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晚年的时候也学佛,就买一个很大的花园成立一个念佛堂,给大家一起来念佛共修,他自己也念佛,对净土法门的信心、愿力的善根也觉得很强啊。后来他临命终的时候,因为他护持大家念佛,所以很多的佛友就帮他助念,他本身有栽培念佛的善根,又有外在的开示跟引导,很快的,他信愿行的善根就表现出来了,脸色红润,身心安详。

突然间,在这助念过程当中,他的小太太,他特别喜欢的小太太,这时候冲进来,又哭又闹说:你走了以后我怎么办啊!林居士一听到他小太太的哭声,就触动他心中的妄想,结果他念佛的善根就被破坏了;他本来红润安详的脸色,就转成黑色的,后来就堕落变成一只小狗。

这个故事我们不再详谈…后来,变成一只小狗,托梦给他的家人,就把这只狗找回来,送到寺庙去放生。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为什么林居士他平常念佛念得这样好,临命终的时候,这佛号的善根会失掉呢?因为他没有把所有的善根安住在真如,而是安住在妄想。妄想是变化的,随因缘而变化的,谁也不敢保证说,临命终的时候谁不来刺激你,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你所有的善根安住在妄想,你要有心理准备,随时会被讨回去,随时有点风吹草动,你的善根就动摇,因为你安住在妄想。

假设你现在安住在妄想,你会感觉到一时的风平浪静,但是等到你逆境现前的时候,临终障碍现前的时候,你就来不及了。就好像一栋房子,你盖在地震带,你也觉得不错啊,但是等它发生事情的时候,你来不及了,因为你没有找到真实安稳的地区,没有找到真实的因地。

在整个《楞严经》当中─观相元妄,观性元真。当我们安住于真如,再来观察这一切的假相,借假修真、历事练心,慢慢的开显真如本性,这个就是【楞严经】的整个修学的思想。

人有竞争之心,绝非错误。竞争之心,至少能够体现人的心有志向、身有勤勉。我熟识的一位出家师父说,佛门事繁,不谈才具的话,唯愿担当者竞相承担之。意思是说,佛门清净,多数出家人以修行求道为己任,但那么多的杂事,总要有愿意承担这些繁剧的人去做。想要担当,一点竞争之心没有,事情也是做不好的。

无论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有了这份担当心、竞争心、进取心,便就有了成败之别。尤其是尘世中人,在家居士,有经商、务工、教书、耕田、做官的等等,成败之别更是渗入其生活的细微点滴之中,只会将之看得更重。

现在有不少人,惑于社会上流行的所谓成功学培训,枉费金钱,受人愚弄,实在是可悲。其实,成功之要诀,早已经有了,而且,就在我们身边,无须远求,无须跋涉。

中国古人就曾论述过成功的要诀,十分精当。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人的成功,第一要看老天爷赐予的机会;第二要看你所处的环境和已拥有的条件;第三要看你的号召力、团结力和凝聚力,也就是人的条件。

关于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即人心的力量决定成败。人心凝聚,可以克服天时地利的缺陷。他还进一步论述道,顺天道而行的人,获得的帮助就多,天下人都会归顺他,最终走向成功;背道而驰的人,则众叛亲离,最终走向失败。

从刘备漂泊流离的一生来看,基本上就是以“人和”来克服种种天时地利缺陷的典范。他虽自称是皇家后裔,但无立足之地,带领老弱病残,寄人篱下,随时面临被人消灭或吞并的危险。从天时来看,他出身寒微,起点为零;从地利来看,他北临曹氏大兵压境,东依孙吴虎视眈眈。但他能够团结上下,广聚人才,不耻三顾。这就是人和。

当然,历史上也会出现偶然的个例,那些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却能够成功的。还是拿三国来说,董卓就是个典型。他本是一路不起眼的军阀,但恰逢政权有难,召他入朝,使他坐大。他是典型的人神共愤的一个坏蛋,却掌握大权,威福天下。但很快就倒台了,而且死得很惨。这就验证了《孙膑兵法》里的一句补充:“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但这个论述,还是有其缺陷的。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主要还是讲战争,讲政治斗争的。孟子当时讲这话,也是针对战争而言。具体应用到某一个人的成功,就未必那么恰如其分。尤其是,天时、地利,都不是人可以选择的,“人和”倒是跟人有关,但如何达到人和,也没有具体描述。所以,仅凭这六个字,恐怕不能成为一个人追求成功的警训。因为这六个字,从很大程度上,磨灭了人自己的力量,会让很多人把不成功的因素,归结到自己没有天时地利——楚霸王不就说:非汉亡我,天也。他责怪老天爷对他不够好,这实在是冤枉老天了。

因此,我们还要用正法来修证所谓成功,其实在佛法里早已给了我们最圆融的开示。其中,最足以使我们豁然开朗的,便是《阿弥陀经》里佛陀所讲: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在这里,佛陀是教导我们,要想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需具备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而执持佛的名号,就是反复修证、培植、巩固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的。事实上,这个道理,用于世间,亦能使人成就。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善根就是对贪瞋痴的厌离,称为三善根;福德,即一切善行之利益;因缘,就是成就善恶果报的外部条件。晋朝刘琨说:“臣以顽蔽,志望有限,因缘际会,遂忝过任。”说我这个人非常顽皮愚蠢,没什么志向,但因为非常偶然的机会,才担任了现在的职位。原文中所说“各种偶然因素正巧碰在了一起”,即是因缘和合。

我们从现代人的思想观念来看,善根就是一个人内心对善恶的分辨能力,就是一枚种子;而福德,就是一个人的威望、威信、说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最后的这个因缘,就是机遇。

但是,这三个因素,并非是孤立的。严格来说,善根为第一,因为有了善根,才能自然流露善行,因此才能积累福德。而机会或者机遇,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实际上就蕴藏在诸多福德之中。所以说,佛法说一切法皆为心法,真实不虚。比如你没有善根,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才有善行,这种善行,因为不自然,非真诚流露,所以,必然不能持久,也不能感人,更何况是感动天人神佛?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有心为善,虽善不赏”的意思。

我们以著名的苹果电脑之父乔布斯一生为例,所谓善根福德因缘,真是历历在目。

乔布斯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很关注内心的修炼。他在十九岁时,就曾放弃一切,跑到印度去学习灵修,结果搞得几乎流落街头。我们从这一点来看,他是非常有灵性的,也是非常内省、真诚的人。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他的一种善根。尽管他并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来:我要用计算机技术为人类造福。但是,他潜伏的念头,其实就是如此,他至少意识到,未来的计算机将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变得更加便利和快捷。因此他对计算机很着魔,穷得要死,仍然孜孜不倦。

因为有了这种善根,所以乔布斯在创业初期的坚韧勤苦,以及他过人的技术洞察力,就非常容易被人发现。他的这种精神,就非常容易获得别人的赞助。在乔布斯二十一岁那年,当他正在自己的车库里挥汗如雨地组装那些当时闻所未闻的电脑时,一位叫马尔库拉的百万富翁发现了他的产品,经过反复思量,这个富翁终于被乔布斯的产品和精神感动,决定把自己的宝全都压在乔布斯身上。

马尔库拉提供了六十九万美元给乔布斯,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巨额款项。这也是乔布斯的苹果电脑最终走向成功的转折点,短短几年后,乔布斯就成了亿万富翁。

我觉得,马尔库拉之所以会帮助乔布斯,固然是因为他认为乔布斯的商业头脑可以为他赢利。但是,我们想象一下,假如乔布斯仅仅拥有一项新技术,但他人格不堪,非常狡诈,没有吸引人的聪慧、坚韧和灵性,人家也顶多收购一下他的技术而已,不会也不敢拿自己的身家去跟他合作。人家跟他合作,首先是看中了乔布斯这个人,而非单单这项技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乔布斯的福德。

后来,乔布斯的苹果电脑业绩被IBM撵上,节节败退。这位苹果电脑的创始人,竟然被董事会驱逐出门。一九八六年,乔布斯不得不另起炉灶,离开了苹果整整十年。直到一九九六年,苹果公司已经彻底衰微,请求乔布斯重返岗位,拯救苹果。乔布斯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并且推出了让世人为之疯狂的iphone,让苹果再次辉煌。

我认为,乔布斯能够有机会重新执掌苹果的大权,就是一种因缘。而这种因缘,其实深植于其福德之中。苹果身陷危机,董事会可以向全世界征求贤能,但却最终选择了乔布斯,苹果董事会当年驱逐乔布斯,双方已经结下了不快。但是,苹果董事会通过对乔布斯以往的所作所为判断,乔布斯不是一个记恨的人,他的胸怀足够宽广,因此才发出邀请。

我们梳理这些,才能知道,成功学确实有,但以现代人浮躁的心性,也只能是学点口号,掌握点皮毛,怎能领悟成就自己的深邃真知?成功之学,就在佛法之中。深入佛法,在佛陀教言的指引下我们的心性才能获得安定宁静,才能真正契入成功的真谛。这也体现了佛陀无上的慈悲与智慧,既能指导我们修行,得解脱,也能教我们如何在世间做人、做事。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牺牲的飞行员以及飞机失事的原因和地点,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而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

更令人不解的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战斗机完成任务胜利归来,即将着陆的几分钟里。

但是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丝毫不惊讶,他们说这是典型的心理现象。在高度紧张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类心理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飞行员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里精神高度集中,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由于大脑正处于极度兴奋中,反而不容易出纰漏。

在返航途中,飞行员精神越来越放松,当他终于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时,他顿时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放松,酿成大祸。因此人们管这种状态叫“虚假安全”。

在人生的路上,也有很多“虚假安全”。当成功近在咫尺的时候,千万别放松警惕。

记住,没有取得的成功,不是你的成功。

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称为八敬法。这是佛陀规定比丘尼众应须恭敬比丘众,尊重比丘的八件要事,一旦发心受过比丘尼戒,亦须加受八敬法,故后人称之为八敬法。何等为八?分别如下:

一、百岁比丘尼应礼初夏比丘足。

二、不骂比丘、不谤比丘。

三、比丘尼不得举比丘过,比丘得举比丘尼过。

四、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中受(先于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比丘僧为之受戒)。

五、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忏除。

六、每半月须求比丘教诫。

七、不同比丘同住一处结夏安居,也不得远离比丘住处结夏安居(为便利请求教诫故)。

八、安居圆满,应求比丘为比丘尼作见、闻、疑罪约三种自恣(自由举罪)。

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为安居。这是雨季期间草木、虫蚁繁殖最多,恐外出时误蹈,伤害生灵,而遭世人讥嫌,因此禁止外出。

安居一般在夏季举行,也有于十月十六日至次年元月十五日举行者,称为结冬安居。安居的地点不一定,小屋、树下、山窟、聚落等处皆可,不过,不可在危险、没有救护的地方安居。

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过夏。安居旨在严禁无故外出,以防离心散乱,因此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功夫,是养深积厚,是自我沈潜的修行。今之一般佛学院的生活便是夏安居、冬安居。

佛陀作有系统的说法,大都在夏安居的时候,因为在夏天约九十日期间的雨季,不便到外面去乞化度生,所以就集合各方弟子于一处,讲述修行法门及宇宙人生的真理。后来大乘经典的结集,大都是佛陀夏安居时所说的言教。

安居制度的制定,始行于印度古代婆罗门教,后为佛教所采用。这是由于地处亚热带的印度,气候燠热多雨,夏天的雨季长达三个月,虫蚁繁殖迅速,草木生长繁茂,出家人为避免出外托钵行化时踩伤虫蚁与草木之新芽,招引世人讥嫌,于是规定在雨季里避免外出,聚居一处,安心修道,称为“结夏安居”。在《长阿含经》卷二《遊行经》、《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九等,记载佛陀与弟子安居修行的事迹。《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等,则列举佛陀于四十五年间坐夏的地方。

安居的起止可分两种,通常视雨季来临的早晚而定,第一种为前安居、后安居。前安居开始于五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五日;后安居开始于六月十六日到九月十五日。另一种为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前安居开始于四月十六日,中安居开始于四月十七日到五月十五日,后安居开始于五月十六日。

安居时必须划定区域以为结界,僧众不必外出托钵,日常生活所需皆由信徒供养。若无重大事故,不可走出界外,应集中一处,精进禅坐修行。安居的地点并无一定,小屋、树下、山窟、聚落等处皆可。据《五分律》规定,不可在无救护处、塚间、空树、露地处等安居,恐毒蛇、虎豹之类的侵袭。

中国安居制度虽承袭于印度,但并非完全沿用,而有部分变通之处。古德按气候及风俗民情的实际状况而定,一般以每年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而此时期正值中国的夏季,故称夏安居,又称雨安居,或结夏、坐夏、坐腊、结制等。

中国行安居的制度是开始于姚秦时代,其时由于《十诵律》、《广律》等的传译,都详细解说安居的作法,中国僧人乃依之而行结夏。唐宋以降,安居制度逐渐成为禅宗丛林道场的清规之一。此外,丛林寺院参照“结夏”的制度,以每年十月十六日到翌年正月十五日间,也进行“冬安居”。近代有些寺院道场更进一步实行“结冬参禅”、“结夏讲经”的“冬参夏讲”制度。

结夏安居是僧众修行制度之一,在安居之始,得举行一定的法会仪式,以公告安居开始。元代以来,安居仪式都在安居开始前一天举办,由长老大德讲解各项礼仪,以令僧众于安居期内能专心精进修道。近代安居仪式大多订在四月十五日当天举行,先行“受筹法”,其程序为:一、洒扫敷座;二、晨斋预白;三、鸣钟集僧;四、入堂恭摄;五、受筹羯磨;六、行筹白数。受筹法圆满后,第二天为安居正式开始(四月十六日),也须举行一定的仪式,如受筹法一样,要洒扫敷座、鸣钟集僧、行筹白数等,然后大众依序入座。首先由二位上座到别屋,互为答问,叙说安居事宜,其余人等再依序到二位上座处说安居之事;说毕返回大殿,等所有僧众作法圆满,共同礼佛回寮,如此安居正式开始。

安居期中,如遇下列情形,始可迁移,否则犯戒。即:一、起火燃烧;二、毒蛇骚扰;三、水淹;四、国土不准处;五、盗贼;六、眷属骚扰处;七、有女难处等。

安居圆满则称为解夏、解制或安居竟。据《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犍度〉载,安居结束时应作自恣。即安居九十日的最后一晚,大家仍齐聚一堂,检讨各人在三个月期间,言行有无违反戒律,也可互相指出对方的错失。若有犯戒者,则要当众忏悔,这一天就称为僧自恣日或佛欢喜日。

佛世时,弟子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常随弟子,或因本身还无法独立,必须时常跟随佛陀学习;二是菩萨弟子,自己修学有成,能够住持一方,弘扬佛法,但仍须不断上求佛道,因此需要参加夏安居,随佛陀共住三个月,听闻佛陀说法,与同参道侣互相切磋,交换修行心得。在这段期间,严禁无故外出,以防离心散乱。因此,夏安居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工夫,也是养深积厚,自我沈潜的修行。

中国古代的丛林律寺,一向注重安居生活。尤其在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以前,禅僧大多居住在律院中,禅门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坐禅,因此可以说天天都是安居。乃至今日,一般佛教学院的生活,每日阅藏读经、禅修念佛,实质上也就是一种的安居修行生活。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