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佛法现在处于非常脆弱的状况,你会看到世界各处的庙建得越来越多,中心注册得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老师、上师也在全世界飞来飞去,你也看到更多,但这一切都不是佛教。真正的佛教是了解究竟的慈悲和智慧,但是有多少佛教徒知道呢?这不是说你要去修行这两者,而是说到底有多少人就是只知道枯燥的东西,身为沿袭中观的人,各位,有重担在你们身上,至少你知道佛教并不只是念一些咒或修某些仪轨。这是末法时期,我是充满无明的众生,我没办法判断别人,从这无明的观点看,这个时代有很多自称老师的人,他们讲的完全没有真正的慈悲与智慧,但这些人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去跟随。

大手印,梵文称《嘛哈姆渣》,也可译作大象征。大,就是无所不包至高无上的意思,手,为尊成佛之手,表佛之如所有尽所有,及而无分别,空乐智慧。印,以表佛之无分别智,即大圆镜智,此智最高最密,犹如印符。

那么,大手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地说,“大”代表结合,“手”代表空性,“印”代表智慧,而大空性和大智慧结合在一起,便成为了大手印的含义。

我们成就以后,才会达到大空性和大智慧合一的境界,当我们达到此境界时,烦恼障和所知障都已圆满断除,这叫做断证圆满;其中,“断”代表断尽烦恼,“证”代表彻证智慧。

初地以上的菩萨断除了烦恼障,却没有断除所知障,虽然依旧有断证的功德,再也不会轮回,但还没有圆满,还没有像佛陀那样达到大手印的境界。

大手印是佛教密宗最高层次的修心法门。

大手印教法来源于佛陀金刚总持。教人悟心并且通过实修,进入禅定的清净世界,而即身成佛

我自己并不认为所有的宗教真能最后达到一点,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从这些宗教达到过同一点。所以,基督教、佛教、印度教都是不同的,你没办法把这些混在一起弄成一个新宗教。现在有一个新教叫“巴哈依”,它想把所有东西都弄在一起。这不是说佛教一定比道教好,我没有这样说。头疼的药治头疼,肚子疼的药就治肚子疼,吃药时不能一边切一半混在一起吃下去治病,你应该好好学习佛教的特点在什么地方。只有那些对佛教并不真正了解的人,才认为佛教提供的东西不够,所以必须把别的宗教拿进来混在一起,这是非常贫乏的心态。

有人问我,经常在书中看到佛在十方三界无处不在,诸佛菩萨具有的三个功德是大悲、大智和大能,这个大能是指无所不能吗?

其实,根据《宝性论》中记载佛陀具有八大功德,大能是其中,八大功德是指:无为、任运、非他缘而证、大智、大悲、大能、自利圆满及利他圆满。

也可以从强调圆满事业的角度而讲,是无所不能的意思。大能就是既能自己大彻大悟,又能度化有缘的无量众生。

也许有些人会问:既然说佛陀具有大能,有能力令一切众生达到佛陀的果位,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众生继续受苦呢?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众生流转在轮回当中无法获得解脱呢?

其实这并不是佛陀大能的问题,而是众生业力的关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位医术无比高明的医生,他毫不利己地治疗病人。他既有才华又无私,但在治疗过程中有些人并不一定相信他,不听他的建议,这时候就无法治好他们的病。这种情况你说是医生才能的问题还是病人行为的问题呢?当然是病人的问题。同样的道理,佛陀度化众生也是如此,所以俗语也说:“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

大能是指能够度化与自己有缘的众生,这是大能。就像太阳的光芒能够照耀到大地,去除黑暗,使万物生长。但太阳的光芒是无法照射到朝北的山洞里。这并不是太阳光芒的缺陷,而是山洞方向的问题。

同样的,很多众生执迷不悟、习气深重、欲望太强,一直在造业,作茧自缚,这是他们无法从痛苦中获得解脱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自己的障碍,并非佛陀大能的问题。

虽然佛陀的大能可以示现广大的神通,释放智慧的光芒,能够去除众生的无明与痛苦,但这一定要众生的因缘具足才行,如果因缘没有具足的话,佛陀无论具有多么大的能力和神通也是无法帮助的,因为佛度有缘人嘛!

如果一个人的善根都已经具备,因缘也都具足的话,那佛陀一定会指引他从痛苦中走出来,并最终证得佛陀的果位。

佛教讲的五蕴分别是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

五蕴概说

早期佛教以说明人生现象为重点,而要说明人生,就必须涉及人或人的身心现象为何物的问题。佛教对这个问题所给出的答案就是五蕴理论。也就是说,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

五蕴的“蕴”是梵文的音译,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

五蕴的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色”是指物质。色蕴是指一切有形态、有质碍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聚合,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物质现象。色蕴又具体包括地、水、火、风等四大物质因素。人们常说的四大皆空就说的是这四大。

二、受蕴,是指感官接触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

三、想蕴,通过对因接受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感觉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觉和表象。

四、行蕴,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

五、识蕴,主要指人的意识作用。比如,区分与认识事物等。

五蕴的意义

五蕴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要表明在五蕴之外不存在独立的“我”或永恒不变的主体,世间所谓的“我”仅是五蕴暂时的和合,“我”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人之所以有痛苦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把五蕴认做实在的“我”或不变的主体来执著。

噶举大德在《了义炬》中特别强调,由于我们的无明根深蒂固,再加上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深重,所以行善极其困难,造恶却极为容易。我们凡夫在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业是不善业或无记业,极少出现善业。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但事实的确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无量无边的众生无始以来都在轮回中流转不息。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也说道:“凡夫心中的善念,如漫长黑夜里的闪电般,短暂且稀少。”我们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几乎一直都在造作恶业,心中充满烦恼,妄念不断涌现。即便生出一点出离心、智慧和慈悲心,也像漫长黑夜里的闪电一样,既稀少,又短暂。

更为可怕的是,有时我们自认为是善,实际上却不一定是善。所以所造善业真的是少得可怜,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再加上众多的无记业——吃饭、走路、睡觉等等,虽没有苦乐的果报,却消耗了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宝贵人身就这样在无记业中被白白浪费了。

现实虽然如此严峻,但对于真正精进、虔诚的修行人来说,只要有善巧和智慧,一切业都可以转化为善业。对于大菩萨而言,不仅仅是无记业,甚至连不善业都能转变为善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吃饭,只是为填饱肚子,糊里糊涂地吃下去,那就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同时也造了无记业;如果吃饭的动机,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或者觉得吃完以后身体更有力气、精力更充沛地去做更多的坏事,伤害更多的众生,那么就是造作了恶业;如果吃饭的时候,没有贪欲,只是希望自己吃了以后身体强壮,从而能够更好地修持,或是帮助更多众生,如果以这种心态吃饭,就是善业。

再比如睡觉。如果在睡前我们能观想佛菩萨,或在持咒的过程中入睡,那么整个睡眠的过程便都是善业;如果由于白天跟他人闹了矛盾,或是遇到了违缘,受到了诱惑,我们就以嗔恨或贪欲的心态入睡,那么整个睡眠都是在造恶业;如果睡前什么都不想,像牛马一样昏睡过去,无善无恶,那自然就是无记业,浪费了整晚的时间。

至此我们应该明白,其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切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皆能成为修行。如果我们能转心向法,所有行为便都能转为善业。

佛教中的戒,因有出家与在家的分别,而有繁简不同的要求,对在家居士而言。

有五戒:

一、不杀戒:

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

二、不偷盗戒:

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窃取之,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受贫乏报。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

谓人若淫泆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

谓人若妄造虚言,隐覆实事,诳惑众听,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口气臭恶,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

谓人若饮酒则纵逸狂悖,昏乱愚痴,无有智慧。若不饮者,是名不饮酒戒。

此与其他宗教一样,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从开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时,便也接受了作为佛教徒行为标准的五戒。因为这五戒是“贪”、“嗔”、“疑”三种心理行为,藉身体四肢及口舌行为所作的具体表现,故其虽为在家戒,实际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准。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