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点赞排行
视频显示方式最新更新排序,一共显示10条信息,上5条是佛学视频,下5条是素食视频,翻页同步。
『什么是幸福,经济学家也有解读,主要是从收入方面进行解读。从哲学上说,幸福与不幸福还有辩证关系。美国哲学家艾力克·霍夫是这样说的:“不幸福的根源就是要寻找幸福。”』
不骄常谦。骄易招妒,被妒阻力必大,办事难成。谦逊有礼,人之本份。给人好印象,人必助之。
不贪常舍。不贪不义之财,不义之财,难以长久。常周济贫穷、孤寡、病苦之人是幸福之因。
少欲常慈。色欲病之因,祸殃之始,须离之。常怀慈悲之心,助难扶弱使之离苦得乐是幸福之因。
不执放下。不要执着自己的看法,不要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多听别人想法,增长自己智慧,成人之美是幸福之因。
不惰勤学:懒惰之人,别说利人,益己都难。成才者,都是辛勤好学之人。勤学在于使自身成为有用人才,益人益己。不懒惰勤修学是幸福之因。
曾经有人提出,幸福与财富可以完全不挂钩。亚洲小国不丹是个穷国,但曾经以人民幸福誉满全球。不丹最先推出幸福指数,一时间全球呼声很高。但现在不丹开始反思,承认自己问题很多,被失业、腐败和贫困等问题困扰。或许,不丹人从来就没有那么幸福过。
从哲学上说,幸福与不幸福还有辩证关系。美国哲学家艾力克·霍夫是这样说的:“不幸福的根源就是要寻找幸福。”
在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这五条规范我们称之为五戒。第一条不杀生;第二条不偷盗;第三条不邪淫;第四条不妄语;第五条不饮酒。这五条是释迦牟尼佛对在家佛教徒提出的五条要求。我们在生活里,如果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上,非常明确的知道有这五件事情,我们就会对自己有一个警戒;或者其中某一条在一时半刻做不到,比如不饮酒一时做不到,那起码会要求自己其他四件事情不要去做。
第一不杀生。首先是不要杀人。不伤害人的身体,不伤害其他生命的身体,中断他们的生存,这是不杀生的意思。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是不会去杀人的。但是在生活里面,往往会无故地伤害动物。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意识,对自己没有约束,不知止,不知道这个界限,对于人与其他众生的生命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认识,往往我们会随着无明烦恼去做伤害其他众生生命的事。
在佛教里面讲到,我们伤害其他众生的生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我们所发出去的最后我们会收回来。我们曾经发出去什么,就会收回来什么。比如我们往天上扔一样东西,它总会掉到地上来。可能我们以五公斤的力量扔上去,它会以十公斤的力量重新掉到地上来。我们人的行为、语言和思想也是这样,它发出去然后我们又会收获它。不是说发出去了与我们没有关系了,发出去了以后我们要为它负责任。
杀生的行为一旦发出去,给我们收回来的是什么呢?收回来的也是与生命存在相关联的结果。大处来讲,与我们生命的生和死相关联;小处来讲,与我们的生命健康和寿命长短有关。我们会收获这些果报。一般来讲,杀生多的人容易生病,容易短寿,容易没有安全感。为什么没有安全感呢?因为他使其他众生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也就没有安全感。而且他的朋友会很少。为什么呢?因为他伤害过其他众生,或者他习惯于伤害其他众生,其他的众生当然也就害怕他。所以他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少。如果他有朋友的话,也往往是招感那些喜欢杀生的朋友。所以喜欢杀生的人就会有很多喜欢杀生的朋友。后面几条也都一样。喜欢偷东西的人会遇到很多喜欢偷东西的朋友;喜欢滥搞男女关系的人总是遇到种种会推动他堕落的那些环境和人;喜欢喝酒的人总是会有很多酒肉朋友。
这个道理就是佛教讲的苦、集、灭、道中的集,收集的集。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生活里的集,凡是喜欢踢足球的人,你注意观察一下他的生活,他的房间里一定有很多球星的照片,一定掌握了很多关于足球赛的信息,他一定认识很多喜欢观看球赛、喜欢踢足球的朋友。因此对他来讲,看一场球赛要比我们简单得多,因为他这方面的关系很熟。这就叫集。当然如果你们学佛的话,那又是一个集,我们就会发现房间里与佛有关的书很多,认识的人也是学佛的多。我们会认识很多法师,认识很多居士,我们跟很多寺院有联系、有往来。这也是集。
现在再回到不杀生这件事情上来说,它在我们的生命里面所招集的,都是与生命的安危、生存、生死有关的一些恶的因缘。昨天我也讲了,喜欢杀生的人容易生在有战争的时代,生在有战争的国度,容易遇上战争。这是讲不杀生。这是我们应该知道、并在行为上面,现在就要停下来的第一件事。
第二不偷盗。不偷盗是关于财物的。财物也是用来维系生命的东西,所以偷盗财物有点接近于影响别人生命的生存。当然去撬人家的门、破窗而入这样的事,我们一般不会去做,正人君子不会去做。但佛教讲的不偷盗,它的意思很广泛,有很细的要求。不仅仅是不可以破窗而入,也包括你在单位里、在任何环境下,如果对方没有同意,属于他人或者集体的东西我们都不可以占为己有。比如打个电话呀,拿一张信笺纸,比如说用一次公车……这些应该都属于盗这一类。如果我们要维持行为的廉洁,必须要在这些地方注意。
如果我们做得好,慢慢地我们的气质会改变。有时候,我们不一定要向别人去宣布,说我不偷盗;或者说我一向不杀生。其实不用说,你一出现自然会给人相关的信息。不偷盗这条戒持得好的人,给人一种特别值得信赖的感觉。如果是做生意的话,就会有很多人相信你。人家跟你谈判的时候,会特别放心,签协议时盖不盖章都无所谓,觉得你这个人肯定不会有什么心术不正。它有这种感染力量。这是讲在生活方面不偷盗。
不偷盗还有更细的。除了财物以外,还有一些抽象的东西,我们也有可能偷盗。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有时不一定盗窃财物,偷一条信息也是偷盗,偷网站密码也是偷盗。黑客其实就是犯偷盗。为什么呢?他偷的是知识,破译人家的密码,他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偷。黑客就讲了,我没有偷,我是自己琢磨出来的。不错,那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但是人家设这个密码的意思,就是不希望别人知道,你在对方没有同意的情况下,你琢磨出来了,你专门用心研究出来了,这就是偷盗。就和门一样,你说我没有撬门,我就是琢磨出来了,把你这个门弄开了。所以黑客是偷盗。比如别人的帐号,因为现在在很多电脑上会有交易,有些人就偷偷把这些电脑的密码弄到手。这是抽象的偷盗。
还有的偷盗,不是盗知识,也不是盗财物,而是盗名。有一个成语叫欺世盗名。这件事情明明不是你做的,你却说这件事是你做的,然后大家都认为这件事是你做的,这就是盗名。古人还有句话叫不要掠人之美,盗名就是掠人之美。像写文章、搞创作的人,剽窃别人的创作作品为己有,就有掠人之美之嫌,也属于盗名。盗名在过去也许不算什么,但在今天的信息时代,盗名就不得了。名可以变成实际的经济利益,实际的种种财富,这种名也是一种社会资源。所以盗名的现象,我觉得现在比较普遍。如有一些假冒伪劣,那就是盗名。明明不是那个厂家生产的,贴上人家的商标,那就是盗名了。而且它既是盗名也是盗利,是通过盗名来达到盗利的目的。这些是讲的不偷盗。
第三不邪淫。不邪淫的意思是,在家的佛教徒可以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与自己的伴侣发生男女关系。因为要生儿育女,有社会责任。那么如果跨过这个范围,跟第三者发生关系,就叫邪淫。邪淫既伤害当事人的身心,也伤害各自的家庭,也伤害社会的稳定。这个伤害也是全方位的辐射。所以这件事情是我们特别应该知道要停下来的,要刹车。我为什么要用知止来概括这件事情呢?因为我们在生活里面开车,该刹车时必须要刹车。
第四不妄语。主要是不要坑蒙拐骗。如果是
第四不妄语。主要是不要坑蒙拐骗。如果是修行的人,在自己修行的境界上,保持诚实就可以了。
第五不饮酒。酒会伤害我们的理智。今天下午我们上殿的时候,就有一个喝酒的人在外面大吵大闹。喝醉了酒的人,他的人格是破碎的,他没有健康的人格。在人格不健康、理智受损的情况下,他往往会做很多蠢事。他会杀生,会偷盗,会邪淫,他会骗人等等。所以酒精应该受到控制。释迦牟尼佛制定的不饮酒这条戒律,还包含不要吸食毒品。像海洛因、吗啡,这些都会让人上瘾的、接触了以后难以摆脱的东西,都不要去碰它。
如果讲到上瘾的话,除了有物质的,也有精神上的麻醉品。精神上的麻醉品我们也要远离。因为精神上的麻醉品会使我们不能振作精神,使我们不能关注现实,使我们不能奋发向上,使我们远离现实。有些文学、影视作品,就是这种精神上的麻醉品,会使我们丧失理智,会伤害我们的理智。这些我们都要远离。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佛弟子,如何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归纳起来就是十善业。坏事不要去做,多做好事。
佛教,皈依三宝,皈依后怎么去做?我们皈依三宝是为了了脱生死,皈依之后就正式进入佛门了。没皈依之前吃素念佛,烧香拜佛,皈依过之后呢,正式成为三宝弟子了——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正式成为佛教徒了。怎么样做好佛教徒?要修十善业,要遵守佛的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坏事不要去做,多做好事,好事归纳起来就是十善业。
十善要义
第一,不杀生。为什么不杀生呢?我们佛教讲慈悲,长养自己的慈悲心,我们人总会贪生怕死,动物跟我们人是一样的,也会贪生怕死,像我们农村里讲的牛啊,你拿刀去杀它,它会淌眼泪,这是大动物。像我们家里过年过节,杀鸡杀羊。拿把刀,你追得快,鸡跑得快,它也是贪生怕死。所以,我们佛教讲慈悲,不杀生,提倡吃素。
提倡吃素这个问题要分几个档次,有的人信佛多年了,吃长素了,吃净素,最好;有的人刚刚进佛门,一下子吃长素吃不了,佛教也有规定,可以“十斋日”吃素,“十斋日”就是初一、初八、十四,下半月呢,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月小呢,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七、廿八、廿九,吃十天;实在讲,要是“十斋日”吃不起来呢,也可以吃六天,叫“六斋日”,“六斋日”呢,初八、十四、十五,下半月呢,廿八、廿九、三十,一共六天,月小嘛,下半月改廿七、廿八、廿九,总归一个月吃六天。假使说我们信佛的人不吃素,就让人家见笑了,信佛人不会吃素,像三岁小孩子不会吃饭。从初一、月半吃素,慢慢来,一个月吃六天,一个月吃十天,继而吃长素,总之,不要杀生。
第二,不偷盗。佛教对这一条要求得蛮严格的,人家的东西不要去拿,拿了人家东西就犯偷盗,一点点小东西也不能拿。在单位工作,也要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清,不能假公济私,化公为私,把公家的东西拿了,也是犯偷盗。为什么这样呢?佛教规定,一点点小东西都不能拿的,以前叫五钱(从前用银子叫几两几钱),现在不用银子,也不用洋钱,用人民币,五毛钱的小东西拿了去,也犯偷盗。这一条要求蛮严格的。
第三,不邪淫。佛教对在家信徒讲,夫妻之间是正常的,夫妻以外不正常的行为是不可以的。
第四,不妄语。说话要说诚实语,不能说谎。不能心是口非,用花言巧语骗骗人,打妄语,要不说谎,说老实话。一是一,二是二。
第五,不绮语。即不可花言巧语,或说轻浮无礼不正经的话。
第六,不两舌。两舌,就是这个舌头翻过来翻过去,叫两舌。本来大家在一起蛮好,蛮和气,你跑去这边讲讲,那边讲讲,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被你一弄,大家之间弄出矛盾来了,影响团结、和气。不去挑拨离间,也不搬弄是非。
第七,不恶口。不恶口骂人。我们信佛的人,绝对不可以去骂人家。有什么事情,大家好好说话。你去开口骂人了,这个不好。掉过头来,我没有去骂他,他跑来骂我怎么办?佛教讲忍,忍耐一下。假使不能忍,跟他对吵、对骂,甚至动手打起来,打起来矛盾就闹大了。我们佛教徒,不但不骂人家,人家骂我也不还嘴。不理睬他,跑跑开。他本来跟过来吵架,你跑开了,他吵架没对手了,只有走过去了。所以,我们佛教讲和气,不恶口骂人。
第八,不悭贪。悭就是吝啬。佛教提倡我们要报恩,我们佛教徒,不单单到庙里面来布施,社会上有困难的人,我们也要去帮助。假使你舍不得去帮助人家一点点,起了贪心,就贪而无厌,越多越好,起了贪心做坏事,杀盗淫妄都起了,不贪心不会去干坏事。所以,我们要不悭贪。
第九,不瞋恚。瞋恚就是脾气不好,你跟他讲话,他却跟你吵架了。因而,吵架了,甚至打击报复,就是瞋恨心的表现。我们佛教讲慈悲,讲和气,所以,大家之间要好说话,不要闹矛盾,更不去打击报复人家。
第十,不愚痴。我们信佛的人,一定要正知正见。知见要正,不去搞歪门邪道。大家晓得过去有邪教,不是佛教徒,有少数个别的还在搞。弄得不伦不类,颠颠倒倒的。我们也不相信迷信活动。像算命、看相,国家称之为封建迷信,我们真正佛教徒,也不去搞那个东西。不是去找那算命先生看看命好不好,命好不好得靠自己——命自我立。你多做好事,将来命好。你老是干坏事,做那些杀盗淫妄的事,到时候命运就不会好。
学佛人要相信因果,做有道德的人
我们佛教讲因果报应,做了好事情,将来得善报;做了恶事,将来得恶报。我们今生为什么得人身呢?我们上一世做了好事,所以这一辈子得人身。它今生做猫、狗、牛、羊了,它前世做了坏事情,这辈子就到畜生道里去。我们佛教相信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不到,时间一到,通通要报。我们相信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不单单相信现在的,我做了一辈子好事,都没有得好报,他干坏事,倒反而得好报了,这种看法不正确。佛教讲三世因果,有的是现世报,有的是来世报。这辈子做的事情来世报,现世报也有的,有的人杀人放火,抢劫啦,国家把他抓起来,判他的刑,有的严重的,判死刑,叫现世报,这辈子做的事情这辈子要报。还有一种叫来世报,这辈子不报,来世要报的。因果报应,实事求是,一点不会错的。做了恶事,迟早要报。多做好事,将来得好报。我们要相信因果报应,多做好事,不去干坏事。
现在国家提倡要有文化,有道德,那么,我们佛教的五戒十善就是我们佛教的做人道德,比社会上要高一等。你像讲不偷盗,五毛钱的小东西,就犯偷盗戒了,不像社会上,你抢劫多少万或者贪污了多少万,国家判他刑。可见佛教的要求更高一等,这也是我们佛教的做人道德。
皈依三宝的究竟目的:了脱生死,成佛度生
刚才讲了,我们皈依三宝是为了了脱生死,为什么要了生死啊?我这个人,虽然得了人身,但还在六道轮回当中轮转,六道就是三善道、三恶道。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我们还在六道轮回里面,苦海无边,在苦海里面头出头没,要离开苦海,脱离六道轮回,我们信佛,就需要修心。好在我们遇到了佛法,佛教导我们要了脱生死,看看自己,我们修哪个法门,自己要修得起来。大家晓得,当时印光大师创办净土宗道场,我们灵岩山是净土宗。佛教有八大宗派,净土宗最普及,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修,净土法门人人能修,有文化、没文化的也能修,男女老少大家都好修。我们念佛法门要怎么样好好修呢?这辈子要能够修成功,我们就要精进念佛,要深信、发愿、笃行——深信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要发愿,临命终时,我其他地方不去,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就脱离六道轮回了,了生死了。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直修到成佛。我们信佛的目的,就是将来要成佛。我们人人都有佛性,大家都有佛性的,佛性怎么修成功呢?就要靠我们各人自己,选哪个法门能够把它修好。那么,净土法门最普及,而且这一辈子能修成功。修其他的法门不一定,即使已经证到初果,还要七返天上、七返人间才能修成四果阿罗汉以了生脱死。而我们净土法门呢,这辈子能够修成功。
我们吃素念佛,人家问,你们吃素念佛干啥?我们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不为其它。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生死就了掉了,就不到六道轮回当中来了。我们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修道成佛,成了佛回来度众生。十方法界众生,苦比我们多,我们成了佛,不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快乐快乐,快活快活,要回来度众生,让他们将来可以皈依三宝。所以,我们要多做好事,多念佛。今天我们来皈依三宝,就有功德。
七觉支又称为七菩提分,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觉法分七种,故曰支。七觉支就是修行解脱者,要培养心灵七个方面的觉醒,使烦恼逐渐消除。七觉支(七菩提分)就是修行解脱者,要培养心灵七个方面的觉醒,才能增长自己的解脱慧命,使烦恼逐渐消除;才能获得永恒愉悦的圣果,生活在无所执着的自然洒脱之中。
七觉支为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
择法觉支
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必须要觉醒自己内心思改分析、辨别真伪的能力。要了解那些是恶法,那些是善法。那些法可以导致苦的出现,可以使众生不断地轮回生死。那些法可以使众生苦恼熄灭,增长智慧,开发心灵的大能,趣向解脱。并且能够执持善法而不舍,永离恶法而不染。这种内心择善法而去恶能力的觉醒,就是择法觉支。
精进觉支
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必须要觉醒内心,向着自己解脱目标,勤奋上进的能力。使自己内心的恶法能够止息,不再生起,并且使自己内心的善法不断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在修行解脱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步向涅槃解脱。这种内心勤奋向上能力的觉醒,就是精进觉支。
喜觉支
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定要觉醒和增长自己内心感受的喜悦能力。只有这样,您的身心才能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里,都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并时刻保持内心的喜悦而不减。
但是必须要明白无常无我的道理,不断地增长自己善法智慧,远离一切执着颠倒。
只有这样,才不会坠入得失苦恼之中,才能远离一切忧恼、悲患的逼迫。这种,时刻保持内心喜悦生起并持续的觉醒,就是喜觉支。
轻安觉支
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要学会对一切无常的事物与心物,都能够不执着,不被其系缚住。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身心无论处在何种境遇里,都能够经常保持轻松没有束缚、安宁没有挂虑。才能生活的自然洒脱,没有任何苦恼。这种,不执着、不被束缚、轻松、愉悦、安宁、没有挂虑的内心感觉能力的觉醒,就是轻安觉支。
念觉支
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要觉醒并使其增长,内心的念念不忘,忆持解脱善法的能力。使自己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够对导致,灭苦生乐之法的清楚明了。时刻忆念一切善法,作为自己言行的指南,令自己离苦得乐,趣向解脱。这种内心忆念、执持善法能力的觉醒,就是念觉支。
定觉支
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要觉醒和增长禅定的能力,使自己的精神力得以专注统一,而不散乱。----只有这样才能祛除妄念集中心力,才能发挥心识巨大的力量,才能成就解脱世间烦恼的圣果。如果没有一定的禅定的能力,他就会心力涣散,不能引发内心的大能与智慧。这种专注心力、祛除妄念能力的觉醒,就是定觉支。
行舍觉支
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要觉醒和增长内心对外缘(外界)的刺激,而不起任何苦恼、不快反应的能力。
他要明白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四大皆空的真实道理,他要知道世间的一切法,无论是物质现象的色法,还是精神现象的心法本身,都是迁流不住、不永恒、不常住、性体本空的。所以,不要执持世间虚妄不实的事物,对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追忆难舍,对尚未发生的事情而苦恼。
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改善那些可以改善的事物。对改善不了的或已经发生的事物,要勇敢地面对、淡然接受,而没有丝毫的激动。面对外缘(外界)的刺激而激动,只会凭填自己的烦恼,对解脱无有益处。
这种面对外缘(外界)的刺激,而不起苦恼或不快反应的能力,就是行舍觉支。
所谓四念处,就是对四种境界观察思维,安住心念,从而引发定慧。四念处包括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念处的内容主要以五蕴为主: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身就是色蕴,受就是受蕴,心就是识蕴,法就是想、行二蕴。
众生对身、受、心、法四境,生起四种颠倒妄见,以为自身是净的,感受是快乐的,心是恒常的,现象是有自体的,由此产生了贪爱无明。四念处就是让众生认识到自身是不净的,受都是苦的,心识是无常的,法是无我的,从而减少烦恼,引发定慧。
在佛教中,一般解脱道的修行方法有三十七道品。在三十七道品中,最重要的有四念处与八正道。
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为什么把它称为四念处观呢?因为它并不纯粹在于修定,而是以智慧用四种法观察四念处来破除四种颠倒,故称为四念处观。
四颠倒:因为我们先执著有我,故进一步执著我是常的、乐的、净的,在佛法中称为颠倒想。世间人有四种不正确的知见,称为四颠倒,它们是:常、乐、
我、净。
四法: 四念处: 四种念:四颠倒:
不净--身念处--观身不净--净:执著身心是干净的。
苦 --受念处--观受是苦--乐:执著世间有快乐。
无常--心念处--观心无常--常:执著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
无我--法念处--观法无我--我:执著有一个我。
四念处是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法的正念,而生起智慧的观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达到破除我们执著的净、乐、常、我四个颠倒。破除四颠倒后,我们就不会有贪爱与忧愁,众生之所以有种种忧愁,有各种贪瞋痴,就是执著常、乐、我、净。
乌龟界的“变异”品种,脖子跟蛇一样,因找不到对象成保护动物
吃,是人生大事。那戒肉、食素到底是不是件时髦事儿?是自我满足的苦行僧行为,还是理性健康的现代生活之道? So Figaro将京城几位爱吃、乐聊的食客们组了一局,聊聊吃素的二三事。
素食十八利,感恩您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