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却凡心是佛心般若心传——佛学讲座云谷禅师..



了却凡心是佛心

般若心传——佛学讲座

云谷禅师并指点袁了凡,每日所行的善事,记在功过簿上,如有过失,则须功过相抵,其实是没有做过的,因果上不是功过相抵,做善事和恶事只是一条加减数,令自己做更多的善事。而且云谷禅师教导袁了凡持念密咒,这是准提佛母的神咒,改变命运以期有所应验。

这密咒在佛教中非常重要,准提佛母的咒,也适合我们居士修持

云谷禅师并教导袁了凡其他一些特别的法门,使其改变命运。云谷禅师也对他重要开示

“一般人都认为夭与寿,即短命或长寿,是二种截然不同的遭遇,但孟子为何说是一样呢?”我们试想一下,人若能心处于不动欲念之境界,随遇而安,善尽自己在生的职务,我们这命必然过得踏实,那样我们每天都能生活在踏实之中,没有违反因果,那长寿与短命的根本没有分别。进一步而言贫富、穷通、贵贱也都是决定我们的心存欲念的分别,正因为世人心存妄念,不敢面对现实,不能以静心处理顺境,以善心安于逆境,因此生死就变成严重的二面,一切吉凶祸福、毁誉是非、穷通贵贱,也就困扰著世人,而弄得我们心神不灵,永无宁日。

人若能修身养性,去恶向善,安于顺逆的现实,时刻处于不动丝毫非非念头的

“明心似镜、似有、似无”的境界,则离“返本还原,归根复命”的境界已不为远,这样一切罪恶自然也就无踪无影,命运自然归于称心如意,全吉无凶之境,这才是真正利人利己,有价值的行为。如果还未达到此“无心”之境的人,只要时时刻刻持念“准提神咒”,念到滚瓜烂熟,有持如无持,无持似有持,连持咒之念头自己都没有感觉,类似画符一样,到达空灵的境界则一定得道,所谓“福至心灵”。我觉得云谷禅师的这段开示非常好!对袁了凡,对我们非常之有用!万法都是由我们的心去证。

云谷禅师开示完毕后,袁了凡把自己的外号

“学海”改为“了凡”,即我们今天的题目“了却凡心是佛心”,了却我们的凡心即佛心,万法是唯心!如果大家有兴趣想学习“准提咒”,可在佛前受持,我可以把“准提咒”的咒音和承授的方法,如何修学讲出来。袁了凡将外号改为“了凡”,以纪念了悟立命之道理,而不落凡夫俗子的地方。所以这是袁了凡的名字的来源。

至此以后,袁了凡终日小心行事,便觉心安理得与前不同。往前放荡忧郁,六神无主的状态,到此变成了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景象,既使处于暗室之中,也都以不获罪于天而时加警惕。碰到有人骂他毁他,也能淡然处之,与以前不一样了,已经不再计较。

说到他的功名利禄,到了第二年参加考试,孔老先生算定他得第三名,但因为那段过渡期时间,他听了云谷禅师开示,做了很多善事,而且修持准提咒,预言开始不准了,他的命运开始改变,脱离了孔先生所算定的轨迹,他考取了第一名,孔先生的预言开始失灵了。到了秋季举人考试,也出乎孔先生的意料之外,孔先生算定是考不中的,但他考中了举人。证明我们佛教中的法门,云谷禅师教导袁了凡佛教的法门准提咒法门和改命行善,人天善法的道理是真的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像孔先生《皇极经世书》铁板神数的精准,也算不中他,证明我们的命运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能逃出命运。但袁了凡仍然冷静检讨,还是感觉很勉强,譬如战战兢兢,小心谨慎,行善而不彻底,救人而心存疑虑,或身行善而口不择言,或平时节操做得不是太好,若将功抵过形同虚度,做一个功,做一个过即相等,即虚度。一边杀鸡,一边放鸡。因此袁了凡于是再发愿,历时十多年,尽量任何恶事不做,善事源泉不断、积极行善,做满了三千件善事,隔年回到故乡,即到佛堂还愿,并再发求子之愿,因为孔先生曾算定他无子。于是他许下再行三千善事,以赎此生之过。经过一年后,奇迹出现了,就生了一个男孩,就是刚才讲人物传里提到他的儿子。

所以我们每做一件善事,也可以学袁了凡一样记在功过簿上,你不要以为这方法笨,这个方法时常提醒我们怎样行善积德。行善时只要你的心不执着,是没有问题的。若说记在簿上是一种执着,那不是的。刚开始你可以用这方法去做,提醒自己做了多少件善事,不是执着。

袁了凡把每行一善,用笔记于书,他的夫人因为不识字,每行一善用鹅毛笔沾点墨水,就在日历上划上一圆圈,譬如施舍物品救济穷人,助人急难、放生等等,有时一天里就做了十几件善事,这样继续行善积德,二年的时间,袁了凡很快将三千善事做完了,第一次是十多年。于是他再到佛堂还愿并再求愿,其实袁了凡求愿很多,但只求的是善愿是没有问题的。他再求中进士之愿,并许下再行一万件善事之愿。

于是又经过了三年,他的愿望达到了,考中了进士,当了宝坻知县,从此就笔记本于案上,名曰

“治心篇”,交待一些熟悉的人和应该觉得把这个方法传授的人,凡所行善事,务必登记,晚上则设香案放于花院,祷告天地。夫人见他所行善事不多,经常担心的说:“以前在家乡,互助行善,三千之数很快就完成,现居衙门中无善可行,何日才能达成一万善事之愿,完成功果呢?”他的夫人行善已到着迷的程度。有一天夜里,就梦见了神灵前来指点袁了凡说:“只要你下令减收百姓粮租,一事即可抵万,功果可完。”过后袁了凡翻查得知,原来宝坻县的田租甚高,每亩须缴二分三厘七毫的租税,于是他即刻计划减低至一分四厘六毫。然而心里总是怀疑,是否做一件简单的善行可算是以一抵万的善行呢?那晚的梦是真的吗?神说的话有没有假的呢?

刚好有位禅师自五台山来,他就将梦里的事向禅师请教。禅师说:

“只要真诚行善,切实力行,就算做一件善事也可抵万件善良,何况全县减租,万民受福,当然一件善事可抵上万件善事。”袁了凡听完很开心,信受奉行。他就捐献薪金,拜托禅师回山时,代办请一万僧人吃饭之事,以表诚心还愿回向。你看袁了凡做善事越做越大,像滚雪球一样,心也越来越大,利益众生,有菩萨心。虽然有目的,但也是属于善,也利益众生。

孔老先生曾算袁了凡五十三岁必死,他并未为了此事祈祷,或发愿添寿之事,而到了五十三岁的那一年他平安无事的渡过,几乎忘记此事。尚书上曾经说过一句话很有道理,说:

“命运是时常改变的”,也像佛教所说,有一点无常的道理。“惟命不于常”。所谓天命之说法,其实是不可信的,也非一成不变的,命运更不可能不变。于是袁了凡真真正正,从他发心做了这么多善事后所发生的事,深明一个道理,“人生祸福是天定的,其实是凡夫俗子。若说祸福凭心定,贤达能安命者,必是圣贤豪杰。”如果相信这说话,我们的心、我们的力、凭我们的双手可创造我们的命运,这样想是圣贤豪杰。如果觉得我们的命运是安排,相信术数,迷信术数,说祸福是天定的,这人一定不能得到很大的成功,他一定是凡夫俗子。

总之,人的命运虽然不可知,但只要运逢显达时,也以落魄的心境处世。相逢到顺利的境遇,也当作拂逆一样的谨慎;碰到富足的时候,也像贫穷一样的节俭;就是得到别人的爱戴,也不可趾高气扬,要谦虚;如果家世望众,也不可自鸣得意;或者学问高深,也应礼贤下士,不耻下问如果你有这个心,能做到这样,所谓

“克己复礼”,道德能够上进,道就将近。

我们时时维护祖宗之高德重望,日日弥补父母之罪过和过失。上思国家社会栽培之恩德,下谋家庭子女之幸福。待人常抱救急之心,待己务必严格。所谓

“待人宽,律己严”。切勿“待己宽,律人严”。相反,我们务必日日反省,时时改过,若一日安于现状,自认自己没有过失缺点,自以为自己是十全十美之人,这是逆水行舟,掩耳盗铃,不进则退。

我想天下聪明人所在皆是,所以会有道德不修,事业不发达者,都是因为因循苟且,贪图安逸而耽误了一生。云谷禅师所说的立命之论,我觉得是至理名言,我们应该经常颂读并力行,才不会枉度一生,荒废时日。这个立命之学值得我们参考,多做善事和修行佛法

接下来还有一些时间,我们可以说下改过的方法和改过的要素。春秋时代,有许多大夫,仅凭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能推测其人的吉凶祸福,并且非常的准确,这种事我们可以看看古籍,《左传》、《国语》诸书里都有许多记载。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吉凶征兆,发源于人的内心,而表现于人之外表。凡是相貌仁慈忠厚,行事稳重之人,大都能获福。相呈刻薄,行为轻佻者,大都近祸。绝对没有所谓吉凶未定,渺不可测的道理。所以一件的事的发生是有预兆的。所谓

“山雨欲来风满楼”,相由心生也是大致上是这道理。

一个人心性的善恶,其实与天心相感应。福之将至,可从其人宁静的心境上,安祥的态度判断出来。祸之将临,也能从其人乖戾的行为发现得到,人若想得福而避祸,可以先不论如何行善,只要力行改过,自然就能向善。

谈到改过,

“知耻近乎勇”是第一要素。我们想想,古代的圣贤跟我们同样是人,为何他们能流芳千古,而我们却默默无闻,甚至于身败名裂呢?人若只贪恋声色名利,纵情恣意,背著别人作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自以为他人见不到,而自鸣得意,则将渐渐变成衣冠禽兽而不自知!世界上再没有比这种行为更可耻,更惭愧!所以,其实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改过最好的时候,最真的时候,这些时候才会注重。孟子也说过,知耻给人的影响太大了。能够知耻则能圣贤,不知羞耻为何物,必是禽兽无疑。改过的关键就在此一念之间,人所以异于禽兽,也仅在那一念之差而已。

改过的第二要素呢,其实用三个要素的,第(二)个要素

“知耻近乎勇”,第二个要素,我觉得是要有“敬畏心”。

天地鬼神是我们不能骗的,人就是只犯了一点点过失,天地鬼神也知道得很清楚,所谓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这是儒家所讲的道理。犯的若是重大的过错,其实天也会施予一些惩罚,必降灾殃。我们因果能感召到天所降的灾。由于一个人犯罪了,法官就给予他一个刑罚的意思。犯的若是小过错,则会损及阳世之福报。所以,人不可不怕天地鬼神,一个人就是生活在隐蔽的暗室里,天地鬼神也同样一目了然,就是掩盖得周密,做得很巧妙,也无法掩饰善恶心念所产生的意念,“意念”就仿佛像一道频率、一个电波一样,而鬼神恰似无形的导体,这也是鬼神无所不在,人必须要有敬畏心。不要自己做了事情,尽量掩饰,以为自己去做的事无人知道,以为人不道,其实所谓“儒家”也说“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人只要一息尚存,滔天的大罪大恶,都有悔改的机会,古时有人一生作恶,临终前懊悔觉悟,发一善愿而得善终,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以洗百年罪恶,就像千年幽谷涵洞,一盏灯来照则尽去千年黑暗,一朝能照亮。因此说:”过失不拘大小,以能改为要。”

各位,人生无常,肉体易逝,若等到呼吸停止了,灵魂想改过也不可能,有人遗臭万年,有人使得(得到)孝子贤孙的尊敬。有人沉沦地狱永受折磨,有人能够受仙佛菩萨的指引。所以我们的身体一旦消失在这个世界之上,一旦无常,我们何日重生为人?我们在清夜深思,想想这些道理,怎样能够不怕呢?我们真的要想想这个道理。

第三我们改过的要素,是要有

“勇气与决心”。人所以不能改过,只因为因循苟且误了大事,若能发奋图强,当机立断,碰到小过像竹刺伤肉一般,迅速拔除,犯上了大过如毒蛇咬指一般,迅速断指,要不然毒会走上我们的身上,性命也没了。不犹豫不等待,则如易经所言:“风雷增益”之象,风起雷动干脆俐落,则改过迁善必可成功。人若能俱备上述“改过三要”,知过能改就像春日逢冰,必能消失瓦解。

接下来我们说说改过的阶段,一般人改过,有从事上改,有从理上改,有从心上改三个阶段,

“事、理、心”,做法不同,所得效用是一样。譬如:前日杀生,今日戒杀,前日暴怒,今日静心反省,这是从事上改的方法,这种从行动上勉强压制的方法,其实我觉得好难达到改过的方法。比较理想的改过方法,应该从理上改,道理的“理”,比如我们想改杀生的过错,就想上天有好生之德,每一样物件应该都要珍惜生命,杀它而养活自己,怎样能心安呢?再加以水深火热锅鼎之苦,必定痛彻骨髓,我们想得到健康,健康之道,首先在于我们本身元气之运化,而不在物品之稀罕珍贵,就算山珍海错,吃过了也(不)一定能令我们的身体健康的,就算我们用蔬菜果品充饥可能也很好,何必把自己的肚子当成一个坟场呢!装动物尸体的坟场,这样因果上折损自己的福分。我们再想想,血肉之类的动物必有灵性,与人同体,不能修养大德,使得像亲近小孩一样去亲我、敬我,已经很惭愧,怎样可以再残害生灵?使之仇我、恨我呢?若我们想到此道理,则必见物怜惜,下不了手,而我们逐渐能改变杀生的坏习惯。

譬如,我们想改我们暴躁的坏脾气,应该想,人不可能一模一样,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短,没有十全十美的,因此应该互相体谅迁就,就算不合我意,而干扰到自己,但对自己也没啥损伤,又何必怒气的。再说,天下也没有自以为是的豪杰,也没有怨天尤人之修养法,怎么可以只要求别人,而不要求自己呢?日常生活有不能称心如意,是自己徳行未修,涵养不够,必须再求反省,如果这样想,那毁谤也会如举火烧空,拿着一个火把烧天空,能烧到吗?烧的人有可能把自己烧了,必将自消自灭。若听到毁谤就容易动怒,想尽一切办法辩护,加以维护自己,有时候恐防适得其反,春蚕作茧,自缚一样,自取其辱的。

总之,杀生、发怒都是无益有害,譬如还有其他过失,都可以此类推,细心思考,观照一下这些道理对不对,明不明白。如果我们每一件事都加以反省,至正其言(自净其意),过错就不会再发生。一般而言,人的过失虽然有好几百种,但归根究底,都是从心所起,若能心不动念,无私无欲,就不必逐样检讨名、利、色、货各种过失,只要一心向善,正气所钟,邪气自然一尘不染,就像太阳当空,鬼魅一定能够消散,这个道理所谓

“本立道生”之理,也是最正确,由我们“心上改变”自己的错误、坏习惯,不好的等等的方法,因为过从心生,也当从心上改,如斩毒树先断其根,则必枝叶不能生长,就不必繁复将枝叶一点点去剪。从我们心上改变即调理我们的心,当我们妄念一动即觉察,并加以化解,则不会有过错,一有想做恶事的心,损人利己的事,应该想想,当下即刻检点我们的心态,时常给一个信息暗示自己,我所做这件事是利益自己呢?还是利益他人呢?有伤害他人呢?或有伤害自己呢?这些要检讨,这个动念去改过的方法,其实是最好的方法。若做不到这种道理和境界,则只好用理的方法改过,再办不到,就只好用事的方法去慢慢禁制。如果能够治理我们的心,而且明白道理,即禁制我们的过错,是再好不过的事。从事、理、心三个方法一起做,当然是最好。若只懂得禁制我们的过失,不明白道理,不知道调治我们的心,其实是一个比较笨拙的改过方法。因此发愿改过行善,最好能有亲朋戚友提醒督促,或奉请神鬼为借鉴,一心忏悔,昼夜不得松弛,经过一段时日必有效验,到此境界,我告诉你,自然感到心旷神怡,智慧顿开,或处杂乱环境而不动心乱性,或见仇人而不怒反喜,是自然的。或梦见吐出黑色的东西,或梦见圣贤提拔引接,或梦飞腾空中,以及种种罕见胜迹妙景,或者修持

准提咒

后,或者做了很多善事,如果你有这些梦,这就表示罪过开始消灭,开始增善了,你的灵身,精神体上开始有光明,那证明你所做的事没有白费的。但不可就此心满意足,自鸣得意,不再求进步。百尺竿头一定要进步,千万不要自满。我们凡夫俗子,像刺猬、箭猪一样,身上好多刺一样,若我们能冷静思考,还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必是粗心大意,迷糊之人。我们身上的过失就像刺猬的刺一样多。凡是罪孽深重之人,其实都是心神昏庸,失神健忘,无事烦恼,见到正人君子,则显出惭愧沮丧之状态,听到了真理大道则不高兴,有时施恩反招憎怨,或梦见一些颠颠倒倒的噩梦,甚至于经常发唠叨等

……上列种种都是自作孽之相,是报应出来。为人若有了上述情况,应该加以反省,加以发愤图强,改过迁善,要不然以后泥足深陷,无法自拔,误了自己的前途!

今晚就说到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回去看看《了凡四训》这部书,今晚我所说的只是抛砖引玉,其实《了凡四训》在中国民间里是一本脍炙人口的书,家喻户晓。袁了凡先生所做的善事,其实是埋藏了我们中国人的天性,在我们心中扎根着善性,这种善性是了凡先生牺牲自己的思想。虽然他牺牲自己的思想,但能得到回报,也利益他人的行为,所以袁先生的精诚足以做为我们榜样。我不惜抛砖引玉述说袁了凡的这四训,希望能够令你看看这本书,明白改过的问题,也令我们知道命运是掌握在我们手中是最重要!所以我们不要迷信算命,最好不要算,因为命运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学袁了凡先生做一个功过格,努力行善,努力改造自己的命运。就算你去算命看相很准,说你将来怎样,其实可以改变,何必要知道呢。何况一般人,佛教所说的善恶事,也是一些因果。如果你不断行善事,自然有好的福报。不需要理会前生所做的恶事会发生在你身上的恶果,只要你努力行善,不要介怀。如果你去看相,算出你做了很多恶事,你将会在一段时间有一些恶报,你的心一定耿耿于怀,或者不会发生,或者这些算命先生,不像孔老先生这样,却不学无术把你的命算错了,那你岂不是要担心很久?就算真的把你算对了,又何必呢?如果你不知道稍微更心安理得。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是我今晚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感恩您转发支持。https://www.jiuchisu.net/weibo/13942/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