬打不好使。你说:“我碰着我就放生。”等你碰着的时候,因果都已经晚了,必须得主动去。就像我们的种子识在里面,你说等种子识出来的时候我才处理吗?那不可能的事。所以说你得想办法,打开这个门往里去,把种子识拿出来。

放生也是一样,就是找我们的种子识,你看没有放生,就到处去找。发现饭店或是哪个地方不如法的,你赶紧去。应该有主动性,你主动去放生,你的业力也主动地消除,它俩都同是一个果报。那你何不这样做呢?你若不这么样做,所谓的“随缘”——我碰着我就放生,那你等着吧,你这一辈子,恐怕时间过去了,到时候业力成熟了,现前的时候都晚了,来不及。业力它不允许你随缘。

一居士:师父的意思就是说,你要想改变因果,是在平时,在果未现前时?

对,在因时。尤其要主动,还有一个主动的问题。我们现在往往被一句什么话骗了呢?“随缘。”有时候我们理解的那个随缘是堕落。说“不动随缘”,但是我们的心还是动的,所以在动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去打住,难做能做,这才叫真正往随缘那里走了那么一点点,这才行。

一居士:这是可以改变的,是不是?

不是改变不了,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主动心,就是由于我们的懒惰,由于我们的懈怠,然后又找一个好的名声“随缘”,所以就把我们耽误了。你耽误了今生,还耽误来生,还耽误了后人,没完没了地耽误,害人就害在这个地方了。所以什么事情别等、别看,在能做时马上就去做,这就是宝贝。

所以说,现在学佛并不是复杂的事情。复杂在哪个地方?就是我们有时候“随缘”——等,这个“等”就把你害坏了。知不知道学佛的道路呢?也知道了,有这么条道路,好。好呢,等几天……那果报一点不饶人,生死不饶人,一旦现前的时候,你想讲理,跟谁讲都不好使。你跟旁边的亲人讲啊?你就跟自己的身体讲理,它都不理你,你还跟别人讲吗?更没法讲了。所以说,什么也别想了,赶紧地放下,赶紧主动去做就完事了。就这么一句话,就是老实去做,主动去做。

所以佛说“随缘随力”。随缘随力,有的一听“随力”——我有多大能力呢?我看看吧,有一块钱,我花五毛吧,我留一半。那都不好,随力就是全心全力,尽心尽力。你尽心尽力去做,这才符合随缘随力呢。随你的力量——有多大力量,我使多大力量,这叫随力。

一居士:刚才师父说,就是说要出于自己的真心,真的目的就是想救命,出于自己的悲心真诚去做,这个真心是非常重要的,真心换来的果才是正的。

我们有时候真心不现前。我们说真心,可是你找不到真心,哪个是真心?哪个都不是。怎么办呢?我们就主动去做,难做去做,从这里提出我们的真心来。

一居士:就在事上去体现去?

哎,对。从我们的积极主动里去找我们的真心,这才能找出来点儿。否则的话,我们如果是懈怠心,永远也找不出真心。虽然往道上走了,走没走呢?走一点儿,但是离佛还挺远挺远。

对于佛教,大多数人还是怀着敬畏之心的,同时也有很多的人在笃信佛教,对于这些信佛的人来说,有三种人,也可以说是怀着三种目的信仰佛教,那么你是哪种信佛的人士呢?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得平安。此乃消灾祈福,解怨释结。

第二种人,是为了人间苦多乐少,生命危脆,所以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待至位阶不退,再入娑婆,广度众生,成就无上佛果。

第三种人,相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此如禅宗四祖道信大师所说:「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五祖弘忍门下诸师,则多用「齐速念佛名,令净心」。他们念佛,都没想到求生西方,但是每次念佛,都感到身心宁静,烦恼减少,而且自己的心力越来越能与佛的慈悲愿力相应。此正是[无量寿经》所说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体现。这种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自己能得到利益,其他有关的人亦能因他而获得利益。这就是因为念佛恒常不断,最後必得念佛三昧,必发悲智愿行。这一等人,虽不求生净土,但亦不得不生。得到念佛三昧时,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不一不二,那时,时时处处都能见佛在说法,时时处处无非极乐国土了。

在佛教来说,三种人有不同的根性。

第一种人,仍属於人天善法,所谓民间信仰的层次;

第二种人是正信的佛子;

第三种人则是上乘的利根。由於众生的业深障重,在修行净业时,一开始即以第三种人自居,是不安全的,也是不切实际的;然而仅以第一种人的立场来念佛,所求又太少了。以第二层次来修念佛法门,是最落实可靠的,既可深植善根而臻於上乘,又能兼得消灾植福的现世利益。

问:印光大师言:“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这一段说明心不慈悲,便难往生。可是,《观经·下品下生》犯五逆重罪的众生都能往生。善导大师《观经疏》言:“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各位祖师的本意是什么?恶人念佛一定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看这些佛言祖语要有智慧的眼,要知道这些佛言祖语,它就像看庐山,它的角度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然各不同,但是它谈的都是庐山的那个山景的情形。所以你不会看,你就会觉得,怎么横着看庐山的描述跟竖着看庐山的描述自相矛盾?其实它并没有矛盾,只是角度不一样。所以,很多人就容易制造这些矛盾。

那你看这个,印光大师和善导大师他说的并没有矛盾。印光大师在说什么呢?就是我们一个念佛行人在平时举心动念,我们都要以无量光寿的无上之道作为自己所依之境。那所依之境,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就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的人天福就谈儒家文化的主要核心,你要孝顺,你要恭敬,你要慈悲,你要修十善业。如果你连儒家的人天福都不能去修,你当下这个心就跟佛心相违悖了。相违悖,去念佛就不能感应了。因为佛是什么?佛离不开我们现前的念头,一切佛呈现的佛的境界或者形相,都是依我们的心识的心呈现出来的。你当下这个心识都没有至诚,都不去奉行净业三福,跟佛性严重相悖,难以感应道交。所以这就印祖说,你当下的心发生了障碍了。发生障碍了,障碍了阿弥陀佛的那种慈悲光明了,在你的心性上呈现不出来了。不是佛不慈悲,是你接纳不到了,所以“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这就告诉我们,平时念佛,一定要修净业三福,一定要有佛心的那种气氛,去感应。

那这里还是谈至诚心问题。那《观经·下品下生》谈五逆重罪的众生都能往生,不要以为五逆众生的情形,他就是有障碍,其实五逆重罪是他生前造的五逆重罪,但是他在临命终时那一刻还是具备了三心了,就是至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他蒙善知识开导,当下他能相信,他以猛利的心去念阿弥陀佛名号,至诚恳切地求往生,当下这个心就是至诚的,就能感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的加被,就能往生。所以这里面,不要以为五逆重罪就障碍很大,实际上临命终时最后的那个大心就能突破它。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面谈的,一切凡夫,不管他造了多少的罪业,或者他是福报多么大,念佛的时间有多长,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就是要一心专念,决定能往生。这个恶人是他生前的造恶,临命终时他一念的反转过来,一念的觉悟,他当下这个恶人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就是一个善人,而且是一个妙善人。所以,恶人念佛一定能往生。

但是,又不要理解为只有恶人更容易往生,善人还不大容易往生。又不是这个意思。这个恶和善,在蕅益大师注解当中,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具足净土的信愿的人,哪怕是五逆十恶的罪人,他也是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不具足信愿,哪怕他五戒十善修得很好,他在净土法门当中都够不上善男子善女人。

问:弟子以为,念佛行人勤修净业三福,以至诚恳切心信愿念佛,命终之时会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但却常听有人说,某某人死后,经某居士或高僧超度,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了,弟子甚是不解,超度的力量这么大吗?请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你不要去听“谁能超度人去极乐世界”这些话。在这个世间,任何人往生,都是他自己信愿念佛感得阿弥陀佛接引的结果。

从最究竟的体性上看,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一真法界。那些所谓的居士、高僧,他自己都没有能力仅靠自己的力量去,又何能超度其他人去呢?

五乘行人都是凭阿弥陀佛的愿力作为强缘,信愿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这是净土法门的一个基本原理。千万不要因为听说有人能超度人往生,于是就认为自己不需要修行了,等着别人来超度吧。如果他能有这个水平的话,这个世间就没有凡夫众生了。

所以,不要去听这些没有道理的事情,也不要把佛教变成个人崇拜。我们还是靠自己努力信愿持名,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来解决往生的问题。

最多请人帮你临终助念。为什么叫“助”?就是从根本上来说,别人只是助缘,你自己的信愿念佛才是往生的正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