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点赞排行
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放下不等于放弃,执着不等于坚持。人活得再漂亮,也会有凄凉;路走得再潇洒,也会有迷茫,所以,生活要理性一点。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我们不察觉自己的幸福,因为我们不知道,有些痛楚失望、悲欢离合,也是幸福。
修行人在达到一定境界以后,对于世间和出世间是轮涅不二的。
但在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之前,首先是要放下对于世间的执著。
可以说,我们修行人最大的障碍就是对于此生此世的贪执。修行时,障碍重重、举步维艰往往都是源于我们对今生今世的追求和贪执太强烈。所以要做一个真正的修行人,首先要断除对今生今世的贪执。当然,断除贪执必须要有善巧,必须要走中道。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放下不等于放弃:放下是不想过去、不想未来,心不执著;放弃是什么都不相信,完全失去信心和勇气。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要把众生的幸福提起,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把自我的利害得失放下,才能有通达天地万物的智慧。若能真正放下一切,就能包容一切、拥有一切。”
注:圣严法师,当代高僧,佛学大师、弘法大师、日本立正大学博士,是曹洞宗第五十代传人、临济宗第五十七代传人、台湾法鼓山创始人。圣严法师致力于推动的理念: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以教育完成关怀任务,以关怀达到教育目的。圣严法师著述宏富,流通最广者有《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等。
我们一定要明确“放下”和“放弃”是两码事。“放弃”并不意味着对此生此世就没有贪执了,我们往往把“放下”误解为“放弃”,堕入到极端之中。学佛修行人一定要有智慧才行,智慧不够的话,是不会修行的。往往自以为是在修行,实际上则不是。
一般无宗教信仰的学者的确是作如此观的,他们以为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劝人为善总是一样的。从这劝人为善的基础上,他们就顺理成章地推想到,佛教的“苦”和基督教的“罪”当然也是一样的了。
因为,佛教讲三界的生死是苦海,众生的感受无非是苦,所以修持的目的是在脱苦;基督教讲人类都是罪人,是由人类的第一对祖先——亚当和夏娃不听上帝的警告而偷吃了伊甸园的生命和智慧的禁果,所以人类有了生命和智慧,但也得罪了上帝,上帝要罚亚当和夏娃的子子孙孙都要受苦,这就称为人类由第一代祖先遗传下来的“原罪”,基督徒信仰上帝,原因是上帝派他的独生子耶稣上了十字架,代替“信他的人”赎了罪。
事实上,佛教所讲的“苦”与基督教所讲的“罪”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佛教所讲的苦,是由众生自己的业感报应而来,众生的业感是由无始的无明覆障而来,纯粹是个人负责的事,与上帝没有关系,与祖先也没有瓜葛。众生由于无明之惑的烦恼而造生死之业,由于生死之业而感生死之苦,正在感受生死之苦的生死之间,又因生死而造无明之惑;就这样,由惑造业,由业感苦,因苦生惑,惑业苦三者连成一个生死之流的环状,头尾衔接周而复始,永无了期。因为惑是苦的种子,业是苦的阳光、空气、水,苦才是惑与业的结果,也唯有结果才是真正的感受。所以佛教要把生死之流,称为“苦趣”或“苦海”,所以要求超越这个生死之流而不受生死的束缚,自由生死、自主生死、不生不死,便是解脱的境界。
不过,佛教求解脱,并不是仅靠佛菩萨的救济,佛菩萨只能教导我们如何解脱,却不能代替我们解脱,这与耶稣代“信他的人”赎罪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因为佛教不承认众生是由上帝的惩罚而得罪,尤其不承认人类祖先的罪会遗传到子孙身上,正像“罪不及妻孥”一样地简单明了,上帝不能代人赎罪,也正像“我吃饭不能使你饱”一样地简单明了。佛教脱苦的基本方法是戒、定、慧的三无漏学:戒是不应作的不得作,应作的不得不作;定是心的收摄,不使放逸,也不使懈怠;慧是清明的睿智,认清了方向,努力精进。所以,佛教的脱苦决不等于基督教的乞怜上帝代为赎罪。
在此顺便一提,许多的人认为佛教太重视苦,乃是一种偏激的厌世态度,因为人类的生活中固然有苦但也有乐,并且可用人为的方法来改进生活的环境,所以认定佛教的看法是错误的。关于这一点,如果站在现实人间当下一生的立场上,佛教并不非要教人承认“有受皆苦”的这一观念不可。佛教讲苦,是从佛陀的悲智观照而得的结论,一般凡夫并不是佛陀,当然不易体察出来。正像人见野狗吃屎,该是多么的恶心,吃屎的野狗却是吃得津津有味而乐在其中,如果人们一定要告诉野狗知道吃屎是多么的不卫生,野狗可能还会掉过头来吠你两声!由于境界的高下不同,实在勉强不来。因为,佛是站在生死之流的岸上,来看生死流中的众生乃是唯苦无乐,纵然有乐也像搔着疥疮杀养,搔时养得快活,搔后痛苦即至。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恶鬼。
皈依僧,不堕傍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佛教中所说的“三藏”又作三法藏。藏,意谓容器、谷仓、笼等。在佛教中它的具体含义如下:
(一)指经藏、律藏、论藏。系印度佛教圣典之三种分类。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载,藏,“摄”之义,即总摄一切所应知之意。若依觉音之说,则藏为“谙记”之义,即以谙诵之法而师徒口传。另据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中载,藏为“器”之义,即容受所应知之一切教法之意。大众部与其他部派在三藏之外另加杂藏(本生因缘等),犊子部另加咒藏(真言、陀罗尼)而成立四藏。法藏部另加咒藏与菩萨藏,大众部之一说部另加杂集藏与禁咒藏,成实论加上杂藏与菩萨藏,六波罗蜜经加上般若波罗蜜多藏与陀罗尼藏,五者合称五藏。此外,经藏与律藏二者,或声闻藏与菩萨藏两者,并称为二藏。
1、经藏,音译素怛缆藏、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
2、律藏,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
3、论藏,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作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而后人以殊胜之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论藏又称论部,与摩呾理迦、优波提舍具有密切之关系。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载,三藏之所显与等流等各异,经藏乃次第之所显,律藏为缘起之所显,论藏为性相之所显;经藏为力之等流,律藏为大悲之等流,论藏为无畏之等流;经藏系种种杂说,律藏系讲说诸学处,论藏则分别诸法之自相与共相。
大乘庄严经论卷四亦举出设立三藏之九种原因,即:
①为对治疑惑,故设立修多罗。
②为对治受用之二边,即令远离乐行之边、苦行之边,故设立毗尼。
③为对治自心之见取,故设立阿毗昙。
④为说三学,故设立修多罗。
⑤为成就戒学、心学,故设立毗尼。
⑥为成就慧学,故设立阿毗昙。
⑦为讲说法及义,故设立修多罗。
⑧为成就法及义,故设立毗尼。
⑨为通达法及义,故设立阿毗昙。
释氏要览卷中亦援引阿毗达磨集论之说,谓经藏乃用以对治疑烦恼,律藏对治受用二边之随烦恼,论藏对治自见取执之随烦恼。此外,西藏喇嘛教以三藏配于三毒,而谓律藏可断除贪欲,经藏可断除嗔恙,论藏可断除愚痴。
有关三藏之次第,迄无定论,或谓若就三藏结集之先后而言,则其次第为经、律、论;若就行修之顺序而言,则为律、经、论。
若将此三藏配于三学,则经相当于定学、律相当于戒学、论相当于慧学。同时,经亦包含戒、定、慧三学,律包含戒、定二学,论唯包含慧学。其他尚有由各方面立三藏之别者。原来三藏系指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之圣典,亦即小乘之三藏教(藏教),其后此语为大乘所引用,三藏遂有下乘(声闻乘)与上乘(菩萨乘)之别,合此即成为“六藏”。
凡是以经立宗者,如华严宗、净土宗、密宗、日本日莲宗等,皆称为经宗;以律立宗者为律宗,如我国南山律宗;以论立宗者为论宗,如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等。又精通三藏之各藏者,分别称为经师、律师或论师。造论弘扬佛教者,称为论主或论师。精通三藏之法师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单称三藏。在我国,三藏之翻译家亦称三藏,例如称玄奘三藏、真谛三藏等。[增一阿含经卷二、十诵律卷六十、分别功德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一、唐译摄大乘论释卷一、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
(二)分别为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人所说之教法,即声闻藏、缘觉藏、菩萨藏,合三者亦称三藏。
1、声闻藏,诠释声闻之理行果。
2、缘觉藏,又作辟支佛藏,诠释缘觉之理行果。
3、菩萨藏,诠释菩萨之理行果。
(三)日本净土真宗,对净土三部经所说之教法(法门),亦称三藏。据“教行信证”一书之说,此三者即福智藏、福德藏、功德藏。
1、“福智藏”意即圆满成就智慧与福德二种庄严,乃指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从而谓开显大无量寿经所说弘愿真实之第十八愿之教。
2、“福德藏”即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定散诸行,从而谓开显第十九愿要门之方便教。
3、“功德藏”即阿弥陀经所说以自力回向之名号,从而谓开显第二十愿真门之方便教。
如果你自认是个金刚乘弟子的话--无论事实上是真是假--只要你认为自己是金刚乘的修行者,那么你就有责任维护这个深奥的传统。
在金刚乘中,保持祕密非常重要。金刚乘之所以称为「密咒乘」,是因为它要你祕密地修持。它并非有什么见不得人之处因而需要保密,而是为了要让修持者不落入「我执」对修持所可能带来的陷阱与毁失。尤其是,修行者很容易受到「灵性物质主义」的侵蚀,以至于修持不是真的为了驯服与转化自心,而只是另一种时尚宣言,用来装点「我执」、加强自己的重要性;或只是让他们感觉隶属一个很「酷」的社交族群而已。以这种方式修持,金刚乘之道就会变得不止一无是处,还可能更糟。
同时,金刚乘教法所谓的「隐密」,是指对尚未接受恰当教法的人而言,其意义不太明显,有点像是一种外国语言。由于金刚乘的某些形象与象徵对于尚未受过灌顶者来说,可能会状似怪异甚或暴力,因此,通常都会建议将它们隐藏起来,以免让新进的修行者心生退却,甚至对佛教或金刚乘的法道产生谬误的见解。
所以,当你在社交网站张贴任何东西时,请注意:你并非只为了一己阅读之乐而张贴的,而是给全世界观看的。而且你要知道:绝大多数的人看到你那些疯狂的照片,或读到你对所谓「上师」的那个人各种奇特的钦慕与幻想时,并不会像你一样,享有相同的愉悦之情。
《金刚总持祈请文》明确地指出了作为金刚乘弟子所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就好比一个健康完整的人必然是头、躯干、手脚俱全,金刚乘弟子也必须要具备“如同头一般必不可少的虔敬心”、“如同躯干一般必不可少的不散乱之心”、“如同手脚一般必不可少的断除贪执之心”。我们要经常念诵《金刚总持祈请文》,来提醒自己作为金刚乘弟子的这三种“必不可少”。
修持佛法不是念念经、持持咒就够了,而是要修我们的这颗“心”。而“虔敬之心”就如同我们的头一样关键。我们要观察自己虔敬心是不是具足呢?“不散乱之心”就如同我们的躯干一样必要。在这方面我们有没有特别加以注意呢?还是念诵只是停留在嘴上,心该怎么散乱还尽管散乱,念诵的内容和心里的念头没有什么关系?“离贪执之心”就如同我们的手脚一样重要。我们是还被欲望所牵引,贪图着各种名利、享受?还是保持着少欲知足心态和生活?
我们每次念诵《金刚总持祈请文》的时候一定要让这三个“必不可少”融入自心之中、彻入骨髓之中,不能只是停留在文字和皮毛。我们作为金刚乘的弟子,上座前要念诵《金刚总持祈请文》,牢记住这三个“必不可少”,然后才正式开始其他座上的修持。下座以后,也要时刻观照自心,反复确认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到这三个“必不可少”。
虔敬之心,不散乱之心,离贪执之心,这三个“必不可少”也是禅修时最重要的事情。
佛菩萨慈悲为怀,不希望我们遭受如此果报,便把一些规律如实地告知我们,以尽量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接下来,我就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因果业报的规律。
我们业报的大小取决于五种因素:对境、强烈程度、时间长短、是否对治、是否后悔。
第一、对境
五种因素中,对境是很重要的,我们做好事的善业和做坏事的恶业哪个更大,便是要看对境是谁。对境共有三种,分别是:功德的对境、恩德的对境、福田的对境。
功德的对境:功德的对境指的是佛陀和菩萨。因为佛陀具备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还具有大智、大能、大悲、无为、任运等八种功德,以及自利圆满、利他圆满等功德,所以佛陀的对境是最不可思议的。
远古时期有一位国王,叫我乳王,他前世曾生活在拘留孙佛出世的时代,是一位卖粮食的商人。有一次,商人遇见了拘留孙佛,因为见佛陀面相庄严,便心生欢喜,于是抓起身边的几颗豆子,以供养之心撒向佛陀。
没想到的是,有四颗豆子不偏不倚掉进了佛陀的钵中,还有两颗豆子竟碰到佛陀的胸膛。出于这样的因,在人寿两万岁时,我乳王出现于世。因为有四颗豆子掉进了钵里,所以他统一了人类的四大部洲,两颗碰到佛陀胸膛的豆子,一颗使他成为四大天王之首,一颗使他拥有了与帝释天王一样的权威,继而帝释天的一半王位便归属于我乳王,另一半属于帝释天王。
相反的例子是,善星比丘的对境也是佛,他虽给释迦牟尼佛做了二十五年的侍者,但最后却对佛陀产生了邪见,因而在死后堕入了饿鬼道。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做坏事的对境是佛菩萨,那就会堕入恶道,在地狱里受苦受难,时间可能长达几十劫、几百劫,甚至几千劫。
因此要明白的是,对境必须非常谨慎,毕竟善恶业的大小是取决于对境的。我们在与别人接触的时候要尽量保持低调;对于一些低微的众生,比如路边的流浪狗、乞丐、无依无靠的老人等,一定要保持尊重,万万不可歧视。谁也不知道,我们所歧视的众生之中是否存在着圣者,不是吗?
佛经中还这样写道:“如果对境是菩萨,用嘲笑或是玩笑的方式来欺辱他,果报也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尽量不要责难批判,不要议论他们的是非,要保持自己内心的清净。
眼见不一定为实,因为眼睛是不值得信任的,判断力是靠不住的,我们随时都可能被自己的感官所欺骗,绝不能以所见来判断对境的是非。就好像,天快黑的时候,因为看不清楚,所以我们把路边的花绳子错看成蛇,被吓得心惊胆战,于是恐惧产生了,痛苦也产生了,甚至夜里还会做噩梦。
这是谁的错呢?花绳子并没有骗你,而是你自己的眼识骗了你。正如一个人在门外,一个人在门内,外面的人说门外有什么,里面的人就会相信。门外的人就相当于眼识,门里的人就是意识,意识相信了眼识,然而没想到眼识把绳子错看成蛇,还欺骗了意识。
佛陀说,我们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不清净的、靠不住的,所以切忌以己见衡量他人的好坏、是非、对错,更不可随便批判他人。
恩德的对境:恩德主要指父母和善知识。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善知识给予我们慧命,都属于恩德。百善孝为先,的确,孝敬父母的功德是很大的。怎么形容呢?就好比你这几年之中,就算每天都请那些对自己毫无恩德之人吃饭,这些功德加一起也抵不过请父母吃一顿饭的功德。
福田的对境:指的则是乞丐、病人等。比如当我们看到正在挨饿受冻的乞丐,若是布施于他们,福报就会增长。以及重病之人、或是长期生病卧床之人、需要人照顾的残障人士等,这些处在痛苦中的人都是福报最增上的对境。
第二、强烈程度
从善业的角度来说,如果对三宝的信心、出离心、慈悲心都很强烈,那就太了不起了。正如上文说到的那位老人,当他看到自己前世的尸骨时,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出离心,于是很快就证了阿罗汉。反之,如果造业时贪嗔痴非常强烈,尤其是嗔恨心,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可怕果报。
第三、时间长短
时间的长短也决定着果报的大小。如果我们一生之中,每天都不间断地做着坏事,那么恶业的果报就会很大,若是偶尔做了件坏事,果报则相对小一些。做善事也是这样,如果每天坚持修法、坚持做功课,从不中断,功德就会很大,若是长期坚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做功课,那功德就会更大。
第四、是否对治
我们在做坏事的时候,如果意识到自己错了,想着用对治的方法来克服,那么恶业就会相应减小。比如当嗔恨心强烈升起之时,自己意识到了嗔恨的过患,然后努力想着他过去世做过自己的父母,现世的他既没有遇到佛法,也没有遇到善知识引导,想一想对方这些可怜之处,果报就会有所转变。
第五、是否后悔
是否有后悔之心,不用赘述,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我们生活中也常常会遇见。例如以前吃过很多活的海鲜,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美味无比,还觉得吃了也无所谓,都是应该的,是上天特意安排的,这就是毫无后悔,这样的果报将会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