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点赞排行
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天龙八部”相信大家一听到这个词就会想起乔峰、段誉、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什么的,那是因为金庸的一部武侠巨著就叫《天龙八部》,但小编这里要说的却不是武侠小说,而要说的是佛教的八部众。
天龙八部,是佛教专有术语,为善道八部众生,是佛教的护法神。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伽。
一、天众
天众意译又作天界、天道、天有、天趣等词。指六道之中,业报最殊胜的众生,或指其所居住的世界。有“天上者”或“尊贵者”的意思。
二、龙众
龙众梵语称为那迦,是护卫佛法的有功之臣,专司兴云降雨。在佛经里,龙拥有大量的珠宝,是海里的富豪。印度神话和佛经中的龙与中国传说中的不同,印度的龙包括神格的蟒蛇、毒蛇等。古印度人很尊敬龙,认为水中生物龙的力气最大,下雨是龙从海中取水洒下人间的。
三、夜叉
夜叉住于地上或空中,性格凶悍、迅猛,相貌令人生畏;是佛教的护法众神之一,半神。夜叉与罗刹同时从生主补罗私底耶或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他们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被称为“真诚者”。
四、乾达婆
“乾达婆”又称为“香神”,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天的专管奏乐演唱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乾达婆”在梵语中有“变幻莫测”的意思,魔术师也叫“乾达婆”,海市蜃楼叫做“乾达婆城”。香气和音乐都是隐约缥缈,难以捉摸。我国敦煌莫高窟中大量的飞天壁画形象,其中手持鲜花、璎珞等供品的即是乾达婆。
五、阿修罗
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佛教经籍称阿修罗为非天或劣天,意思是无端挑起战争,男极丑女极美,他与鬼蜮有相似之处,却不是鬼蜮;他与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却不是人。他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又极端丑恶的怪物。据佛教传说,阿修罗与帝释天是冤家对头,总是互相争斗不休。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食,天族有美食而无美女,所以互相嫉妒抢夺,最后阿修罗族战败被逐出天界,居于弥卢山洞窟中。
六、迦楼罗
在古印度神话中是大神毗湿奴的坐骑,众鸟之王。其形象为半人半鸟,生有鹰首、利爪和喙,身躯和四肢则与人无异。佛经中称为金翅鸟,妙翅鸟,顶颍鸟,食吐悲苦声等,而受此影响的中国神话中也诞生了一种金翅大鹏鸟---传说岳飞就是金翅大鹏鸟转世的。迦楼罗居住在四大洲的大树上,浑身金光闪闪,翼展竟有三百三十六万里之长。平时靠捕食龙(印度神话中的大毒蛇)为食。据说迦楼罗饭量极大,每天要吃掉一条大龙王和五百条小龙。吃饱了就飞回树上睡觉,等他临终时,大龙小龙一起吐出毒焰,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不能再吃。饥肠辘辘的迦楼罗在天空上下翻飞七次之后,便落到金刚轮山顶上。这是他一生所吃的龙的毒素一起发作,迦楼罗也因此自焚而死,身体化为灰烬,只剩一颗心脏被火煅烧成为纯青琉璃色的宝珠,成为天神们喜爱的饰物。
七、紧那罗
也被称为歌神、歌乐神、音乐天。原为印度神话中的神仙,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中的歌神。据《罗摩衍那》所述,为人躯马首,或马躯人首,又说为人首鸟躯。据《华严经探玄记卷二》载,紧那罗外形像人,但头顶长一角,人见人疑,故也称为疑人、疑神。紧那罗拥有美妙的歌喉,还善于舞蹈,是帝释天的执法乐神。佛教画作中,紧那罗通常膝上安放横鼓或两个竖鼓,作击鼓演奏法乐之势。
八、摩呼罗伽
“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在《首楞严经》中对摩呼罗迦有以下解释:“摩呼罗伽,此云地龙,亦云蟒神,腹行之类也。由痴恚而感此身,聋呆无知,故乐脱伦。修慈修慧,挽回前因,脱彼伦类也。”也就是说,摩呼罗迦是与天龙相对应的地龙,原本是腹行类,但“由痴恚而感此身”,由于“聋呆无知”,反而能“故乐脱伦、修慈修慧”,最终挽回前因,摆脱腹行类,脱胎换骨。
由此我们知道,“天龙八部”出于佛经,小编以为,金庸以“天龙八部”命名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实则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因各自的贪嗔痴而挣扎于人性的悲苦与佛性的解脱之间。
贪,贪什么东西呢?贪世间的种种种种都叫做贪,你贪好吃的,享受种种,那就属于贪。生活必需以外,过于奢侈的要求、追求,那都是属于贪这个范围。贪财、贪名、贪利等等,这都是属于贪。如果你虽然也很修行,但是与这个贪相应,依然是生死的根本。你想我要去极乐世界,然后你世间东西的样样放不下,贪得个要死,门儿都没有,去不了。必须要怎么样?淡化!
嗔心,很重的嗔心,要跟人家结冤仇,居士与居士之间结冤仇,居士与出家人结冤仇,跟家人结冤仇,然后你又拼命地念佛,这样修行有没有效果?你要了脱生死,要想离开这个五浊恶世,杂染的世界,你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你必须往这个方向去才是。
愚痴就是对因果事理不明,叫愚痴,不是那种痴呆。
慢心很重,现在佛教属于这种状况,诸位!我们活在这个时代啊,物质生活是挺好,吃得也好,穿得也好,住得也好,是不是很好?但是佛法远不如过去了。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佛法很单纯的,那只是二十年、三十年呐。五百年之前?一千年之前怎么样?我们都没来呀,来了,不知道在哪呆着,没遇到佛法。
你看唐代那么多的高僧,真正是高僧啊!你能够遇到唐代那些大德,你修行肯定是容易成就。你有不懂的问题,去问玄奘大师;念佛你念不清楚,很多问题,你问善导大师,我告诉你,一定解决问题。可是这些现在都没有了。我们抱怨谁呀?抱怨自己来晚了。我们这么晚了才来呀!你要怎么办呢?这实在太惭愧。你念佛拜佛,会拜得痛哭流涕,我这实在是来得太晚了,实在是惭愧得要死,应该是这样啊。
我们真的没福报,连印光大师那样的人我们都没见到,弘一大师没见着,虚云和尚也没见着。现在出家人也有不少,真正那种成就者是少,少,你不能怪谁,怪什么?时代如是,时代这样。
我们现在还遇到佛法了,你要觉得庆幸遇到佛法,你还相信佛法,有缘还皈依了三宝,这个是非常难得。人身难得,佛法难遇,你遇到佛法,而产生信心,所以你不能产生我慢。现在居士,搞得比出家人还要我慢,他说我很修行,你们这些出家人都不修行。这样佛法就会败得很惨!让其他外面的一些教看笑话。
唐语曰“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五日”一直被认为是很神圣的日子。佛法东来后,端午的神秘性逐渐渗透到佛教中,使一些佛教的大事也与端午有了联系。
1、佛教高僧五月五日出生或圆寂
首先,一些高僧生于端午。生于五月五日的孩子常被抛弃,父母或将此日出生的孩子送往沙门为僧,如唐代著名的“法云公”。
其次,一些高僧于端午圆寂
丹阳县道成禅师,隋文帝开皇十九年(599)五月五日在兴严寺圆寂;唐代越州称心寺大义禅师,在武则天天授二年(692)五月五日坐化。
这些高僧在五月五日坐化,常常伴十分神奇的情景。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觉禅师将死作《颂》交代后事:“今年五月初五,四大将离本主;白骨当风扬却,免占禅那地土。”他在钟声渐入坐逝之境,侍者想起他们的约定:“吾化后,可唤之。若能回来,是有道力也。”
于是,他连唤三声,觉禅师果然复活,问到:“你有什么事?”侍者说:“和尚何裸跣而去?”他反问:“来时何有?”侍者要给他穿几件衣服,他说:“不用。留给后人吧。”他书偈云:“七十三年如掣电,临行为君通一线;铁牛踍跳过新罗,撞破虚空七八片。”然后,晏然而逝。
这些五月五日出生和圆寂的高僧,遂成禅门佳话。
2、许多端午发生的事件被佛典记录下来
唐代翻译佛经常在五月五日开笔。《全唐文》卷916载,不空大师翻译《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序》和《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等,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五月五日奉诏开译。佛教经典《一切如来大教王经》和《瑜伽秘密金刚三摩地三密圣教法门述经》等,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五月五日开译。
其次,所译佛经如果在五月五日这天封笔,也是佛教的大事。《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入定不定印经》一卷、《大方广普贤所说经》一卷等,是三藏法师义净等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五月五日在东都洛阳的三阳宫译毕,《大周刊定众经目录》第十五卷予以明确记载,朝廷也下诏褒奖。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肃宗派大臣到广东韶州(今韶关)曹溪南华寺将禅宗六祖惠能的传法衣钵借到京城,作为“镇国之宝”供养皇宫。衣钵没有及时归还。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五日,惠能大师便托梦给代宗皇帝要求归还:“梦六祖大师请衣钵。”
七日,敕刺史杨瑊:“朕梦感能禅师请传法袈裟却归曹溪。今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顶戴而送,朕谓之国宝。卿可于本寺如法安置。专令僧众亲承宗旨者,严加守护,勿令遗坠。”可见禅宗索回镇教之宝,亦得借助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
由以上的叙述,可见端午与佛教的联系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端午节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底层,深深地积淀在佛教文化之中。
端午节发端于战国屈原这似乎是不争的事实,其实不然,端午真正起源见于佛典。据《古尊宿语录》载,宋代的和尚也过端午节:
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五月五日上堂云:“今朝五月复端午,随众生心解分布棕子。虽然,应所知,要须一一知来处。且道从什么处来?”可见佛教在这一天也吃粽子。佛教世界中,既然翠竹黄花尽是真如,是故端午自然也入般若。
首先,一些生于端午的高僧成为佛教的要事。生于五月五日的孩子常被抛弃,汉代这天出生的王凤、胡广等人就险遭遗弃。父母或将此日出生的孩子送往沙门为僧,如唐代著名的“法云公”。《释氏稽古略》:“万回法云公,太宗贞观六年(632)五月五日生于虢州阌乡张氏。”父母把他送到寺庙当和尚,这既救了孩子又避了祸。这样的人成为高僧后就是禅林的佳话。
其次,一些端午圆寂的禅师亦被加载佛典。民间传说,五月五日生者脑不坏。唐李延寿《北史》载,北齐南阳王高倬生于五月五日,后因谋反罪被杀,但四百余日后大敛时,他竟然“颜色毛发皆如生”。因此之故,佛教对五月五日圆寂的出家人也特别重视。死亡,可说是人生大事,人类的宗教多因“死亡”而产生,这些五月五日圆寂的高僧和坐化妙境,遂成为禅门肉身成道的佳话。
端午在古代被认为是“恶日”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每逢节气转换前后之际,气场最不稳定,易使人心浮动,官非凶灾四起,病菌杂处最易出事,会影响到个人的运程。
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端午与佛教
端午的真正原因却见于佛典。《古尊宿语录》卷21《舒州白云山海会( 法) 演和尚语录》: “端午, ( 白云禅师)上堂, 举( 言曰: ) 昔有秀才造《无鬼论》, 论就, 才放笔, 有鬼现身, 斫手谓秀才云: ‘你争[怎]奈何? ’白云当时若见,便以手作鹁鸠嘴, 向伊道: ‘谷谷孤。’”
相传,端午的真正原因见于佛典。据《古尊宿语录》卷21《舒州白云山海会(法)演和尚语录》记载:“端午,(白云禅师)上堂,举(言曰:)昔有秀才造《无鬼论》,论就,才放笔,有鬼现身,斫手谓秀才云:‘你争[怎]奈何?’白云当时若见,便以手作鹁鸠嘴,向伊道:‘谷谷孤。’”
慧日禅师《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卷五载: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 1158) 五月五日普觉禅师上堂云: “今朝又是五月五, 大鬼拍手小鬼舞, 蓦然撞着桃符神, 两手椎胸叫冤苦”, 端午时大鬼拍手小鬼舞, 鬼撞桃符神, 鬼竟然如此猖獗。因此, 端午的原始动机是驱邪镇鬼。
端午送粽子,送的是福气,是平安
端午又称“续命节”,过去的中国,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送粽子,给家中长辈、邻里亲朋送上一份自家亲手包的粽子,是送福气也是送平安,预祝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在“恶月”不被鬼神所侵。
由上述可见,端午与佛教的联系有深刻的文化意义。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 知识在不用文字表达的动物行为中扎根之深,超过了大多数哲学家愿意承认的程度。端午正是这样,它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底层,,突破原始宗教和道教的藩篱, 深深地积淀在佛教文化中。
在家庭关系中, 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的关系之一。曾经有一些学佛的年轻人向法师说她想离婚。法师便问她:“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生活上有什么过不去的?”她说:“先生不好、公婆不好,特别是公婆难处。”若她没学佛,法师也许就不会说了。既是学佛人,法师就告诉她:人与人的相处,无论相聚一小时、一天或一辈子,都是过去生中的业缘,如果没有缘,对面也不会相逢。佛不是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修得今生的擦肩而过”么!既然有业缘,就得承受,即使是恶缘也要能忍受。面对境缘而难以忍受,这是自己没有智慧的体现。应当深记六祖惠能大师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也就是说应时时提醒自己,过失不在别人,而在自己。
法师说:婆媳之间难相处,学佛的媳妇要首先反省, “婆婆并没有过失,过失都在自己”,如果能常作如是想,这才是真正行菩萨道。时时改过自新,就能把过去的怨结解开了。若处处埋怨对方,老觉得都是对方的错,自己没有过失,心结就会越结越深,生生世世往返报复,冤冤相报何时了啊?为何不趁此时将结解开呢?有智慧的人能解开结,解开之后,从冤家眷属变成了和睦的亲人,这多好!这才是真正的自度、度他,这才是菩萨事业。因此,若遭遇到这样的环境,要懂得这是行菩萨道的好机缘。
学佛修行并不是每天光念经、拜佛、敲木鱼。那只是表面的样子而已。实质是在日常生活的处世、待人、接物当中,将无量劫来的恩恩怨怨化解,这才是真修行。不但自己在佛学精神的提醒下不断觉悟,也要将自己的冤家债主一个个唤醒,帮助他们觉而不迷,这样你的大慈悲心就显露出来了,这些冤家债主也就绝对能得度,因为他们与你有缘。佛在经上常讲“不度无缘之人”,只要有缘必定能够得度,无论善缘、恶缘都是有缘,所以都能得度。
要是将一切错误都归罪于别人、归罪于外境,念念都觉得自己没错,这才是最大的过失,也是一生修学不能成功的病恨、病源。佛说,世间只有两种人没有过失:一是诸佛如来,具大智慧、慈悲心,普度众生;另一种是凡夫、愚人,虽然自己有满身的过失,但他不承认、不觉悟。除此之外,谁能没有过失?因此,过失不在外面境界,而是在自己心里。古德说“回头是岸”,若能及时回过头来反省,这是觉悟、开悟了;反省之后,念念改过自新、努力向善,这才是真修行。
佛法对人们的真实利益,就在此处求。要真诚、要恭敬。“敬”是敬人、敬事、敬物、敬业。诚敬心大,得的利益大;诚敬心小,得的利益小;没有诚敬,什么也得不到。这就是印光大师告诉人们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再加一句:“没有诚敬,就没有利益”。若是真诚、恭敬到极处,你就能全部得到,这就是所谓的“明心见性”了。
《无量寿经》上,佛教导人们“惠以众生真实利益”,教众生得真实利益,就是教众生以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心去处世、待人、接物,然后在事相上才能够真正看破、放下。“看破”是彻底明白, “放下”就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才能过得自在、随缘、快乐啊!因此,我想即使这个媳妇不学佛,也是应该这样做的!
此外,作为儿子,处在妻子与母亲之间,也是处好婆媳关系不可忽视的一颗关键棋子。这方面我体会很深。我们家是个非常和睦的家庭。自我结婚12年来,农村老家的父母多数时间住在我这里,已经共同度过了十个春节。爱人是名教师,心地善良,知书达理,对公婆非常孝敬,在我们社区乃至老家都广传贤名。大家彼此互相尊重、礼让,生活过得自然而平静。其实,在刚住到一起的时候,大家也的确会有许多不同的习惯。不过我早有预料,发现得早、处理得及时,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面,很快就求同存异地化解掉了。我曾单独叮嘱父母,无论有什么意见或要求都不要直接给媳妇提,先告诉我,我会妥善解决的;然后再单独叮嘱妻子,无论对老人有什么看法和意见都不要当面说,先告诉我,我来沟通。其实,一家人能有什么大的隔阂呢?就是些琐碎的、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而已!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女们,理应多谅解父母、体贴老人,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使他们能够快乐地生活!对老人个别的不良习惯,儿子也应从大局出发尽量劝解,多讲讲互相谅解让步的好处和“人敬人高”的道理,多恭维父母的大人大量,本来这些道理也是父母教育过我的,所以很容易认同,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即使真有了不好调和的矛盾,这个“坏人”也决不能让媳妇当。做儿子的干脆主动站出来,故意找个明显不占理的“歪茬”去面对父母,做得巧妙些,往往会引起妻子对老人的同情和对丈夫的反对,媳妇就会根据“礼法”理直气壮地指出儿子怎样不对,这样,媳妇便更容易理解老人,并能始终和老人站在一条线上,大约这也算是“苦肉计”的一种吧。其实,儿子是不会真正得罪父母的,因为儿子是亲生的,事情过去了父母也不会记仇;媳妇就不同了,一旦和公婆结了怨,再想解开就会比较麻烦。
儿子要善于做父母的思想工作,这也是古德所提倡的。比如,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父母会特别注意儿子和媳妇的脸色,有时看到儿女们脸色不好,就以为是针对他们,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就特别嘱咐妻子要注意这个事情。然后,趁父母很高兴的时候,我便对他们说:“我们在外边工作,什么人、什么事都会遇上,要么挨了领导批评、要么受了同士误解、要么工作不顺利了,等等,反正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我们就像演员,在生活中不停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上班了,就换上行头、打起精神,去演好工作中的戏目,即使受点委屈往往也要默默忍受。等下班回家了,就真想把行头卸掉,不再掩饰什么,把外边受的委屈全部倾诉、发泄在自己的港湾里,以寻求一点精神寄托和心理平衡。因此,当我们微笑着离开家,却沉着脸回到家的时候,肯定是在外边不太顺当了,而绝不是针对您们的,所以,您们什么也不必管,更不必介意,只要等我们自己发泄出来,调整好情绪,心态也就自然恢复平静了!”自从有了这次交谈,父母再也不在意我们的脸色了,即使看到我们脸色不好,也会安慰安慰我们,说几句宽心话儿,因为他们明白,这肯定是在外边不顺了,而绝不是他们引起的!
家庭、社会都一样,就是一个大大的“人”字的缩写,而“人”字的结构就是需要“相互支撑”的一种平衡。因此,我要提醒天下所有“做儿子”的,在孝顺自己父母的同时,一定要记住对岳父、母也要给予同等的孝敬。这既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对妻子的交代。试想,如果你不能真心孝顺妻子的父母,那还能指望妻子会真心孝敬公婆么?这些浅而易见的道理,人人都应该懂得并照做。这样,再难的关系也会处理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