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乘根道果般若心传——佛学讲座皈依与灌顶一..



密乘根道果

般若心传——佛学讲座

皈依与灌

一般来讲

佛教的仪轨是由三大部分组成

,即是加行

、正

行和后行。皈依是被认为由外凡转

内凡的阶段,所谓外凡呢

就是外道凡夫的

意思

,但是这个名称

不要误会,是不

含有

贬义

的意义。所谓内凡

就是已经皈依

发心学佛

修行人了。

西藏佛教的皈依同汉传佛教的皈依

其实是有明显不同的地方,就是在皈依佛法三宝之上,

更加会

一位喇嘛上师

因为皈依四宝就是叫做四皈依

皈依上师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西藏人

无喇嘛上人如何得

近佛

?可见喇嘛上师受到信仰者特别崇敬,

具有很

高的社会地位。西藏的僧人和信徒

信上师和善知识是帮助了解金刚

的必备条件,如果不依止上师引导,不知道有佛陀,没有上师的教诲传承就没办法学佛和成佛了。

过去

诸佛都是由上师教授而得到信解行

,上师是

救度

众生的导师,而且更加在三宝

之上

。所以皈依佛法僧三宝还需要皈依金刚上师,故此四皈依就成为藏传佛教的特色了。

皈依

应该

由一位心灵的

上师在

正式的仪轨之中传授的

在本质上

皈依是尊敬和信赖佛法僧的一种表达

佛陀在西藏语的意思是

净化

圆满,而佛法就是引导开悟的道理

,僧伽

就是佛法的继承者和

弘扬

者。皈依佛

是承认自己的潜能可以体验开悟的境界

;皈依法

是承认由于我们过去所依赖

处理方法去处理自己的

困惑

而得不到

解脱

现在依然困在

期望和

恐怖循环之中

皈依法就有个仰赖和慢慢慢慢学习得到

解脱

皈依僧伽

就是承认信赖上师的指导

鼓舞

开示的重要。在皈依三宝之中,

唯有

佛是被认定究竟的皈依,例如病人求医,僧伽就是医生,药物就是法宝,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服药治疗,就是我们修行

学佛

的过程,一

病痊愈了就不需要任何药物和医生的诊断了。无论

在最初皈依的仪轨之下

或者是每日修持大礼拜

皈依的时间

传承

之中都要求行者能够持

一份大愿心去皈

依,

以尽形寿

直至开悟,并且要奉献自己的力量

去帮助所有众生都能够达到究竟开悟,这样做就是菩萨的悲愿。

皈依的时候

如果发心

革除

自己的恶习

,并且

产生处处为众生

想的积极态度,这样无论修行人的习气多重,三宝的慈悲智慧都会引导这个悲愿

使得行者达到开悟的境界。这一切的根本和基础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这样就可以称为外皈依。但是在密乘的观点来看,如果修行人皈依上师

即是所有加持的根本

皈依本尊就是一切开悟的根本

而皈依空行母就是所有善行的根本

这样这三种皈依在密乘里面就

所谓

叫做内皈依。更深入去讲即是皈依自己的根本上师

即是能够认识到这个根本上师是佛法僧的化身,也都集上师本尊和空行母在这个化身里面,并且具足他们所有的特性就是所谓密皈依了。

在藏传佛教特有的皈依仪式

形式

里面,以噶举派比较典型

叫做六皈依,这样做是将皈依分为六类,三种是恭敬三宝,三种是恭敬三根本的。上师是加持的根本,是三宝的化身

尤其佛陀的化身

而本尊是诸佛的

事业

,以不同的形

具体

现佛性,以便修行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根性去修

,而修行人修持身

意同本尊的身

意相契合的时就能够显示本具的佛性了。所以本尊是成就的根本

勇父、

空行母和护法就是

觉悟

众生

他们

藉着

四种佛行

实践

以去除业障以达到佛道,而四种佛行就是息灾

增益

怀爱和降伏(或者称为诛法)

,所以它们被称为佛行的根本。在皈依的六种对象之中,上师是十分之重要。佛陀在世的时候,曾经预言未来末法时代佛陀会化身为上师的形

示现给需要他指引和保护的众生,因而修行人认上师为佛陀就会体验到

同沾

佛陀

本身

的法

露。

故此也就

有了简易

的四皈依形式。第一项皈依金刚上师

是表示行者深信上师是三根本的化身,因为上师真实的形体和色身是上师,而他的语言是空行和护法

善行

的表现,而上师的心

就是本尊的心性。这样我们

外皈依

佛法僧

这项

简短的皈依中

其实已经包括了皈依三宝和三根本

上师通常是已经开悟的师父,他已经完成了

广泛

的训练,已经达到了心灵体悟的高层次,并且依照一套有根本完整的传承去传法。藏传佛教的上师,能够以大智慧

大悲心

无犹豫

有二

)、

无差别去对待众生

予以认可。

皈依弟子可以清清

净净

去观察师父,看下师父是不是具备上师的

五个

条件,哪

五个

条件呢?第一,这个上师的五官庄严

声音

亮,喜怒不是偶然的,而是正常的,不会为一点小事

喜怒无常

第二,上师有禅定的功夫

第三,就是戒律清净

第四,要有菩提心

第五,有真正

根本

的传承。而上师收皈依弟子也都有五个条件,第一,是五官端正,声音嘹亮

第二,精进

第三,要有菩提心

第四,弟子对师父有真正的信心和供养

第五,能够承受师父所传授的法是真正修行法门,而不是普通的法门,知道如

理如

法修行就能够即身成佛。具备上述五个条件,就是所谓称为根器了。师父如

观察弟子要观察一年多

一般人不一定明白

师徒关系

的本质,所以要了解什么是上师是必要的

了解弟子对师父的

职责

为何也都是重要的

虽然修行人有与生俱来的智慧能够接触佛法,如果缺少了上师的引导,仍然好难在修持之中有所突破。这个未开悟的心智如果被无始以来累积的习气冲动指使,如果没有上师超凡的洞察力和引导,其实是很难克服的。上师的宽大和悲心,给修行人弟子一个机会,改变他观察有情世界的习惯性方式。在上师的完全无私之中,弟子修行人可以找到一面观察真我的

,如果了解这个情况,学习如何对治,那么修持就更有效益了。

因为师徒关系的特质,以虔诚态度去对待上师极为重要,在传统上,经过一段相互考验的时期,师徒关系得以形成,也都是

修道的

阶段

上一直持续去。所以在修持方法之中,由于智慧和慢慢熟练,上师就赐以各种密

修持的灌顶,经由这些加持的

真正(

直接

传承,修行人弟子就能成功这样修持了。在密

修持相当深奥精妙,如果正确修行就能够即身成就,但是如果修持不正确,由于错误的动机

了解或者行为,就会导致更大的困惑和苦难。故此修行人若想直接修持达到开悟,这样一位上师的个别指导是绝对必要的。修行人通过皈依和

教理

的学习,

进入修密的阶段,他要由上师做一次入门的灌顶仪式才可以入

密教道修行

的步骤和次第。学密开始的第一步就是四加行修法,密教修行人将这个

入密门

的前

,称为四加行,四加行的修法将会在下面讲到。

而灌顶是修学密宗的人必须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在形式上来讲,藏传佛教的灌顶仪式同印度皇室的传统是有关系的,印度的王子必须经过灌顶才能确定他在王室之中的地位,而密教经由印度传入西藏也都将灌顶的仪式传入西藏。上师为弟子灌顶也都时常称为法王灌顶,而受灌顶的传法弟子就被称为法王子,可以见到藏传佛教对传承的重要

而能够获得传承的尊贵也都由此而知了。王子和法王子只是世间和出世间的分别,源头其实彼此相同,而后者就赋予了法的内涵。这种内涵就是藏密的各级灌顶是依据次第

开发弟子本身具足的真如佛性

即是如来藏

一个修持密

的行者由初入密教的修习,到最高密法的无上瑜伽,是要按照次第进行多次灌顶的。灌顶被视为是最庄严最神圣的仪式,而没受过灌顶的人是不能够修习密法和阅读密教的经典,否则不但不能成就,而今生报尽之后,就可能要堕入地狱。在宗喀巴大师《

密宗

道次第广论》讲过:

“欲成闻修大密之器,要得清

灌顶,是故灌顶

是成就根本。若无灌顶,纵能

悟到

了达教义精进修习,终不能得殊胜悉地。非但有不得大悉地之失,纵得诸小悉地师资亦俱堕那洛迦。

”那么这段讲到

那洛迦

意思就是地狱了。在《大印空点》第二都讲过:

“若时诸师资,先灌一次顶,尔时即成为,宣说大密器。无灌顶不成,如压沙无油。若无灌顶者,慢心说密教,师弟纵成就,死亦堕地狱。故应勤精进,从师请灌顶。

又譬如《金刚鬘经》第二讲过

“灌顶为

要,诸悉地常住,我说如

义,故先应正听。若

慧弟子,先正受灌顶,于满次瑜伽,尔时成法器。若无正灌顶,虽了达教义,行者师弟子,俱堕大苦狱。

”宗喀巴大师在《密宗道次第广论》里面特别强调:“又灌顶者,未灌下顶决定不可授上灌顶

以防俱

自他。

藏传佛教的初级灌顶我们称为瓶灌,瓶就是宝瓶的瓶,这个灌顶的主要目的是对

刚刚

入密乘的

弟子各种坚固执着的凡夫心理

初步开发佛性的灌顶。这步开发佛性的功夫,在理论上是要开发弟子的如来藏,而

事相

上就是通过五种灌顶分别使到五方佛现

,而使得弟子的贪嗔痴慢疑五毒受到调服

这五种灌顶全部属于身灌的范围,身体的身,身灌的范围,因为灌顶之后弟子就可以成为童

瓶身宝

,故此就以瓶灌的名称去统摄五种灌顶了。所谓的五种灌顶就是

第一种,宝瓶灌顶,宝瓶灌顶是用宝瓶代表东方的阿閦如来,阿閦如来就是五方五佛里面的不动佛,作用是为了调伏弟子的嗔心

所,即

是嗔恨心,证果的时候能够将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转变成佛陀的大圆镜智。第二种是宝冠灌顶,冠是皇冠的冠,用宝冠代表五方佛南方的宝生如来,作用是为了调伏弟子的慢心

,我慢的慢,证果的时候能够将我们的第七识末那识转变成佛陀的平等性智。第三种是金刚杵灌顶,用金刚杵代表西方极乐世界弥陀佛,就是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作用是为了调伏弟子的贪心

,证果的时候,能够将我们的第六识就是意识转变成佛陀

妙观察智。第四种灌顶称为金刚铃灌顶,是用金刚铃代表北方的不空成就如来,作用是为了调伏弟子的疑嫉,疑就是疑问,嫉就是

嫉妒

,证果的时候就能够将我凡夫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转变成佛陀的成所作智。最后一种叫做名灌顶,名就是名誉的名,这个名灌顶是帮弟子授记名号

有安立

弟子将来成佛某某名号

叫做某某如来的功能,灌顶的时候以

代表中方的毗卢遮那佛,它的作用是为了调伏弟子的痴

,证果的时候就能够第九识庵摩罗识转变成为佛陀的法界体性智。以上所讲就是密宗所谓的五种灌顶。在《密宗道次第广论》讲过:

“故由瓶灌顶,于修依诸部之生起次第及诸支分,悉得自在,成彼法器,于果位四生之中,安立成办化身之功能。”这段意思就是说,受瓶灌的

行人,可依止

“生起次第”,修行成就而成化身佛。

在藏传佛教的二级灌顶,我们称为密灌,是再深入一步

它主要的意思是使得修行人能够修持脉

气和明点

在藏传的密教里面,以身

三业,身就是粗相,脉就是细相,语就是粗相,气是细相,意是粗相,明点都是细相,所以说藏密的修习是细相的修习。刚才讲的瓶灌是对治凡夫的五毒,贪嗔痴慢疑只是由心理上面着手,使得弟子能够经灌顶而破除我执,所以能够敢于承当自己本身就是本尊。而密灌就比瓶灌深入一步了,就能够调

由于心理的障碍而产生的

理障碍,一共有三种功能的,哪三种呢?第一,使得我们凡夫的五烦恼

,都是贪嗔痴慢疑五毒所积

得到调

而开显我们本来具足的金刚

身脉

。第二点

是使得凡夫业气得到调

而开显本来

具足

的智慧气。第三,是使得凡夫因为受到

熏习

而受到污染的明点得到调

而成为本来具足名副其实的明点。按照《密宗道次第广论》来讲,受密灌顶的修行人修习圆满次第就可以使得身语意远离世俗的幻身而去成就报身佛位了。

藏传佛教的第三级灌顶我们称为智慧灌顶,智慧灌顶的作用是前一级密灌的发挥,就是所讲的双身法的修习。在这里只是将这种灌顶的内涵在理论上加以解说,至于种种藏密的名相和灌顶的具体仪轨,在宗喀巴大师

黄教的创始者《密宗道次第广论》之中关于这个灌顶的部分就有详细的解说

如果将男女看成是生殖的机体,这样对藏密的智慧灌顶

来说

是极大的侮辱。因为藏密以男性的脉表示方便,男性的气是表示智慧,以女性的脉是表示智慧,以女性的气表示方便。同样男女双方都经过修习第一第二级灌顶而得到证量,在第三级灌顶的时候就可以发挥气脉明点的功能,由两性脉和脉的相触,气与气的相合,明点同明点的相融,因为智慧和方便的双运,就可以收到彼此互利的功效,于是智慧气就能够值此灌入我们的中脉。在藏密里面,

为智慧气的开显仍然是不够的,必须要气入中脉才能成为成就相。故此由于第三级的灌顶,可以由于智慧气进入中脉,冲击智慧明点,依次开启修行人的六个脉轮,哪六个脉轮呢?第一是密轮,秘密的密,也叫做生殖轮。这个轮的开发能得到成所作智,去实证

地二地菩萨两地菩萨的功德。第二是脐轮,这个轮的开发能得到平等性智,去实证三四两地的功德。第三是心轮,这个轮的开发能得到法界体性

,去实证五六两地的功德。第四是喉咙,这个轮的开发是得到妙观察智,实证六和七两地菩萨的功德。第五是顶轮,这个轮的开发能得到大圆镜智,去实证十地菩萨的功德。而最后一个是顶髻轮,这个轮的开发

刹那

就能够证到佛位了。所以在《密宗道次第广论》讲,

此级

的灌顶能

净治

一切境界,由此

起乐空,

成修第四光明次第之法器,而圆满

身佛的果位。故此

此级

灌顶是非常

重要。

在藏传佛教的第四级灌顶,我们

为名词灌顶,这一级的灌顶可以说是修心的层次,经由初灌到第三级灌顶就依次开发众生本来具足的如来藏,它所缠绕的

层层

障碍其实已经

一一

清除,而如来藏本身,仍然具有第四重微细的障碍,比如微细的法障,所知障之类,还应该由这一级的灌顶去慢慢加以清除。有很多的学者,认为这一级灌顶的修习和汉传佛教

宗修习是相当,但是在这里必须指出两者有点不同的地方

首先,禅宗的修习是没有次第,不注重次第,所以

非利根

难以开悟的,但是藏密的修行人这个阶段在理论上讲如来藏已经显露了,所

等待清除的是微细障,故此容易由第四级灌顶得到无

位。其次,在这个阶段的藏密修行人并不等于

宗的初机,它距离密宗的结果其实只有一层之隔,所以这个修行人其实已是肉身的

者,而不是等待开悟的凡夫。换句话来讲,假如受灌顶的人不是跳级,而是循序渐进的话,就可以

前面三级灌顶修

的成就,其实已经可以确保解脱。同禅宗的开悟或者未开悟就已经有凡圣的分别。在第四级这一级最高的灌顶之中,在白教噶举派的修习来讲我们称为无修瑜伽,而在宁玛派红教的修习我们叫做大圆满。其实在这个灌顶里面也都有顿和渐两种法门,讲到大圆满顿的法门其实绝对和

宗慧能大师的法门是不相同的,而大圆满渐的法门也都绝对不等同禅宗神秀大师的法门,因为彼此的宗风有不同,趋向虽然相同但是都是以修心为主,具体的地方就有好多区别了。所以是不能将

同密绝对等同,

划为一线

的。但是讲到第四级灌顶的密其实就是

,也是很对的,因为这种讲法不是由

相上

证量上和次第上去

论,而只问心地。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横说直说讲都可以,只

要了解每一个说法有每一个说法的

论观点就够了。在这级灌顶里面,修习圆满

以为可以得到同显乘不共之果

就称为大乐智慧身

讲完关于密宗的四级灌顶之后,接着我们讲到坛城的部分。坛城在密宗里面叫做曼陀罗,曼陀罗是梵语

Mandala的音,意思

旧时译作

坛或者道场,而新

叫做

轮圆具足

或者

聚集发生

的意思。早期的曼陀罗是古代印度密教修行人修法的时候为了防止魔众侵扰,在修法的场地建立圆形或方形的土台,而国王继位,或者剃度的僧人都在台上举行仪式,迎请诸佛菩萨亲临作证,也都在台上

绘画

出他们的形象。在《密宗要旨》里面讲过:

“坛者积土于上,严治其面,而以牛粪涂其表,使之印巩固。于此坛上以管宗教之神圣行事,尤其为

阿阇梨

授戒弟子时,或国王即位时,于此上行之,当为此神圣行事时,例须迎请十方三世诸圣而证明者。于是绘画十方三世诸神之圣像,或以其所持之物,表示尊严。又或以诸佛诸尊之种子,而表尊崇。

后来一般以区划圆形或者方型的区域称为曼陀罗,认为在区域里面充满诸佛菩萨,所以也称为

“聚集”或者“轮圆具足”,在律里面也都有避免不净,而在种种场合之中作曼陀罗,根据《大日经疏》卷四记载,由“轮

圆具足

”这方面意义来说,佛菩萨好似车轮(接下一

mp3

(这句补充完整:据《大日经疏》卷四载:白轮圆具足之义而言,诸尊如轮般环绕于普门之大日如来周围,协助大日如来,使众生趣入普门

/由“轮圆具足”这方面意义来说,佛菩萨好似车轮般环绕于大日如来周围,协助大日如来,使众生趣入普门)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感恩您转发支持。https://www.jiuchisu.net/weibo/13983/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