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法华经》上说,生、老、病、死、怨憎会、 爱别离、求不得,是人的一生无法逃避的七种劫难。七苦无非是来自自身的欲望和他人的伤害,而且跟自身的修养有很大的关系。

人们对于自身造成的痛苦不易觉察,知道后也容易宽容自己,而对于别人的伤害非常敏感, 更是耿耿于怀,不肯原谅。爱至成伤,分手后也难以忘怀,总是感叹:我最心爱的人伤我最深。朋友亦是如此,怎么也想不通:为何最好的朋友伤我最深?

其实,痛苦的根源在于自己。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伤害你自己,而不是别人。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你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你爱发脾气,是因为修养不够;你因为别人而痛苦,也是自己修养不深。

有两个条件可以衡量一个人是否走在改变自己的道路上,

一:在意识的层面也就是大脑,有否这样一个想法:我想要放下自我,我想要改变自己。

二、在他的心中,对这个意愿有多强烈。

当生活中我们承担着这样那样的责任时,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很多的事务需要我们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会随着事态的发展开始起伏,就如左右摇摆的挂钟:要么会因为事情的成功而让心中库存的贪爱浮现出来,变成一个个念头:我做的这么好,他们应该奖励我或夸夸我吧;

要么会因事情的不顺而让心中库存的嗔恨浮现出来,变成一个个:他们怎么这么讨厌,怎么这么烦人;诸如此类到念头。

同时,不管是库存的贪爱升起了,还是库存的嗔恨升起了,都会伴随着一种念头:看,我是如此的优秀;或,他们怎么不懂得体谅我,关心我;这所有到念头,皆是围绕着"我""我""我"。

而这时便是考验一个人修行水平的时候了。要知道,你对"我要放下自我"这个意愿有多强烈,你就会升起多少的警觉性。就如你有百分之七十的意愿放下自我,那你也就有百分之七十的警觉度要放下"自我"。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影响着你的警觉度,就是习性反应(心理学叫心理创伤)有多强烈。

譬如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经常否定我们,而每一次被否定时,我们都会在心中产生嗔恨心和烦恼心,但我们又不能向父母抗议,所以这股嗔恨就在心底不断的累积,不断的积压。

成年后,我们需要面对社会,当偶然的一次,有陌生人否定了我们某一件事物的决定时,那我们过去所积存的烦恼和嗔恨就会瞬间爆发,这个爆发可能会让我们瞬间失控,可能会让我们歇斯底里。

这和我们对"放下自我"这个意愿的警觉度有什么关系呢?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若你的警觉度只有百分之七十,而这个习性反应(心理创伤)反应到意识的层面直接占去了你百分之八十的意识部分,那你就会被习性反应带走,就会无法意识到"自我"已经升起,你会歇斯底里,你会痛苦,你会疯狂,你会以为这一切的根源是那个人否定了你。

而这时的你会沉浸在:这个人是多么的讨厌,这个人是多么的令人厌恶等的诸多念头中。你就像那卡了带的录像机,在那个被否定时场景的片段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翻滚着,痛苦着。你不知道的是,你正在不断的强化这个习性反应,这个心理创伤。以至于下一次类似的情况发生时,你产生更加强烈的烦恼。

要知道,身心是交互影响的,心中每产生一个念头,身体都会伴随着感受的升起,而当你集中注意力觉知身体的感受时,你心中的烦恼会如剥洋葱般,不断被剥除,慢慢的你会回归平静,恢复理智,而下一次面对这种否定时,你或许便能做到微笑以对。

要有一个警觉性,在每一个自我的念头升起时,警觉到:自我的念头升起了。

当警觉到自我升起时,要第一时间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或感受上,以免注意力随着念头走,而制造新的业习,新的烦恼。

为什么注意力被念头带走后就会增加烦恼呢?

要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工作、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不断的思考、想象,那一天下来会怎样?筋疲力尽,就如一辆没有了油的汽车。

再者:当我们心中升起强烈的痛苦时,我们持之以恒不断的想象、幻想,不让大脑有片刻的停歇会怎样?我们很快会感觉到平静,会觉得好了很多。可是事实是怎样的?我们只是通过思考、幻想的方式消耗掉了我们心力,要知道强烈的痛苦感也是心力的一种呈现。当我们通过持之以恒不断的幻想某一件事情时,我们可能会获得心灵暂时的平静,但我们却在心中建立了一种新的习性模式,一种惯性,我们会慢慢的养成一种习惯,当痛苦产生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幻想某件事物,慢慢的这种惯性越来越强,在没有痛苦产生时,我们也会惯性的去思考,控制不住的去幻想,当心失去控制时,会让我们更加的痛苦。

而任何形式的感官享乐也是一样到的道理。

如何自这种痛苦中跳脱出来呢?观察呼吸、观察感受。每当我们将专注力回归到内在,回到身体这个框架之内时,我们的心慢慢的会变的安静,我们的心力会逐渐的恢复。当我们集中注意力觉知全身的感受时,我们的痛苦会一层一层的不断被剥除,当杂质被去除时,纯净就会显现,一颗纯净的心充满了无限的平等、无限的欢喜、无限的悲悯、无限的慈爱。那这种爱是怎样的呢?

试想当你摔倒时,陌生人的一句关心,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试想看到他人被苦难折磨时,心中的恻隐之心;

试想你真诚的帮助别人,并帮助他解决了问题,他人感激涕零时,你心中所升起的那种欢喜;

试想,在经受他人诽谤时,你从容淡定、平等的对待时,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这就是慈爱、悲悯、随喜和平等心。

一颗纯净的心包含了无限的平等、无限的欢喜、无限的悲悯、无限的慈爱,简单来讲就叫做慈、悲、喜、舍。为了你自己的利益,为了从烦恼染污中出离,为了获得心的安宁,请抽出你宝贵的十天时间,去学习这个方法吧。

如果你能正确的应用这个方法,请你继续在法中增上,如果你还未学习这个方法,请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去学习这美妙殊胜的方法。

愿你们在法中成长;

愿你们在法中增上;

愿你们在法中安住;

愿你们在法中自益又利他!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佛、要修行。现在居士到处都在举行各种活动,都在修行,有修念佛的,修禅的,修密的,各种修行方法,不知道怎么修好。很多居士都在问,我们都在修行,修行又出了很多问题。首先要确认我们为什么要修行?因为我们有烦恼,没有智慧,所以我们要修行。我们的见解不行,释迦佛出现在世间,是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因为我们没有佛的知见,所以我们要学佛,要修行。

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还是不分别,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个事情应该这样解释:我们的目标是无分别,当真理真实出现的时候是不能分别;但是过程一定要分别,你过程没有分别,没有用文字的引导来修正你的思想,那你就不能悟入真理了。这个分别要怎么分别呢?我们说明一下。

这个分别的方法,这个地方的方法是讲行相,就是“于一切法唯有识心”。大乘止观跟小乘止观最大的差异在哪里?小乘止观它的空,是对外境全盘的否定,它就从无常下手,反正一切法被无常一观照以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有的东西都消灭掉,没有价值。所以小乘的空观,它所对的境界是五蕴诸法,整个五蕴被他的空观一对治以后,全部消灭掉。大乘佛法的空观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它是保留外在的因缘,这个因缘依他如幻,如幻的意思就是说你不能动它,你知道它是生灭相,但是你不能去破坏它。

那你要去破坏谁呢?所以大乘的空观它所要对治的是你心中的遍计执,你心中的名言妄想。“遍计本空”这一句话的意境,简单地说就是保持内心的平等,这就是遍计本空。

比如我今天看到一个人,诶,这个人对我很好。当你动了这个念头的时候,你的心开始不平等。这个时候你马上要观照:这个人对你很好,你已经落入了不平等。不平等就是说,你已经开始在造业了,这个生死业力开始启动了。你要把不平等调成平等,你应该观照说:这个人对你没有很好,也没有很坏,你的心就平等了。

所以你在修遍计本空的时候,你心中的名言,你要记得一句话:多用否定的话,少用肯定的话。诸位如果读过《大般若经》你会发觉,佛陀在《大般若经》里面,很少用肯定的话:“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这个意思。

但是你要注意,否定不能否定单方面,要二方面都否定。若你想这件事情对我有好处,你便开始不平等,你要开始对治:其实这件事情对我,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你的心平等,就是远离二边。所以你对于每一件事情,你都用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你的心安住在平等。

所以在修遍计本空的时候,诸位要知道:你刚开始修大乘空观的时候,你尽量少用肯定的字眼,多用否定二边的字眼。你不能否定一边,因为否定一边,一高一低也不平等。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他刚开始修观的时候,是先破对外境的执取,先破所取相,就是对外境保持平等,然后再对治能分别的心。因为这个外境对我们是比较疏远,所以我们比较好对治,刚开始先对治对外境的不平等,然后再对治内心对自我的不平等。

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于一切法唯有识性”,就是把我们这种有所得、不平等的心,带入到平等的一真法界、不二法门去,就是于“一切法唯有识性”,进入到平等的圆成实性。依止这个平等观,“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这个就是修行大乘止观的整个过程。

修行大乘止观,我们也说过,整个大乘止观,它很强调内在的改造,它不改变外境,外境完全不动,因为依他如幻,一切法有它背后的因缘,你知道就好,但是它是让自己用平等心来面对。

我们看黄河,黄河泛滥一直是中国很大的天灾,你看黄河一触动的时候,生命财产的破坏不得了,所以治理黄河永远是历代君王一个重要的政策。刚开始是大禹的父亲鲧去治水,他用围堵的方式:你会泛滥,我就做很多的堤防来阻挡你。结果,这个水你不要看它看似柔弱,其实坚强,它一发狠的时候,再大的堤防都被它冲破,就失败了。大禹很聪明,知道这个水不能跟它硬挡,要疏导,把它疏导到一个干旱的地方灌溉良田,不但没有坏处,还有好处。

其实我们的心也是这样,看似柔弱,但是它要狠起来的时候,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所以对心,你能够硬压,像外道的无想定?其实这个无想,完全把这个心的功能、思想完全压住,这不是一个好方法,来生它会更严重。

诸位要知道,大乘的止观,就是你要很勇敢地面对内心错误的思想,然后用佛法慢慢地加以导正,不要去压制你错误的思想。错误的思想一来,我就念佛,当然这是刚开始的方法。我错误的思想一来,我就去拜佛,对,刚开始我们不一定要去跟它硬碰。但是你要慢慢培养一套方法,来疏导这个错误的思想,就是“遍计本空”,就是用否定的言词,把你的思想永远保持在平等,使令你离开好坏得失的对立。

因为这个好坏得失,都是你自己的概念创造出来的,世间上的事情哪有好坏?世间上的事情就是“依他如幻”,它就是随顺很多的业力,显现很多的影像,然后一直一直地过去、一直一直地过去。但是我们在过程当中,说这个是好、这个是坏,又产生很多很多的业力种子。所以我们应该让内心保持平等,这就是所谓的“于一切法唯有识性”,这就是整个大乘止观的相貌。

大海的水尝一滴就知千味,佛法只要沾一点边就受益匪浅。

 许多人怕业障现前,我是怕福报现前。福报一现前,用的不好,就会消失。那业障一现前,就会赶紧了掉。这个比较好。人有福报时,很难不去享受一番。所以佛教讲的,不要放逸。

福报现前,不一定是好事。以前有个人,占了风水宝地,果然发财了,靠高利贷就可以过得非常好。你说是好事吗?这相当于提前把自己福报透支了。

有的人喜欢找风水,找算命八字,这个不好。占了风水地,发的财来自哪里,都是自己命中福报化成的。

好比一个水管,你不用小聪明(算八字,风水,只要私心,都是小聪明,天道所忌讳的)时,水会慢慢流,就会流久一些,那一定要把水管增大,水流很快,财富进来很多,你很欢喜。但要知道,水池很容易就干啦。

福报用不好,就是灾难的化身。我们虽说要求福报,但从来不敢让大家去花福报,浪费福报。有的人家里很有钱,小孩子从小就吃好的,用好的,一个月用几万元。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不了,更重要的是,障碍很多。很多人没有学佛,一切都好,学佛后,障碍就很多,这就是福报小的缘故。所以,我们讲,皈依佛,两足尊,什么具足呢,就是福报和智慧,这两样东西都具足的,称为两足尊。所以,要努力培养福报。

福报是很关键的,很多人看不起人天福报,是错误的,如果人天福报,我们都得不到,那么要求成佛作祖,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古人讲开悟的禅师,要有九朝天子命,七代状元才。你看,要有当九个朝代皇帝的命,这是多么大的福报,七代状元才,这是何等的智慧。所以说,成佛作祖不容易,没有福报,行不通的。

初学佛的人,一定要先培养福报,奉献自己,广结众生缘,这个很关键。没有福报,我们一学佛,一求解脱,障碍就来了,不仅是人道的障碍,还有非人,灵界的总总障碍,也是就是总总考验就来了。如果人道的考验都过不了观,那么灵界的考验,更是过不了关了。总之福报很关键,要有很大的福报。

要求福报,就要时常告诉自己,不舍弃任何一个培养福报的机会。哪怕是举手之劳,都不要舍弃它。很多人浑浑噩噩,天天就睡觉看电视,其实这是非常损福报的事情。这就是等于杀生,你想想,我们的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就算活到一百岁,也才三万六千日,百年三万六千日,更何况有几个人能活到一百岁的。又扣除掉睡觉的时间,睡觉就是一种昏沉中度过。所以说,我们能培养福报的时间是很短很短的。要珍惜。

培养福报要从小事作开始。有的人说,我现在要忙着赚钱,忙着养家,工作没有时间去做义工,等我赚大钱了,我再来布施。如果我们怀着这个想法,一辈子都不想赚大钱了。为什么福报来自布施,我们都不去布施,不去奉献,哪里来的福报呢。所以,可以从点滴做起。很多人上班时,很匆忙,一到周末,就拼命放松,睡大觉,看电视。这也是很糟蹋光阴的做法。也许过得很悠闲,但是狗也是这样,猫也是这样,所以很难得到人身。既然得到了,那我们又糟蹋了,那不是很可惜。

所以,要时常告诉自己,不舍弃任何一个培养福报的机会,要时常去寺院做义工,打扫卫生,培养福报。以前我见到善海看到地上有垃圾,就捡起来,这个动作给我很大的加持力啊。因为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做,其实,这也是一种培养福报的方式。所以用心,就可以培养到福报。我们看到一些大福报,大富贵的人,都很羡慕他们的辉煌。但是要知道,他们背后的付出,也是别人无法体会的。所以说,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很关键。

福报来自哪里,来自勤劳,一定要勤劳。古人说,勤劳致富。这个富就是一种福报啊。所以,人越懒,越没有福报,越勤劳,越珍惜,福报就会越大。你看祖师大德,个个都长得巍巍堂堂,福报大,耳垂过肩。这是他们累劫修来的,而且还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很多祖师大德,比如百丈怀海,到了八十多岁了,还下山劳作。还有赵州禅师,一百多岁了,还行脚,劳作。所以,之所以成为祖师,都和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啊。

修行的路上,诵经一定要诵经,但是培养福报真的很关键。上班努力上班,为老板创造价值也是一种培养福报,下班后,好好的照顾好家庭,也是一种培养福报。有空就多多来寺院,为别人做奉献,那更是一种更好的培养福报的方式。所以这一点很关键啊。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约同声赞颂经呗,看谁唱诵最好、最妙、最胜。

这件事情被其他比丘看到,并且把这件事情告诉佛陀,佛陀就叫另一位比丘,去把这两个人请到讲堂来。

当两人来到佛前,向佛陀礼座之后,佛陀就问:“你们是不是彼讨论要共诵经呗,比赛什么人最胜最妙?”

二人同声回答 :“是的,佛陀!”

佛陀开示道 :“难道你们不曾听我说过吗? 如果比丘怀有胜负心、竞争心,与外道梵志有什么不同呢?佛陀的法有降伏、有教化,诸比丘在受法的时候,一切言行要与经、律相应。否则自己都起了竞争心,又如何化导群生呢?”

佛陀进一步开示道 :“读诵许多经呗不一定就是最好,譬如算牛头数,自无半分毫,实在不是比丘应该要学习的。学道最重要的是对于所诵习的法义,要奉行和实践。所以说,虽诵千章经卷,不懂意义何在,不如听闻一句,而能奉行得道; 虽诵千言义理,不能通达,不如确实奉行一句好话,而可得到解脱。所以说,百千鄙夫为敌,一个有智慧的大丈夫就能战胜。如果想战胜自己,今后要以正见为修行。

因此,比丘! 从今以后,不要有诤讼胜负心,当念降伏自性一切众生。如果比丘有诤讼、胜负心,应该要以佛法、律仪来对治。比丘! 你们应当这样修行。”

比丘二人听了佛陀的开示后,立刻从座位起来,顶礼佛足,并请求悔过,发愿 :“自今以后,决不犯过,惟愿佛陀慈悲,接受忏悔。”

佛陀说道 :“在我佛法中,最尊贵的法就是忏悔改过,我接受你二人的悔过。”

佛陀转身对诸比丘们说 :“这件事例,可作为大家学习的依据,你们要谨记在心。

启示:无诤,是修行者最高美德。修行无诤能让我们不生起贪嗔痴等烦恼,并且无诤的智慧止息他人烦恼,是唯有佛陀以及阿罗汉才有的修行功夫,这也是其他有情所不能及的殊胜功德力。《金刚经》云: “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指的就是佛弟子当中,最能通达空性义理的须菩提。

问:三信一心,佛力回向,行者如何发心起行,相应佛愿?

答:如来三心,机受一心,一心即信心,信从闻生,故闻本愿能发信心。本愿是因,名号为果,信因必信果,一体不离故,故称名即是信相,信行具足,相应佛愿也。

此愿成就文曰:“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又流通文云:“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具有大智慧的人,不是神仙。我们熟知的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出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入灭于公元前四八六年,虚岁八十。释迦:意为能仁;牟尼:意为寂默。释迦牟尼佛,即释迦族的圣人。

佛并非高不可攀。《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因此说,佛性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且能够觉悟成佛之性。佛法是平等的,人人可以成佛,人人应该成佛。“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吾等凡夫众生与释迦牟尼佛一样,都是拥有“明珠”的人,关键看我们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以坚强的意志,遵循释迦牟尼佛经过觉悟所发现的人生宇宙真理实相的规律去做,改造自己。这个规律便是“缘起性空”与“因果相续”。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现前一念灵知的精神活动在主宰着自己。就是这个现前一念心性活动——为善为恶、为公为私等等,首先是发端于心念,其次是付诸行为活动;这便是每个人缔造自己人生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落脚点。于日常生活中,一念心起,名曰“缘起”,在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如同投下一粒种子,叫作因。

有因则必定有果,如人们所熟知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谓性空,是说这种因果相招、纤毫不爽的力量不是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所能主宰它、左右它,名曰“无我”。因果定律,法尔如是,即使是三世诸佛也无能改易,诸佛正是遵循这一规律修证成佛,教化众生,也无非是宣示这一规律,劝导人们遵循这一规律去做,别无他法。

落实到当下,我们就要把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的心逐步收敛,对于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放下一些,时时观照并提醒自己的修养与智慧有没有增长,烦恼有没有平息。逐步做到一分知足,少一点贪婪;多一分关爱,少一点瞋怨;多一分智慧,少一点愚痴;多一分谦虚,少一点傲慢;多一分包容,少一点自私;多一分感恩,少一点不满。这样,开始实践慈悲智慧、平等圆满的释迦牟尼佛的教诲,锲而不舍,日久功深,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将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放在胸中,净念相继,与佛愿相应,万善同归,庄严净土,便是最终的安身立命之处。

《无量寿如来会》则曰:“闻无量寿如来名号,能发一念净信。”此皆明闻名开发信心之义,以三心配之,则行者内感宿缘,外依知识,闻佛愿生起本末,忽发一念信心,至诚真实,不虚伪,故名至心;

深信本愿,安心决定,无疑无虑,欢喜爱乐,故名信乐;《无量寿如来会》曰:“能生一念喜爱之心”《无量寿庄严经》曰:“发一念信心,归依瞻礼”,即合掌归命,乘本愿力,即成往生心,故名欲生。

言虽前后有三,起则同时得之于一心,应之于口,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称如来名,是谓信行具足人。

鲸鱼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大哺乳动物,它并不是鱼类。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鲸鱼的数量每年都在减少,鲸鱼受国际环境法的保护,但是日本人依然在大肆捕杀鲸鱼,日本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荸荠又名马蹄,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

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一只母狮为了给自己的两只狮宝宝开辟过河的道路,勇猛地按住河中一只鳄鱼的嘴巴,使小狮子们顺利过河。 这只狮妈妈正准备带领两只狮宝宝过河,突然发现河中央刚好有一只危险的非洲鳄。为了“孩子”的安全,狮妈妈奋勇一跃,扑在鳄鱼身上与鳄鱼缠斗起来。最后,狮妈妈用自己的前肢死死地按住鳄鱼,使它完全张不开嘴。在妈妈的努力下,两只小狮子有惊无险地过了河。鳄鱼则在搏斗失败之后灰溜溜地游走。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