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世界


suō pó shì jiè

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众生忍苦的能力相当强  。根据佛教的说法,世人所在的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

佛教详解

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一个日月所照,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相当于现代话所指的一个恒星系,我们所在为娑婆世界阎浮提人类世界。

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人们常将大千世界称作三千大千世界。宇宙由无数个大千世界组成,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坏、空的过程当中迁流变幻、循环不息,没有片刻的静止。每个大千世界过去、现在、未来时时有佛出世,教化着那里的众生。 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称做娑婆世界。 

娑婆的意思:依照佛教经典,娑婆世界的众生罪孽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释迦牟尼佛生平

诞生

妙法莲华经》中记载: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的古印度,佛陀降生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住兜率天内院,以因缘成熟,而降生于迦毗罗卫国,以国王净饭王为父。王后摩诃摩耶为母,经典记载佛陀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从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住胎十月,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娘家分娩,途经兰毗尼园,于无忧树下诞下太子悉达多。据记载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莲,乃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此日即为浴佛日。

出家修道

摩耶夫人在太子出生后七天去世,由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即后来的大爱道比丘尼)养育成人。太子天资聪颖,从小通达五明、四吠陀(古印度传统思想),并且相貌英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人能及。17岁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睺罗。虽然太子的贵族生活优裕而舒适的,但因观察到社会贫富悬殊,四姓阶级的不平等,又有众生之间的弱肉强食,尤其有感于生老病死的逼迫,人生的无常,于是生起出家求解脱的志愿与悲心。终于在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八,夜出宫门,出家修道。

净饭王得知太子出家的消息,甚为悲伤,经派人劝说无效,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五人伴随他。出家后,太子先到跋伽仙人的苦行林,又来到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尔后又寻访隐栖于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奉者修习禅定。然而都未能真正得到解脱。于是他又来到伽阇山苦行林,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行。经过6年,形体枯瘦,仍未见道。后来体会到真正的修行是离开苦乐二边的中道修行,于是舍弃无谓的苦行,走过尼连禅河,接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后。来到伽耶山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设金刚座,东向端身正坐,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他在树下静坐49天,克服了内外的种种魔障。彻见自己本来面目,止息一切妄想无明,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正观缘起法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他为佛陀(意为觉者),圣号释迦牟尼,时年29岁。释迦牟尼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昔禅宗五祖为六祖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顿悟,即而说道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宣扬佛法

释迦牟尼佛成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入佛知见,以无量的善巧和方便开始了49年的说法(详见一乘三乘)。

在49年的弘化生涯中,最初佛陀直畅本怀,宣演《华严经》二十一日,后因观机逗教,又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这是大会的宣讲,而对于个人特别的教化,不知说过无量数次。佛陀应才施教,点化迷萌,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改恶修善,得大解脱,乃至了悟无上菩提。 如佛陀在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分、五蕴、四禅等,五人听后当即皈依了佛陀,成为最初的佛弟子。与此同时,度拜火教外道优楼频罗迦叶三兄弟,以及令外道领袖舍利弗、目犍连信佛教。佛陀的弟子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各国国王,及王妃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也有低下阶层的莲花色、摩登伽等。佛陀度阿那律、难陀、阿难陀诸王子出家,也不舍弃理发匠优波离、挑粪匠尼提。总而言之,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摄众,以法领众,以智教众,以法养众。

慈悲的佛陀对众生的爱护无微不至,所教化的对象,不分贵贱贫富、种族信仰一律平等,使得归依的弟子日渐增多,于是便有了僧伽(僧团)。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次演教,阿若憍陈如等五人皈依佛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在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贤圣不肖的分别。故而佛陀制定了戒律,并向大家说明持戒的意义与功德

正是戒,维系了僧团的清净,个人遵照戒律而行,过着法制的生活,僧团就是自治民主的象征,佛陀又规定每半月布萨诵戒一次,集合说戒,使诸比丘都能在清净戒法中长养善心,长行梵行。

所受劫难

佛陀在度生的过程中,也受到外道迫害及各种的灾难。根据《佛说兴起行经》记载,佛陀历经孙陀利谤佛、战遮女系盆诬陷、奢弥跋谤佛,以及被木枪刺脚、被掷石出血、食马麦、受苦行、患头痛、患背痛、患骨节疼痛等十次灾难。其实佛陀的真身是法身,法身无有生灭,佛陀为了度众,才应现这些灾难,主要是为让众生明了业报不失,令生怖畏之心,不再留恋有为色身,而能断恶行善,获证永恒法身。

晚年

佛陀是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到了晚年佛陀仍然孜孜不倦,带着弟子四处行化传教,并开示弟子们要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陀一共住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在临入涅槃之际,仍然不舍任何众生,接受一位一百余岁的外道须跋陀罗,成为最后的弟子。佛陀的即将入灭,虽然令弟子们悲痛不已,但是诚如佛陀的教言所说:要佛陀永久住于世间,这是违背法性的自然规则。佛陀是宇宙真理的示现者,不能违背法性。佛陀开示弟子说:如果你们不能依照我的教言而行,即使我活了千万年,于汝何用?如果你们能依教奉行,亦如我永久住世。你们要坚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他;你们要精进修学圣道,解脱烦恼,住心不乱,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佛陀明示弟子不要伤心,因为天地万物有生就会有死,合会必然有别离,这是无常真理的定律。 佛陀最后针对阿难所提出的四个关键问题,开示弟子们在佛入灭后要以戒为师、以四念处安住、以默摈置之调伏恶人、在一切经首安立如是我闻令人起信。并再次叮咛弟子,要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悟处、说法处、涅槃处。最要紧的是,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佛陀出生在社会阶级十分不平等的印度,他敢于向不平等的制度挑战,不只是尊重人权,且尊重生命,更进一步肯定每位众生都同等尊贵,都具有成佛的性能。佛陀一生四十九年的传教生涯里,应该得度的已经度化,未能得度的,佛陀也为他们种下未来得度的因缘。佛陀虽然应身已经离开了人间,然法身永固常乐我净、无生无灭、无来无去。他的慈悲、智慧,他遗留的伟大教理,将永传人间。佛陀是我们人格最高的模范,是我们三界的导师、人天的师范。

问:请问信愿念佛人往生后,发愿尽未来劫,仗佛愿力普度十方世界众生,回到了娑婆世界,会不会因为五浊恶世的影响又造业,又受报,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首先对往生之..

原文: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当通身放下,一心念佛。并劝眷属一心念佛。从前之事业乃梦,今不复做。专做往生西方之梦。迨至此梦成后,再乘佛慈来入娑婆。普度怨亲,同生净..

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常住,于过去、现在、未来都在说甚深微妙之法,令众生能得殊胜的利益安乐。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已入灭,佛之正法开始了无修无证的衰颓和僧风浊乱以及..

教主、教义、教徒,是构成一个宗教的三大要素。我们要想了解一个宗教的内容,以及一个宗教是否为我们人生所需要,我们一定先要了解一个宗教的教主。他的人格、智慧是否值得..

带恶业来娑婆世界要晓得入佛门(资料图)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如何经营,要穿好..

继续在娑婆世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菩萨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出于悲心,乘愿力、神通入轮回救度众生;一种是凡夫循业流转,因业力牵引不得出轮回。如果是自己已解脱了..

有人问我:《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句话怎么理解?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个八关斋戒、参加一次昼夜念佛,就超过了在极乐世界一百年的修行..

一昼夜的修行超过了极乐世界一百年的修行有人问我:《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句话怎么理解?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个八关斋戒、参加一次昼..

一、禅悦诗情带笑意,只为等待你五月初的苏州,水木清华,满城清香。五月初的西园,喜悦、宁静,微笑着等候四方游子和访客的归来。抵达西园的时间正是傍晚,月影婆娑,花香..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点放在哪里?是业力还是执着?(学员答:执着)对啦,所以诸位有善根。这个地方一错就糟了。一个人生命只要方向错了,今生就毁了。业力,你不可能忏..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九日地点:承天禅寺年龄:九十岁缘起:上午,信徒郑某某来请示佛法。广钦老和尚说:‘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

核心提示:广钦老和尚,近代高僧。1892年生,因入山苦时山中猛虎皈依调伏而被称为“伏虎和尚”。7岁时,随养母素食终身,11岁养父母去世后长期在寺院生活。1927年于泉州承..

问:娑婆世界处处充满遗憾和不顺,这对大乘修行人是否有不利影响?索达吉堪布:菩萨在修习布施持戒安忍等福德资粮时,如果有强而有力的外境助缘,那么成就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如若我是来还债的,那就尽量多还一些,宁人负我,我不负人。如若我是来报恩的,那就尽量多报一些,今生为人实属不易,我要把人性发挥到极致。每当遭遇困境、面对挫折、感觉..

光阴荏苒天地转,羊去猴来又一年。坐望宗教起纷争,西亚北非是热点。2015年,国际宗教领域的热点问题不一定直接表现为宗教问题,但这些问题的确包含着宗教因素,而且不仅常..

娑婆安乐的果报,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我们也承认娑婆世界有一些安乐的果报,当然要承认,你说没有安乐的果报,那佛陀怎么说善业..

问:《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句话怎么理解?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个八关斋戒,参加一次昼夜念佛就超过了在极乐世界一百年的修行?大安..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身边有两位小菩萨,一位叫美音菩萨,一位叫妙音菩萨。一天,两位小菩萨看到文殊菩萨,就问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这是谁?”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跟两位小菩萨说..

在整个成佛之道当中,最关键的一个重点,就是了生脱死这一块。那么了生脱死这一块,从圣道门的角度,他是在秽土、在娑婆世界来完成他的了生脱死;那么净土宗的修学者,他是..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22集2014年10月26日讲于香港早年头我在台湾讲经,在台北市有一个同参道友,他年龄跟我差不多,出家早,二十几岁就出家了,早我好..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22集2014年10月26日讲于香港早年头我在台湾讲经,在台北市有一个同参道友,他年龄跟我差不多,出家早,二十几岁就出家了,早我好..

我想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佛法修学的法门是广大的,所以当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你要先掌握它的核心的一些法门,它的重点在哪里?基本上净土法门跟圣道门,有些法门是相通的..

我想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佛法修学的法门是广大的,所以当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你要先掌握它的核心的一些法门,它的重点在哪里?基本上净土法门跟圣道门,有些法门是相通的..

【娑婆魔外事纵横,寂灭无如安养城。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佛无彼此皆同体,地有东西是假名。何事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土道难成。】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娑婆世..

只要往生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就不被生死业缘所拘系。由于我们常常担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因为我们常常发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要回来救众生。我好不容易到了极乐世界..

娑婆世界的文章大全

本栏目主要以分享娑婆世界的文章视频内容为主题,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更多娑婆世界的知识库请登录娑婆世界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