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点赞排行
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按现代时间计算,“午”为十二点。古代没有时钟,通常是在阳光下立一根棍子,当影子到达正中,就是正午时分。持午的人,从当天正午到次日早上明相现时才能进食。所谓明相,并没有具体时间,以在室外可以看到自己的掌纹为准。
八关斋戒并未要求不倒单,可正常休息。受持八戒,必须了解戒相,才能正确持戒。与五戒相比,八戒的重点有二:一是不淫欲,一是不非时食。五戒要求是“不邪淫”,允许夫妻间正当的性生活。而在受持八戒的一日一夜内,则须严格戒除一切两性行为。第六条“不著香华蔓,不香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及第七条“不坐高广大床”,也是为了帮助我们守护“不淫欲”这条戒。至于“不非时食”,也是五戒所无,须严格持守。
助印经典、阅读经书、恭敬经书,皆可启发无限的智慧;但若对经书不恭敬,也能令人堕落不如意处。安置经书所应注意事项,略说如下:
1.佛经是法宝,为众生离苦的指南,应尊重恭敬,若有破损,应速修补,不可烧毁或丢弃。经典所在之处皆有龙天护佑,若任其损坏废置,罪过无量。
2.佛经要放在其他书籍的上面。举凡经、律、论其放置层次,由上而下依次为:原文经典、经典注解、一般佛学书籍、圣贤的言论、教化性书籍、一般书籍。
3.经书上不可涂写,不得一边谈说杂话、吃东西,一边看经书。
4.经书应恭敬放於清净高处,不可随意扔放床上、座椅上、矮桌几上,及不净处。
5.如手捧或装於口袋携持时,不得低於腰部,不可挟腋下。
6.不可在看经的桌面上,摆置杂物,或躺着看经书,更不可以污手触经。
7.不得口吹经上灰尘,应以专用净布拭去。
8.书房和睡房若是同一间(限单身净房),睡觉时应用乾净的布将经书盖好,且要安置在头的那一边。
9.不可在经典所在的地方,有种种污秽行为。
10.中断不看时,应夹放纸条做记号。不可折页、折角,或经书面朝下,作‘人’字形搁置。
11.看经应专心,若有杂念,应先合上经典,净念後,再阅读。
12.若无暇阅读,应转送他人,广为流通。
13.不可在洗手间内看经。
14.勿以口水沾指翻经页。
一、布施的种类
布施分为三种:财施、法施和无畏施。物质上的布施,称为财施,是针对在家人所设。法布施则是以出家法师为主所行持的布施,但对在家瑜伽士或部分居士来讲,也没什么不可以。第三种为无畏施。
二、财施之普通布施
财施又分为普通布施、大布施和非常大布施三种。
将一般财物施予众生的行为,称为普通布施。比如施给饥饿的人一口饭或一个面包,给他十元百元,甚至更多财物。或是寺庙募款、灾区急难救助,随喜认捐的种种善事,都属于财布施的范围。
布施时,以非常清净、无私的心奉献,不管布施多少都有很大功德。布施的重点,在于清净纯正的发心和动机,不在于布施财物的多寡。一个很富有的人,捐出上亿钱财,和一个很贫穷的人,布施一百块钱,如果两者的心都很纯正,两人的功德是同等的。
布施时,不可以用傲慢、嫉妒或瞋恨心来施舍,这样就没什么功德可言。如果有一个富翁,看到有人捐了十万,为了要和别人比个高低而捐出一百万,因为他的心已不清净,所作的功德就并不大了。
三、布施的对象,不限于人类
只要是有生命的众生,都应是我们布施的对象。佛陀在《三蕴经》中说“只要施舍动物一口饭吃,也可以获得很多善根功德。”有时你到了山上或郊外,施食给一些鸟类、流浪狗或其他动物,甚至喂食家里眷养的牲畜或宠物,给他们任何一种温饱,都是布施。
布施,也能以无形体的众生为对象。我们身为人,因为有肉体的存在,必须靠色、声、香、味、触、法,让身心得到满足。可是,对于没有实质躯体的空中行饿鬼道众生来讲,他们却是依嗅闻食物的焦烟味而得到满足。
在金刚乘里有下施的白供(素供)、花供,施舍的对象,就是以空中行的饿鬼道众生为主。因为佛陀具有无边的善巧和无量的大悲心,在佛教界,依照佛陀所传授的仪轨和密咒,常举行瑜伽焰口、烟供或水供等施食法会。将一些食物,经由殊胜伟大的法施力量,加持后,纵然是几粒米,在饿鬼道众生的眼里,看来也会如妙高山一样多。虽然是一小杯水,他们看到的却像恒河或大海般广阔。
一点点的食物,可以让千百亿众生享受到食物的满足,让空行饿鬼或厉鬼得到解脱,利益无数饿鬼众。这些鬼满足之后,不再伤害人类或其他众生,而会去救护许多有情之生命。所以,施食也是种无畏施。
在西藏,不论是出家法师或在家居士,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佛堂供佛,顶礼三拜,诵经、点香,这是很重要的功课。
由于很多家庭主妇,每天要忙做家事,没有时间到佛堂念经,一大早要背着木桶到河边挑水。她们到河边取水之时,手上会另外拿着一个小水壶,先把小水壶灌满水。这是每天最干净的第一道水,用来供佛。接着,把木桶装满水后,就开始念六字大明咒,一边念,一边往外洒水做施食,将三分之一的水洒出去,再重新装满水背回家用。
到了晚上,供完佛以后,他们会很虔诚地把供杯的水拿到顶楼阳台,一边念六字大明咒,一边往外施舍给饿鬼道的众生。这些众生因长期得不到饮食而受饥渴之苦,持诵过佛咒的水,可以让他们得到满足,这叫施水法。在西藏,很多人一生会做很多水施、烟供或瑜伽焰口等等的施食。
三、布施勿生疑
有人在布施时,会怀疑行讨对象的真假。其实,如果我们已经产生布施之心,就不要担心对方是否值得布施。只要我们的心很纯净地去布施,功德就圆满了。不需要探究对方的真假,那是向你求乞或托钵的人,他们自己因果业报的问题,和你的布施是不相关的。中国人不是讲“真布施不怕假和尚”吗?
西藏人常说“一个人最大的福报,来自于别人的祝福,尤其是来自濒临绝望的人,发自内心的感恩所给予的祝福,这种福报极其殊胜。”如果你能带给一个对生命绝望的人希望和快乐,他那种出自肺腑的感恩之情,是无法言喻的。他衷心祝福的力量所带来的福报,会很快成熟。
如果我们遇到贫困饥饿或其他痛苦的人,虽然我们很难透彻了知一切真相,但在不影响自己的生存下,只要有能力,应该以纯净的心,尽可能去布施。
佛寺被佛教徒视为清净的圣地,所以,非佛教徒进入寺庙衣服要整洁,不能只穿背心、短裤、打赤膊、穿拖鞋。当寺内举行宗教仪式时,不能高声喧哗干扰。未经寺内执事人员允许,不可随便进入僧人寮房(宿舍)等地方。为了保持佛地清净,严禁将一切荤腥及其制品带入寺院。
对僧尼称呼,可称“师父”,或在他们的职称后加“师”字,如当家师、维那师、知客师等。习惯上可称法师或师太。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问僧尼的尊姓大名。因僧尼出家后一律姓释,出家入道后,由师父赐予法名。受戒时,由授戒师赐予戒名。因此,问僧尼名字时,可问:“法师德号上下?”上就是他的派别,下就是他的名字。恭敬师父不敢直接称名,就用上下。
另外,非佛教徒也不要主动与僧尼握手。因这不符合他们的礼节,僧尼往往以“合十”为礼。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华严经》中说:“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菩提心者,则为盛火,能烧一切邪见爱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日,普照一切众生类故。菩提心者,则为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
在佛法的修学中,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菩提心,诸佛菩萨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来成就的。佛法中一切法门的修学都是建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离开菩提心,一切法门所讲的正见都是为菩提心服务。只有发起大菩提心,佛法的正见才会有着落处。离开菩提心,佛法的修学就会变得空洞和抽象。不论哪一部经典都立足于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萨的修行都是以发菩提心为开始,不同的只在于愿力的体现。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诸大愿等等,诸佛菩萨的愿力都是菩提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